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新加坡 非常总领事
2006-09-16陈立勤丁理方毓强
陈立勤 丁 理 方毓强
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位于虹桥的领馆区,是一栋独立的建筑,四周由围墙环绕,从外面看总是对它充满着好奇。我们采访的当天正值上海峰会期间,周围的警车在不断地巡逻,附近都禁止泊车。在联系采访的时候,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就告诉我们,需要事先提供他们车牌号码,否则停车会有困难。
我们还没机会去过新加坡。起初,提起这个国度,脑子里所浮现的都是来自书本和电视的零散记忆。“清洁而美丽”,“亚洲四小龙”,“新加坡航空”,李光耀,孙燕姿,以及阿杜的“非常新加坡”,还有从小就听说的吃口香糖被罚款的故事……一个特别整洁和威严的国度!
通过安全门,进入领事馆,迎面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大厅,我们注意到大厅左侧摆放着一只古典中式柜,上面陈列着一方精美的砚台。本来想举起相机拍张照,却又觉得这是一个有很多规矩的地方,还是征得批准再说吧。
走进会客厅,我们坐下来,心里琢磨着,总领事应该是一位非常威严和刻板的人。正想着,门口走进一位满脸笑容的华人,热情地用中文和我们打着招呼并一一握手。原来,这位就是新加坡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陈庆荣先生。刚坐下来,他就建议我们不要拘谨,不妨像拉家常一样聊聊天。
我们每次采访前,一般都会预先发一份采访提纲给总领事,有些总领事会在访谈的时候拿出提纲逐一回答;有的会放在一边作为参考。陈庆荣总领事没有带我们的采访稿,听了他简单的几句开场白,几乎改变了我们对新加坡的片面印象,精神也放松了许多,收起了手里的采访问题,既然是拉家常那就海阔天空吧。
我们的前辈
陈总领事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就读于新加坡大学,后加入了新加坡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接着由公司保送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深造,取得硕士学位,并于1974年获得Henry N Taylor大奖。
陈总领事告诉我们,他当时非常热衷于制作记录影片和编导电视节目。并曾经获得过许多行业内的大奖,其中包括1977年德国举行的Transtel Prize奖和1980年的公共管理银质奖章。
聊着聊着,我们觉得,面对的原来是一位非常专业的前辈,难怪他访谈不需要提纲,而且又那么健谈。
步入外交界
陈总领事告诉我们,他开始外交生涯也是源于一个偶然。那一次,他有一位在政府任职的老师见他工作非常出色,就建议他去外交部工作。当时他也比较年轻,喜欢接触各种新鲜的事务,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没想到刚进外交部,就被立刻派去了纽约,加入了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工作。
他笑着说,我当时根本都没有来得及参加相关的培训,连一些来往文件的格式和处理手续也不太懂。每天只好向同事们请教。那段时间,陈总领事自己也努力补课,凭借他的聪慧和过去在媒体界的经验,很快就熟悉了日常的工作。
随后他一直在外交部从事各种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包括1990至1997年间担任吴作栋总理内阁的新闻秘书长。接着他出使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总领事,然后又于2002年至2005年间担任了新加坡驻泰国的大使。
爱上上海
陈总领事来到上海是因为他喜欢上海。在新加坡外交部的规定里,有两个城市的总领事级别是与大使级相同的,这就是香港和上海。
他回忆说,“我第一次来上海是在1993年,当时我是吴作栋总理的新闻秘书,陪同他访问中国。那次行程安排得非常满,我几乎没有时间观察这个城市。只有一个机会,吴作栋总理去参加一个会议,我有四十分钟的间隙,就跑到宾馆外面来看看。记得当时应该是住在锦江饭店,那时候浦东还没有开始开发吧,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高楼大厦。但我到周围转了转,当时就觉得这将是个世界的城市。”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变成一个世界的城市的。她除了要具有活力外,还要有深厚的intellectual(灵魂)。我们大家都认可法国的巴黎是一个世界的城市,伦敦和纽约是世界的城市。其它城市就很难和他们相比。”陈总领事笑着说。他还表示,后来他就常常来上海看看,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
目前,新加坡驻上海领事馆在中国的领事事务所涵盖的地区还包括江苏、浙江和安徽。陈总领事说:我在这地区所面对的人口要比一些国家还要多,长三角地区的新加坡人很多。他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也非常有研究,他说,他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来源于小时候听说书。他觉得那些说书先生讲的中国历史故事非常有趣,这也引发了他后来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对中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起当今让无数人痴迷的纪连海和易中天老师。
享受生活
总领事夫人和总领事一起在上海生活,他们有两个女儿,已经在新加坡工作了,她们都非常独立。陈总领事说,她们有她们的生活,我非常尊重她们自己的选择,只要彼此有心灵的沟通就非常好了,不会强求她们留在我们身边或者要常来看望我们。
陈总领事平时有很多应酬和外事活动,但一有空,他就会自己去各种超市逛逛,买点菜回来亲自下厨。他说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我们非常认同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做饭本身的确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享受生活就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希望有一天和陈总领事切磋一下厨艺,学两手咖喱和沙爹的做法。
总领事对我们说,其实,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只有在这里完全生活下来,从国家大事到柴米油盐都接触了,才可以对这个区域有个完整的概念。从谈话里,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的认识是很深刻的。
一个讲中英文的国家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她拥有两种语言,中文和英文。也正因为如此,她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合点。她把西方的一些文化传到了中国,把中国的人文带给了世界。许多西方世界的跨国公司总部都设在新加坡,因为那里的独特文化让来自各地的人们都觉得不陌生。
目前,在新加坡驻上海领事馆里还设立了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 Singapore),新加坡信息产业处(Infocom),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等政府窗口。陈总领事向我们介绍说,虽然这些政府设立的官方组织听上去都是很常规的部门,但他们的员工在各工业领域都具有某些专长。比如在谈一些投资或合作项目的时候,这些官员都要使自己尽量和专家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他说,有时候我们的一些工作人员只是普通的贸易官员,但为了某个合作项目会去学习和钻研相关的专业知识,使谈判或咨询能更快更顺利地进行。
所以,走进这个领事馆,不但说中文、英文,还可以说各种专业的语言。
欢迎来新加坡
在我们聊天接近尾声的时候,总领事突然说了一句话令我们很惊讶,“你们给我的采访提纲里还有一点我一直还没机会向你们说明,”他笑着,“你们问我如果中国人去新加坡有哪些地方应该去看看的,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的采访提纲里确实有这么一个问题,原来陈总领事已经把我们的提纲印在脑子里了,在闲谈中一直围绕着我们的提纲在聊,一个问题都没有遗漏!他只是希望通过闲谈来提供一个轻松而自然的环境,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外交官。
陈总领事希望我们转告读者,去新加坡观光,不仅仅是游览城市美景,主要是去看看新加坡的人文。那里生活着一个民族,他们看上去长相和中国人一样,也说着一口华语,但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可能和中国人有很大的区别。这对中国人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去了解的。另外,那里还有许多与中国相关的历史遗迹,比如,黄花岗之役里有四位新加坡人参与,在新加坡有他们的铜像,值得去看一看。
结束了采访,陈总领事非常热情地陪同我们到大厅,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他收集来的中国古典家具。我们进门时关注的那方大砚台是一位徽州友人赠送的。这时,我们的闪光灯已经开始闪烁了,其实,自打见到陈总领事,我们就意识到新加坡不是我们想像中有那么多规矩的新加坡,而是一个非常新加坡!
(本文采访中感谢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Lilian Low女士的大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