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者和海派文化
2006-04-11陈立勤丁理
陈立勤 丁 理
每月100位递增的法兰西新上海人
中法文化年确实给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论从现代戏剧的展演到高科技的论坛,都提供了一个文化撞击平台。不过,这些活动虽然激发了人们相互了解的兴趣,而遗憾的是它们都是阶段性的。在我们看来,这次中法文化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更多的法国人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他们不仅仅是旅游者,而其中很多人成为了新上海人。
在和薛翰(Jean-Marln SCHUH)总领事和商务领事高杰(Jacclues TorregrosSa)的分别交谈中,他们都同样透露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目前在上海居住的法国人约6000人,是所有欧洲国家中在上海最多常住人口的国家。而且以每月100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将在今年超过香港成为亚洲城市中,法国人最多的城市。
我们相信法兰西新上海人对中法文化交流将起到长期的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切身体会的。记得我们在1988年到加拿大求学的时候,当时温哥华的华人很少,几乎没有大陆移民,各学校大陆留学生总数大约不到3000名。中国文化对加拿大人来说是绝对陌生的,同样,我们身在温哥华也根本无法融入社会。但随着这几年来自大陆人数的不断增加,文化的交流就自然形成了,现在的温哥华已经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城市了。
当更多的法国人在上海定居后,自然会有应运而生的各种法国餐馆、法文读物、法式休闲等等。也许,明天早上你打开大门的时候,会发现多了一位法国人邻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
有些杞人忧天的学者担心这种外来文化是否会干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如果他到过现在的温哥华,他就会知道,温哥华的中餐馆是世界一流的,部分菜系的色香味已经超越了香港和上海,因为她融入了世界元素。那里的UBC和SFU大学亚洲文化研究院对汉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水平也不在中国一些名牌大学之下,因为他们可以借鉴更多的观念和方法。文化的交融自古就是优生劣汰。
冲浪者Surfing the Wave
当我们希望薛翰总领事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他对上海印象时,他马上回答:“Surfing the Wave”。这是一个非常准确和精辟的描述。显然,在过去的一年里,中法文化和商贸交流蓬勃发展,一浪高过一浪。而他,就像一个冲浪者,总是全力以赴地站在浪尖,并不断地向前,丝毫没有机会作短暂的休息。
引起我们联想的自然是那个词Wave,不知道当时的薛翰总领事是否是由我们放在桌上的“Shanghai Wave”杂志中得到了灵感。无论如何,我们的Shanghai Wave确实代表了一种上海动感的文化,而我们相信,我们的每一个读者也可能正是冲浪者,Surfing theShanghai Wave。
Haipai(海派)文化
我们对总领事薛翰先生以及文化领事鱼得乐(Claude Hudelot)先生的采访都是通过英文直接对话,并在不同时间进行的。非常有趣的是,两位在英文谈话中都多次选用了“Haipai”(海派)这个英文词汇,而没有用一般中国翻译人员常用的ShanghaiStyle或ShanghaiFashion。其实,“海派”是很难用一两个英文单词来翻译的。因为即使在中文里,我们都很难对它作一个确切的诠释。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中国制造的英文词汇“Guanxi”(社会关系)。过去,我们常将它翻译成Relationshlip或Connection,其实都是不准确的。
Guanxi有着它自己丰富的内涵,所以哈佛大学商学院中就开设了一门Guanxi课程。CNN节目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也常使用Guanxi这个来自中国的英文词汇。
鱼得乐先生告诉我们,在法文出版的书籍中就有多本介绍海派文化的,他尤其提到一本由他以前的教授Mzrie Claire BERG e RE撰写的“Histoire deShanghai”(《上海的历史》),该书对Haipai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还介绍了一本Guy Brossollet编著的“Les Fran?ais ed Shanghai 1849-1949”(《法国人在上海1849-1949》)也充分地描写了Haipai。
另外,有许多西方媒体也曾多次采用Haipai这个独特的上海词汇。美国华尔街日报2003年由Lisa Movius撰写的关于上海的一篇文章中就多次引用了Haipaig一词,并且指出Hipai是很难定义的,她还引用了一些专家的意见,认为过去的海派已在渐渐淡出,一种amorph0US“New Hipai”(尚未定性的“新海派”)正在上海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