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礼成:再写新农村传奇
2006-04-28段存
段 存
人物简介:申礼成,1946年11月23日出生,河北省武安市磁山二街人,高中文化程度,经济师职称。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磁山二街党总支书记,磁山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被当选为全国第六、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并多次荣获武安市、邯郸市、邯郸地区“优秀党员”、河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乡镇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自1980年申礼成回村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在集体固定资产3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不足40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的基础上,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借助当地的资源优势,走农、工、商综合发展之路,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家企业的集团公司,形成了以采选、冶炼、化工等重工业为支柱,轻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林业、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工业格局。并建立完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体、联营、股份、合资、民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固定资产达到8.7亿元,年总产值近40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元。名列邯郸市“十强村”之首,河北省14个亿元村之一,综合效益连续十年居全国前50强,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
这是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人们热衷于关注都市,忽视乡村;热衷于追随包装精美的名人,忽略百姓;甚至很容易被嬉笑怒骂的“个性”吸引,而漠视沉默寡言的务实者和大智大勇的开拓者;因为他们是不擅长虚华和名利的,他们只知道一路行走,用一种从容的智慧思维与坚定踏实的脚步。更可贵的是,他们往往都有一颗社会责任感与奉献为民的心。见到他们时,你会对平凡有感动,接触他们越久,你会发现他们有不平凡的鲜活,生动,和魅力。
申礼成,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一个外表很普通的人,高中生,农村人,他是一个把二十年前贫困的冀南农村改变成为一个河北第一村的人。
在见到他之前的许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农村人真正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想来想去觉得是因为他们性格的懒惰,直到见到申礼成,我的想法有所改变:一个地方的贫穷,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
岁月更迭,沧海变桑田,二十年的岁月有多长?他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一个村庄。
二十年,他默默地向前走着,人们见证的却是他行走的力量。
二十年行走,磁山二街在变
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可是对于申礼成来说,为人们做好事,为人们谋福利,已成为一种自然,一种习惯。二十年前,他脱下医生的白大褂,回乡带领同村人开拓进取,共同致富的故事,被拍摄成电视剧《红指印》,那时他还是个充满锐气面貌英俊的小伙子;二十年之后,他走起路来仍是一个铿锵有力的汉子。
二十年转瞬之间,作为村长,磁山二街已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居民区。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新颖别致,家家户户门外搭着葡萄架。磁山二街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城市化,米面粮油实行部分供给制,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派繁荣和谐的景象。作为磁二集团的董事长,这个集团从1980年仅有30万元固定资产的玻璃厂开始起家,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采矿、炼铁、焦炭、铸造、水泥、搪瓷、耐火材料、化工、印刷、体育器材、汽车运输和旅游服务等22个企业。固定资产3.5亿元,2001年实现工业产值6.5亿元,利税4000万元,年产1000吨的体育重杠铃配套产品出口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
无论作村长还是董事长,无论发展农村经济,还是发展企业,他都是成功的。 迄今, “磁二”这面红旗历经风雨,越来越鲜红。举旗的人,申礼成,曾经的高中生,农村娃,二十年之中走过多少艰辛,经历了多少挫折,需要多大的胆识、魄力和勇气?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能量化的概念,他20年的行走,更是一个不可漠视的生命开拓历程。
开始跋涉,从那一张红指印
武安市磁山二街位于太行脚下,这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二十年前这里演绎了一段神奇而亢奋人心的荒原变绿洲,贫困变富裕的传奇故事。而这个真实的故事给予磁山百姓的是永不磨灭的精神信仰。
直到今天,清晨走进磁山二街,你会听到嘹亮的东方红,这或许是我们已经近乎遗忘的一首曲子,但在磁山,它每个清晨都会响起,在嘹亮的乐曲中,人们在宽阔的文化广场上跳舞,打太极、扭秧歌、练剑。整个磁山二街给人的面貌那么积极朝气,那么清新愉快……这里不仅仅在物质上是丰裕的,在精神上也是富有的,从二十年前那个红指印起,他们见证了带头人带领他们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康庄大道。
