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性的人情
2006-04-11何菲等
何 菲等
理性上海
文/何菲
很多人羡慕上海风花雪月的生活,那是影视剧的误导是所谓文化人的意淫。真正的上海生活现实而压抑。这个城市的人均工资1500元左右与外表的繁华相去甚远但除了房子贵一些,其他生活费用,还是很合理的。
上海的建筑高大、现代而华美,上海有很多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商业气氛很理性。没有节制的乱花钱不是上海人的作风,但也绝不小气这使得上海多了一些规矩少了很多疯狂和激情。
规矩的上海人缺少创业的勇气。白领是他们的向往名牌和品质是他们的图腾。在这个城市我们可以见到四十岁的男人是保安的主力军,也可看到不少四十岁的男人规矩本分地干着传统意义上的妇女活计,他们是“红双喜”香烟忠实的消费者。
上海人的业余生活:中年人在家打麻将青年人在棋牌室聊天玩牌或在KTV刊嘶喊老年人晨舞散步……那是他们的基本形态。有钱的开车去苏杭,没钱的装根宽带在家中MSN,有情调的去外滩三号,没文凭的考试充电上海人都在现有秩序中生活:白领和白领交往保安与保安逗趣小资不会与下里巴人来往菜皮不会跟波布攀比精英的聚餐里必然少不了富豪和新贵。所有的上海人都拎得清都在自己的阶层中往来,不愿高攀,也不愿下嫁。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互不侵犯,保持着客气而疏远的距离。
上海人谨慎,重分寸,一般不求人,也不会多占小便宜当然也不会主动帮你。一般是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点。他得罪了你,你不恶言相向,但这种人以后就必然少搭讪。
上海人礼尚往来。“有来无往”和“有往无来”都是“非礼也”。同事今天给我吃半斤盐津橄榄,明天我定然给她一盒立顿奶茶。密友上次去香港购物赠我兰蔻眼霜,下次我去香港购物定然送她雅诗兰黛精华素。绝不忘记否则就是失礼,也会不安。
上海人在人情交往上有着天然的悟性寸分入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明镜于心。A通过B认识了C,下一次若A与C之间有着可能产生利益关系的联系,A必然会通过B找C,至少事先会让B知道,而不会跳过B直接找C。否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B和道后心里不痛快。二、C认为A做人不上路。上海人是很容易找到对几方来说最和谐的那个点的。
总之如果把上海想像成周润发的上海滩,那是要失望的;如果期待自己的上海生活浪漫而传奇也是不切实际的。上海有的只是理性而现实的生活有的只是约定俗成的人情观不怠慢也不冒进。
调查:上海的人情
上海人:和谁走动?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家庭与亲戚间的来往越来越少与邻里的关系也越来越淡漠但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公益活动的上海家庭却增多了。
上海市妇联选取1006户上海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汇总的数据反映了上海亲戚关系的弱化趋势。当询问受访者“您家在上海有几家走动的亲戚”时,有二成多的家庭连1户也没有,48%回答在5家以内。
调查还揭示,大多数上海家庭:平时主要靠电话和亲戚保持联络,而和亲戚经常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家庭不到一半。但是遇到困难时39%的受访者表示首先会想到找兄弟姐妹求助,大大高于向单位求助的18%,超过一半的家庭表示在有事发生时会与亲戚互相帮忙:
与此同时,上海人的邻里关系也呈现淡化趋向,“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被众多上海人抛在脑后。七成多受访者表示并非完:全不认识邻居,但多数只是“点头打招呼”、“偶尔谈话”的关系能与邻居保持经常往来的家庭只占24%。
与邻里关系的趋于淡化相反,: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公益活动的上海家庭却增多了。有60%的受访者家庭中曾有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没有参与过志愿者活动的家庭也表示“没有人来动员组织,不知道怎样参加”。
上海人:谁能做我的朋友?
