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人的坚韧

2006-04-17然等

上海采风月刊 2006年4期
关键词:爱情上海

沙 然等

上海人是国内最坚韧的族群。

在最艰苦的岁月,他们的生活智慧和弹性都使他们活得相对舒适体面。尽管他们并不具备刚毅的外表,但内心却异常坚韧。

当代上海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依旧是国内一流的。身处繁华都市,一点都不让人轻松,但上海人却以自己最大的悟性与都市生活的苦乐悲喜,亲密接触。

坚韧是一种上海文明,是上海生存白皮书的重要篇章。这种极具都会色彩的坚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是对实际效益的精确估算。

时代在呼唤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的坚韧的上海人。

表现一:感情坚韧

爱情别动队,今晚出更

文/沙然

网上聊天,鼠标在千百个耀眼生花抑或拍案惊奇的名字上掠过,忽然就在“久未心动”的粉红色小人头旁停住了。片刻沉思后,不由得我不打声招呼:“嗨!好名字!”

对方也冲我微笑道,你也是!我这才注意到,我的名字是“动什么,别动感情”——一部畅销小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一群大都会男女的心声。

某个瞬间,我立刻知道,她是我的同类,我们之间有某种隐秘不为人知的契约和暗号,带着相似的体温和气息,很容易在茫茫人海中嗅出彼此。

我猜想,她也是上海女子,26岁以上,公司中层,职位和薪水都令这个年纪的女子艳羡。她有良好的教养,有一点小情调,喜欢看小众的书和电影,安静,不张扬,内心却激情澎湃。但,灵魂深处,始终有一个被小心掩饰的窗口,不愿打开,不容碰触。

——爱情两个字,是我们心底不能言说的伤。但愿永远封存,永远,绝不再陷落于此,再死去一次。因此,我们时时告戒自己,“不许动!”也因此,我们构成了一个共同的种族,叫“爱情别动队”。

非是我心如铁石,如果你在上海这样纸醉金迷的城市里生活着,碰巧你又是一个内心有所渴望的文青,谈过若干场无疾而终的恋爱,生命中你曾经以为最重要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多幕剧似地上演着,在精疲力竭之余,你一定会对自己大声喊:“我受够了!爱情,请你走开!”

现实逼着你不得不严酷地限定自己:只要平淡,不要激情;只要幸福,不要波澜;只要婚姻,不要恋爱;只要他是只“ATM”(提款机),你又何必问自己“ATM”(爱他吗)?

参透了这一点的上海爱情别动队成员,感情上特别坚韧。她们大抵分为两大阵营:

其一,严格把关,不见兔子不撒鹰者。比如我的好友云,天资聪颖的小家碧玉,自幼被个性极强的妈妈亲手调教着,自中学起,有男生往家里打电话,其母一律要“清查三代”,偶有男孩来家做客,甚至被其父用扫帚赶打出去。在家人的严密监护之下,晃到了大学,校园里出双入队已如过江之鲫,她依旧孤家寡人,好在她有琴棋书画可以消磨辰光,并不显得寂寞。工作后,多年修为打造得她俨然圣女贞德,令男同事无一敢越雷池半步。彼时我们这帮姐妹淘要么爱河浴波,生生死死,要么拿感情当调味料,点染生活,偏她一脸思无邪,赌咒发誓,一定要遇上最心仪的宿命中的那个,才肯谈恋爱。好吧,你等着吧,愿上帝保佑你,阿门!

其二,只谈感情或者性,不谈爱情者。冰雪聪明的上海女子很容易在过了26岁以后大彻大悟:生命里值得驻足流连的精彩片段太多太多,爱情只不过是回首时那个永远定格在青涩年华的大特写。大多数未婚女子都已经蜕变为爱情绝缘体或者正处于感情休眠期,甚至患了情感恐高症,她们能把情人与男友,性、爱与婚姻这样复杂的关系分得清清楚楚。我的一个女友有句话经典:“做情人,能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而又对彼此没有婚姻要求,更不纠缠于你爱不爱我,爱我多深这些无聊问题上,纯粹,简单,感觉妙不可言。”

说得都在理,只是我怕万一某天,真碰上了一个你愿意拿全世界去换他的人,久未心动今夜动,不亦乐乎?

