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的启示

2006-09-30朱世光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06年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所学

朱世光

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37题是一道历史学科内综合试题,分值32分。这道试题以材料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不少考生认为这道题很难,在答卷上写得满满当当,但是能答到得分点的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解答这类试题的方法,解题的能力欠佳。下面结合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全国卷Ⅰ第37题,谈谈历史综合题的解答方法。

例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答题要点:(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收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这道试题通过提供三则中国古代史的材料,设计四个问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材料,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考查“文明史观”。同时渗透中华文明史、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等的教育。

解答这类历史综合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

一、重视“导读词”对答题的指向作用

“导读词”是在题目之前的楷体字部分,它能很好地体现命题人的意图,给答题规定一个方向,提示答题的范围。从而力图使考生避免出现答题的失控。如本题的“导读词”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但不少考生在回答该题的时候,他是不看这句导读词的,认为它可有可无,不理解命题人的意图。本题主要体现了命题者要求考生从中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导读词”明确规定了考生答题的范围和方向,即“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的具体情况、原因及启示等。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即“文明史观”。

二、准确审题,紧扣题意回答

答题的关键是审题,只有审准题意,才能做到紧扣题意准确回答。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不准确,则回答必然南辕北辙。有些考生出于习惯心理,往往把题目草草看一遍提笔就答;有些考生则是由于阅读理解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的限制,无法正确审明题意。

审题要“咬文爵字”。准确审题主要是审准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紧扣题意主要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如本题提供了三则材料,即春秋到东汉、金代、元朝等中华文化发展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审准该题的时间范围:从春秋到东汉初,汉唐时期,辽、金等朝代。地点:少数民族地区、中原地区等。“人物”:少数民族如女真、契丹等,秦朝、汉朝、唐朝等。事件:中华文明的发展,如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汉唐时期少数民族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辽、金“行汉法”等。关键词:变化、原因、内容、启示等;答题方式: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概括”、“分析”、“概述”、“简述”等。

三、根据材料、利用材料和题目要求,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历史材料题的设置,本身目的就是测试运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许多考生把材料仅仅作为解题开始的识别标志,通过材料大致了解了题目的内容,一旦进入解题,就置材料于不顾,在整个答题过程中,没有根据材料,从材料出发解题;没有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利用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本题第(1)小题,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从材料一中的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提取并概括出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的变化是“从分散到整合”。第(3)小题,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从材料二中的“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材料三中的“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可以提取“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接收汉族的文化习俗。”等有效信息。要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的出处、提示语、材料正文、乃至标点符号、题目要求中捕捉信息。所谓“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要求把材料与所学教材的知识结合,也就是把材料反映的内容定位于历史的某个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也可利用题目来回答。如本题第(4)问“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回答时可将题目的导读词“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写上去,因为这也可以算作是“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或者将几个小题的题目主干写上去,如“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在很多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辽、金“行汉法”等也可以得分的。因为答案要求和评分标准也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的规定。

四、注意行文规范,动态回答

文字表述要字迹认真、要点清楚、层次分明。要会分自然段表述,一问写一段;会注明符号如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等;会用句号和分号等。解答历史材料问答题,除了认真审题、抓住主题、紧扣题意、比较分析、归纳概括之外,还要注意动态回答,因为现在高考文综测试综合题历史部分主要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原因”。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应注意动态的表述。如:本题的第(1)问“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第(2)问“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等。回答时注意表述用词:“从分散到整合”,少数民族……“丰富了……”、“提高了……”“增添了……”等。

“考能力”永远是文综高考命题的主题。掌握了方法,就能提升能力。要重视对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从题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答案中体会做题“怎么答”。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升,要靠训练。当然,训练不是搞题海战术。精选试题强化练,把握时间适度练,审题答题规范练。注重训练后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所学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非所学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