谁能做我的朋友?这个古往今来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现今却出现了新的变化。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胡申生教授等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3%的上海人倾向于和自己成就、地位等方面相似的人士交友,人际交往出现阶层化趋势。
调查显示,除家人外,如今人们的交往对象集中在单位同事、过去的同学同事、在工作中结交的朋友和有业务关系的人三大方面。上海人“在工作中结交的朋友”和“有业务关系的人”,远远超过“邻居”,也超过”过去的同事”。
上海人:还不清的人情债
目前上海市民必须“赶”的人情多达数十种,婚丧嫁娶、过生日、生小孩、乔迁新居、孩子升学、毕业、参军、提干、晋升职称等都要祝贺。而且还要挑好日子,尤其在过年过节,或碰上逢“8”的日子里,喜事儿就更多了,以至于许多酒席都搞到一块儿去了。有些人碍于情面,只能走走这家,再逛逛那家,像赶场子似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还有的干脆礼到人不到。
让人苦涩的是,人情费的相对价格年年看涨。据悉现在大部分普通的白领阶层一出手就是好几百,“五六百的最常见,一千整的不新鲜”。难怪一些市民说,翻日历时,逢“8”就怕。有的市民实在没法干脆在吉日里不接电话、不回传呼,装作不在家,但是又有几个能躲得了呢?至少亲戚之间的人情费是免不了的吧。一银行职员深有感触地说他家一年送出的‘人情费近万元不知那些月收入只有几百元的下岗人员如何应付?
一桌一千元的酒席可以收回数于元甚至近万元的贺礼,因此摆酒席“放开”了,甚至成了一些人的“生财之路”。一部分送多收少广入不敷出的市民想方设法回请,要把送出去的“情”收回来,以弥补“财政损失”,由此“请来请去”愈演愈烈。人情债究竟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
上海人:面子不能拂
文/管琴
我自小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上海式人情世故中的条条道道已经深入骨髓地烙印在我的身体上血液里。举手投足的腔调、话语之间的语调、客场往来中的礼节周到性,它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露了上海人的马脚。这中间,我个人认为“上海人的重情重义面子不能拂”是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成分真正是百年习俗的一部分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常跟外婆去吃酒,这酒宴是红白喜事都有。大家见了面,即便是白事,几句话热身后依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一桌席下来,你言我语,问候关照,已然从红事、白事的形式,上升到快意人情的你侬我侬。
上海人因重礼而生情;因为“存情面、留温良”、“低头不见抬头见”;还因为“留人后路,也就是留己后路”……推人及己,推己及人。上海开埠百多年来,上海人也是在百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中,形成了固有可观的“人情遗产”,并在这情面中顺心顺气地代代生息。在这笔人情遗产中,理性的因素和成分绝对居多。
上海的人情平衡哲学
文/惠芬
上海人大多信奉“精明理性,恬淡实惠”,同事交往不咸不淡下班之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果你缺钱,不到走投无路,尽量不要向上海人开口,因为这是上海人忌讳的。上海人轻易不肯借钱给别人,也不会轻易向别人开口,最好就是互不搭界。
不过,一旦他有事求你,就会对你满面春风,小恩小惠哄得你心热络了,再对你温柔一刀。所以,假如你发现某人忽然对你甜言蜜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飘起来。当然,如果你古道热肠,拔刀相助,他肯定会知恩图报的。只是他报答了以后,你须尽快抛弃那份施恩于人的成就感不要再自作多情。因为他已经在心里扯平了,与你互不相欠。
