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
2006-03-20杨芮
杨 芮
当十六岁生日蜡烛被吹灭,我突然发现:我长大了!
可不是嘛,走在大街上,三四岁的小朋友甜甜地喊我“阿姨”;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不再冠以“丫头”的雅称;在学校里,就连与老师说话也和气了许多——长大了嘛。不用说,自己的心里也甜滋滋的:我长大了,成了一个大姑娘了。
可是没多久,我发现成长也不是一件好事,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烦恼令我猝不及防。
一回家,我就以五十米赛跑的速度冲进厨房,抓起馒头就吃。爸爸见了直摇头,不住地嘀咕:“怎么就没个大姑娘的样儿?”
妈妈也过来说:“三天没吃了?这么大的人了,以后可不许这样。”
我那塞得满满的嘴停住了,不由得暗忖:“以前我这样,爸爸妈妈一句话也不说,今天这是怎么了?要是长大了的人就不许这样的话,那我情愿不长大!”
政治课上,老师正在讲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社会矛盾:“由于帝国主义到不发达国家投资,榨取了许多财富,所以形成……”老师正讲得起劲。
“老师!”
“说吧。”老师有点不满。
“那为什么我们国家还要吸引外商投资?”我没顾忌地站了起来。
“坐下吧。”老师接着讲课,仿佛没有听到我的话,我心里暗暗着急。
下课了,老师喊我过去:
“你呀,没长大是不是?该问的就问,不该问的甭问!看你这个儿高高的,像是个大人了,可——”顿了顿又摇摇头,“太单纯、太幼稚了。要学会矜持,懂吗?矜持。”
老师走了,留下一个纳闷的我。
成长,意味着什么?长大的孩子,该怎样才对?小时候整天吵着要吃“添加剂”,那么天真地渴望长大;可真的长大了,却又有这么多的烦恼。想着想着,我不禁哑然失笑。
我隐隐地觉得,这似乎印证了《围城》中的那句话,城外的人急着想进去,城里的人又想出来。
【作者系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一(2)班学生,指导教师:张洁】
点评
本文中,作者精心选材:在家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的前后差异;在学校里,老师含蓄而又略带不满的话语。这样的材料,虽然没有太高太深的东西可以挖掘,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真实的场景,同样可以对主题起到有益的弥补作用。文章注意了材料的详略搭配。语言无刻意雕琢的痕迹,清新自然,让人亲切可感。作者以切身的感受,道出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但文章深度似乎不够,语言的文采略显不足。
【点评:韩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