故事追溯到二十年前,1980年的磁山二街和普遍的冀南大地一样,穷得叮当响,人均收入只有百八十元,每年都要靠国家的返销粮度饥荒。时任公社卫生院院长的申礼成,扔掉了人人羡慕的“金饭碗”——乡卫生院院长的职位,毅然回村挑起了重担。他上任的头一招,是实行包产到户。那一年,全村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除留足口粮外,还向国家交售余粮5000多公斤。 那时候或许人们都想不到,从此他们开始了更加与众不同的开拓之路。
乡亲们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村里人多地少,单靠种地,群众很难富起来。申礼成洞察到这个问题,立刻召开支委会研究办法:“咱这里有资源,交通又方便,上加工业、服务业是优势,就看咱干不干了?”一番话说得大伙儿连连点头,之后支部七名成员达成共识:以个人家产作抵押,依靠集体力量,发展村办企业,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申礼成第一个在决定上签了名,并郑重地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第二年,他们积累资金,办起了一个玻璃瓶厂。可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产品滞销,几个月时间就赔进去20多万元,厂子濒临倒闭,风凉话四起,申礼成的心犹如掉进了万丈冰窟。
进,还是退?面对这个两难选择,当初在决定书上按下红指印的情景,浮现在申礼成的脑海里,“厂子还得办下去!”他带上几名干部,提着馒头、咸菜直奔千里之外的上海去取“真经”……
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磁山二街致富的第一炮终于打响了,他们生产的罐头瓶、汽水瓶等产品,质优价廉,很快就在市场上畅销,两年盈利百万余元。紧接着,他们又以这股闯劲儿,在两三年内办起了选矿、炼铁、木器等十几个厂子。贫穷的磁山二街,终于靠集体的力量翻了身,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岁月更改,红指印却永不褪色。二十年后,回首往昔,申礼成说:“我深深的认识到:与过去相比,磁二确实有很大进步。但全国各行各业,尤其是乡镇企业都在快速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所以我感到磁二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快,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 ”
他永远在为群众创造财富,在自我要求上还是不满足的,平淡中是岁月凝练的激情,所有的一切都欣慰在今天磁山二街百姓的幸福中,“今天能有磁山二街,凝结着申礼成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村里的群众都这样说。
行走,思维凸现力量
申礼成说:“作为企业家,必须具有思想家的智慧和智慧家的眼光,还要象商人一样的精明,更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军事家在战斗时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开阔的经营思路和深刻的经营思想、现代化的意识。”
申礼成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却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汲取经验,积累智慧;他喜欢学习,喜读历史,研究政治,爱好周易,他在其中得到了许多古人的精华并运用到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管理上,他的身边人说:“书记能把毛泽东从出生到逝世倒背如流。”
磁山二街的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而企业发展中碰到的困难也只有自己解决。有人总结说:“书记是用滚雪球的发展方法,摸着石头过河,看准了就干。”
而磁二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申礼成的聪明与头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磁山矿产原料市场不景气,而磁山如果自己进行原料深加工又不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申礼成决定走“横向联合,靠借力发展”的路子,提出“只有大开放、大联合,才能大发展,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989年,他们采取“借米下锅”的办法,投资1200万元,与首钢联营上了一个150立方米高炉。为把邯钢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管理经验学到手,他们主动让邯钢以70%的份额控股磁二铁厂。联营后,邯钢选派了6名正处级干部、3名总工程师,带着一大批技术人员进厂。很快,这个徘徊了很长时间的铁厂便又机器轰鸣、铁花飞溅。
而二十年后的磁二铁厂的控股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磁山二街的股份已经超过了邯钢,对于这个,一位村干部说:“当时并不是我们申书记耍手段,而是要扩大企业再生产,依托最有实力的钢厂,其后随着发展不断追加投入,逐渐把股份扭转过来。”
紧接着,磁山二街用同样的方法,与峰峰矿务局联营焦厂,和石铁分局联营转运线,先后建成联营企业14个。磁二打开了山门,引来的是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通道,引来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
1992年,磁山二街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企业摊子大了,这个时候申礼成又意识到,不能再实行“大锅饭”的管理模式了。随之,他们对全村22家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有的实行股份联营,有的拍卖,有的租赁经营。结果,2003年,全村企业上缴税金又突破了1亿元。
近来,申礼成又决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辟出辽宁、内蒙古、西藏3个发展基地。目前,辽西的铁矿、内蒙古的硅矿已派人进驻开发,西藏的有色金属基地建设也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好几个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35KV变电站、3000KW发电厂及99型焦化厂、化工厂等八项工程,齐头并进,要按计划时间完工并投入使用。今年,大型化工厂、6000KW发电厂等工程又紧锣密鼓地展开。”