张爱玲有一番经典言论:上海人由疲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已依旧保留着亲切感。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拎得清
文/何菲
在上海话里,“拎得清”是一个褒义成分得到充分培育的词语,与之相对,“拎勿清”则是一个贬义程度得到过分放大的词语。在人际交往中做一个拎得清的人成了绝大多数上海人的最大追求而拎勿清则意味着一个上海人的最大失败。
一个拎得清的上海人,往往办事圆滑而不失牢靠说话在理又略带调侃开玩笑但不会让人难堪重情义但不会为你玩刀子。他为你做事可以不谈斤头你请他做事却必须有所意思。两个拎得清的上海人共事,可以话不多而默契无穷,彼此看重。
“拎得清”中包含大量特别为上海人所珍视的智力因素:轧苗头、看山势、见毛辨色,虽然只在小处着手,却可以因此而兜得转,路道粗。
与“拎得清”的人打交道,对谁都是一种享受,但把“拎得清”的审美因素无限放大,则又会限制人性的纵深发展。一个视‘拎得清为最高追求的上海太太其最具梦幻性质的成就,大概也就是做一个当代王熙凤了。而凤姐儿恰恰是精明而不高明的典型。
我以为,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要拎得清但不能把拎得清当成终极追求,她(他胚需要有特色、有理解、有品格,那才是上品的上海人。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上海精神
文/susufly
1、递票:予人予己都方便
在公交交通卡还未出现的年代,一个售票员应付前后门蜂拥上来的乘客是件极艰辛的事情。如果售票员前后走动卖票对双方来说都是件极痛苦的事情,因为车子常常给挤得密不透风。在售票员的号召下乘客们也很自觉地将票与钱来回传递。给了别人方便也就给了自己方便。这种互助逻辑在轻易不形成联盟的上海人中绝对是精明思路的良性体现。
2、侧挤:减少前进阻力
侧着身子走,是上海人总结出来的挤车必用法则。先是伸出右手,勾住扶手,然后侧过身子,两腿一使劲,肩膀在人丛中便破开了一条缝。有了这个基础,肚子一收一挺启然像游蛇一样将整个身体往里嵌进了半米。这种游刃有余的动作可能只属于上海人,既不得罪别人又使自己得了实惠坯显得有点文雅。
3、寻位: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寻找位子,很能体现上海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如果再拥有些诸如写作或公关本事,上海人就是最好的作家和政客。在公交和地铁中一个位子对一个疲惫的下班人来说,无疑是个大诱惑。很多上海人都会眼观六路看到有人盯住站牌或路过的建筑物看,伸长脖子在车厢里找同伴看书人突然将书放入包内等等必然奋力挤到其旁边候位。如此高明地占得位子,矛盾最少,又不急吼吼地有失身价,自然精明之极。
4、离门口远一点:躲避是非
不占门口。精明的上海人向来是躲避矛盾的,因此,他们首先离开门口。而解决这样问题的还有售票员,她会对每位上车的乘客讲,“大家帮帮忙,往里面走。”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你可以观察到整个车厢里人的集体表演。刚上车的乘客,按其下车的远近向里运动;到终点站下车的,一直挤到车厢的腹地,乘三二站的,已到靠近门口的地方“埋伏”,但是决不占领走道的位置。然后,一个一个,用两个手指敲敲前面人的背,问声“下去伐?”不久,一支隐隐约约的队排好了。车门一打开这支队伍在窄窄的人缝中“鱼贯而出”,几乎一点没有浪费时间,也没给人带来什么不便。到站后才想起来拼命往外挤的通常都是外地人。
京沪礼数有别
文/何菲
北京人和上海人的关系有点微妙。上海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他们几乎看不起所有外地人但惟独不敢小看北京人。北京人则是比较宽厚的。他们并不特别看不起外地人却偏偏看不上上海人。
上海人还有许多北京人没有的优点,比如勤快、守信、守时、讲效率,有敬业精神、契约观念和职业道德等。在待人接物上,因为风格不同,不能同日而语。
北京人最引以为自豪是礼数和豪爽,不过细品之也会发现那很可能是虚套和假模假式。一个朋友这样向我描述他对北京人的感受:北京人不是很热情很豪爽么?见面三分钟如果你们很投缘,他立马就会和你拍肩打背,成了“哥们”。如果你到他家里去神吹海侃聊得起劲他会坚持留你吃饭。如果你要走,他会生气说:“哥们别走!我锅都给你刷了!”可你要真留下来吃饭,那就麻烦了。“哟!哥们,您可把我坑啦!”你不是连锅都刷了吗?“锅是刷了可面还没买哪!”
