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幽默
2006-05-14陈安
陈 安
有一次去长岛看一名理疗医生,在候诊室看到一张漫画,是这家诊所开张时一个友人赠送的礼物。画上画着一个病人正俯卧在床,一名理疗医生在给他按摩脊椎,由于推拿过猛,竟把病人嘴里的一副假牙推出了口腔,那假牙尚未落地,正在空中飞舞。
这样的开张礼物,对中国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习惯于赠“财运亨通”、“招财进宝”字画的中国人绝不会送这样的“咒画”,这样的不祥之物。可这就是美国人的幽默。赠画者有其幽默,理疗师也有幽默感,他自信不会把病人的假牙推出口腔,也相信这幅画不会吓走病人,何不让这幅想像力丰富而又有警戒作用的漫画挂在那里博得大家莞尔一笑呢?
美国人很讲幽默,很爱幽默,也很懂幽默。幽默感被普遍视为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从谈话、演讲到脱口秀,从漫画、卡通片到喜剧,往往都充满了诙谐、戏谑和笑料。
里根总统被枪击受伤,醒来后对其夫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宝贝儿,我忘了像鸭子突然扎水那样迅速闪避。”而此话原是拳击运动员登普西被滕尼击败后对妻子说的俏皮话。
记者招待会上,有人请克林顿总统证实,他夫人希拉里是否为竞选纽约州参议员而打算在纽约州定居,克林顿说有此考虑,但请大家相信“这与你们爱打听的那个女人(指莱温斯基)没有关系”。
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托马斯从被提名到被任命的过程中险象环生,“性骚扰”问题给搞得沸沸扬扬,而支持他度过这难关的法宝之一就是幽默。如在听证会上,有名参议员问他:“你在圣十字架学院的副修课是什么?”他答道:“我想是抗议课。”与会者都笑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在民权运动时期他是校园示威游行的组织者。
美国人开的追悼会、哀思会往往不会过于凄凄戚戚,反而常因对死者生前有趣故事的回忆而引来阵阵笑声。讣告也常不忘趣事重提,幽默一下。如曾有问鼎白宫希望的女参议员玛格里特·史密斯去世后,《纽约时报》所发的讣告就提到她的一个故事:某年,杜鲁门总统执政的时候,有记者问她,如果有一天早晨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是在白宫的卧房里,她该做什么,她答道:“我会直接去找杜鲁门夫人,向她表示道歉,然后就回家。”
美国人的幽默有其历史根源。最早前来北美的拓荒者,在披荆斩棘的艰苦环境中,需用幽默来自慰。陆续来到的各国新移民,在受到文化冲击的状态中,也需要幽默来自励。幽默往往是人在苦恼或愤恨而又无助的情况下的产物。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说:“幽默是我们对付美国文化冲击的最佳防御手段之一”,“幽默是连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美国幽默一开始就体现在新大陆人们的姓氏和地名上。
有些最早的移民不仅背井离乡,而且也背离了祖宗的姓氏,不再要威廉斯、史密斯、道格拉斯,而随意地给自己冠以新的姓氏。有的拿颜色当姓,便有姓“黑”(Black)和“白”(White)的。有的拿脑袋当姓,便有姓“白头”(Whitehead)和“光头”(Bald)的。有的拿水果当姓,便有姓“苹果”(Apple)和“葡萄”(Grape)的。更有千奇百怪,姓什么的都有:“喝水”(Drinkwater)和“救火员”(Fireman),“富翁”(Richman)和“穷人”(Poorman),“鸡蛋”(Egg)、“石头”(Stone)和“玻璃”(Glass),甚至还有姓“屠夫”(Butcher)和“棺材”(Coffin)的。
早期移民们既把欧洲的地名移植过来,也别具匠心,给自己的新家园取个奇特的名字。打开美国各州地图,你可以发现许多幽默的地名。有人爱动物,便有了“狗镇”(Dog Town),“鸡市”(Chicken City),“猴子眉毛”(Monkey's Eyebrow),“跛脚鹿”(Lame Deer),“火鸡挠痒”(Turkey Scratch),等等。有人向往天国,便有了“天堂”(Paradise),有人不怕受苦,便有了“地狱”(Hellhole)。有人希望平等,把市名取为“公平待遇”(Fairplay),有人不放弃最后努力,把镇名取为“最后机会”(Last Chance)。不怕失败的人则住在“滑铁卢”(Waterloo),亚拉巴马州和衣阿华州都有这样的人。更有杂七杂八,叫什么的都有:“停步”(Stop)和“为什么”(Why),“现钞”(Cash)和“购买”(Purchase),“单调”(Boring)和“睡谷”(Sleepy Hollow),“罗密欧”(Romeo)和“爱之地”(Loveland),“事故”(Accident)和“再见”(Goodbyes),等等。
美国有些机构现十分重视在患病者中间提倡读幽默书,听幽默故事。如美国癌症协会就经常组织这类活动,让幽默和笑成为癌症病人每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科学小说作家罗伯特·辛林在《陌生国里的陌生人》中说:“幽默来自痛苦,笑是使我们保持不哭的手段。”人们的生活将因为幽默和笑而少些痛苦,多些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