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阅读探究课文的策略
2006-02-02蒋志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而提问质疑就是其中的一种策略。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学生之想学,教学生之想教”正是我们“探究性课堂教学活动”所倡导的。我们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遇到: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如何让学生问出精彩?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寻找疑点。
1.盯住课题问“题眼”
学习文章,学生第一个接触到的总是文章的课题。课题往往蕴含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示了文章的中心。若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从课题入手质疑。
如教学《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飞渡”进行质疑:“斑羚作为陆地上善于奔跑的动物,它要‘渡什么,为什么要‘渡?”“为什么这里要用一个‘飞字?”“飞渡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等等。围绕这些疑问进行阅读,就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探究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触动了文章的灵魂。
2.找准切口问“文眼”
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何以如此?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我国古代文论中素有“诗眼”、“文眼”之说。所谓“诗眼”、“文眼”乃是一个比喻,即指诗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构思、情感、主旨的词句。“诗眼”、“文眼”是登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文章牵一发动全身之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到文章的“文眼“,再针对”文眼“质疑,这样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教学《小院》一文,在初读课文后:
师:文章最能反映作者感受的是哪一段?(提醒学生找“文眼”)
师:朗读这一段,大家来提出一些问题,看谁的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生自读最后一段后提问)
生1:我认为最能反映作者感受的词是“醉”字,作者是来旅游的,但仅仅是这里的风景让作者陶醉吗?
生2: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花映香熏的人家”,是一个“苍翠浸润的小院”?
生3:作者住的明明是一个旅店,这里为什么强调是一个“人家”呢?
(因为是从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中找问题,学生的上述提问,不用整合,每一个基本上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主问题”。)
3.拎起“骨架”问思路
任何成功的文章,行文总有思路。所谓“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思维轨迹、行文的先后顺序、感情流淌的线索、事情发展的进程,即古人所说的“意脉”。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可见,只要循着作者的思路,沿路而进,登堂入室,就能见到文章的真境,体悟到作者的真情,明了文章的真谛。
例如教学《风筝》一文,在初读课文后,我们把话题直接切入到第五自然段中的“精神的虐杀”这一点上。师提问:鲁迅现在突然明白过来自己小时侯的行为是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 ,这时候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自责、后悔后,教师再要求:圈划文中表示鲁迅情感、态度的词语,想想鲁迅的情感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部分是教师提醒学生把握文章中鲁迅的情感变化线索,学生在此基础上围绕情感变化进行的质疑,即使是一般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也往往是高屋建瓴的。如:这么一件小事,都二十年过去了,为什么鲁迅先生的心情还会那么沉重?弟弟那么喜欢风筝,鲁迅先生却为什么那么嫌恶,对弟弟做风筝的行为那么愤怒?弟弟“全然忘却”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反而心情沉重,甚至悲哀?学生马上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了,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是直奔主题。
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学生应多作这样的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事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等等。
4.抓住句子问语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就要从语言符号中获得心理历程。关注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思想性和语言艺术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引导学生抓住难句,前后对照,联系比较,发现矛盾处提出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进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主要是指语感),读了这篇文章,自己体会在哪些地方感觉语意不甚连,在这些方面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使学生思维深化。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写自己对百草园的印象时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不能完全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这不是有矛盾吗?既然是只有一些野草,为什么还是我的“乐园”呢?
(2)有些课文中的一些语句,作者为了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文中重复出现。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个反复处质疑,然后循着线索,顺藤摸瓜,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有些课文的内容,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容对比之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对比处质疑,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匠心,文章的精华。如《社戏》中,写我看戏的情景,有这么一句“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而且我们离开时也是“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说明戏并不好看。但是文章的结尾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导学生据此质疑,并且探究阅读,就能挖掘出“‘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独特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文章主题。
5.注意“陷阱”问“不疑”
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歌德也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所以学生阅读文章时不仅要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还要注意“陷阱”问“不疑”,对文章作深入的挖掘。
比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一学生提出:彩虹一般都是美好的象征,本文却是一个悲壮的感人泪下的故事,但文中几次描绘了美丽的“彩虹”,是为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这里的“彩虹”有怎样的意义?这问题提的多好啊!在一般人的“不疑”之处问“疑”。(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于是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探究,最终形成了如下观点: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
(蒋志明 浙江省兰溪市岩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