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之巢在心里
2006-02-27鲍尔吉·原野
廉政瞭望 2006年2期
鲍尔吉·原野
人先学到的,多是缺点,然后改掉。人生因此而显得漫长。
改正缺点,如同参加跑步竞赛的人退回起点重跑。抱着缺点不改,如同白跑。
所谓缺点,是能给人添麻烦和带来乐趣的生活习惯或性格特征。没有缺点的人几乎不存在。所谓学习这一件事,只针对知识和技能而言,美德是学不到的。所谓美德如燕口衔泥,是一点点的积累。
美德不光是对别人施惠,还是对自己开恩。
开恩的意思是,一个人在遇到一件困难之前,他提前储备了解决困难的基础条件。包括:意志力、好的生活习惯和有意培养的体力。除去意志力和习惯不说,把体力当作美德也许让人奇怪。不奇怪,人能拯救自己的常常是体力,这是经过磨练养成的生存储备。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和技能被推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似乎它们就是美德。能力和知识都不是美德,无论对别人或对自己,它们乃身外之物。
世上无论有多少所大学,无论这个大学有多么的大,只是传授知识之地而非锻造美德的场所。美德只能自己慢慢养成。
美德差不多是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一切良善之事的总和。
人希望别人身上有美德,比如仁慈、慷慨、包容。对自己,人们对缺点常常网开一面。
一个人如果不仁慈、不慷慨、不包容,同时不具备节制、勤奋、整洁和守纪律的习惯,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困难会比别人多。
所谓美德是把一些困难早早化解了。
美德是高附加值。
美德不仅是让别人占便宜,自己也是赢家。
美德没有年龄上限,即使到了82岁,还可以保留或增加美德。
美德和贫富没有关系。穷人不一定一生保持美德,富人不一定背离美德。
美德是任何人想修炼都能得到的寻常之物,它不亲近没有耐力和良知的人。
美德像土壤一样普通,但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能够制造土壤。
美德之巢,住在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