桃花没了,实惠还在

文/何菲

在这个城市,当“金童”遇到“玉女”,未必会有爱情状况发生。只因两人都太世故。经过两人的暗自盘算和较量,很多时候,桃花没了,实惠还在,这是抚慰伤情的良药。

许多上海美眉年过30还未结婚,失嫁的理由:聪慧能干。

这是现代上海女白领们的共同遭遇。因为聪慧,所以心里明镜似的一本账,得失利弊明察秋毫;因为能干,所以无所畏惧心高气傲,一般人难入法眼。

20岁时,上海美眉可以爱上一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因为他有梦想,有未来;30岁时,她们目光所及,早已没了无产者的位置。这倒不是说心里没有情感只有物质,只是在现实的婚姻中,拥有得越多,就要求对方能够给予得越多。正所谓匹配。

嫁女强于吾家,娶媳弱于吾家。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传统皆如此,千古不变。结果,这世上就剩下了最次等的男人和最优秀的女子。嘴上不说,女孩子在寻找如意郎君之时,有几个希望对方不如自己?

上海女人没买车的时候,开车来赴约会的男子,多少能让她刮目相看;当她们有了一辆桑塔纳2000,奥拓车主们,自然低了一等;等她打开天窗,驾驭帕萨特出行时,她们的眼光必然也必须越过奔驰宝马,而瞄向法拉利保时捷的主人了。

看人的眼光,绝对和经验有关系。这和"鉴宝"没太多区别。鉴赏家之所以能一眼看出真品赝品,无他,就是看多了。只有什么都没见过的人,才会将什么破盆烂罐都当宝。上海这座城市能让人见识到的人和事太多了,上海女子自然就阅人无数,自然也就丧失了一见钟情的能力。

上海女人拥有最多的,恰恰是经验。

比如在某俱乐部组织的出游活动中,一个开“丰田佳美”的帅哥很是抢眼。可上海女人洞若观火,听其言察其行,然后下结论:不过一司机。理由充分:从车牌看,车是公车而非私家车。开此等公车者,职位不会太低。职业角色决定了应有的谈吐举止,绝不会胸前挂着手机满世界晃悠。所以,要么车是借的,要么开车人是司机。

跟如此精明的上海女子谈婚论嫁,谈何容易?

在多数上海白领心中,走进婚姻,是希望两个人生活得更好,至少比原先独自一个人时的处境有所改善。婚姻要能够增进两个人的福利,否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这场婚姻就不合算。经典的组合郎才女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打个更俗的比方,男方有房,女方有车,经过婚姻的整合,双方既享受了房子的温暖,又获得了车子的便利,强强结合之下达到双赢的目的。

如果将婚姻也当作一个市场来看的话,每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手里的筹码,换得自己所需。筹码可以是美貌、财富、智慧,需求可以是地位、身份、情感,通过婚姻,各尽所需、皆大欢喜。

上海人都懂得婚姻经济学。在爱情的取舍上,你嫁给一个人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面对两个势均力敌的追求者,之所以难以选择,原因就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中,两者旗鼓相当。

而且精明的上海男女都深谙这样一个道理:感情是多么奇妙,只要自己采取了主动,就会在与他(她)的关系中陷入被动,自己的任何付出都不过是倾销的手段,而他(她)的任何举措都将成为反倾销的壮举。就这样算计着,上海男女的情感神经都变得异常坚韧。

表现二:滚刀肉精神

文/黄振耀

70滚刀肉男女

如果,过了三十还不结婚,有些70前上海女人可能就成了不轻易动心、超级自我保护的“爱情滚刀肉”,但是打动她们的往往是一把刻着执著与坚持的钝刀,而那些砍瓜切菜般在情场斩获无数的爱情杀手,在她们看来是机器般麻木的外星生物。你不必介意暴露自己的笨拙,人如果没有一点点笨拙,一点点失态,就成了绝对控制的机器,尤其打动不了严重缺乏安全感的 70 前女人。你不必太有钱太帅太浪漫,只要有智慧和幽默感与生活的热情,还有点不会被成人世界吞没的孩子气,为人着想的宽容心胸,说不定,在某个时刻,70前女人会成为你最好的恋爱选择。

70 后的上海男人,很多是从学校出来,没有经历过太多风霜雪雨的乖宝宝,尽管他们内心还是有种蛰伏的叛逆,但同时他们喜欢某种规律,可以在其中取暖。其实只是一种程度还可以救药的自恋。如果想打动他们的心,要么就跟他们一起真诚地欣赏他们自己,或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死穴,这才能把他们从那层厚重的壳里撼动出几秒钟。而爱情的产生,不就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吗?错过了,就只好成为他生命的旁观者,因为他们心灵的大门可能也就有几次敞开的瞬间。

