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肩撑不住的养育恩

2006-08-21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6年8期
关键词:大表哥舅妈表哥

郑 峰

父母双亡,舅父胜似亲父

1974年,我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郊区的长风乡,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尽管父母想尽办法改善经济状况,但一家人的收入还是仅仅能够填饱肚子。

更为残酷的是,在我5岁那年秋天,父亲在种田时,被突然发疯的耕牛顶破了腹部,鲜血淋漓,等送到医院,他已经没有了呼吸。母亲在生我的时间患了严重的妇科病,她忍受不了家庭贫困和疾病痛苦,不久就用一种很极端的方式追随父亲而去。

一下子成为孤儿,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幼小的我感到茫然。

安庆民风淳朴,善良朴实的乡亲们送来了衣服和粮食,讨论我的归宿。父亲没有兄弟姐妹,舅舅站了出来,他流着泪抚摩着我的脑袋说:“小军,别怕,爸爸妈妈走了,还有舅舅,舅舅的家就是你的家。”

于是,我又有了新家。舅舅、舅妈生有两个孩子,但他们仍然视我如己出,疼爱有加。平时,表哥们吃什么,我也吃什么,表哥们穿什么,我也穿什么。6岁那年端午,农村闹鸡瘟,家里养的鸡都死了。按照当地传统,孩子们在端午节那天一定要吃上鸡蛋,才能够带来全年的吉祥顺利。舅舅就爬上了村头的一棵大杨树掏鸟蛋,不料下来时一脚落空,重重地掉在地上,摔断了小腿,怀中的鸟蛋也碎得只剩一个了。

舅妈煮熟了鸟蛋,拿给我吃。捧着家里唯一的小鸟蛋,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了,哽咽着,怎么也吃不下去,心里暗暗发誓:等将来长大能够挣钱了,一定让舅父舅妈过上好日子。

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非常清苦。我念书以后,这样的局面更显得窘迫。

1986年,我读小学三年级,两个表哥分别读初一和初三。夏天,暴雨连绵,遭遇了一场大洪水,农田被冲毁了,农作颗粒无收,吃饭都成了问题。舅舅、舅妈再也无法供养三个孩子同时读书了。他们经过一夜痛苦的思索,做出了令人心疼的抉择,我和小表哥继续学业,16岁的大表哥离开校园。

10多天后,还是个孩子的大表哥,就跟随村里的人一起到外地工地上挣钱。村头大树下,他穿着破烂的衣服,背着一个包裹,带着怨恨无奈的眼睛,登上了开往异乡的拖拉机。那个瞬间,在我脑海中一直定格了好多年。

可是,即使牺牲了大表哥的学业,舅舅家的景况也没有得到多少好转。后来,舅妈患了糖尿病,没有了劳动能力,还天天离不了药罐子。家里的景况更糟糕了,没有办法,舅舅、舅妈只好又让小表哥辍学,而我却再一次留在了学校。

本应该属于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的读书机会,舅舅、舅妈却让给了我。我非常珍惜,勤奋用功,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在前几名,1995年9月,被北京市的一所重点高校录取。看着烫金的录取通知书,舅舅、舅妈笑了,他们说,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而我却一点也开心不了,他们的笑容背后隐含着多少痛楚,这份录取通知书本应该属于表哥他们的呀。

在大学校园,虽然我处处节省,但开支依旧很大,两个表哥打工挣来的钱几乎全部给了我。每次收到汇款单,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两个好哥哥。可是,为了我的学业,别人给大表哥介绍了几个女朋友,都是因为没有钱修房子,先后告吹。

大学四年,我都是在盼望中度过的,盼望着毕业,盼望着能够早日回报亲恩。

虚荣作怪,报恩债台高筑

1999年8月,凭借优异的成绩,我顺利地被分配到了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事业单位。上班第一天,我就把喜讯电话告诉了舅舅,说自己能够有这么一天,全靠了他们。

刚开始工作,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薪水。除去生活费和房租外,所剩无几,但我还是省吃俭用,每月给舅舅、舅妈汇去400元。舅舅来信说:“你能够有这样的想法,我和你舅妈都很开心。但农村这些年情况有了改观,不像从前了。你刚刚上班不容易,不要再给我们寄钱了。舅舅、舅妈老了,不能够再照顾你了,更不能够帮助你了,以后在大城市还有很多花钱的机会,一切全靠你自己了。”

但是,老人家的一番苦心被我理解为客气。

3个月后,村里有人在杭州打工时出了工伤,舅舅和他们家人一起来杭州市探望病人,顺路来看我。见到舅舅,我自然非常激动,晚上带着他和老乡们到了楼外楼大酒店,点了满满一桌内地农民很少见过的龙虾、螃蟹等海鲜。当着乡亲们的面看到自己的外甥这样有出息,舅舅高兴极了,大口大口地吃着。这顿饭花了我1000多元,但是看着舅舅开心的样子,我为自己的报恩而满足,虽然这个月剩下的日子我只能用方便面填饱肚子。

即使后来加了3次工资,我的日子依然过得非常清贫,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寄给了舅舅。慢慢地,舅舅相信了我在杭州收入很高,每次写信或者打电话,再也没有提起不要寄钱的话了。他说,乡亲们在茶余饭后,纷纷夸我有出息,懂事,是个孝顺的孩子,舅舅每次出门脸上也有了光彩,驼了多年的腰杆也挺了起来。

