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的几个问题

2006-03-09

安全与健康 2006年1期
关键词:危险源预案危险

吴 林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准确、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有关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内容。在《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中,对组织编制和实施重大事故预应急救援预案有明确规定。

早在2002年,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意识到,三钢作为钢铁生产联合企业,其生产过程存在着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重大危险源,应该及早地建立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突发性重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应急能力分析基础上,编制出了三钢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内容组织实施了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习。2005年6月对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本文着重就企业级事故预案(或者说现场预案)的编制与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编制预案工作,首先是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有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把防范事故的关口前移的要求和决心,支持并投入资源来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其次,选择参与预案编制人员,组成预案编制队伍。预案编制人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除参预预案制定外,还要参加将来的预案讨论和修订、评审工作,同时又是预案实施中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人员,所以,应选择责任心强、容易合作共事,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文字能力的人员进入预案编制队伍。预案编制人员应包括安全、环保、消防、治安保卫、物资供应、生产调度、车辆运输、通讯联络、工程抢险抢修等部门单位的代表;三是,预案编制组成人员确定后,应明确编制负责人,制定编制计划,指定执笔人员,保证整个预案编制工作按计划实施。

二、危险性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1、危险分析。危险分析要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步骤。组织将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识别出来,作为下一步风险分析的目标。在危险识别时,应该注意满足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及其标准要求。危险危害辨识可采用经验法,例如,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过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危害识别,过程、方法比较复杂,专业性强,一般较少使用。根据危险危害辨识结果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紧急情况的可能性和对组织的潜在影响。危险分析尽可能全面、周到,根据潜在影响来确定各类危险的大小,确定出重点关注的风险。但要完全准确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太现实的,所以,不必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到对事故可能性的精确定量分析上,可以用相对性的词汇来标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关键是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

2、应急能力分析。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设备(设施)、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培训等。应急资源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制定预案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对策。

3、采用经验法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危险危害与应急能力分析包括的内容很多,同一内容又有多种不同分析评估方法,占用预案编制的时间长,工作量大,即便都采用定量分析法也会因为危险危害因素众多而降低了分析的准确性,况且危险因素处在运行变化的环境下,所以,建议采用经验法开展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用定性分析法进行风险判定。如果企业有安全评价,或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或者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经历,那么可以直接利用其中成果,减少预案编制中的工作。

三、预案的编制与评审

1、预案的编制。根据组织风险与应急能力现状,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相关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如是大型企业,预案可以根据组织内部责任主体或影响范围分级编制,把预案进一步细化为分厂级、车间级(应急措施)来编制或控制,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条理性和有效性。比如,公司级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只对预案的指导思想、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确定与分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信号规定及汇报制度、事故处理、制订预防事故措施、紧急安全疏散、工程抢险抢修等方面作原则性的规定,各阶段、各部门具体工作未作详细描述,仅凭这个预案是不能组织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的,它只是公司总的预案、总目标,是指导性文件。因此,还要根据具体的危险源制定应急分预案(或应急程序文件),针对具体的危险装置、设施或场所规定作业程序,指导较为复杂的应急行动,使某些应急行动程序化、标准化,确保应急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不会发生误解和误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二级单位由于对编制应急预案不了解,在制定预案时按总预案编制方法来制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中被作为不符合提出。

2、预案评审与实施。为保证应急预案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组织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应急响应人员和预案编制人员,对编制的预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评审,广泛收集意见或建议,经修改充实后报批实施。

实施应急预案不能单纯理解为对预案的培训或演习。应急预案经批准实施生效后,就融入组织的整体活动,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生产装置、设施等条件和资源的变化都会带来应急方案内容的变动,这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错误的预案造成错误的指挥,不仅影响应急救援行动,还存在扩大事故危害的风险。

3、预案应被广泛知晓。应急预案经编制形成文件,但应急准备工作并没有结束。预案经批准实施后,组织应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培训,让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如何自我防护、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使预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应急救援器材完好备用。对于正常下不常使用,而在紧急状态下必不可少的救援物质,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固定式或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器、苏生器和应急照明灯等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救援物质不仅要齐备,还要定位存放,定期检测,有专人负责管理。

四、预案的演练与实施

1、多种形式演习,保证应急能力。预案的作用是指导应急人员日常培训和演习,在紧急状态下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响应行动。讲应急演习,使人联想到军事演习,以为要动用许多物质,花费很多精力,所以对演习往往是讲得多,做得少。明知演习很重要却懒于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其实可以适当组织桌面演练。组织者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习,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还可以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行动进行演练活动。这样的演习好操作,成本低,能保持应急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达到锻炼和提高队伍的目的。当然,最好进行全面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演习,以检验和评价应急组织的应急运行能力。

2、善于利用废旧设施、场所组织演习。为达到真实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效果,建议利用废旧设施或场所组织演习。2004年5月,三钢利用煤化工公司废弃系统,就成功实施了大型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习,收到了很好的现场效果,从中发现了预案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使预案得到了及时修订和完善。但组织这样的演习机会并不多,应当珍惜。所以,在实地模拟演习时,组织单位应认真设计演习方案,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参加演习人员(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要认真体会和扮演角色,按要求完成所各自承担的演习任务。

3、演习的人身安全应放在首位。应急演习是针对模拟事故条件下,执行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的排练活动。在做应急演习方案或设计演习情景时,应将参加演习人员、社会公众的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不要因为演习而造成重大事故。当演习的对象或其周围安全区域内,存在危险化学物质、危险设施或场所时,如油库、煤气、氧气等危险区域,应特别注意演习安全,防止易燃物质产生火灾,由火灾引发爆炸、连环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

4、应重视演习记录。演习记录不全或没有记录,缺乏演习评价、总结资料,致使演习结果评估不充分。主要原因是:演习方案制定不周密,只关注演习本身的组织,忽略了演习评价人员的作用;其次,评价人员对应急预案、演习方案不熟悉,观察演习责任心不强,没有能够很好地记录下观察结果。

5、演习评价不可缺少。演习结束应及时组织总结与讲评,它是全面评价演习工作的重要步骤。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往往被参加演习的单位或人员遗漏,以致于演习组织部门在演习结束后要去追补有关评价资料,使得演习总结评审匆忙、草率,降低了演习评估质量,不利于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6、跟踪、整改发现的问题。对演习中发现的应急救援有关问题,缺乏研究;对提出的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的纠正过程跟踪落实不够,降低了预案的有效性。

上述提出的几个问题,在一般企业初次建立和实施应急预案具有普启性。应急预案的实施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理解,有利于我们在建立应急预案时准确、有效,也有利于实施中的应急预案持续改进。衡量一个应急预案的优劣、完整与否,主要是看它与企业规模和活动性质是否适应,是否对预案定期测试、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使预案对风险的控制更适宜、更充分、可操作。

猜你喜欢

危险源预案危险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喝水也会有危险
紧急预案
化学工业园区中危险源分级模式浅析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拥挤的危险(三)
应急预案的编制
话“危险”
如何控制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构建以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