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连小小说二题
2006-07-31薛福连
薛福连
等式与不等式
王教授是研究价值论的专家,中外闻名,多次出国讲学。他原在某高等学府任教,被某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强行”聘为兼职高级顾问。今天省外事办通知,上午九时,一个外国科学家代表团要专门拜会王教授,他非常高兴,一大早就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擦了又擦。老伴埋怨说:“为什么不打电话给学校或公司派专车送您?”王教授说:“学校和公司都知道的,他们没有说派车,我不愿启齿,你又不是不知我的脾气。”老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这时电话铃响了。话筒里传来公司办公室刘主任的声音:“王老,朱总经理说,公司派专车送你去外事办。”王教授说:“不用麻烦了,我自个骑自行车去。”刘主任说:“这咋行!世界有名的专家骑自行车去会见外国人,这不有辱国格?你一定在家等着。”
王教授想想,刘主任的话确有一些道理。于是又将自行车小心地放回原处。
时钟已指向八时四十分,电话铃响了,刘主任说:“王老,真对不起,原派定的专车,因财务科马科长临时开会……你等等,再想办法。”
时钟正指九时,还听不见汽车喇叭声,王教授心急火燎地几次到大门口张望。
电话铃响了,王教授赶忙抓起话筒。又是刘主任的声音:“王老,真对不起,原准备用朱总的车送你,但不巧,朱总的小姨妹要去飞机场……朱总说,请你谅解,等公司扭亏为盈后,给你配部专车……”王教授无言回答,Jb中顿时涌出股股酸楚。他只好又推出自行车,急急忙忙上路了。
天阴沉沉的。王教授的车轮飞快地转动着,他脑海里的思维也在飞快地转动着,奇怪地涌现出一系列等式不等式,似乎“自行车:教授、专家”,“轿车:科长、处长、经理……”又似乎“教授、专家产轿车”,“自行车≠教授、专家”……他那经济学家的头脑,总想从这些等式和不等式中寻求一种价值规律,但总又得不出满意的答案……突然,一辆皇冠轿车风驰电掣般冲来,王教授来不及躲闪……
医院抢教室里,医生们正全力抢救王教授。一些不知名的工人、教师、学生排队献血。省、市领导、外事办负责人、外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都赶到了医院。
由于伤势过重,王教授终于与世长辞了。
这时国际投资信托公司朱总经理从飞机场回来,也赶到了医院,他无限悲痛地说:“要知道……就不该让他骑自行车……王教授是伟大的价值论专家,他以自身为楷模实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们不能用殡仪馆的灵车送他到火葬场,要用我的轿车送他上路,要让王教授欣慰于九泉……”
大家相顾无言,只有窗外淅浙沥沥的雨声如诉如泣。
嚼字先生
老吴是厂办秘书,肚里的文化水儿不少,遇事喜欢咬文嚼字,可舞文弄墨二十多年,啥官衔也没捞着,就混了个“嚼字先生”的绰号。
老吴升不了职,领导说是群众反映不好。老吴因为心直口快又爱咬文嚼字儿,在单位里的确得罪过一些人。女秘书小赵和老吴结怨,就缘于老吴对“鞋”的分析。当时小赵正在同时和两个男青年谈恋爱,既享受着甲的钱财又迷恋于乙的美貌,整天自得其乐。那天她穿着一双新买的皮鞋,踏着轻盈的舞步滑进办公室,把一只脚伸向老吴说:“这鞋漂亮不?”老吴从报纸上抬了抬眼说:“一般化。”小赵把嘴一撇:“老土,这是鳄鱼皮的,人家都说好。”“人家是怎么说的?”老吴问。“人家说这鞋像小船似的。”老吴把报纸往桌上一扔说:“傻丫头,说鞋好是不能拿船打比方的。脚踩两只船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小赵当时脸就变了色。打这儿起,小赵逢人就诅咒老吴“烂舌根子,不得好死!”
不过有些群众认为,老吴升不起来是因为得罪了领导。
有一次,上级领导来厂检查工作,在总结讲话中说厂子里人才多,是藏龙卧虎之地。领导走后,厂长便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每次讲话都说“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老吴听了鼻孔里就哼出一声说:“挺大个脑袋咋就听不出个好赖话呢?人家领导说咱们厂的龙都藏起来了,虎都趴下了,那是在批评咱们。真正的形势大好应该是龙腾虎跃。”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到厂长的耳朵里了。厂长在大会上铁青着脸说:“有人在背后咬文嚼字,诽谤领导,扰乱民心,对这样的人,我们一要教育,二要打击。”
如今,和老吴同时进机关的都弄上了一官半职,只有老吴仍是大头兵—个。老吴一天天地变老了,可咬文嚼字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没变。去年过年的时候,老吴在书房里专门为自己贴了一幅对联:铁肩担道义,钢牙嚼文字。
邮编:110200
地址:沈阳市辽中县化工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