上海人就不会这样虚假。上海人确实不会轻易和别人成为朋友。他们在和陌生人接触时,甚至会很冷淡至少是敬而远之。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后面,是可以感觉到的警惕和疏远。所以,同上海人成为朋友并不容易。可一旦成为朋友,就相当可靠,甚至终身可靠。平时“相忘于江湖”,然而但凡有托,都十分到位。他们答应的事情,很少有失信的。既然选择了帮忙他们也并不太在乎你的回报。当然你能有所表示则让人心旷神怡,日后也好有来有往。这与商业社会重信誉守合同的传统不无关系。
上海人的实用理性
文/黄振耀
上海人最可贵是理性精神。尽管上海人很看重他们的绅士风度但这种风度多少有点来历不明。即便不是假冒伪劣,至少也是速成的,因此有点飘忽远不如他们的理性精神来得实在。
理性精神在上海无所不在。坐公共汽车北京的做法是一哄而上,然后由售票员在车上大声嚷嚷:“哪位乘客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儿!同志们,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只要站起来就行了。”有没有用呢?全靠自觉了。上海的做法则是在起点站设“坐队”和“站队”,请退休工人当纠察队员谁坐谁站,全凭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个别需要重点照顾的残疾人老年人则安排到“坐队”的前面。显然,北京的做法靠道德,上海的做法靠规则。前者基于人情礼数,后者基于理性精神。
又比如,自行车带人,这本来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可如果上下班时不让带孩子则孩子和自己都得迟到,因此又不能不通融通融。北京的做法是睁只眼闭只眼,成都的做法则是钻政策的空子。交通规则只规定“不许带人”段说“不许背人”是不是?那我们就背。上海的做法显然明智得多:干脆规定在某些时候某些路段可以带学龄前儿童。这就既保证了交通安全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无疑是理智的。
理性精神使上海人在管理公共事务时井然有序,并能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合理。比方说,只要有排队的事,在上海人就会有上海人主动出来维持秩序,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给每个人发号,隔三差五还要点名核实,以保证每个先来而又认真排队的人享有本应享有的优先权,不管是买股票,还是办签证,都如此。这实在是比凭力气往前挤和靠关系走后门合理多了。
上海人的这种理性无疑是一种“实用理性”。它是基于实用价值并为实用服务的。这就使上海人能获得更多的实惠。但如果把所有的事务和关系都泛实用化,则理性也就会变成算计。这也正是上海人颇遭非议之处。上海人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事物都讲实用、讲合算不合算,包括接人待物。比如交友,北京人多半看感觉。如果感觉好,对脾气,那么,不管你是什么人,也能成为“哥们”。上海人则多半会要讲实惠,即要看交你这个朋友有没有用。如果有用,则交,甚至不惜鞍前马后。如果没用则多半会客客气气把你打发了。如果有可能日后有用但目前没啥用那么就列入人际资源库成为节日里手机短信问候的一个对象。
上海人的商性
文/黄振耀
上海在长期的工商业历史的影响下,实惠哲学成为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把这一观念衍化到日常生活之中,表现为上海人对实际的、具体的个人利益的重视重视事物的实用价值,在形式和功能、审美与实用之间上海人更倾向于后者这一点极像美国人。追求实惠的上海人总是会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迅速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在商业活动中上海人较北方人较少地考虑面子、名声等非经济因素而是明确地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种观念反映在生意场上的买卖关系中,表现为上海商人买卖双方都把对方看作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演绎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得失的计算先于一切商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投入多少与实际获利的比较,评判自己行为的效果。
