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倒翁”倒了“超人”手抖了

2006-02-09

酒世界 2006年1期
关键词:不倒翁酒精性股骨头

宁 凌

这是两例绝对真实的因酒致病的典型病例。

浙江省人民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饮酒过量而来就诊的患者。一个个无不醉态可笑,被家人朋友抬进来的、扶进来的,甚至自己爬进来的都有。而其中两例颇具典型性,一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一为酒精性脑病。不 知是不是巧合,这两例“酒病”患者都姓刘,因病情不同分别被骨科和神经内科收治。医生告诫各位酒友:适量饮酒有益身心,过量饮酒贻害终生。

酒固然好,多吃骨头酥

号称“酒场英雄不倒翁”的刘先生康复出院,走出病房时,和主治医生握手时操着一口杭州话说:“格老酒再也不敢吃了,腿保不牢还指望啥西?”原来,这位刘先生是因为长期过量饮酒,患上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症,不得已到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

刘先生38岁,在杭州一家大公司做销售工作,因工作关系,需经常陪客户喝酒,在酒场驰骋10余年,酒量直线上升,由最初的几两半斤到最多时喝两斤白酒,同事们叫他“不倒翁”。时间长了,喝酒成瘾,每天不喝个七八两白酒或几瓶啤酒就浑身不舒服。

正在刘先生事业随着酒量一起上升时,他感到腿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大腿常常胀痛,走路用不上劲,有几次还突然两腿发软,瘫倒在地。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劳累所致,也没太当回事。可后来,症状越来越频繁严重,在一场酣畅的酒席后的第二天,他突然瘫倒在地,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不倒翁”倒了,同事和家人把他送进了医院。经过医院专家检查,刘先生右大腿股骨头已发生坏死,致病原因就是长期过量饮酒。确诊后,医院为他进行了手术置换治疗。

这家医院的骨科专家说,长期过量饮酒,会使股骨头发“酥”,即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过量的酒精会导致股骨脂质代谢紊乱,局部血管发炎,骨质疏松,最终导致股骨部位处于缺血状态,使骨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位于髋关节内的股骨头,就像一个门轴,几乎承受着人体全身的重量。长时间酗酒会造成股骨头周围微血管堵塞,继而发生骨质坏死,骨硬度明显下降,软骨也遭到破坏,自然难以承受躯体的重量,出现疼痛,行走困难。一旦发生坏死,会造成残疾。浙江省骨科对3年来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做过一项统计,二成患者长期过量饮酒,酒龄最长的有30年,平均酒龄在15年以上,均为男性。看来,常年驰骋酒场的“不倒翁”们需要小心了,否则会变成“常倒翁”。

喝酒15吨,喝出“抖抖病”

家住杭州市区的70岁的刘老汉一次又一次被家人送进医院。老汉身体并无其他大病,唯一的是有时会突然全身无力,发抖,尤其是双臂抖得厉害。经专家检查原来他患的是酒精性脑病。

刘老汉已有40多年“酒龄”,20刚出头就喜欢上了喝酒,可以一日无饭,但不可一日无酒,一般每天喝两斤黄酒,逢年过节更要增量,最多一天喝到将近4斤。家人估算了一下,他一年约喝酒七八百斤,40多年喝了至少15吨。家人、朋友、医生的多次劝阻他根本听不进。七八年前,他记忆力开始下降,好忘事,反应迟钝,甚至有时会走路不稳,出现幻听、幻视,自我感觉成了“超人”,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莫名其妙的子虚乌有的事或人,严重时全身无力发抖,生活无法自理,民间将此称为“抖抖病”。医生已明确诊断他为重度酒精依赖,但他“醉心”不改,就是住在医院还经常瘾头难忍,偷偷溜出去喝酒,为了这口酒,几乎每次住院病情还未稳定就强行出院,医生家人拿他没办法。就这样,三天两头被家人送进医院,医护人员成了他的熟朋友,每次进医院,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又来了?”

这家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说,像刘老汉这样长期大量饮酒而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脑病的人不在少数。酗酒伤身的道理众所周知,但酒精对大脑的损害却很少引起重视。酒精之所以损害健康的脑组织,是因为乙醇能直接通过胃黏膜吸收入血,并很快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能直接杀伤脑细胞,使之溶解、消亡、减少。长期饮酒者脑细胞死亡速度会越发加快,脑萎缩也会越来越严重。

奉劝各位酒友,酒是好东西,但过量了又变成了坏东西。偶尔醉酒倒无大碍,长期大量饮酒当心患上“抖抖病”。

猜你喜欢

不倒翁酒精性股骨头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笨笨熊“说”不倒翁
可爱的不倒翁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易变成肝硬化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
为什么不倒翁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