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方言中的介词“搁”
2006-10-21褚晶
褚 晶
本文讨论枣庄方言里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介词“搁”(同音字)。
枣庄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带。枣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枣庄市西南的周营镇是笔者的家乡。①本文的语料取自周营镇话,在所讨论的问题上代表枣庄方言的语法特点。
枣庄方言的介词“搁”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在”,兼有部分“从”的用法,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是不尽相同的。本文试着从与普通话相应的介词的对比分析中,阐释清楚枣庄方言中介词“搁”的详尽用法。
一、介引对象
介词的主要功能就是介引,把后面的宾语介绍给主要动词。枣庄方言中的介词“搁”可以介引处所、时间、方位。
1.处所:
(1)我平时都是(搁食堂)吃,外面不卫生。
(2)我(搁他家)见过这个东西,可好玩了。
(3)他是(搁北京)生的人。
(4)我这个衣服是(搁商场里)买的。
(5)你把这个事给我(搁脑子里)好好想想!
(6)他一点也不服气,(搁心来)把她骂了又骂。
(7)俺俩(搁一桌)吃的。
(8)他们俩(搁一床)睡。
这几例中的“搁”都可以直接替换成普通话中的“在”,后面介引的都是处所名词,整个介宾结构说明动作进行的场所。这里的场所可以是具体的,如例(1)(2)(3)(4)中的“食堂”“他家”“北京”和“商场”;也可以是抽象的,如例(5)例(6)中的“脑子里”“心来”②;还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词+名词”结构,如例(7)、例(8)中的“一桌”“一床”。不过,这个结构中的数词仅限于“一”,表示同一个处所,例中的意思即“同一张桌子上”“同一张床上”。
2.时间:
(9)俺的煎饼〈搁年前〉就烙好了。
(10)他〈搁麦口〉就不上了,家里忒穷了供不起他。
(11)他一家人都喜欢〈搁晚上〉出去逛。
(12)他要是〈搁现在〉得那个病也死不了了。
(13)〈搁过去〉谁家的大姑娘随便跟男的照相?
(14)这话要是〈搁那每每〉说可是犯忌讳的。
这几例中的“搁”也可以理解为“在”,后面介引的都是时间名词,如“年前”“麦口”“晚上”“现在”“过去”“那每每”(“那每每”亦即“过去”),整个介宾结构说明动作进行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例(12)(13)(14)中的“搁”不是完全的介词,处于准介词状态,表示为一个动补结构“放到”,例句还可理解为“放到现在”“放到过去”。笔者初步推测是由于动词向介词发展不完备所导致的,后有详解,此不赘述。例(9)(10)(11)中的“搁”是真正的介词“在”,这几例中的时间名词不同于后几例的,它们可粗略地放入下面要讨论的方位名词里,看作是表空间的方位名词在时间系统里的隐喻。
3.方位:
(15)那么大一人(搁眼前跟)还能丢了?
(16)他家(搁俺家前头)住。
(17)不要学得那么坏,竟(搁人背后)胡捣鼓!
(18)(搁俺家屋后头)有个大汪。
例中的“搁”都是“在”义,后面介引的都是方位名词。有具体的,如“家前头”“屋后头”②;有抽象的,如“眼前跟”“背后”。上一类中讨论的“年前”类词语,也属于这一小类。此外,在这一大类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小类,后面介引的是表方位的指示代词。如:
(19)我经常(搁这)吃。
(20)这个菜(搁哪)买的?
(21)你暑假(搁那)肯定会热得受不了的。
二、与普通话“在”的比较
以上论述的是枣庄方言中的介词“搁”的主要用法,即表示“在”的意思。枣庄方言中没有“在”,普通话中的动词“在”的用法被替换成其他的表达,如:
普通话枣庄话
他在不在啊?他搁这了吗?
我在办公室。我搁办公室了。
小李在不在家啊?小李搁家了吗?
普通话中的介词“在”全被替换成相应的“搁”,如上面所举例(1)~例(21)。需要说明的是相应的“搁”都是动词后置的用法,普通话中的动词前置于“在”前的用法没有相应的体现。如:
普通话枣庄话
把书放在桌子上把书搁桌子上
把钱花在必要的时候钱搁必要时花
三、与普通话“从”的比较
枣庄方言中的介词“搁”还兼具了普通话中一部分“从”的用法。如:
(22)他〈搁门缝来〉往外看。
(23)我刚刚〈搁北京〉回来。
(24)这个衣服是他〈搁武汉〉捎回来的。
(25)我都是〈搁家〉带饭。
(26)他〈搁车上〉跳下来了。
普通话中的介词“从”有两种用法:①起于,从……,表示“拿……做起点”;②表示经过,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面。从例句可以看出,枣庄方言中的“搁”只具有普通话“从”的第二种用法。因为“搁”表“在”的意思时,后面主要介引的对象为处所名词,随着语言的发展,慢慢兼有了其他动词介引处所的功能。
四、结束语
枣庄方言中关于“搁”的用法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
(27)把菜端〈搁桌子上〉。
(28)把水提〈搁屋当门来〉。
(29)他把我扔〈搁网吧〉了。
这里的“搁”是否可以看作是兼具了另外一种介词“到”的用法呢?还是“搁”表动词“放”的用法呢?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枣庄方言中没有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的用法,据此类推这里的“搁”是动词“放”的意思。但这样的论据是否合理、充分?有待进一步详考。
枣庄方言中的“搁”有和普通话一样的表示动词“放”的意思的用法,如“我把钱搁抽屉来了”、“往汤里搁点糖”。还有像例(12)(13)(14)一样的用法,“搁”既可以表示动词“放”,又可以表示介词“在”的用法。这里的“搁”处于一种模糊、混沌的临界状态。较具特色的是上面详细论述的介词的用法。从这三者并存的现象中,我们大致可以拟测:动词“搁”经常和表方位、处所的名词连用,日久天长,后面的介词脱落,发展出介词的用法。介词大多由动词发展演变而来的语言事实,希望从这里可以得到些许启示。
附注:
①笔者是9岁时从济宁市微山县韩庄镇搬迁过去的,韩庄镇距周营镇大约19公里。微山方言和枣庄方言词汇系统类似,仅语音系统有细微差别。本文语料是笔者根据周围长者的话语选取的,文中讨论介词“搁”应当具有代表性,受笔者两种方言交叉的影响较小。
②枣庄方言的语缀非常丰富。“来”在枣庄方言中有语气词和词缀的用法,此处是语缀。多用于具有空间的物体后,相当于“里”。如“锅来”“盆来”“屋来”等。“头”也是语缀,多用于方位名词后,如“前头”“后头”“上头”等。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褚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