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管各

2006-04-17黄振耀

上海采风月刊 2006年4期
关键词:幌子茶馆东北

黄振耀

“各管各”PK“亡命之徒”

上海男人十分讨厌一些北方男人碰到一起动辄“咱俩谁谁”、“有事招呼一声”之类的不实允诺,他们甚至会落落大方地承认自己的自私,若要让他们非亲非故不留名不留姓地大公无私,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上海男人最普遍的做人准则是“各管各的事”。

可以想见,一个群体如果都在“各管各”,这样的群体出门在外怎样做到互相照应?中国有句古话,叫“兄弟阋于墙,外卸其辱”。这在上海男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说上海人最缺乏的就是人情味,朋友有难,身边若是个上海人,算你倒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日本的中国人当属福建人和上海人最多,在那里他们都被人冠以“福建帮”和“上海帮”之称。照理,不论是哪里人,只要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他们都会有一种故乡人的亲近感,因为有了这种亲近,就自然而然地会团结在一起。而上海人似乎对这种团队精神表现得很淡薄,即使是他们上海同乡遇到一起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被日本佬欺负时,如果身边站着的是一个上海人,这事还没闹大,他通常就溜了。

有一次一个东北人和“上海帮”的几个人下班晚了一起回住处,在公司大门口与两个日本人发生口角,东北人本以为“我们人多还怕他们俩不成”?便和对方推搡起来,结果呢?他被人家揍得鼻青眼肿地爬了回来,那几个早已逃之夭夭的“上海帮”没帮忙也就罢了,事后还背着东北人说他“真没素质”,害得他们在公司里也受连累。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东北人耳朵里,他气不打一处来,抓起一根粗棍子冲到“上海帮”的宿舍,冲着十几个在场的上海人骂了一顿粗话,接着威胁道:“谁敢当着我的面把那畜牲话再说一遍?”结果全场居然鸦雀无声。

事后东北人想想还真有点儿后怕。当时“上海帮”要是和他较起真来,东北人岂不要被打成肉泥?但他量“上海帮”一个个都是保命要紧,真有武斗,各管各逃命去了。

而“上海帮”对东北人的评价是:一介武夫、亡命之徒。

上海男人一盘散沙的传统由来已久。他们各管各的事。在“各管各”的游戏规则里,上海男人奉行的无非两大原则:一是自己不得罪人,也不容别人得罪自己;二是自己不施恩于人,也不需要别人施恩于自己。

上海男人以为照这种游戏规则去做可以人人平等,谁也别想占谁的便宜,其实这种“规则”本身有些自欺欺人。当你透过“各管各”端看上海男人作为每一个个体存在时,便不难发现,原来他们所谓的“各管各”还真是要看有利与无利的场合适时而用的。这种“规则”对上海男人而言有时候更像一种幌子,一种为自己在处事中不吃亏而专用的幌子。在这种幌子下,他们在遇到别人需要他帮助时,他便会理直气壮地用“各人自扫门前雪”来警示对方,然后“义无反顾”地扬长而去;一旦他有机会能为自己占了别人的便宜而窃喜时,这句规则性的词儿他压根儿就说不出口了。由此看来,上海男人的“各管各”的“各”实际上就是为“利己”而用的“各”。

乱侃:打架特色显风格

北京人打架爱用建筑材料或者自行车零件,据说是文革时期武斗的遗风,当时北京正在搞建设,建材比比皆是,自行车普及率很高,打起架来自然过瘾。

上海人打架,叉着腰互相骂,直到把一方骂不出声滚蛋为止,这可能是与上海人精打细算爱磨嘴皮子的习俗有关。

重庆人打架爱用茶馆里的条凳,或者用西瓜刀砍人臀部,而且说抡就抡,说砍就砍,毫 不含糊,这与当地的辣椒文化和龙门阵文化有关。

如果一场群架里有北京族、上海族和重庆族,北京族攻击力中等,但武器来源比较充足,特色是攻击十分致命,如用板砖拍头或用自行车前叉扎肚子等等;上海族的特点是拥有为数众多但个个单干的魔法师,特长是念咒促使敌方士兵发疯或投降,不需要武器供应,但攻击力很弱;重庆族的攻击反应速度很快,攻击力量极大,但武器来源不充足,附近必须有茶馆或者西瓜铺才能让重庆族士兵发挥极限攻击力,而且该族攻击并不致命,可以为以后讲和留出余地。

东北人的特点是热血沸腾和善于拉帮结伙。其战果就是:

1个东北人可以独自干掉2个北京人、5个上海人、可能会输给重庆人。

5个东北人可以干掉5个北京人(因为打红了眼,连自己人一道也拍了)、50个上海人、3个重庆人。

20个东北人可以击败30个北京人、100个上海人、同样数量(附近没有茶馆)的重庆人。

100个东北人可以清理一条胡同里的北京人、所有的上海人、200个手里没有武器的重庆人。

纯属瞎侃!

猜你喜欢

幌子茶馆东北
Make ’Em Laugh
略论明清小说中“幌子”与“招牌”的抽象描写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成都老茶馆》
略论明清小说中社会广告的具象描写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大东北的春节
九月开学小测试等
杯水车薪
形形色色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