2001年11月,舅舅来信说,大表哥好不容易谈了一个女朋友,对方要求盖一座房子才同意嫁过来。“要盖就盖楼房,大表哥为了我耽搁了婚事,现在终于有人看上了他,婚礼自然要办得体面些。”我不加思索地说。舅舅犹豫了好一阵子说:“那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勉强。你也不小了,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我还早着哩,城市人结婚都很迟的。”我回答道。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到处找同事和同学,说老家有亲人生病,急需要一笔钱。大家自然非常同情,你两千我五千地纷纷解囊。当我把好不容易凑够的7万元通过邮局寄出时,自己悬了好久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两年后,我刚把借来的7万元账还清一半,小表哥也要结婚了。因为有大表哥的先例,舅舅说,女方也要一个像大表哥一样的楼房。我傻了眼,心中想拒绝,但口中却答应了。没有办法,舅舅一家对我的恩情太大了,我要偿还这份恩情。

这个时间,建材价格已经上涨,盖同样的楼房要8万。我再次向同事同学张口,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凑够了,把借来的钱给了舅舅。

后来,一个朋友因为结婚,急需要我还钱。再也没有地方借钱了,我就托人担保,到银行贷了5万元,把一些急需用钱的朋友的账还上了。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我在借借还还中过着日子。自己在繁闹的都市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终身大事还没有一点着落,却已经背了将近10万元的外债。晚上睡觉,我常常失眠,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妻离子散,悲剧谁人酿就

过了2004年,我已经30多岁了,婚姻大事再也不能够拖下去了,单位领导见面都催,舅舅每次来信来电话也在提起。因为没有房子,我不敢奢望杭州本地的女孩子,就同认识的一个江西打工妹确立了恋爱关系。4个月后,我们举行了婚礼,婚房依旧是租来的那间屋子。

舅舅一家想来参加我的婚礼。我拒绝了,我担心他们看到婚礼的寒碜而明白真相。

婚后,我一直没有把自己欠有巨额外债的事情告诉妻子。一年后,我们有了女儿。女儿的到来,并没有让我开心和喜悦。孩子经常生病,加上妻子没有奶水,要靠奶粉喂养,经济负担更重了。我整天在提心吊胆中过着日子。

2005年11月,我担心的那天终于来了。我上班时,一个朋友突然来到我家,向妻子要我欠他的5000元钱。

“我们什么时间向你借过钱了?”妻子和我这个朋友不很熟悉,以为遇到了骗子。朋友被弄得一头雾水,当即打电话给我。我没有了主意,但我知道该来的终究要来的。

当晚回到了家,我向妻子说明了一切,说自己不止欠这一个朋友的外债,还有其他人和银行的贷款,总共将近10万元。说完这些时,我感到暂时的轻松和解脱。妻子哭了整整一夜,她要给舅舅打电话,说明真相,被我阻止了。我向她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30岁以前我是为报别人恩情活着,30岁以后我要为我们这个家活着。

妻子相信了我的话。我们两个人省吃俭用,开始了还钱计划。为了早日还清外债,她把还在襁褓中的女儿送到了江西岳母家,自己则在一家酒店找了份差事,每月800元。我们还做了这样一个规定,每周只买一次肉,其余时间全部吃青菜。

可是,这样的生活仅仅维持了半年。舅舅再次来了电话,舅妈的糖尿病更加厉害了,想到省城大医院看看。我听出舅舅话里有话,但没有立即给他答复。接下来的两天,我的内心一直处于苦苦挣扎的状态,一个声音在耳边说,你不要没有良心呀,舅舅一家当初是怎样对你的?另外一个声音当即反驳,不要再打肿脸装胖子了,你自己究竟有多少收入?为了妻子和女儿,现在应该向舅舅说明真相!

可是,虚荣心再次占据了上风。我从单位财务预支了两个月的工资,给了舅妈治病。

纸终究包不住火。不久,在江西的女儿患了急性肺炎,妻子见我两个月没有往家里拿一分钱,就径自跑到单位领导办公室大哭大闹,当得知我已经预支了工资后,当即明白了一切。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回家就起草了一份离婚协议。无论我怎么哀求,妻子都不再原谅我,她对我说:“为了我和女儿,你签字吧。”

我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女儿跟了妻子。

离婚以后,讨债的人更多了,我每天都把电话关着,生怕有人找我。可是,今年5月,银行的5万元贷款到期了,我再也没有能力去偿还,更没有朋友可以借到钱了。万念俱灰之下,我分多次到药店买来了100多片安眠药,还给前妻打了一个电话,说对不起她,所有欠她的只有来世再还吧。

前妻预感到事情不妙,当即报了警,赶来时我已经昏迷不醒了。经过医生的抢救,我终于保住了命。

舅舅闻讯后也从安徽赶来,当他从前妻口中知道了这一切后,后悔不已,痛哭流涕,打电话要两个表哥马上带钱过来帮我还账。

看着老泪纵横的舅舅,我的心如刀绞,这悲剧不能够怪他,一切都是我自己虚荣心在作怪。我骗了舅舅一家整整7年,他们可并不知情呀……

(见习编辑/袁伟)

猜你喜欢

大表哥舅妈表哥
青蛙表哥
大表哥的阴亲
我的舅妈
药店里与大表哥偶遇
可爱的舅妈
一本书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