而这么多工程的操作,缺了申礼成是不行的,“如果书记不在半个月,什么都可能出现问题,书记一出现,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位村干部感慨地说。智慧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管理方式可以学,技术可以学,但智慧是不容易学得来的。
注重教育,为行走插上翅膀
申礼成深知:人的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是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本身就是资本,如果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会带来资本的增值。
从创业开始,申礼成就深深体会到这一点。1982年,玻璃瓶厂由于技术不过关,产品不合格陷入困境,亏损了20多万元。为把出身玻璃世家的上海工程师请到磁山二街,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申带着馒头咸菜到上海八顾“茅庐”,终于打动了上海师傅。大年三十,全身多处骨折的上海师傅躺在病床上指挥生产。全村人按农村的习惯给他拜年,一跪跪了一院子。
这种场景给了申礼成深深的思考,要发展,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就请人才,请人才不如自己培养人才。
20多年来,磁山二街先后从西安、北京、石家庄等高等院校招来500多名大学生,现在有许多人已经成才,能够独挡一面。同时,他还培养自己的“永久牌”人才,与上海、天津、江苏等20多个厂家签订了“包教合同”,先后派出700多人到这些单位参加培训。
在教育上务实,与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培养针对性人才,磁山二街先后开设了机电、冶炼、化工、印刷、农林、食品等6个专业的学习班,定期聘请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来村授课,提高村民劳动技能。为了建设更高标准的小城镇,村里又投资300多万元,派了3名村干部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学习考察。
为优化中小学布局,给磁山和周边地区的村民子女提供更优越的读书环境,申礼成带头,多方筹资,终于建成一座占地100余亩,达三万多平方米,投资2000多万元的教学大楼——武安市第六中学。
申礼成始终认为:办教育不是为了赚钱,旨在利国利民,恩泽后人。
一起行走,没有后进者
有人说磁山二村没有穷人。这是多么自信的言语。这些年磁山二街建起了包括养老保险、社会福利、救济、医疗保健、妇幼保健、文化生活等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难有所助、残有所扶、灾有所救、民有所乐”的和谐目标。
1997年,该村规划建设了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东小区和5栋居民楼,各类设施完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绿化,绿地面积达35%以上,并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使村民告别了破烂的柴火院。2004年,他们又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磁山广场,配备灯光音乐喷泉和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宽敞园地。
考虑到全村由“农”转“工”的生产形势,2004年以来,磁山二街开始对全体村民实行免费粮油供给。去年,磁山二街又建起了100个床位的“慈善医院”,每年划拨一定资金,对困难村民就医实行减免。对个别患了大病、医药费过高的村民,由村民代表进行评议,视家庭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的补助。
村民李牛成是个残疾人,村里专门在大路边调剂了400平方米的营业门市,给他无偿使用。如今,李牛成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辆东风载重汽车、一辆越野车的运输专业户。
婚丧嫁娶,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磁山二街积极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村民结婚由村委会组织,统一在村礼堂举行,限定宴席桌数和标准。村内白事,统一实行火化,统一召开追悼会,在村后红山上设置村民骨灰存放处,深受群众欢迎。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磁山二街坚持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让村民们在一起下下棋、打打球、唱唱歌、跳跳舞,用文明健康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在邪教组织“法轮功”大肆传播时,磁山二街干部群众无一人相信,无一人传播,无一人参与。
这里的村民说:“我们都住到了楼房里,并且煤气、沼气,水费什么的都不用花钱,都是大队集体供应的。”
申礼成二十年前的目标就是实现磁山二街的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一直没有变,在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今天,申礼成带领下的磁山二村却做到了:没有穷人,有福同享,共同富裕。
行走的天空,绿色清新
申礼成是个村长,是个企业家,但骨子里却是个文化人,或许学者会呼吁保护环境,但作为企业家的他是亲力亲为,为家乡的文化和环境做着工作,他写成了《磁山——伏羲之都?》的思考论文,对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认为磁山文化与伏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磁山在某种意义上说称得上华夏第一“都城”。 1991年,申礼成就磁山文化保护问题向全国人大提出第1441号建议书,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家文物局、省人大的积极回应;
为了把磁山文化发扬光大,磁二人主动出资近千万元,对磁山文化旧址进行了重新修建。磁山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不但对本村人进行了文化教育,而且对全国、乃至世界文化建设都是一个重要贡献。
