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之外DC还能干吗?不务正业也疯狂 数码相机另类用途大扫描(中)
2006-04-29黄亚飞
黄亚飞
移动存储器
说起可擦写的移动存储器,人们往往会想到U盘。的确,U盘转移数据的方便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DC也是一款不错的移动存储器哦,笔者长期用DC来转移各种数据,颇感实惠。
DC作U盘似乎有些奢侈,但对于偶尔转移数据的人来说,如果专门去买一个U盘那才是浪费,让手中的DC“客串”一下也算物尽其用吧。为了称呼方便,如果大伙不反对,我们暂且把作U盘时的DC叫做“DCU”。
“DCU”实际上由存储卡、DC和DC的专用数据线(USB连线)三部分组成(图7)。与普通U盘一样,“DCU”能存储图像,还可以存储其他数据,如程序、文字、表格等等;存储操作方法也与U盘一样:复制、粘贴就行了。其存储容量取决于存储卡的大小。
“DCU”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存储卡插入DC,将专用USB线连好相机和电脑。启动相机电源,WindowsXP系统的电脑会自动安装相应的驱动软件。这个时候,相机就相当于一个插有存储卡的读卡器。
②等电脑中出现移动设备的符号后(图8),DC和电脑中的文件就可以相互复制了。
③复制完毕,关掉DC电源,再拔除USB连线。
有人可能担心,从电脑里复制文件进DC,会不会使DC感染上病毒,导致相机瘫痪?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据笔者的了解,似乎至今还没有发现针对DC设计的病毒,也没有发现有DC因病毒而瘫痪。笔者在使用“DCU”的过程中,曾多次在存储卡中发现病毒,用杀毒软件轻松地就清除了,从没有对DC的性能造成影。向。也可以格式化存储卡来删除病毒。
实际上,DC也可以作为一款高性能的读卡器来使用,它的读写速度比普通读卡器要快许多。将相应的存储卡插入DC中,连上电脑就可以读取卡中的数据。操作方法与“DCU”相同。譬如,富士F10数码相机使用的是xD存储卡,那它就可以读所有xD卡中的数据,其他电脑或DC存入xD卡中的数据它可以读取;反之,它写进xD卡的数据也可以用其他兼容的读卡器来读取。只不过,多数DC只使用一种型号的存储卡,只能作为专用读卡器来使用,像富士F10只能读写xD卡。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些多卡DC,如索尼R1,它就兼容了CF、MD、MS、MSpro 4种存储卡(图9),这意味着它也是一款4合7的读卡器。
优异摄像头
1.视频
现在许多网友喜欢视频聊天,视频聊天需要摄像头。如果您有DC,那么您就有了一款成像极佳的摄像头,市场上的任何一款摄像头只能望其项背。因为.一般摄像头使用的是低端COMS感光元件,像素只有30万左右,远远赶不上DC像素为几百万的CCD,而且有品质极佳的镜头作保证,成像想不好都不行。
不是所有的DC都可以直接作视频用的。有视频功能的DC(如富士、爱国者的一些型号)在电脑上的安装很方便,将随DC附送的驱动软件安装在电脑上(一般都要有专用的驱动才行)。然后从DC的SET菜单中,将CF→USB调至DC→USB。第三,将DC接上电脑的USB口,打开DC电源。启动DC的专用软件,从软件的图像浏览窗中可以看到DC镜头摄入的影像(图10)。
如果您的DC没有视频功能,也不要紧,我们有办法让它变成高品质的摄像头。首先要准备一块带AV输入的视频卡,因为数码相机基本上都带有视频输出功能,所以把它们组合一下就可以实现DC的摄像头功能了。接着再把DC的视频输出线插入视频卡上的AV-IN插口。
数码相机和电视卡都有视频制式的设置选择,要把它们设置为一种视频制式。连接完毕后打开相机电源,然后打开电视卡播放软件,将视频源切换到AV输入。这时您就可以看到镜头视野内的画面清晰地出现在播放软件的窗口中。
如果要在QQ(或MSN)中使用视频聊天,则启动QQ界面,然后点击该界面中的视频聊天按钮,根据提示进行简单几步调整,对方网友即可看到自己的视频影像。同时,在QQ视频窗中也能看到自己(图11)。其操作与普通的摄像头没有什么区别。
2.监视系统
因为几乎所有的DC都有AV输出端口,与普通电视机相连,就能组成一个高性能的监视系统。
购买DC时随机有一根视频线,即DC/AV的转换连线(图12)。一头插在DC上,一头接在电视机的AV上,再将DC设置在“摄像”档,就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看到DC传过来的活动影像了。
随机附赠的连线毕竟很短,约1m左右。如果要实现远距离地监视,那么需要增加DC/AV连线长度。可以自己制作一根接力线。制作接力线的方法很简单,材料也好买,一般在电子器材商店都有售,价格不贵。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①材料两端有莲花插头的电视视频线两根,莲花插座一套4只(图13)。现在市面上带莲花插头的视频线最长达5m,如果要更长的,则可以买软芯的双股并行线来自制。也可以多买几套视频线和莲花插座来多次“接力”。
②将莲花插座的“1”和“2”、“3”和“4”双双对应焊接起来(图14)。
③连接DC和电视机。附赠的视频线一端插在DC上,另一端插在自制的莲花座上。接力线两端的莲花插头分别插上自制莲花座和电视机的AV端子。这样,远距离的监视系统就制作成功。
用DC做监视系统由于受到DC电源的制约,开机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要长时间开启,那么需要给DC外接电源。
在这里提醒各位,严禁把本监视系统用于违法乱纪,所产生后果一律自负!