当滚刀肉遇见钝刀

他和她都是上海人。

因为他是滚刀肉,她是钝刀,所以他们注定还会相遇。多年以后的一个晴朗下午,他正低头匆匆下楼,她正抬头往楼上跑,就这样他们又遇见了。就这样,他不继续下楼了,她也不继续上楼了,他们各自站在楼梯台阶上一高一矮地对视着。这幅画面定格了一会儿,几乎同时,他们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微笑,却都不知道要说什么。然后,他要她留下手机号码,她给了他,她也留了他的电话。然后,他开始继续下他的楼,她也开始继续上她的楼。这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在看她的电话号码,看了很多遍却没拨出去,这天的太阳很晚才落山。

这天太阳落山之后,她在看他的电话号码,又想起了多年前他在电话那端的呼吸声,同时也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忽然乱了两下。她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躺在床上把电视打开,一只手握着遥控器,另一只手却握着她的手机。握遥控器的那只手一刻也不肯闲下来,于是电视的画面不断被切换着,这让她越发显得焦躁不安,她开始想他了。这天太阳落山之后,他从家里出来,开着他的车,并没想好到底要去哪里。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握着他的手机,那里面存着他下午刚刚要到的她的手机号码。他想着多年前他因为喜欢她想跟她结婚,所以从朋友那儿要了她的电话;他想着自己当时在电话里对她说的那句话,想着当时自己年轻得似乎每一下心跳都要比现在有力。他瞟一眼反光镜里依然年轻的自己,然后把车停在路边,把刚才握方向盘的那只手放在胸口,感觉着自己的心跳一下比一下更有力。他把另外那只握手机的手慢慢举到眼前,看着她的电话号码,想着下午遇见她时她那定格在脸上的微笑,于是,他用手指轻轻按下键盘,拨通了她的电话。

很多年前的那个晚上,他第一次给她打电话,他只说了一句“我想和你结婚 ”;很多年后的这个晚上,他第二次给她打电话,这次他在电话里又只说了一句:“我们俩好吧,不然我们都老了。” 她一只手握着遥控器,另一只手握着电话,听到他说那句话,眼前的电视画面终于定格不动,她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滴在她握着电话的那只手上……

两块滚刀肉互相成全

成功的爱情需要两块滚刀肉互相成全。《动什么,别动感情》里,滚刀肉就是贺佳期那种小孩儿,皮实,不怕伤害,心胸宽,忘性大,不管受了什么委屈,过一会儿就能笑嘻嘻地走回来那种,多可爱。可惜万征没有想当另外一块滚刀肉的心,结果到手的滚刀肉自动滚开了,只好找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代替。说来讽刺,那个横了吧叽的万征这回看着傻了吧叽的老婆,看样子是下了决心做一辈子超级滚刀肉了,忍字心头一把刀,决不挑剔。

他活该。

谁让他傻,一大把年纪了还不知道滚刀肉的好处?简单,宽容,乐观,还会自我安慰。两个朝夕相处的人,哪能不互相伤害?不忍就要分,忍了也就过下去了。要是您还是十八九岁的小丫头毛头小子,不忍就不忍吧,反正无所谓。可是年纪稍大的同志们就不一样了,折腾什么呀,不累么?再折腾下去,您觉得还能找到更好的么?越老越不值钱。男的女的一样下场。别以为男人不一样,越老越值钱,男人老了,值钱的是钱财房产,要是万一,不幸,您连这个都没有,那你就彻底完了。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学会做做滚刀肉,至少往那个方向努力一下,学会宽容和忘却对方的不对,学会忍而不发自己的不满,学会屈尊说声对不起,学会在对方说“对不起”的时候见好就收,没什么不合适的。就当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反正工作了在单位也用得着这种精神,决不会浪费。不过,在通往滚刀肉的路上,也要小心一件事儿,那就是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心,碰上想占滚刀肉便宜,自己却一点都不想改变的混蛋,趁早让他滚,不然真被咬上一口可真“挖塞”死了。

故事的最后,滚刀肉王子和滚刀肉公主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滚刀肉王子和滚刀肉公主的婚姻往往会在预期中长久且顺利,——都懒得折腾了。

