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狂们,该歇歇了

2006-04-29张海英

心理与健康 2006年11期
关键词:补偿心理生活

张海英 胡 萍

人们赞美劳动,敬重劳动者。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许是不全面的。有一种人,他们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不如意,为此,他们强迫自己拼命工作。

对于这些人来说,工作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和载体,只有拼命地、没日没夜地工作,内心才会感到些许的平静和安全,一旦停下就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工作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狂”。

工作狂和敬业是不同的,敬业的人能够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将二者协调得游刃有余,并且乐在其中。而工作狂却不是这样,工作狂的几大明显表现是:(1)勤奋、刻苦、上进心特别强,干起活来不知疲倦、没日没夜、加班加点。(2)工作谨慎小心,力求尽善尽美,本来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不放心,总觉得还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要不断地检查,不断地补充,希望听到所有人的赞扬和肯定。(3)头脑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时刻准备着,“没活干着急,有活干更着急”,如果要他停下来稍作休息,他会感到不安、空虚、失落,内心无法平静。因此,“工作狂”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人格,是一种畸形的生活方式。

“工作狂”的人格形成与遗传、家庭教育有关,父母管教过于严厉、苛刻,对孩子否定过多,让孩子在没有充分安全感和被信任感的情况下去追求卓越。久而久之,这种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在孩子的性格中不断沉淀,以至成年以后,在工作中会比别人加倍努力地去追求成就,工作成了生活甚至生命的全部。

当然,工作狂主要是与成年后的生活经历有关。究其根本,可以归纳为一种心理上的消极补偿。面对人生,一些人会发觉许多事物极不理想,同时,人生中常常会经历不如意,内心会有许多不满和遗憾。当一个人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憾时,会设法用种种方法弥补这些缺憾,来减轻自己不适的感觉,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补偿作用。很多工作狂就是因为在情感上遭受了挫折,生活上遭受了打击,或是由于身体缺陷产生了自卑,从而改变方向,通过疯狂地工作来弥补丢失的内心平衡。

案例1:某机关的科长王女士,被同事们称为工作上的超人,大家都特别敬畏她,因为她不仅对下属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和挑剔,她自己干起工作来也非常拼命,加班加点是常事,除了睡觉、吃饭,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工作,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从来不知道疲倦,大家都非常佩服她过人的精力和敬业精神。其实,同事们只看到了王女士努力工作的表面,却不知道她内心的真实感受。事实上,王女士和丈夫感情出现了裂痕,到现在已经分居两年多了。这期间,丈夫多次提出离婚,但是为了孩子有个健全的家庭,为了不被同事们指指点点,王女士坚决不同意。为了排解内心的无助,填补情感的空白,她只有拼命地工作,让自己不停地转,没有片刻的空闲,这样才能暂时忘却痛苦,感到一丝充实。

案例2:某电脑公司的程序设计员小李是公司的业务尖子,每年公司评定优秀员工、奖励表彰总少不了他。小李沉默寡言、不爱张扬,只知道一门心思钻业务,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也都不错。但是在公司的一次新年会餐上,小李借着酒劲向同事们吐露了真言。原来小李个子矮小,只有1.65米,而且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为此,他一直感到自卑,上学的时候总感到同学们瞧不起他,他也不愿跟同学们交往,只是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每当听到自己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时,他才能感到一丝平衡和安慰。现在参加工作了,这种想法也没变,他觉得自己只有比别人更多地付出和努力,取得更多的成绩,才能在同事面前抬起头,才觉得与大家是平等的。

补偿心理是一种掩盖和补偿自己缺陷和不足,保持心理平衡的很有作用的机制。但必须认识到,作为一种心理防卫功能,当运用得当时,补偿会带给我们人生一些好的转变,但过度补偿会导致心理的畸形发展。

另外一种不容我们忽视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虽不是为了逃避而选择工作来进行补偿,但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的需要,使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玩命工作。尤其在那些大型企业和集团,位处高层的精英们,拿着不菲的收入,开着跑车,住着豪宅,在无数令人艳羡的光环背后,他们却往往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苦痛。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收获,同样,有多少收获就需要有多少付出。错综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工作任务正在压迫他们日渐脆弱的神经。有些人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有些人对周围人、事的变化格外敏感;有些人一走进办公大楼就感到压抑、恐惧等等。

案例3:某铁路运输单位的窗口咨询人员李女士,凭借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连续多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和劳动模范,被树为本行业的先进典型。随着舆论的宣传、名气的增大,她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保证自己的出色,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最终她患上了焦虑症,总是莫名其妙地心慌,怕面对人群,怕面对闪光灯,不敢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后经心理治疗,才慢慢摆脱病症,恢复正常。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疡等疾病,以及手脚麻木、肌肉酸痛、偏头痛、容易疲劳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所以,那些已经成为工作狂或即将成为工作狂的人,必须认识由此带来的危害,从而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与生活方式。

首先,从认知心理上进行调节。

(1)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人的一生无论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有一些波波折折,沟沟坎坎,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要学会看淡看轻自己所认为的那些不如意。2005年春节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了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节目的领舞——聋哑人邰丽华说过这样的话:“我感觉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你可以去选择看人生的角度,然后带着一颗快乐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

(2)应该认识到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要均衡,要多姿多彩。懂生活的人既会工作也会休闲,既会开创事业也会照顾好家庭。要看看内心深处是否有误区,例如,“一个人应该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只有工作成功才是成功的人”,“家庭是次要的”等等。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中老师、家长是否灌输过这种观念。如果是,找一些反驳的理由,再从中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对以前的错误观念进行调整。

其次,在行为上进行调节。

(1)应该在时间管理、日程安排上进行调整。严格设定工作时长,强迫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工作,并让朋友、同事监督自己实施。每周划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家人,与朋友相聚。有意识地减少工作压力,强迫自己减少工作量。

(2)培养一些业余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回想一下自己以前的兴趣所在,或者根据自己的特点试着培养一些爱好,在工作时间以外学会放松自己,学会观赏工作以外的风景。

(3)尝试经营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事业那样。不能为了逃避感情而沉溺工作,也不能回为努力工作而疏远感情。要认真经营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为此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爱情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全面有意义。

另外,我们特别提醒,管理者要实行科学化的管理。

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的情感规律,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实行人性化管理。要让下属认识到工作的努力不能以情感的流失、身体的亏损为代价,要多关心职工的家庭生活,与职工多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下属缓压减压。同时,要运用加点。不能仅以工作量的大小、工作时间的长短作为评价下属尽责与否的标准,要倡导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拖延时间的超长工作。

归根结底说来,不管有何处理由让自己不惜代价的拼命工作,工作狂们始终要窂记一点:生活的精彩在于它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味地沉溺在工作,忽略其他,那就等于是一台会呼吸的机器。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健康、心灵的愉悦才是我们最终所追求的,要工作着并快乐着!

猜你喜欢

补偿心理生活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漫生活?阅快乐
解读补偿心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