DV拍摄
1.DC的AV知识
拍摄DV是DC值得重视的功能。过去生产的DC,由于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和缓存空间不足,每次只能拍几十秒钟的活动影像,然后一段一段地接起来才能成为一部完整而断续的DV影片。现在好了,绝大多数DC都有足够的缓存和处理性能,可以让相机一直拍下去,摄像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存储卡容量。
根据人眼的视觉惰性,帧频(画面每秒钟刷新的次数)要在24帧/秒以上才能呈现流畅的活动画面。有的DC由于相机处理性能的限制,将帧频设定在15帧/秒,摄录出来的图像有跳跃感。不过,现在许多DC的摄像帧频都提高到了30帧/秒,画面显得更加流畅自然。有的DC既有30帧/秒又有15帧/秒,如尼康7600、爱普泰克VS-3等。而索尼考虑得更周到,除上述两档外,还设置了一个8帧/秒的帧频,如索尼T5等,专门用于网络上的E-mail传递。
DC的摄像有几种精度,一种为160×110线,适合于网络传输;一种为320×240线,属于TV级别,适合在电视机上播放;一种为640×480线的高精度,适合于在电脑显示屏上放映。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条件下,低精度要比高精度的拍摄时间长得多。而拍摄时间的长短还决定于帧频,15帧/秒的拍摄时间比30帧/秒的时间更长。要根据自己所拍DV的用途来确定合适的精度。
2.DV拍摄要点
①设定白平衡。DC都有自动白平衡,这可以应付许多光源的拍摄,但有些场合需要自定义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的方法是:调出自定义白平衡菜单,在要定义的光线下对着纯白色的物面确认就行了。DV的白平衡要求比DC严格一些,原因是DC后期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里对色彩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而DV的后期调整余地较小,所以在拍摄时白平衡就要准确。
②确定镜头焦距。许多DC在拍摄DV时是不能变焦的,在拍摄之前就要考虑好镜头焦距,是用长焦还用短焦。一般情况下,使用50mm左右的焦段(等效于35mm相机的镜头焦距,下同)比较好,能够兼顾场面和细节。拍摄过程中,只能通过拍摄者身体的前行和后退来改变场景范围,譬如要特写,拍摄者得端着相机往前靠;要拍大场面,拍摄者就往后退,这样可以模仿变焦镜头的“推”和“拉”。“推拉”时,尽量保持身体的平稳移动,不要摇晃和颤抖;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③持机稳定及构图均衡。画面稳定、景物水平是拍DV的基本要求,否则再好的DV拍出的影像都没有用。避免画面颤抖的方法是:拍摄时两手紧握DC机身,双臂紧贴两肋。手动变焦时很容易使DC晃动,要更好地控制住手中的相机,最好使用三脚架并且手动变焦的速度要均匀。尽量少使用长焦,因为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稍有晃动就会使画面颤抖。每次按摄录快门之前,环视一下周围的环境,以确定DC的移动方向和所需的构图。完美的构图应该是简洁、完整、均衡、流畅、有层次感,背景不能杂乱。
④注意存储卡和电池。对相机的存储卡容量大小即拍摄的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到关键时候无法拍摄。另外,相机的电池电量也要充足。
拍摄的图像通过随机附带的视频连线与电视机驳接,便可以直接在普通的电视机上观看。也可以将数据下载到电脑里,用超级解霸、东方影都以及Windows自带的Medio Player等软件均可播放。
3.后期制作
DC拍下来的DV,如果通过一些DV软件处理,进行剪接、转场、特效、覆叠、字幕、配乐,以及格式转换、制成光盘,将更有专业味,更能吸引观众,更具实用价值。
现在有关DC采集、编辑、压缩的软件很多,如功能强大的会声会影、DV Studio、Adobe Premiere和索尼的Vegas等(图15)。其中Adobe公司的Premiere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视频编辑软件,可以使用多轨的影像与声音的合成、剪辑来制作多种格式的动态影像,通过对录像、声音、动画、照片、图画、文本等素材的采集能制作出完美炫目的视频作品。由于DC拍摄的DV采集已不是问题,所以剩下的只是编辑和压缩。先要熟悉这些软件,然后根据软件上的中文提示就能慢慢地掌握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