表现三:皮实

上海式皮实

文/李志春

皮实是北方话,演绎到上海,含义就是结实而又有弹性。

工作皮实:朝九晚五苦,一把心酸泪。这一日如千年的枯燥活儿怎不让人乏味!无奈上有老来下有小,自己只得学乖巧。于是,每天挤着令人生畏的公交,看着老板冷峻的面容,着实让人心寒。如果是别人,难说会成什么样,但是若遇上了上海人,着实给你“皮实”一把。拉开他们的办公室抽屉,什么乐氏薯片,雀巢咖啡,YOHAYOHA,百利滋……应有尽有。一旦他们感到乏味无聊之际,抽出一小袋“嘎吱噶吱”地挪动着小嘴,气定神闲地点击着鼠标,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王先生是某公司职员,在他的桌上永远放着一包酸话梅:“每天一粒!没有精神的时候啊就拿来轻咬一口,你别小看这一点点,来得额好吃!嘿,酸酸的,享受啊!”想来又有谁会比上海人更懂得这些个小地方呢?工作是痛苦的,不过痛苦之中掌握享受之道,此乃皮实也!

爱情皮实:爱情这种东西,可谓难以言说之物,由如东家之子,增之一份则太长,减之一份则太短,实在难以把握。既然难以把握,那就得发挥皮实精神——有弹性!上海人总在这种细微处见精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可心领神会,如同打通七筋八脉,顿觉明朗。陈先生便是皮实功的掌握者之一,“吃不准人家是不是愿意和你谈朋友没有关系,你和她走在路上的时候,记住,趁适当的时机去握她的手,她要是同意呀,自然会握你手的,不同意呀她会缩回去的。说?那多尴尬,你说是吧!……”没错,爱情用说的,就少了一份弹性,多了一份僵硬,而要在情场中得意,这皮实功怎能不练成。

再说说上海人的人际皮实:上海人的人际关系自有他的奥妙。对待朋友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用不着天天见面,但是又不会难得聊上几句。他们自有网络来连接,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MSN与QQ的滴滴声不绝于耳。海上齐连线,天涯共此时啊!有时出来相聚,彼此更是知心踏意。饭桌前的一句:“现在混的老好额挪!”对方立即就能反应出:“我哪能会忘记你呢?”这一顿饭的皮实也全在此了,又何需清晰明了呢?

对待朋友之外,上海人的皮实在公众场合也别有一番特色。公交车上买票,上海人能节俭到只用“一一”、“二一”来表示。什么意思呢?那意思是说:我买一张一元的,我买两张一元的。这种上海特有的弹性着实让人一愣,可又想想,能将买票这件事做到如此自如洒脱地步的,除了上海人又有谁呢?

面对上海这座城市,如何身居闹市,而又自辟幽静;固守自我,而又品尝喧嚣?上海人的皮实或许是个答案吧。

可圈可点的皮实之处

文/杨琴

“皮实”这个北方方言,也像“小样”一样迅速在网上蔓延开来,且大有赶超之势。看似难懂,其实“皮实”的直译很简单,就是“皮厚肉实”,这个饱含生动意义的词,被用于形容车的耐用、菜的足量,甚至人的秉性。

第一次理解这个北方的词,我联想到的竟然是阿拉上海人,身边好友、顶头上司、甚至男友都是“很皮实”的上海人。

好友Shirley是那种扎在人堆里养眼,扎在美女堆里精致的女人。每天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日子,丝毫没有磨掉她的耐性——装扮自己的耐性。健身房、美容院、SPA馆、长乐路的特色小店,当然还有英文口译课程,都是她8小时之外的功课。最强的是,Shirley还自定义了20多条内外兼修的“准则”,最经典的一句莫过于“化妆不是万能的,不化妆却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素面朝天的我略带妒意地嘲她:“打扮什么呀,又没人看!”准备着换来还没有男友的她的一顿“粉拳”,没想到她却郑重其事地说:“这是对自己好,管别人什么事?”可怜总是“月光族”的Shirley,实在皮实得可爱!