工业和污染是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而磁山是一个工业重镇,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申礼成也把工作落到了实处。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采矿、化工是磁山二街的支柱产业。为了消除污染,磁山二街先后建立了两座热电厂,利用焦化厂产生的煤气发电,既节省了能源,又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南河铁矿井下水大的特点,他们利用砖厂多年来采土挖出的大坑,建成了蓄水2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并据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如今该村的山林覆盖率已达70%。
磁山二街还坚持综合利用资源,把焦化厂排放的废煤气收集起来进行发电,投资14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3000千瓦电厂和两座6000千瓦的电厂。他们利用这些煤气供各企业烧锅炉,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申礼成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是要带领人们实现共同富裕的,但他追求利润也追求地坦坦荡荡,心胸洁净,这其实也是做人的一种体现;一个清正的人所创造的利润也是清新怡人的。
民主,把握行走方向
磁山二街,每四年都实行换届选举,选举结果每次申礼成都是满票当选,他几年前就几次提出接班人的问题,但磁山二街的百姓说:只要申书记在一天,就要做一天我们的领头人。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又给了申礼成多么大的压力啊。而这种信任是他二十年的所作所为亲身验证的人格魅力,他是有能力的,但不集权,磁山二街摊子大、收入多,如何让群众放心满意?申礼成说:“关键在于真公开,让群众真当家。”
在村务管理上,申礼成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管理,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村民代表制度,对村里的重大问题,一律召开党总支扩大会和村民委员会反复讨论,集体决定,较好地实现了民主决策,加深了干群之间的交流。村民们都说:“二街要办什么大事,我们都知道,真像自己家里过日子,有商有量,有这样的书记当家,真是我们的服气。”
财务管理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在磁山二街,干部动用集体一分钱,都要经过财务领导小组审批;报销一分钱,必须经党总支、村委会、财务小组、村民代表、职工代表五方签字。村干部掌权不专权,所有村务全部“阳光操作”。群众满意地说:“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我们心里有了底儿,不管工作多难、多累,我们都愿意跟着党总支。”
实施民主管理,不只是对干部念“紧箍咒”,还有效地保护了干部。20年来,磁山二街领导班子没有一名成员发生经济问题,干群关系也融洽和睦。
申礼成常对他们说:“财务管理上,我不沾现金,什么能批,什么不能批,我相信财务审批小组的管理能力。” 是啊,一个人光明磊落,何处染尘埃?
行走,不停行走,皆源于爱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申礼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2年,磁山二街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了一亿元,各级党委、政府奖给申礼成16万元。申礼成一分没要,他说:“成绩是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创造的,奖金应该归集体。”最后,奖金全部用于村里的公共福利事业和集体扩大再生产。2003年,磁山二街上缴税金突破1亿元,武安市委、市政府奖励给他50万元奖金,他又一分没动,全部捐给了集体。
近年来,村里先后投巨资分三批为村民建了62栋住宅楼,每栋都是三室一厅的两层楼,每盖一批楼,总有许多干部群众提出应首先分给申礼成一套。但申礼成总是说:“现在还有缺房户,等全村群众都住上了新房,我再要也不迟。”
一位经常跟他出差的村干部说,申礼成到北京出差,住的是一个定点旅馆——海军招待所,因为那里不仅住宿费低,而且免费供应一日三餐。一次,他带人到省会石家庄办事,凌晨4点就乘车出发,7点多赶到石市后,与同伴在早市小摊上匆匆吃了碗杂面条就办事去了,中午在一家小餐馆吃了顿便饭。他们东奔西跑地办完事,已是晚上8点多。申礼成说:“在外边吃饭,花钱多也吃不好,还是坚持一下回家吃吧。”
他精通医术,不论是磁二人还是外村人,大病小灾都愿意找他医治。而他更不能推辞,不管生人或熟人,把脉开方,分文不取。有人说“病人找申书记看病,只要先看到申书记,病就能好三分。”他的助理说:虽然申礼成做村长,做企业,保护环境和磁山文化,但真正的科班却是中医。几十年来,他不论多忙、多累,只要有人叫,即使深更半夜也是爬起来就走。对老党员、老干部,申礼成更是尊重有加,关怀备至。82岁的老党员张道贤患有心血管病,先后三次复发,每次申礼成都陪伴在他左右给予照顾。
2003年,对申礼成家来说,可谓祸不单行。他唯一的儿子因车祸不幸去世。接着,患有糖尿病的老伴,因此打击而病情加重,最后被截肢失去了右腿。但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把这位铁汉子击垮,他把丧子的痛苦埋在心中,把在北京住院的老伴托给女儿照看,而他却天南海北地跑,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奔波。申礼成的助理说:“这么多年申书记最大的挫折就是2003年失去亲人的痛苦;而这么多年企业里出现的问题,他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般成就大事者,生活中似乎总有特别的经历或事情发生,而对于申礼成来说,他失去的太多,但他得到的是整个磁山二街百姓的爱戴,得到的是磁山二街的巨大腾飞。“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奉献中去,是书记的理想。”一位村民感叹地说。
磁山二街其实每年都有很多到这里学习经验的,取经的,但他们大多数是走马观花,形式多于实质,管理可以学,技术也可以学,但最本质的,却学不到申书记这个带头人的气魄和胸怀,智慧和胆识。申礼成说:“我都六十的人了,既不想图名,也不想图利,就想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全部用在磁二能尽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上,不把磁二建成富裕型小康村,就是愧对党和人民的信任。”
如果每个去磁山二街取经的干部都能学到申礼成的这种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学会申礼成从骨子里对百姓的爱,这可能比学习其它的东西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