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作文选材 夺取作文高分
2006-08-31李由富
李由富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蚕吃桑叶吐出丝来,蜜蜂采集花粉酿出蜂蜜来,我们写文章也应该像蚕像蜜蜂那样勤于博采,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并善于精取,提取精华,以写出具有意味的佳作来。那么,怎样选择材料,才能夺取作文的高分呢?
一、思想内容要健康向上,力避消极颓废
文以载道,文章一定要有先进的思想内容,能体现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在考场上,应力求稳妥,因为思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每年语文高考写作中都会出现一些考生作文思想偏激或消极颓废的个例。例如,《2005年高考0分作文大全集》之《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官员不会当官,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官员要不停地接受采访,要考虑怎么收礼,要面对上级的冷屁股和下级的热脸,要寻找哪里有漂亮女人,官员不会当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不会写作文,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我要交的大学学费,要读毫无用处的大学教材,要租房子搞男女关系,大学毕业后还要找工作,所以我不会写作文,也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的文章思想落后偏激、颓废低下,没有价值意义,不得0分才怪。
二、注重新颖妥帖,避免陈旧乏味
在选择材料时要做到新颖妥帖,避免陈旧乏味。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考绘画就被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满意。而一位画家却独辟蹊径:画面上有崇山、清泉,还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这就把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真是别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称绝。选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主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但是,不同的材料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效果却是不同的。一般地说,陈旧乏味的材料,就不利于甚至会影响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帖的材料常常能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
大自然的壮美莫过于日出,赞美日出就成了许多文人大家笔下的共同主题。怎样使这个共同的主题不至于千篇一律而又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呢?巴金写海上日出,徐迟写黄山日出,刘白羽则描写在飞机上看见的日出;海涅借云海衬托日出的美景,屠格涅夫用光与色表现日出的辉煌……这对我们不是都很有启发吗?
三、注意材料的格调和审美情趣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因此选用材料对文章境界的高低至关重要。文章要有高的境界,材料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情趣和审美趣味。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往往不注意题目中暗含的对这一方面的要求,因此选材不够认真,使得文章的格调不高。
有一位同学在《童年趣事》这篇习作中选取了这样几则材料:(1)耍恶作剧,和新分配来的女班主任作对;(2)想办法吓唬胆小的女同学;(3)根据同学们生理或行为上的缺陷给同学取绰号。
这些事情也许在作者童年时候确实感到有趣,但是作为中学生却仍然视之为有趣,那么,他所表现出的情趣就是不高的。尽管作文命题并没有明确提出审美趣味方面的要求,但是,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有明确的审美取向,选用格调高的材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
文章的境界问题看上去似乎是个单纯的思想问题,但是对整个文章的成败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要求作文要有高境界,并不是要同学们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而是要言发于衷,情出于心。
四、贴近生活,写出生活的真善美
中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阅读面各不相同,因此写作时对素材的把握也不一样。有些学生总是眼高手低,不是觉得这个素材不够典型,就是那个素材不够新颖,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耗尽了“真气”,却仍觉无话可说。最好的办法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写或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样的文章才能体现出真善美,才有个性。
五、切勿走入选材误区
综合平时的写作和近几年高考作文等信息,同学们在选材上打不开思路,缺乏创新意识,主要是因为在作文选材时步入了以下误区:
1、所选材料低幼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较差,写作时选材把思维总是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上。记叙平铺直叙,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议论总是堆砌事例,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
2、所选材料单一化。800左右的字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学们的自由发挥,因此有一部分同学在选材时显得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喋喋不休。
3、所选材料杂乱化。有些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话题的要求和表达中心的需要,一味地堆砌材料,只求凑够800字,以致文章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
要想作文得高分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怎样选择合适的素材来充实你的文章。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注重作文选材的原则和方法,鲜活材料的得来将全不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