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信平台

2006-05-14黄培镜等

杂文选刊 2006年21期
关键词:司马迁坏人克林顿

黄培镜等

我很怀疑中国的官员中有没有人达到那位德国市长的醒悟力,更不用说中国的“纳税人代表”能像德国的纳税人代表那样得到某某长的尊重。“那些中国官员花钱是否太大手大脚了?他们连本国纳税人的钱都不知珍惜,怎么会珍惜我们的呢?”中国的官员们请注意一下这位德国家庭妇女的疑问。

(读2006年9月[上]《中德官员对话录》)

黄培镜(广东)

如今信息资讯畅通发达,无需西行,便可了解到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大事小情,这本是学习、观察的大好时机。可实际上呢?就拿前几年我们颇感兴趣的克林顿被弹劾事件来说,有几人看到了其中体现的民主精神?大家不过是满足猎奇心理而已,甚至有人大发感叹:克林顿这总统当得真够窝囊,还不如咱一村干部哩!

(读2006年9月[上]《观察的视角》)

伍思平(江西)

清人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载一位老科甲不知司马迁为何人,《史记》为何书。而今的高考考生竟说司马迁为大唐完成《史记》甘受宫刑。呜呼哀哉!古今一辙矣!

(读2006年9月[上]《高考考生作文“妙语”》)

唐必青(浙江)

让在无可抗拒的灾难中不幸遇难的人魂有所依,让生者的心灵得到慰藉是文明社会责无旁贷的义务。面对指责,“地震纪念墙”的修建、管理方搬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而这只能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这显然不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读2006年9月[上]《一百种理由抵不上一颗良心》)

李志题(山东)

很多人,在强势的坏人面前是羔羊,而在已经制服的坏人面前却像暴民。正是这些人的这种本性,使世间的坏事变得更坏了。

(读2006年10月[上]《打贼》)

贺英(山西)

不敢想像我有了孩子,他又成为只会考试而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可怜虫。但愿那时不再是文凭统治的时代。

(读2006年10月[上]《我若是大学校长一定录取蒋多多》)

陈玮(江西)

那些温暖的提示,诸如“不要当知识分子”,“考上大学才有出路啊”,都是前辈用幸福甚至生命换来的“经验”。现在可能略有转机,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温暖提示,比如:出去了做人可不能这么老实;不要跟你的顶头上司讲道理,不管你是否在理……

(读2006年10月[上]《那些温暖让人悲凉》)

杨进(吉林)

猜你喜欢

司马迁坏人克林顿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奥巴马、克林顿收到可疑炸弹包裹
坏人长什么样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警察教你识坏人
克林顿基金会被指“瞒报千笔外国捐款”
父与子
不可鄙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