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半年信贷经营环境和信贷风险

2006-08-16周素芳

银行家 2006年8期
关键词:贷款商业银行政策

周素芳

近期,国内关于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措施动向的讨论甚是热烈,左中右诸派各执一词。不管怎样,经济走势和政策动向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

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当6月份和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尚未出炉时,人们还幻想着6月份会不同以往,以为政策已经发挥效果。但实际情况是,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出现了过热,总量和结构问题并存。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二季度增长11.5%,是199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北京市的情况是:地区生产总值3538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被6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结为当前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带动投资增速上升的主要是前两年增速相对较低的国有经济。1~5月份,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6%,增幅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带动投资总额增幅上升4.1个百分点。

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4.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对房地产业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调控政策看,调控的力度相当大,但对房地产投资却几乎没有影响,这种状况表明政策落实还不到位。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快速反弹,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涨幅连续3个月小幅增大,比3月份上升了0.7个百分点。受成品油提价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涨幅在最近两个月快速反弹,6月份同比分别上涨3.5%和6.6%,涨幅分别比4月份增大1.6和1.7个百分点,5月和6月的月环比涨幅均超过1个百分点。

预计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幅度将快于上半年,通货膨胀的苗头应予高度关注。

进出口增长率呈下降走势。

上半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24%,增幅比一季度降低2.6个百分点,虽然出口增速回落对经济增长有不利影响,但投资增幅上升抵消了这种不利影响;商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21.3%,增幅虽然高于上年同期7.3个百分点,但二季度的增速比一季度低6.5个百分点,增速已由上升转为下降。

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为614.4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出口总额的14.3%。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但只能解释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50%左右。

货币供应量增长势头得到控制。

6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3.9%,增幅自2005年5月以来缓慢上升,累计上升了3.6个百分点。证券市场从5月份开始恢复发行新股和用现金申购新股的因素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对M1的影响至少在2个百分点左右。M1目前的增长水平仍明显地低于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的水平。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4%,增速比前几个月略低,呈现增速回落的迹象。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仍然较快,外汇贷款增加较少。

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4%。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99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2.26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73个百分点。

全部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577亿美元,同比增长4.95%。1~6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75亿美元,同比少增加87亿美元。6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3亿美元,同比少增16亿美元。

能耗增速超过GDP增速。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原煤、原油和发电量分别为9.6亿吨、9166万吨和1268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8%、2.1%和12%。考虑到原煤、发电量占到中国能源比重的80%以上,因此上半年能耗增长整体将超过GDP的10.9%增速,使得单位GDP能耗上升。

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和政府政策走向

人民币币值低估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是造成当前经济偏热的重要原因,我们恰好可以从这两个原因出发,理解和预测陆续出台的政府调控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原因。

(1)人民币币值低估导致出口部门的过快增长、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货币和流动性投放过快增长。流动性过多是当前经济出现过热迹象的重要原因。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正是想减少或者冻结流动性资金。

(2)城市化运动能够解释中国的高投资率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建材价格的快速上涨正是城市化推动经济趋热的证据。

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必然带来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由于许多城市基础设施是公共品或者准公共品,政府必然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财力和发债渠道限制使得地方政府采取扭曲性的手段来推动基础投资。比如通过成立项目公司从银行借款;又比如通过出卖土地筹集资金等。

限制和规范城市打包贷款、清理开发区贷款、监察土地违法行为、控制房地产贷款正是基于大规模城市化运动带来的系列宏、微观问题而采取的政策举措。

已出台的政策回顾。

(1)总量调控政策。包括:加息、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准备金率。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抵消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带来的流动性过剩。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多次公开和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直接收缩全社会流动性;7月5日和8月1日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关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控制城市化运动规模及弊端的政策包括: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管制、针对土地和信贷的行政管制措施;人民银行指向性的“窗口指导”;银监会出台产能过剩行业、潜在产剩行业的信贷风险预警提示和信贷指导政策;严把“土地”、“信贷”两道闸门,监察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土地储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政策规范力度和检查力度,力图收紧部分行业的信贷投放。

