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丢失的“语文味儿”
2006-02-02王秀梅
“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性。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目前在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红杏出墙”、“为人作嫁”的非语文、泛语文现象,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倍受瞩目的语文教学,似乎是在无垠的草原里行走,于一路的奇山异水、繁花似锦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最大的悲哀就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失去语文独有的真味。那么,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儿”究竟是何以丢失的?又怎样才能找到回归的路?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就上述两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期待有识之士补苴罅漏。
一、“语文味儿”何以丢失?
1.多媒体惹的祸。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进驻课堂已司空见惯。毋庸置疑,多媒体以它动感直观、信息量宽泛等特点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多媒体更是成了公认的“宠儿”。当然,在适宜的时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可以提高课堂效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文同任何一门学科不同,它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带给学生的无限想象是任何多媒体都无法替代的。你可以用多媒体展现黄河浊浪排空、浩瀚磅礴的景象,却无法展现黄河的主人镇定自若、无惧无畏的凛然气概;你可以用多媒体展现老天鹅上下翻飞、前赴后继的破冰场面,却无法展现久久回旋飘荡在遥远的贝加尔湖上空的“克噜——克哩”声所包含的动人心魄的丰富内涵……再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本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完全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自由想象,让他们在心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桃源,若是用纷繁的多媒体画面代替想象,无视语言文字所特有的属性,“语文味儿”怎能不丢失?
2.课堂生成搅的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宜的应对与引导,从而形成课堂上“无法预约的精彩”。这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课堂生成的不确定性使有些教师在应对时盲目甚或狼狈,课堂教学往往陷入偏离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尴尬之境。这样的课,“语文味儿”也就无从谈起。如学习《赤壁赋》,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苏东坡搞错了赤壁之战的地点。于是,老师就和学生一起讨论起赤壁之战的地点来,略知一二的学生各抒己见,不知就里的学生有的随口附和,有的一脸茫然,老师因为没有准备,也不能够很快地拿出权威的意见或用教学机智来结束这场争论。就这样,一节课在信马由缰的你一言、我一语中结束了,成为一场“竹篮打水”式的无效劳动。这样的课连语文都没有了,更何谈“语文味儿”?
3.综合性学习捣的乱。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于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文教学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这也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提出的,本无可厚非。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汪汪会曲解“综合”的本义,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进课堂。如有的教师教《恐龙》一课,把视线只锁定在关于恐龙的知识上,先是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知道的恐龙知识多,再讨论或是争论恐龙灭亡之谜,课堂热烈得不亦乐乎。而潜心会文、斟词酌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却成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把语文课上成了活动课、知识课。再比如,有的老师讲《猫》,讲成了一堂关于猫的常识课;讲《看云识天气》,讲成了一节气象知识课;讲《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讲成了哲学课。而自己的语文,什么都没讲到。这样的“综合”,不加选择地将大量非语文元素搬进课堂,冲淡了语文本体,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此外,“语文味儿”的丢失,还缘于对“合作”、“对话”、“拓展”等一些关键词理解及把握上的偏颇,尤其是关于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使本来就问题多多的语文教学雪上加霜。总之,由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繁杂的语文教学理念,引发了课堂教学中“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乱局面,导致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迷失”,从而导致“语文味儿”的缺失。
二、寻回丢失的“语文味儿”。
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从迷途中回归?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重温课标——摆正工具和人文的关系。
“语文味儿”的丢失,从根源上来说,还是缘于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对新课标理念认识上的浮浅。成尚荣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课程改革到今天,我们或缺的仍然是理念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因此,寻回丢失的“语文味儿”,我们首先应该到理念的源头去寻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强调人文性,那语文课与政治课、科学课、天文地理课就没有什么两样,失去语文课独有的特性,也就失去了“语文味儿”。如果单纯地强调工具性,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失去价值引领,又走回到从前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支离破碎的机械分析的老路上来,同样也就失去了“语文味儿”。因此,寻回“语文味儿”,必须摆正工具和人文的关系。要弄清楚,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辩证统一、融为一体的,人文性通过工具性体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如果用这种“中庸”的观点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在作为生命思索和交往的语文之中,语文教学紧紧围绕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和谐共生而构建,那我们教学中的“语文味儿”就会浓厚起来。
2.聚焦课堂——凸显“听说读写”的地位。
“语文味儿”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文本的“言”,通过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第二,是文本承载的“意”,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第三,“言”与“意”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行为交融在一起,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感和美感。这种“味”儿,有时体现在字正腔圆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咬文嚼字的品评中;有时体现在含英咀华后的顿悟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这种“语文味儿”,是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字词词的丛林,留连于课文内容的山山水水、万紫千红之中,被言语所表达的那种意蕴和气息包围着,浸润着。在那些时刻,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听、说、读、写主宰着魅力无穷的课堂,远离了非语文、假语文、关于语文的东西,只剩下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言语魅力。这才是语文的真纯之味。
3.反观自身——提升语文素养和教学智慧。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语文课能否教出语文味儿,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智慧很关键。对文本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与其沟通对话,这样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先学会阅读,只有教师读懂读透文本,才能做出巧妙的教学设计,也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选好学生与作品沟通的突破口,架起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桥梁。否则很难上出语文课的应有之味。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他有着深厚的语文素养、高雅的文化品味,对语言文字有着敏锐的感觉,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受,这些都是上出“语文味儿”的前提条件。
此外,教师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学生和文本作品之间的多向交流过程。引领这一过程,既需要较高的学力、学识,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机智。因为在多向交流过程中,随时都会有自己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利用现实环境和课堂上临时出现的生成因素,捕捉住学生的情绪感受和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契机,从而引导教学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创造出浓浓的语文氛围。
(王秀梅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诸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