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的意义演变看隐喻认知
2006-10-21娄捷
娄 捷
引言
“火”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基本词汇,其基本意义指的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作为基本词汇,“火”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而动态的使用则是促使词义发生“变异”的最重要的动力和最活跃的因素。例如:我们经常在报刊或杂志上读到下面的话:
(1)超女今年火了。(网易)
(2)所谓树大招风,因为生意火,也就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红,徐承平就是其中的一个。(《法制周报》2006年6月5日)
在以上两个句子中,首先“火”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异,已不再表示其原本的静态意义。其次作为名词的“火”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本文尝试从隐喻认知的观点来解释以上现象的发生。
一、“火”的意义演变
《汉字源流字典》(2003)对“火”字有以下几条释义:
①象形字。
②《说文·火部》:“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
③燃烧发光的东西。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
④枪炮弹药:军火
⑤战争:上火线,交火,开火
⑥红色:火树风来翻绛艳,琼枝日出晒红纱。
⑦紧急:火速
⑧暴怒:发火
从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火”是汉语系统中发生极早的修辞原型。它不仅可以指称具体的事物即“燃烧时产生的光焰”从而表示物理方面的概念范畴,而且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形象展示。例如:
(1)表示色彩:火红的玫瑰花,火狐,火鸟
(2)表达情绪:火冒三丈,火烧火燎,发火
从“火”的词义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追寻到“火”修辞观念发生的轨迹。
“火”作为一种修辞原型,其指称意义大致经过以下变化:
火 → 燃烧发光的东西 → 枪炮弹药→ 战争
“火“的理解意义则发生了如下变化:
火 → 红色 → 紧急 →暴怒,急躁
将“火”意义演变的两条线索综合起来如下:
战争 ←枪炮弹药 ↖↗燃烧发光的东西
火→红色
急躁,暴怒↙↘紧急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的词义在演变过程中是辐射式的引申。所谓辐射式引申是指从本义出发向不同方向发展出直接引申义,形成辐射状的意义结构。
“火”的静态词义在动态的使用中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是从两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同客观的物质的联系,外部世界发生了某些变化,需要静态词义做出相应的调整。如:火 →枪炮弹药 ,枪炮弹药这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词汇来指称它们,这就促使了“军火”这个词汇的产生,从而使“火”的指称意义得以扩大。二是与语言交际过程的词汇的动态使用有关。如:火→ 暴怒。是什么促使词义向这两个方面发生引申呢?它们内在的动因是什么?传统的词义发展理论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由语言表达的“求便”原则决定。生活里出现了新的事物,人们往往倾向于沿用某个旧词加以表达。如“火”指称意义的扩大。
第二,语言运用的“求新”原则。出于语言生动性、鲜明性的考虑,说话人会主动赋予词语一种临时的新义,或将词语用于某种全新的语境中。而当人们的理解系统将这种临时新义评价为一种“正规“的词义时,这种意义就固化成了词的一个义位。如:火→ 暴怒。
除了以上所述的原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即隐喻认知的角度。
二、“火”字指称意义演变中的隐喻认知
莱可夫认为“隐喻根植于人类的概念结构,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从“火 → 燃烧发光的东西 → 枪炮弹药 → 战争”这个指称意义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隐喻表达式:火是燃烧发光的东西。
火是枪炮弹药;火是战争。
这些隐喻表达式的出现源于人们对“火”这种自然物质特性的感性认识。火,是人类祖先赖以生存的一种物质。正是由于有了火,人类的祖先才得以吃上熟食,原始人的寿命才进一步延长。而“火”同时又是人们的照明和取暖的工具。“火”的语义特征可以表示为:[热度+红色+危险]。正是由于有了对火的特性的这些感性认识,当新生事物出现时人们思维活动中的相似联想就发挥了作用。人们开始用火来隐喻拥有这些特征的事物,而隐喻本身又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隐喻使“枪炮弹药,战争”这些事物形象具体化。当这些隐喻在语言中经过长期的积淀之后,人们就逐渐意识不到其中的隐喻,而这些意义也上升为“火”的一个义项。
综上所述,“火”字的指称变化是以其所代表的具体事物为基础的,“火”所代表的物理现象不仅是修辞活动发生的根基,而且是隐喻认知活动的基础。
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就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而从“火”指称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人们对“火“的指称意义演变的隐喻认知模型:
(1)熟悉的某具体事物A
(2)具体事物A和抽象事物B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
(3)A与B具有某种相似性,由于A的激活,B的感性度增强
(4)A是一个隐喻原型
三、“火”字理解意义演变中的隐喻认知:
“火 → 红色 → 紧急 → 暴怒,急躁”火的理解意义的改变也是建立在隐喻认知的基础之上的,“火”意义演变的思维过程的本身就是隐喻性的。“火”由于其语义特征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概念隐喻。每一个概念隐喻都说明了“火”一个方面的属性。正如我们上文所总结的那样,“火”的语义特征之一便是“红色”。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火”表示“红色”如:
