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恭达罗的悲与歌
2006-11-24黄高峰
大概是东方人对于大团圆这种结尾方式都比较偏爱的缘故,《沙恭达罗》一剧同样也是以大团圆落下帷幕的。戏剧结尾写到豆扇陀国王乘车上天,与妻、子团聚,尽管历经了一番挫折和磨难,但毕竟最终得以相认,完美团圆。读至此,我相信很多读者沉重而紧张的心灵都会略感一丝宽慰,而我却深深陷入了沉思。
《沙恭达罗》(一译《孔雀女》)全名为《沙恭达与罗的表记》,是一部七幕诗剧,是印度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获得世界声誉的杰作。如果我们对这部作品做更深一层次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喜剧性的结尾其实更反衬出了沙恭达罗的悲剧。本来是要身遭遗弃的,仅仅是因为沙恭达罗为久而无嗣的国王生了一个儿子,才免遭了被遗弃的命运。这种偶然性因素的介入,更反映了沙恭达罗作为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作为净修女的沙恭达罗和作为国王的豆扇陀的婚姻从根本上说是不牢固和不相称的。印度早在远古时代就奉行一种种姓制度,把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种姓,这是一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等级森严的制度。一个家族的政治地位、财产状况可以变化,而所属的种姓则世代相传。国王作为一国之主更不用说。而沙恭达罗尽管为天女所生,但自幼就遭遗弃,一个遭遗弃的孤儿最后为净修林的隐士干婆所收养,但是却生活在印度社会的底层。种姓制度的隔离,社会地位的悬殊,仅仅凭国王逞一时之兴而缔结的婚姻就会牢固吗?其实,由“诅咒”产生的戏剧转折纯粹是外界因素,戏剧的真正冲突不在大仙人和沙恭达罗之间,而在于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国王豆扇陀和普通妇女沙恭达罗之间的对立矛盾。“不相称的婚姻”才是造成他们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只是迦梨陀娑用民间所熟悉的“诅咒”方法巧妙地表现了不公平的社会黑暗现实。
迦梨陀娑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肯定与否定并存于一身,性格复杂的豆扇陀国王形象。这也正是作者本人复杂思想的一种折射。从剧本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世界观上的矛盾,他时不时在曲意的回护中揭去国王忠于爱情的假面具和暴露豆扇驼作为国王残暴、荒淫的一面。正如国王的侍从摩陀弊耶一针见血地指出:“万岁爷享受过了后宫的美女,现在又来打她的主意”,“正如一个厌恶了枣子的人想得到罗望子一般”。一方面,他爱慕沙恭达罗的美貌;另一方面,体现了他的邪恶念头、占有欲和贪得无厌的心理。他认为“野花远胜家花美”。他对沙恭达罗的追求不过是逞一时之兴,两人的结合也纯粹出于偶然的巧遇。豆扇陀久蛰居皇宫,沙恭达罗这“野林中的花朵”的出现,无疑给他带来了一丝天外来风,让他倍感新鲜。所以他可以在追求时做到信誓旦旦,新鲜之后便把一切抛掷脑后。后来当他无法狡辩时,他索性说:“就算我承认,我是这样的人,但是我欺骗她,又会怎样呢?”完全暴露出一副无耻专横的嘴脸。并且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甚至还向净修道院勒索供品;他宫中的爪牙都仗势欺压百姓,拾得戒指的渔夫遭毒打就是宫廷暴行的鲜明例证。在迦梨陀娑笔下,颂扬美化和揭露批判是同时并存的,这是时代环境的局限,也是迦梨陀娑自身作为一个宫廷诗人的局限。
沙恭达罗命运的悲剧还表现在诅咒的应验,从而使她丧失了对自己命运把握的主动权而听凭冥冥之中大仙人的操纵。仅仅是因为大仙人的突然访临,沙恭达罗正在茅屋里沉浸于对国王的思念之情而一时失礼(未能及时向大仙人施礼),并且还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而失礼,如此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大仙人就恼羞成怒,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后来多亏女友阿奴苏耶的苦苦求情,才使得诅咒的惩罚减轻。沙恭达罗的命运差一点就因这一件失礼的小事而彻底改变。命运是属于自己所有,一个人的命运应该由自己主宰。但是沙恭达罗的命运却因大仙人的诅咒,而历经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当一个人丧失了对自己命运的自主权而听凭外人冥冥之中的摆布时,这难道不是很可悲吗?大仙人还自称是“有道的高人”,表里不一,反讽意味是多么辛辣、有力。大仙人实际上是社会上邪恶势力和阻碍美好爱情结合的反面力量的象征。他们是社会上冷酷无情而又道貌岸然的凶神恶煞。
