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特点分析
2006-02-02范小虎
2006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文学作品阅读继承了近年“守正出新”的特点。文学作品命题的改革建立在两个背景之中:(1)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2)高考从全国统一命题,逐渐过渡到地方自主命题,试卷出现多元化倾向。纵向比较全国卷自身的变化,横向比较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异同,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命题有以下特点:
1.散文仍是这部分试题考查的主要对象,2006年全国17套试卷的选文都是散文,符合近几年以散文为主的选材特点。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春季高考的选文是小说《雁阵》、2004年辽宁卷的选文是纪伯伦的小说《认识自我》,选文体裁已开始有所拓展。2006年的选文虽说都是散文,但有些选文的文体确实难以界定。
2.选文大多是现、当代作家发表的年代较早的作品,当代作家的作品逐渐增多,2005年全国16套试卷有12套的选文是当代作家的作品,2006年仍有大量当代的作品。同时开始出现少量的外国作家的作品,例如2006年湖北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和浙江卷法国作家的《平面的生活》。
3.选文注重了对学生文化性的熏陶,新课标注重人文性的特点得以彰显。例如2006年山东卷的选文《文赤壁》就从赤壁写到了苏东坡,并且第19题考到了“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和评价”,对学生文化修养的考查十分明显。此外,安徽卷选文的主题是对屈原的解读,上海卷选文主题是世纪老人——冰心。以上试题既出自课外又联系课内,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4.选文命题具有规范的特点,中心明确、结构严谨,相应文体的要素清晰,紧贴教学内容,考查点分布广,题干简洁、明了,注重以文解文,题目设置的顺序与考生阅读的顺序保持一致性,并遵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理解到鉴赏的考查特点。选文阅读量集中在1000—1600字,分值集中在18分到22分,题量集中在4——6题,客观题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数量大幅度增加。
5.选文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生命意识为主题,着重感悟生命的美好,弘扬生命的力量。例如2006年全国卷一《阳光的味道》表达的是对阳光下农夫自然生命意识的赞颂和向往之情。(2)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学生自我精神世界关照的加深。例如2006年辽宁卷《杨柳》赞颂的是杨柳“贱”而有用、真而能下的人格特质。(3)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天地及学校和家庭生活,让学生从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体验生命的美好。例如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叙写的是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4)关注“和谐社会”培养学生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品格。例如2006年湖北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所表达的是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话题,在各地的高考试题中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6.地方卷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前一年高考全国卷的特色。2005年的全国卷这一部分放弃了客观题的考查并且分值增至22分,2006年全国17套试卷中只有四川、浙江两省仍保留客观题其余十五套皆采用主观题的考查形式并且14套分值在21、22分。主观题增加,加大了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主观题测试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考查,高考注重这方面内容的考查,无疑对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7.加强了对学生综合信息能力的考查,2006年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最大的变化是答案很难在原文中找到,在文中“抄”答案的现象越来越少,考生只有瞻前顾后综合解读,才能顺利作答,摄取跨度明显加大,思维深度和强度明显加强。
思路出新的另一个体现在于加大了对阅读能力E层级的考查,对文学作品鉴赏和评价的考查分值越来越大,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最高的,高考明显加大了对这方面的考查力度。
命题倾向趋向综合化,文章内容的理解、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以及情感态度的体悟呈现出一定的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例如2006年辽宁卷第21题“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既考查了文章主旨,又检测了行文的特点。
8.开放性试题增多,符合“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理念,越来越多的试题在人称使用语上由“作者……”方式转变为“你认为”“请简要赏析”“你怎样理解”等从读者、考生角度出发的命题。例如2006年山东卷第19题“联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和评价,100字左右”,2006年重庆卷的第19题“……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新课标认为阅读是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以往忽视读者体验的现象正在努力改变。
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文学作品阅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但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选文体例的单一化、命题阅读占统治地位、答案设置唯一性等都是需要突破的“瓶颈”。高考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终极评价,它不仅是语文内部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课程制定、实施和评价的关系来看,课程的制定、实施决定课程的评价,课程评价制约课程的制定和实施,如果评价机制过分滞后,会影响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推动课改的进程,需要语文教育界进一步探索。
(范小虎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