(1)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唐·元稹)
(2)火色的大旗现在中间。(殷夫《‘三八们》)
这两句话中就用“火”来比喻红色。
“火 → 紧急”意义的演变则是人类在使用火的过程中渐渐意识到了火的危险性以及火燃烧时蔓延的速度很快,这可以从《尚书·盘庚上》的句子“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得到证明。当人们对“火”这种具体的实物的特性有了以上感性认识之后,我们就会把这种感性认识映射到较抽象的“火”的隐喻认知模式中,就形成用“火就是紧急”这种概念隐喻,从而让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例如:
(3)帝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徵夕辨。(《北齐书·幼主纪》)
(4)庄客报知史进,史进火急披衣,来到庄前。(《水浒传》第二回)
(5)我学得现在以袭击敌人为第一火,但此说似孤立。(鲁迅《书信集·致胡风》)
“火→暴怒,急躁”意义的演变则和色彩以及人的生理变化有关,人“生气”时就会“面红耳赤”,而红是“火”的语义特征之一,并已成为其义位之一,相似性联想促使人们开始用“火”来表达“暴怒,急躁”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生气时“眼前会感到出现了像星一样的火点”,基于对以上两点的认识,早在唐代就出了用“火” 比喻“暴怒”的现象,并在语言的运用中逐渐成为其的一个义位。例如:
(6)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唐 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7)刚至大门前,早遇见薛蟠在那里乱嚷乱叫……柳湘莲听了,火星乱迸,恨不得一拳打死。(《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8)我听说这孩子打了金八爷一巴掌,金八爷火了。(曹禺《日出》)
现在“火是暴怒,急躁”这个概念隐喻已包含如下子隐喻:
a.火爆:他的父亲是一个老铁匠,性格也很火爆。(胡万春《特殊性格的人》)
b.火冒三丈: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第九章)
c.火冲冲:你何必这样火冲冲呢?
d.火上浇油:还有东府里你珍大哥哥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火”的联想意义的隐喻认知模型与其指称意义的隐喻认知模型相同,上文已有总结不再赘述。
四、“火”意义演变中的语法隐喻:
请看下面的例子:
(1)这个商店的生意火了。(《法制周报》)
(2)喂,现在国债市场特火。(网易新闻)
(3)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由地火了。
在例〔1〕例〔2〕两例中,“火”的意义引申为“兴旺”,而我们在《汉字源流字典》并没有发现“火”有这种义项。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查找仍然没有发现“火”的这种用法。可是在当今的口语和报刊中“火”的这种用法已不鲜见。更为特别的是作为名词的“火”在句中充当了谓语成分。名词做谓语在现代汉语当中是一种例外现象,“火”却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充当了谓语。
以往的对名词做谓语的解释多是从名词本身的语义特征角度进行阐述的。王珏(2001)认为:能做谓语的名词有六类,它们分别是:阶层角色特征名词,联想特征名词,典型特征名词,性状化特征名词,顺序义特征名词,量度义特征名词。这些名词之所以能做谓语是因为名词在一定的情况下具有陈述义。可名词做谓语的动力是什么呢?是什么促使了名词临时具有了陈述义呢?我们认为可以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进行解释。
BB波果斯洛夫斯基在其《普通心理学》中曾认为“任何新对象的知觉是在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当人们对“火”的自然特性已经有了清醒的感性认识之后,人们就开始使用这种感性认识来隐喻一些抽象的事物,以便更清楚地认识这些抽象事物。王希杰先生曾认为:语言世界是人所建立的蕴含着人的全部精神创造的关于物理世界的镜像。在物理世界中,人们认为“火”对人们是非常有用的,人类的“兴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原始人对于“火”的使用,于是“火”在人们的心理世界中便具有了“兴旺”的概念。作为人类认识物理世界模式的语言中就出现了用“火”来比喻事物的“兴旺”。通过这种隐喻认知“火”就具有了叙述性的特征,做谓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韩礼德把由于隐喻而引起的词的语法功能改变的现象称为语法隐喻。而“火”在意义的引申过程中引起了语法功能的改变,名词做谓语,我们认为其发生了语法隐喻。在一定的语境中,“火”的文化联想意义得到凸现,隐喻认知又使“火”这个名词可以充当谓语成分,但“火”的这种新增义点是否能够上升为“火”的一个义位,这取决于在语言运用中“火”的这个义点是否能获得人们广泛的文化心理认同,而这有待于时间来证明。
“火”表达感情时也可以做谓语,如例〔3〕所示。这也是因为“火”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了陈述义,而促使“火”具有陈述性的动因则如我们上文所示,是隐喻认知的结果。
韩礼德曾总结了概念隐喻的13种类型,我们仿照他的总结认为“火”的语法隐喻类型应该为:
语义语法功能
实体——→性质 主语,宾语————→谓语
结语:
本文运用隐喻认知的理论对“火”的意义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隐喻认知对于“火”的意义演变及语法功能的改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B波果斯洛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曾杰 张树相.《社会思维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华夏出版社,2003.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4.
[5]朱玲.《“大”:修辞原型和隐喻认知》[J].暨南学报,2006,(1).
[6]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7]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娄 捷,广东省汕头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