APP下载

一只鸟笼在寻找一只鸟

2006-11-24沈良捍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8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鸟笼

对小人物,契诃夫经常用“把荒谬的事放大”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别里科夫的婚姻事件用的就是这一种方式。一般认为新、旧两种不同的社会思想的矛盾构成了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情节冲突的基础,共同的看法是婚姻事件体现了这种思想矛盾,也就有了“套子式婚姻”的诠释。这是婚姻事件中的一个显性亮点,而从意识角度考虑,还有一个隐性亮点,即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鸟笼”意识。

一个什么都怕的且什么都怕他的人,为什么就是不怕恋爱、结婚?作者为什么要让别里科夫和华连卡走在一起?就需要我们多角度的去揣摩作品。笔者试着从三个角度去解读这其中的隐性亮点:

亮点之一:别里科夫恋爱、结婚的隐性因素

众人的游说、女方父亲的地位财产、女方招人喜欢的外貌,自然都能形成不小的诱惑;重要的是,“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别里科夫干涸龟裂的心田里对情感甘露的渴望比任何人都迫切,别里科夫心底尚有一丝没有泯灭的对生活的热情!

从别里科夫希望同华连卡恋爱本身讲,他也有一种对爱的追求。他渴望爱,渴望美,是一个希望改变现状的人。结婚也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但是要挣脱出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难的。他身上的“套子”太厚重,已经不能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自然,他也希望用自己的套子去套住华连卡,使她按照他的套子生活。“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就是明证。契诃夫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的用意也就很清楚了。

按照别里科夫的性格逻辑、思维模式,我们还可以作这样的推想:别里科夫同意恋爱结婚,最根本的原因可能仍然是历史的套子在起作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别里科夫的祖辈是这么过来的,父辈是这么过来的,其本人自然也不能颠覆这一生活程序。“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别里科夫语录——笔者注)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习惯用套子束缚自己的别里科夫,在考虑结婚这件人生大事时再一次钻进了套子。这就是卡夫卡所说的“一只鸟笼在寻找一只鸟”。

亮点之二:华连卡对别里科夫有明显好感的隐性因素

一方面别里科夫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他也有魅力;另一方面华连卡的任性和她的没头脑的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个性使然。“他早就过了四十岁,而她也三十了,……”、 “我觉得她肯嫁给他的”、“看来华连卡并不反对出嫁。她在弟弟那儿住得不大快活,他们成天价吵架和相骂”、“在家里,要是有外人在座,他们也照样互相争吵。这样的生活大概惹得她厌烦,她巴望有自己的小窝了,再者年纪也应该顾到,这时候已经没有选择对象的余地,好歹嫁出去就行,即使嫁给希腊语教师也将就了。况且我们的小姐们大多数都不问嫁给谁,只要能嫁出去就算。不管怎样,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表示明显的好感了”。(以上摘自课文原文)

华连卡年纪也大了,她也过腻了这种居家生活,只要能嫁出去也不错了。因此在校长太太的怂恿下,她也和别里科夫谈起了恋爱,差一点结了婚。华连卡接近对方还有其内在动因,所谓互补心理,她自己是个爽朗活泼、爱说爱笑的疯丫头,对看上去老成持重的别里科夫有一种本能的亲近再自然不过。她要改变生活,到另一个生活中去。其实这种生活也是一个套子。因为华连卡的外在“新”思想的背后也有一个“鸟笼”的思想。华连卡也被“鸟笼”装进去了。

亮点之三:别里科夫要放弃恋爱、结婚的隐性因素

不能否认,别里科夫内心渴望激情,也是因为“爱”她才重视她。但是身上的套子的惯性才使他忍痛割爱。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华连卡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个有着新思想的年轻人,她能做一些在别里科夫眼中不能做的事情,如骑自行车等,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他不能容忍的是华连卡姐弟在他的眼皮下闹出“乱子”,和他的“套子”生活处处冲突。实际上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也不是真正相爱。为什么?其一,他们没有爱情的基础;其二,他们的婚事是经过别人怂恿的。他们的结合,纯属于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

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当别里科夫发现这些因素,特别是华连卡的“乱子”和自己处处冲突时,放弃恋爱、结婚也是情理之中的。这是别里科夫的“套子”和“鸟笼”两大意识的作用。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会有不同形式的“鸟笼”意识存在。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寻找一个束缚自己的“鸟笼子”,因而也会寻找不同的“鸟”。别里科夫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的“套子”思想决定了婚姻事件的悲剧结局。爱情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力的外化,当一个人在人生最美好的爱情生活中也以悲剧结局的时候,那他的生命也就几乎完结。恋爱婚姻为别里科夫提供了一个跳出“套子”的机会,因为发自本能的情爱能极大地激发生命的活力,冲破一切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束缚,但别里科夫并没有跳出“套子”。小说最后设置的别里科夫死亡结局就不难理解了。

婚姻事件所预示的亮点也就突现无疑:表现出“套子”将别里科夫套得有多深,而套住别里科夫真正的“套子”就是恐惧,这种渗透在人骨子里的奴性和漠然使他恐惧全城人、恐惧爱情、恐惧新思想。别里科夫的婚姻悲剧让读者感悟到:“小人物”作为旧秩序、旧传统的自觉维护者,本身也是一个可悲可怜的受害者,成为“套子”的牺牲品,摆脱不了“鸟笼”意识的控制。这一点也恰恰是契诃夫要启示读者思考的地方。

注释:

[1]《误入世界: 卡夫卡悖谬论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弗兰茨·卡夫卡

[2]《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著》《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赵桂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撮合,不仅仅是为了搞笑》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俊卿

[4]《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沈良捍,浙江余姚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鸟笼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鸟笼
古董鸟笼:欣赏收藏两相宜
野猪套
我想天空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