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语言:解读小说人物的有效途径

2006-02-02郭海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葛朗台动作小说

蒋成瑀先生比喻“语言是作者传意,读者理解的通衢”所以阅读小说就要借语言走进小说,走进小说的人物、故事、作者和文化等等。优秀作品的语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语言使用妥帖,语义表达适切,所以通过语言品读来教小说,才能真正抓住小说本身,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说语言的魅力。在小说教学中,关于语言的品味,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比较,揣摩人物的性格;可以换位入境,体味小说人物的感情;可以感悟语言的调子,撞击小说人物的灵魂。同样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语言,做更深入的品读。如将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替换,品读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描写人物特性的语句进行重新搭配,凭借语感看看是否妥帖。对章节的内容,进行调换,观察人物的描写是否合理。下面,我们将对三个教学案例,做学理的分析,进一步探索解读小说人物的有效途径。

一、替换一个字:尽得人物风流

替换,是指阅读到重要词语,特别是关键的动词、形容词时,试着用若干近义或同义词语去替换,然后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前后照应,语体风格等多角度加以辨别、比较和分析,从而充分领悟作品语言的准确、鲜明和得体,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高中小说教学,经常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读解小说的人物。如《药》中对康大叔的动作描写,在文中就有“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往下滴血的馒头……”将文中的“摊、撮、抢、扯、塞、抓”进行词语替换,让学生感悟到康大叔的凶恶残暴,毫无人性,杀人面不改色,以及野蛮粗暴,谋财不择手段。《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节中,写葛朗台动作的“纵”“扑”等词语,有许多老师也采用替换法,来解读葛朗台的贪婪本性。下面我们就从一个案例中观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替换一个字、一个词,寻找表达的妥帖,从中读解小说的人物。

案例:

(点评)开始对“抢梳妆匣”这个场面做“语言品味”的师生双向交流,在动态交流中进行小结,并向鉴赏的下一步“展开想像,再现形象”的过渡。

师:在“抢梳妆匣”这个场面中,你们认为哪个动作描写最生动形象?

生(齐答):“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句特别生动,特别形象?好在哪儿?

生(部分):“纵”“扑”两个动词好。

生(部分):比喻好。

师:还有呢?(学生沉默)

师: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课文中作者对葛朗台有四种称呼:“葛朗台”“老家伙”“箍桶匠”“老头儿”。咱们来替换一下。换成“葛朗台一纵一扑……”好不好?

生(齐声):不好。

师:一点感情色彩没有,不好。那么换成“老家伙一纵一扑……”好不好?(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说“不好”)为什么不好?老家伙是对人的一种轻蔑的称呼,带有嘲弄的意味,这种称呼往往出现在人物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作者的感情压抑不住的时候,这里矛盾冲突刚刚开始,有点欠火候。

师:再看“箍桶匠”,“箍桶匠一纵一扑……”好不好?(学生思考)箍桶匠跟葛朗台什么关系?(生纷纷小声议论)葛朗台原来是箍桶匠,他由箍桶匠发家,从一个粗野的不文明的下流社会的人慢慢爬上了上流社会。这个称呼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他是怎样发家的,怎么暴富的?这不蛮好的嘛,给我们很多联想?我们若把它与“老头儿”比较一下,不足就明显了。“老头儿”重点在哪儿?(生齐:“老”)多大岁数了?(生齐:“76”)76岁的老人如老虎一般一纵一扑,令人惊愕,令人喷饭,令人深思。[1]

此案例的替换,精彩之处在于教师能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细微处寻找到解读人物葛朗台的突破口,将人的称呼改一改,用“葛朗台”不好,因为“没有一点感情色彩”,用“老家伙”不符合当时的情境,“箍桶匠”只是揭示了他的发家史,“老头儿”一个“老”字,却能“如老虎一般一纵一扑,令人惊愕,令人喷饭,令人深思。”真是一个精妙的引导。一个替换,一个比较,将冰山下的三分之二的意蕴托出水面,让我们豁然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功力与火候。这正如老舍先生告诉我们的“同是普通的语言,为什么有人写得好,有人写得坏呢?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普通语言不是泛泛写出来的,而是用很深的思想、感情写出来的,是从心里掏出来的,所以就写得好。”高明的作家,能在一个字上寻找到表达的妥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字、一个词的替换,品出小说语言的味,读解出小说人物的饱满与鲜活。

二、搭配再造:品出人物的鲜活个性

搭配,就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或要求分配组合,使搭配的内容彼此相称。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语段的搭配。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可以凭借语境、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在语感的直觉作用下,寻找到妥帖的内容进行搭配,达到品味语言,读解人物的目的。

案例:

师:很好,请坐。“骗继承权”这个场面让人目瞪口呆,甚至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这个场面跟前面的“抢梳妆匣”不同。“抢梳妆匣”不仅有动作、语言,而且语言往往配合着动作、神态,描写是立体的。而这个场面更多是对话,没有什么人物的神态、动作,但读过之后,展开想象,却感到人物的神态动作好像在脑子中鲜活了起来。我从课文中找到了8个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句子,这些神态动作都表现了人物特定的心理。(投影):

1.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

2.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3.在女儿面前哆嗦

4.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5.脑门上尽是汗

6.他搓着手

7.瞪着金子的眼光

8.冷笑着

师:我再从课文中挑选了四个最能表现葛朗台此时心态变化的句子。第一句,第54小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第二句,第57小节“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哪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第三句,63小节“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第四句,70小节“……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散给谁都可以了!……”这四句话原文中都没有神态动作,请大家仔细揣摩投影上的8个神态动作,看哪一句可以和哪个神态相配?

