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帮菜杂感
2006-04-17志春
志 春
某次到家,推开房门,屋里飘散着浓浓的香味。那是久违的味道了,记忆中,前一次觅得这味道还是奶奶在世的时候,小小的厨房间里,奶奶精致地做着她的酱鸭。香气不仅充满了厨房,还一个劲地往里屋钻。那种犹如“老鼠掉在米缸”中的幸福记忆怎会忘记。时隔多年,不想母亲也开始操起了这门手艺。重拾的幸福滋润了我好久,但是就在这种幸福萦绕自己的时候,我更是发觉,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些什么,而且这种进程还在继续。
前阵子去一家小餐馆吃饭,老板娘与我很熟,我冷不丁地问她:“你知道上海本帮菜么?你还能说得出多少?”老板娘想了半天,一脸尴尬地说到:“我也不是很清楚,就记得什么红烧大排,黄芽菜炒肉丝,小黄鱼啊什么的,这种问题我也说不清,要去问我们上一辈了,我们这一辈也就那么稀里糊涂弄不懂。”此话不假!或许是由于身处于上海这个大环境中,自然不会去关注什么上海本帮菜。可是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止的,我们的思维和观念也就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原本的上海本帮现在有的已经成为“城南旧事”,而有的只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梁实秋曾在文章里,谈起上海的一道特色菜:“炒鳝糊”。这菜着实精细,原本因鳝不够大做不成鳝丝。但怎料想上海人的精细与能耐,楞能把这“下脚料”的东西做得咸中带甜,油而不腻。吃后令人大为赞叹上海人的高明。可惜,如今这道菜在上海滩上,已经难以寻觅它的踪影。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没有谁还愿意去吃“下脚料”了,有鳝丝何必去吃鳝糊呢?可是这其中的“景致”差别又有多少人懂呢?
在上海三黄油鸡(俗称白斩鸡)可谓家喻户晓。可算上海地区特有的名菜,皮脆肉嫩,味道鲜美,常常是不可少的冷盆菜。可是多少人知道它的历史呢?早在古书《楚词·招魂》中,就有用嫩鸡制作的冷菜“露鸡”。到清朝时,制法仍然各家不同,直到清末的上海,许多酒店因为下酒客人的需求而开始制作白斩鸡,其中以在南京东路的“马永齐”所制作的“三黄油鸡”最为著名。“马永齐”选用脚黄、嘴黄、皮黄、重三斤以上、脚上沒有斑痕的肥壮新母鸡制作,因此称为三黄油鸡。在40 年代即驰名上海、江苏各地。文化这东西很奇怪,过时的容易被忘记,不知来龙去脉的也容易失去活力。三黄油鸡虽然家喻户晓,可是也正是由于它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使得我们丧失了一种对它的文化关注,而成了商业行为。于是铺天盖地的鸡粥店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挺立在大街小巷,但是追问其中有多少是真正能让人吃得回味无穷呢?我听闻更多的是说某某鸡粥店的鸡咬上去“苏哒哒”。
除了样式上的这种变化,口味上也有改变。朋友曾向我提起:“上海菜么,就是大拼盘,把全国各地的东西乱七八糟放一块……”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偏激,但也确实反映了些真实的情况。上海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外乡人不断涌入,海纳百川的土地。现在所谓的上海菜其实在许多方面集结了杭州、宁波、徽州、扬州、无锡、嘉兴等地方的特色。本帮菜变得有些不本帮了。鲜肉小笼化成了鲜虾小笼,炒鳝丝中加入了胡椒粉。后者对于有些人来说更加美味,但是前者似乎就显得不伦不类、哗众取宠了。自己从小在上海长大,就我体验,上海菜的风味应该是那种:素雅甜蜜,浆汁浓郁。时至今日,依然沉浸在此,味道好极了。
虽然如今的本帮菜有些变味,但是大街小巷之间,我们还是能找到不少吃客。如:从弄堂里起家的“小南国”;一八八三年创业至今的德兴馆;以经营河鲜海味菜肴为主的老正兴;老城隍庙西侧的上海老饭店……他们无不承载着上海饮食文化的脉落。
文化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财富。上海本帮菜是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迁是上海历史的变迁,上海人文的变迁,但是无论如何改变,文化始终应该是铭刻在我们心中不可泯灭的火炬。当上海本帮菜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它呢?当我们年轻一代忘记或者完全不会制作某些上海菜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重温一下它旧日的风情万种呢?当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大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划出我们不可退的文化底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