《沙恭达罗》一剧在写沙恭达罗作为一个女性命运悲剧的同时,也写出了她在命运面前敢于抗争的可歌可泣的一面。因此,《沙恭达罗》还是一曲表现女性不屈服命运、敢于向命运抗争的女性赞歌。
在命运面前,一些人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听天由命。在遭受打击面前,他们逆来顺受。也有人尽管意识到命运应该由自己来主宰,但在面对厄运,强大而又冷酷的不公平社会面前,他们感到势单力薄,惧怕和胆怯心理油然而生。还有一类人,他们在命运捉弄面前,表现出强者的风范。他们不向命运低头,敢于和命运抗争,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惊人力量。沙恭达罗无疑属于后者。
沙恭达罗原本是一个单纯、质朴、温柔、娴静的女子,用她女友的话来说是“天性柔弱”。她与国王一见倾心,遂通过干闼婆(自由恋爱)方式自主结婚。但是,当孕育着国王之子的沙恭达罗为寻夫而来到豆扇陀宫殿时,他们神圣的婚姻竟遭到国王的矢口否认。沙恭达罗历尽万苦,结果换来的却是一番讽刺和辱骂。残酷的现实使沙恭达罗一步步认清了世事真面目,促使她向清醒、成熟转变。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坚强。面对残酷的现实和不公平的命运,她没有选择逆来顺受,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向命运做抗争。她指责国王:“卑鄙无耻的人!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谁还能像你这样披上一件道德的外衣,实在是一口盖着草的井。”一向温驯的沙恭达罗顿时义正词严、声色俱厉。她勇敢地揭露国王的虚伪,大胆地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畏强暴、刚强不毅、将一切置之度外的女性形象。一个柔弱的女性在命运面前能表现得如此坚强和伟大,的确令人赞赏。沙恭达罗的性格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其真诚、坦率、重感情的主导性格仍然十分鲜明,一以贯之。沙恭达罗形象是刚与柔的完美统一,是一个光彩熠熠的完美女性形象。她体现了印度古代妇女温柔和顺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她们坚韧果敢的一面。在婚姻上,她敢于自己作主,并且竭力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德国戏剧家席勒十分赞赏沙恭达罗的性格。他说:“在古代希腊竟没有一部诗能在美妙的女性温柔方面,或在美妙的爱情方面能与沙恭达罗相比于万一。”
国王无嗣这不仅涉及到王位的继承,更涉及到皇位的巩固和万世基业的长存。子嗣问题才是国王最为忧切的,是排在第一位的。国王可以没有沙恭达罗,但绝不可以没有子嗣。相比之下,孰轻熟重,自见分晓。所幸,沙恭达罗为国王延续了子嗣。因此,从这一点上,沙恭达罗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从他们的作品上来看……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要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需我们急躁。”(鲁迅《论睁了眼看》)他对此现象大加鞭挞,比如他评价《红楼梦》的续书“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在《阿Q正传》中,鲁迅特意将阿Q的被砍头戏称为“大团圆”。鲁迅先生还有一句名言:“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大团圆的结局,更多的时候可能会削弱悲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会得出另外一种新见。剧本《沙恭达罗》大团圆的结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增添了悲剧因素,造成具有反讽意味的悲剧效果,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美好的结局终归不过是一种理想而已,往往是人们美好愿望在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中显得软弱和苍白,只有寄托于文学作品,以此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满足罢了。
(黄高峰,许昌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