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余秋雨

2006-08-01彭成彦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06年8期
关键词:文化观余秋雨秋雨

彭成彦

似乎眼前挂满了蒙蒙雨水,路人匆匆,我也碌碌,辗转于历史和文化之间。余秋雨——文化与历史的思考追随者,在秋雨蒙蒙亦茫茫的车程中上下,历史和文化的灿烂碎屑,掩盖了这一切,任凭窃窃私语和交头接耳向主流暗送秋波。

雨中亦寥寥,秋雨老人不厌其烦地纠缠于那些陈年旧事的细枝末节,充分发挥了“海派文人”的特长,用鸡毛蒜皮来抵御批判的锋芒。他是率真还是轻狂?抑或反思还是辩护?在剖白还是在躲藏?“堂吉诃德式”的勇猛斗士?“文化群殴”下的叛逆,我试图接近真实。

文革,那段人们不愿忆起的岁月,却着实地深深扎根于人们内心的深处!忘记,无法;忆起,太难。巴金在《随想录》里几近真实地剖析了自己,文革,是一场政治的灾难,更是文化的一场浩劫。灾难会诱发人性的弱点,同时能洗练人格的光辉,使善良的人们不至于天真,精神世界的审问权,应当扎根这片广袤的土地。

《借我一生》,借,是一种虚怀若谷,还是对月当歌的一种人生感叹?我欲借我,而我是否可以?循着雨帘的方向,踩着雨丝协奏的脆鸣,在踱步,深重的是感情,沉重的是历史,我们历着先迹,走过的是什么?在文化的旋涡,我们岂容遐思,这一刻驻足,下一刻又不知身在何方!天愈暗,愈悲,愈凉。视野极尽的远处,泛泛一叶小舟,嵌在文化的水里,悠悠的是岁月,铮铮的是无奈。在岔道口选择,在过道口转折,转折往往是修饰的错误,而修饰往往泯灭历史的原形。

与其说余秋雨是一个文化的追随者,还不如喻其为文化的思考者和理解者。文化只是一个意象,一种与民之心的深深一点,是一种精神的高度传承。首先,秋雨散文有时举重若轻,有时飘雪无痕,颇为潇洒和飘逸,自有其不同凡响和值得推敲琢磨之意;有时又娓娓道来,有一种数尽千秋皆不是的浑成,意境之完美,如小桥流水上之半坡断桥,欲皆揽目下又无终了愿的怅然灵韵,煞是好看,略有身被文化的铮铮责任,欲脱无能。作为一个文人,秋雨把文化的元素深深地孕于自己的文字之中。我喜欢《文化苦旅》的执着,诚然它略显轻飘;也喜欢《山居笔记》的深沉,纵然它有些做作。

说实话,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论其思想,远不如当代一些杂文家的篇章深邃闪光;论其文采,又不及当代一些散文大家丰盈华瞻——但秋雨散文的胜出之处,是两者的兼容,一种大众的兼容,其文章中既有一些深沉的思考,又文采斐然,才思敏捷,我喜欢读他的散文,尽管并不完美。但文学从来就不可能完美,一完美,就完蛋,这是文学的常律。

我忽然想起一个文学典故: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人称江郎。他年轻时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诗文,为世人所赞赏。传说他晚年曾两次得梦。一次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枝笔放在你处多年,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郎就从怀中摸出一枝五色笔给他。又一次梦见晋代的张协来向他讨还存放在他那里的一匹锦,江郎把剩下的尽数归还,张协大怒说:“怎么只剩下这一点点了!”从此江郎的才思大不如前。人们才说“江郎才尽”,余秋雨是在文化散文方面江郎才尽了吗?但愿不是如此吧。也许,世事的复杂已经让余秋雨累了。

他站在文化的高度上,审视文化,他碾着历史的车轮评论历史,他的思想,他的想法,他的心路历程,让我们一次次审视我们的文化观,个人的文化观,甚至整个民族的文化观,这是余秋雨的成功之处,他仅凭自己的一支笔,唤醒了留存于人们内心的文化意识。

我作为旁观者,作为秋雨散文的一个忠实读者,始终背负着文化的名义穿梭于他的字里行间,我觉得那时的自我,是一种融合,我俨然一个侠客,在寻找逝去的真人真事,历史借了秋雨一生,秋雨用这一生还了历史和文化一个回归。

秋雨,如果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指导教师 毛海雁)

猜你喜欢

文化观余秋雨秋雨
余秋雨投其所好
秋雨
余秋雨投其所好
秋雨
秋雨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余秋雨究竟捐了多少钱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