下半年政策走向。

(1)总量调控政策

在政府的总量调控政策工具包(主要是货币政策工具包)中,至少有扩大汇率浮动空间(可缓解外汇储备增加直至货币被动扩张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商业银行可贷款资金)、发行央行票据(直接收缩流动性)、提高再贴现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限制商业银行贷款冲动)等。

显然,政府已经先后动用了上述除汇率和再贴现以外的政策工具,在银行资金也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提高再贴现利率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政府是否会松动汇率浮动幅度成为目前最热点的话题。

受制于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效应,政府需要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中做出选择。我们都知道,在蒙代尔的小国开放经济体系中,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时,紧缩或者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诚然,我国资本跨境流动是部分管制的,汇率也有日均3‰的浮动幅度,货币政策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总量调控效果,但其政策力度和效果实难把握。

汇率政策的确是解决当前经济过热问题的一把钥匙,但它涉及国际关系、可放不可收等刚性约束,因此决策层慎之又慎,而且从理论上讲,日均3‰的浮动幅度累加到一段长时间,汇率的可升贬幅度已经很可观了,没有理由必须升值。

主要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回归到8%的水平了,从心理惯性和商业银行承受能力来讲,继续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美联储那近乎机械式地连续以0.25个百分点为幅度加息的作法在成就了格林斯潘的同时,支撑了美国长达十多年的经济繁荣,这给经济学者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也许我国政府也会选择连续地小幅加息,不愠不火,如烹小鲜?

加息与否取决于一系列结构调整和行政干预措施后的经济走向。6月份数据已经显示: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已经趋于缓和,根据货币政策效应具有6~12个月时滞的理论,宏观经济过热将在一段时间后得到缓解。

此外,加息会使得银行的大客户要求下浮利率(下限10%),或者改变融资品种,银行承兑汇票就是替代流动资金贷款的较好选择,提高基准利率的效果会由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商务行为有所折减,而且提高利率带来的汇率进一步升值压力也是政府必然要权衡的。

最后的杀手锏仍然是行政干预式的结构调整措施。

(2)针对土地、房地产开发、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以及银行的管制措施。

毋庸置疑,政府将加大对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源头行业进行政策规范,并加大执行力度,这些行业和市场包括:土地、房地产开发、六大产能过剩行业(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四类产需基本平衡但规模过大行业(水泥、煤炭、电力、纺织)、能耗行业(煤炭、矿产采选等)、高污染行业(造纸、化工等)。

产业政策往往依赖于准入目录、强制退出、监督检查和银行信贷管控等措施。

政策预期和产业管制下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分析合规性和把握政策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中之重。系统掌握各级政府的相关部委出台的一系列管制政策,这些政策影响银行关于客户的选择和项目的选择。

土地储备贷款风险。土地储备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就在一锤定音之时,但如何控制资金到账尚涉及三方: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一级开发商和商业银行,因此,土地储备贷款的收益和风险并非锁定。除此之外,实行土地整理储备、有计划供应和招拍挂制度以后,在人民银行121号文件(规定土地储备贷款必须采用保证或抵押方式,借款人主体应是政府土地整理储备机构等)之外,商业银行还要关注生地到熟地、直至上市交易和二级开发的过程中,各环节的流程合规问题,关注政府清理整顿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进展。只有银行和客户都合规了,银行资金才谈得上安全。

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近期政府频繁出台房地产开发、供应和信贷投放的相关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国六条);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十五条);《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等。按照政策内容,及时理清对本行信贷业务经营的影响,按照合规性要求,调整信贷政策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政府禁止、限制目录内的企业融资业务存在风险。应充分关注和掌握政府公布的限制行业和客户信息,谨慎进入或不进入这些行业和客户。

人民币升值和加息预期下的业务经营风险。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目前的加息预期下,商业银行面临本外币业务、流动性和期限管理、投放计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综上,依托经济发展和政府支持,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在市场化经营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只有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宏观经济失衡和政府调控下的商业银行只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完全可以在合规的前提下拓展创新发展的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

责任编辑:高广春

猜你喜欢

贷款商业银行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旧信封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