上司老唐是个不折不扣的“白骨精”,收入不菲,还有房有车。总是笑眯眯的他,穿着黑色T恤,显得亲近而悠闲。很难想像他曾是个下岗工人,一家5口老老小小都蜗居在不足20平方的石库门房子里。纺大毕业的老唐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棉纺厂,没干半年就升到了小组长。那年恰逢下岗大潮,领导让他从小组里挑个人出来。老唐回到家琢磨了一晚上,不顾家人的反对,愣是把自己给报了上去,理由很朴实:我还年轻。在最初的几年,老唐卖过报纸、送过快递、摆过“臭豆腐”摊、批发过小商品……不断地摸爬滚打,老唐从未放弃过,良好的心态更让他交到了大量肝胆相照的朋友。2001年老唐经朋友介绍进了现在这家网络公司,不知网络是何物的他从不带底薪的销售做起,直到今天的营销总监。老唐的故事已是公司里的神话,可他依然毫不含糊的工作,事无巨细尽心尽力。有一次,当我无法承受工作压力频繁失控的时候,老唐悄悄找我谈话。我怨道:“你以为人人都可以像你一样啊?!”老唐笑笑说:"不一样,你们都比我当时强得多,这些年我其实只是在坚持一件事——保持良好的心态!”看着老唐亲切的微笑,觉得他皮实得令人尊敬!

男友是70年代的知青子女,在上海外婆的看护下长大,成长历程用上海话四字概括“丢丢扔扔(发音:duoduoguanguan)”,养成了生冷不忌、耐热抗寒的体格,独立好胜、一条道走到黑的个性。读书如此,工作如此,谈恋爱也是如此,凡事认个死理,只要他认为对的,绝不让步;错了的,也立马就改。但你别想说服他,软硬不吃,他呀,只靠自己领悟。瞧他,够皮实的吧!皮实得让我牙根痒痒。

上海人,无论男女老少,仔细瞧都有皮实的地方。我呢,从现在开始准备皮实的发掘他们可圈可点的皮实之处。你呢,也少点抱怨,多点皮实去重新看待上海人吧。

表现四:耐压

上海人压力感不“崩盘”

文/凌惠芬

世界在加速,中国在加速,上海的加速度更位居榜首。快速变化的社会会加大人们的压力感,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点,人就会崩溃。上海的社会压力有多大?上海人能承受吗?

近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作了一项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压力与个人承受力”的调查。结果显示,45.5%市民的压力感处于较低的水平,48.8%市民的压力感处于中等水平,上海市民的总体压力感未到临界值,是不会“崩盘”的。这不但表明我国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未使社会快速的发展给市民带来过重的压力,以至难于承受。更说明大部分上海市民心态比较好,善于应变,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变化产生的各种压力。

调查同时表明,上海人感受最大的压力,是医疗费、教育费和买房的支出。这是吻合实际的。由于这三项属于基本生活的必需,费用又特大,就不能不使市民担忧,成为他们的头号压力。现在不少人手头有了余钱,忙着去存银行,以至市场消费不旺。它启示社会要重视一个问题:伴着医改、教改、房改的推进,要更快更好地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如此,人们在这方面的压力感就会下降,有了余钱也就敢花了。

市民压力较大的,其次集中在环境污染、假冒伪劣、交通安全上。这三项都属于城市环境问题。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人口一千多万,在快速的发展中,如果不妥善处置,人与环境的冲突会很激烈。好在上海对城市环境的治理,日益引起重视,不过,它还远远跟不上市民的需求。在调查中,上海市民明确把环境污染等问题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压力来源,说明上海市民的都市环境意识有了鲜明的觉醒。

调查还表明,上海市民的总体压力感虽不到临界值,但部分弱势群体的压力感则已接近临界水平。关怀和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是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本质所要求的,而且也是减少强势者前进的阻力所必须的。

由此可见,生活在上海这座物质之都、钢铁森林,压力是必然的,值得欣慰的是,上海人脆弱的不多,都很耐压哦。

假领的尊严

文/黄振耀

在《马路天使》里,赵丹穿着雪白的衬衫,但脱开外衣一瞧,原来是个假领。这种假领又叫“经济领”或“节约领”,是上海贫民阶层的标记。在“文革”的物资匮乏时代,它被上海人重新捡拾起来,跟军装裤、毛线脖套一起,成为上海人的日用必需品。“文革”后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假领从日常生活中淡出了。

假领的功能就是在囊中羞涩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人的体面和尊严。虽然被人诟病讥笑了很久,但孰不知,用假领的上海人却创造出最高的GDP,上缴国家最多的税收。他们戴假领,让别人看着清爽,让自己心态良好,正是严峻环境下的一种值得尊重的生活韧性。

猜你喜欢

爱情上海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爱情是狗娘,爱情是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