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二陈的三通信札
2006-05-02陈智超
陈智超
从史学二陈笔谈(见《收藏·拍卖》2006年第3期)的内容和语气,我们可以知道此时二陈相识时日已经不短,相知已经颇深。他们何时相识?何由相识?根据已经出版的《吴宓日记》和《吴宓与陈寅恪》两书,1926年7月13日,也就是寅恪抵达北京就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的六天之后,时任清华研究院主任,推荐寅恪入清华的吴宓“为使寅恪得与陈垣谈其所学,且入清宫参观”,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介绍二陈相见。当晚六时许援庵到,七时寅恪到,吴请二人用西餐,晚十时半始散。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二陈初次会面,如果话不投机,不会相聚三个半小时。从此以后,两人相知日深。
1927年5月和1929年1月,清华研究院的两大导师三国维、梁启超相继去世,寅恪请校方聘章太炎、罗振玉和援庵为导师。据说援庵以“不足继当梁、王二先生之后”为词恳辞。
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寅恪为研究员兼历史组主任,援庵被聘为特约研究员。《敦煌劫余录》的整理与出版,是援庵与史语所合作的开始,而寅恪在其间起了促进作用。1929年1月30日,援庵致信寅恪与刘复(当时刘既是辅仁大学教务长,又是史语所研究员,负责民间文艺组)说:“敦煌经卷之最难整理者,莫过于首尾不完失去标题之卷。……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欲为此等研究,十以宜先将前方家胡同图书馆所藏目录刊布,一面搜集海内外公私所藏,陆续介绍于世,以引起研究者之注意。民十一年弟长该馆时,曾费数月之力,按日逐卷翻检一过。……(民十五)就馆录存其目,名《敦煌劫余录》,凡十余册。……如果历史研究所需弟担任此事,可将弟所辑《敦煌劫余录》加以整理,用中央研究院名义出版。”(图1)寅恪在第二天即就此事致函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当时史语所在广州):“援厂先生函附上,乞察阅。其所拟办法,想无不可行。因敦煌组非援厂担任不可。一因渠现为此北平图书馆之负责任者;二为渠已先下过工夫,他人若从事于此,尚须重费与陈前所费过之工夫,太不经济;三、陈君学问确是可靠且时时努力求进,非其他国学教员之勇以多教钟点而绝无新发明者同也。”(图2)《敦煌劫余录》最终于1931年3月由史语所出版,寅恪为之作序,提出了“敦煌学”这一名词。这是笔谈之前的信札。
笔谈之后,1934年,援庵将原来分别发表在1923年北京大学《国学季刊》(上半部)和1927年燕京大学《燕京学报》(下半部)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全书木刻出版。木刻本对排印本作了一些修改补充,包括吸收了校勘《元典章》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木刻本中,不忽木并未照《元典章》改为不忽术。援庵后来确实找到了不忽木的异译“不灰木”,但有异译的是第二字而不是关键的第三字,他认为已有的证据还不能确证《元典章》作不忽术的正确性,故未采用。倒是关于也黑迭儿,他在木刻本中增加了《元典章》的一段,并说“迭儿”作“迷儿”,“未知孰是?”到上世纪60年代准备排印时,又将“未知孰是”删去,改作“想是误字也”,也没有采用《元典章》的“也黑迷儿”。
寅恪为木刻本《元西域人华化考》写了序言,高度评价援庵这部著作。援庵于1935年3月17日致寅恪函表示感谢:“大序拜谢,今已刻就呈览。卅一页后七行暾欲谷、五十二页后十一行托尔斯太二处亦酌改。”(图3)可见寅恪同时还对书中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对照《国学季刊》本与木刻本,可知木刻本将“暾欲谷为回纥谋臣”改为“楔氏世为回纥贵臣”,“逎贤直托尔斯太一流之所自出也”改为“通贤与托尔斯太一流正有些相类”,应该是采纳了寅恪的意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援庵留在北平,以笔作刀枪,寅恪全家南下。抗战前期,寅恪家在香港,只身赴蒙自、昆明的西南联大授课,往来于滇港之间。1940年3月,援庵写成了被沈兼士誉为“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的《明季滇黔佛教考》,表彰明末遗民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援庵通过在香港的长子乐素先生先后将《佛教考》目录、目录后语、征引书目和全书稿寄寅恪。并求作序。他在给乐素的家书中说:“此书舍陈公外,无合适作序之人。”“前日接到寅恪先生序,第六卷将印毕,正好赶到,喜出望外。兹有复先生一函,便寄去。《佛教考》稿现在何处?寅丈看过后,口头有何批评,至紧告我。”援庵这封复信正本已不存,但信稿还在。信中说:“大序颁到,同人聚观,正如故乡消息久断,闻有人来,群相问讯也。甚感甚感。惟文中疵病未承指出,遽尔流布,岂不贻笑方家耶?不胜皇恐。”(图4)寅恪在序中深情地说:“忆丁丑之秋,寅恪别先生于燕京,及抵长沙而金陵瓦解,乃南驰苍梧瘴海,转徙于滇池洱海之区,亦将三岁矣。此三岁中,天下之变无穷,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义,以负如来。”表达了对老友的慰勉之情。(图5,原序已不存,这是当时乐素先生誊抄寄平的)同年10月19日,寅恪还有一信致援庵,谢代为分送《秦妇吟校笺》与平中诸友人。
太平洋事变爆发,香港为日军占领,寅恪全家转徙广西、成都,眼疾日深,1945年初终至失明,二陈不可能再直接通信。但我们从援庵的家书中,从援庵与冼玉清来往书信中,从寅恪《次韵冼王清教授寄怀陈援厂》诗题中,从《论再生缘校补记》中,可见两位老友始终互相关怀。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交流,是现代中国史学史中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