北方人做生意可能考虑的因素还有人情关系、地位差别等。而在上海,商人们却很少考虑这些。上海人做生意把经济利益作为惟一原则和目的只要有钱赚几个互不相识的人可以迅速组成一伙,而一旦经济利益目的达到或这个团体达不到经济目的,伙人就迅速解体。
长此以往止海人形成了追求合理化、追求平等与规范的观念。上海人的这种观念使得今天的上海市成为极具理性的城市。上海城市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热衷于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办法措施。如果遇到什么新情况上海人的倾向是立即制定管理办法而市民也基本服从管理。
守法守纪遵守秩序是上海人的基本观念。上海是我国法制观念最强的城市。即使在旧上海也很少有欺行霸市之徒。因为当时的商人多是移民且有外国帝国主义的高压控制。既然大家都是外来的都没有可依仗的传统势力那就只好凭自己本事吃饭,大家都应遵循相同的规则。因此,上海商人比较遵守商德、法规,这一经商意识沿袭至今。
上海人不做违法的生意,这虽不能说是绝对的起码是大多数上海商人的共识。在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些年,沿海不少地方走私盛行黑市猖獗但上海人参与者并不多。在有些南方人看来不违法难赚大钱是其做生意的诀窍造假卖假、偷漏税款等频频发生但上海人做这种事不多。上海人是生意场上的正人君子不做偷鸡摸狗之事甚至连擦边球都不打。与上海人做生意时应该遵纪守法,按规矩力、事,否则你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和合作。
因为守法守纪,上海人是非常理性的,做事要求有理有据,他们契约意识强,重合同。这源自商业传统的熏陶。上海现代商业历史长尤其是西方数百年商业传统对上海深刻影响,使得上海人形成了凡事讲求公平合理、追求合理的心理素质,因此,他们较为重视合同契约。
上海商人做生意时,认真履行合同,一旦签订了合同如无不可抗拒的外力影响上海商人大多会严格按合同办事,决不含糊。签定合同有如下的一些特色:
(1)合同是做生意一般不能少的签订合同是双方合作的法律依据。
(2)合同签订内容全面,表述精确。特别对双方的责任、义务有清楚的表述。
(3)签订合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尽可能考虑并有相应的对策条文。
(4)讲究合同的合法性认为合同的签订必须符合国家、地方(合作双方所在地)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够产生因可预见的主客观原因而使合同不能履行的状况。
当人情遭遇规则
文/黄振耀
人情时常是个好东西,尤其在寒冷的北方,人情可以趋缓环境的严酷。但“人情”并非一个绝对的褒义词,它还有公、私之分。人情的作用体现在私下总是让人如沐春风但若是体现在了公处,反映的则常常是对规则的逾越。
监考官对考场纪律漠然置之是因为他要与考生讲人情;卖票的经常把票送人,是因为他要和朋友讲人情;而一个官员若是对职务安排讲“人情”,则多半是为了安置亲信。一个注重人情的人,当人情与规则发生冲突时,常会以牺牲规则来满足人情的需要。朋友最多势力最大往往是那些身居要职手握重权的官员人情的极至就成了对权力的崇拜。
当然上海也有贪官,但因为上海人比较讲规则,所以要贪也往往只能是打规则的幌子,钻规则的漏洞,而不敢明目张胆地践踏规则,所以贪的程度自然也就及不上北方官员特别是东北官员。
编辑手记
上海的形成和发展在曲折、磨难、痛苦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支撑上海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就是这座城市遗留下来智慧、特色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上海人会很自觉地去遵守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由于中西方的多种文化元素在此汇集,上海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文化方式。
记得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上海人最大的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
上海人既有冷静中的容忍,也有容忍中的冷静,待人处世,左右逢源,精明和智慧在上海构成了一种群体性的逻辑曲线,这有利于国际交往中开放型的文化追求。
上海聚集着内敛的东方情感理性的人情已经脱离了农耕文明的烙印,具有了国际化的姿态,但俯瞰广远、吞吐万汇、气势不凡才是真正国际大都市的气质。上海人应该把视野放得更远,把理性的内涵吃得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