(学生讨论)

生1:第一处配“他搓着手”。

师:“搓着手”?“搓着手”表现了什么?看174 页83小节,“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可见,“搓着手”表现很高兴,很满意吧。能配这个动作吗?旁边同学有没有纠正的?

生2:应该是第4句。

师:“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什么叫“差不多”?

生2:并不是真的慈祥,是装出来的。

师:这样的一件事,葛朗台却说“咱们中间有些小的事得办一办”,怎样的心态?更多的是一种虚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欺骗。第一处应该配4。再来看第二处。

生3:应该配5,“脑门上尽是汗”。

师:“尽是汗”是紧张。“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乍一看是紧张,其实是装出一副可怜样,利用女儿的感情向女儿施加压力,更多的是一种要挟。应该是哪一句?

生4:应该配3

师:对。这里是要挟,应该是“在女儿面前哆嗦。”再看第三处。

生(齐答):应该是6,“脑门上尽是汗”。

师:对。“脑门上尽是汗”表示紧张,把公证人的话打断,实际上是怕公证人说出真相,女儿不答应。但这句直接配上去不行,下文才是“尽是汗”,这里应该是……?

学生齐答:开始冒汗。

师:对,开始冒汗。同学学们说得很好,顾及了语境。再看最后一处。“我觉得更满意”,“更”告诉我们他已经蛮满意了,已经把财产继承权的一部分拿到手,现在想把所以的钱都捞到手。应该配哪一句?

生(齐答):7句,“他搓着手”。

师:很好。“葛朗台就是这样,从开始欺骗到后来的要挟,再到紧张不安,再到后来小心地巴结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再往下面看,有个动作,妙极了(生在下面抢答“抓”)。“抓起女儿的手往自己手里一拍。”干什么?生怕女儿反悔。再往下,他实在是太快乐了,幸福到了极点,于是“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女儿”,“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师:我们把想像投入小说,人物就如此鲜活起来。其实这些(指投影)根本不需要。我们是根据对话配上去的,换言之,这里的对话已经精妙到这样的地步:我们可以想像出怎样的动作,怎样的神情,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2]

教师从“骗继承权”与“抢梳妆匣”这两个场面各自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说起,启发学生借助想像,以作品文本中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八个句子与表现葛朗台心态变化的四个句子相配对,看怎样才能产生使人物形象进一步“鲜活起来”的最佳效果。这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它给学生一个启示:作家在文本中留下的一些“空白”,需要以想像来充实,这是让鉴赏主体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对人物形象的审美再创造。学生初读文本时,并没有从“骗继承权”这一场面中产生兴奋点、共鸣点,正是没有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结果。于是教师就根据小说中已经有的精妙的对话,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人物的动作、人物的神情,让人物在阅读中通过学生的再创造,变得鲜活,变得形象而饱满。所以,高尔基曾经说过,他非常佩服巴尔扎克,佩服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语言,以为并不需要人物的神态动作,也能想像出人物的模样。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得用好这些绝好的例子,将小说教活。长此以往,进入把小说当小说来教的境界将不会太远。

三、调序比照:探究人物的心理意蕴

调序,是一种打破作者原来的创作思路,或者文本原有的思维逻辑,或前后调换,或中间调到开头或结尾。可以是词与词的调换,也可以是语段与语段的调换。将调换后的内容与未调换的内容,进行比照。挖掘人物行为与心理在一定的情境中的合理性,从而寻找人物在小说艺术中的真实性。

案例:

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并说说究竟如何“耐人寻味”。

先发动全班一同来找“耐人寻味”的动词,并且都能够说出“耐人寻味”来。

第一部分中,有四个地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展开讨论:

……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我特别提醒学生钻研,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

我开玩笑说,“这里华老栓好像吃了兴奋剂,”学生哄堂大笑,我说,“当然仅仅是比方,同学们想想,华老栓的‘兴奋剂是什么?”

学生们都抓住了“觉得爽快”“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等等语词。

学生说:“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

有学生说:“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华老栓当了爷爷。”

学生们都会意地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也给予表扬。

我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我一提出问题,一下有点冷场。学生们都在思索。我先提醒学生翻书找到华老栓回来时候,鲁迅描写华老栓的段落。

学生很快找到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的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有学生说:“把前面取药路上的描写放在这个地方,未尝不可。”

有学生说:“放在这里,肯定不行,像前面华老栓‘跨步格外高远,那还不把人血馒头给丢了!”显然,这个学生读得仔细。

有学生继续补充:“前面重点写华老栓的兴奋,因为他觉得特别新鲜,因而也激动;而后面重点表现华老栓的小心翼翼,当然他也激动,但是他主要是紧张,害怕把人血馒头弄丢。所以不能把兴奋时的激动‘跨步格外高远等等的描写放在这里。”

我补充:“兜里装着钱可以高视阔步起来,钱不至于丢,捧着人血馒头高视阔步,那人血馒头就成了泥土馒头了。概括说,前面是取药路上单纯高兴,后面是取药回来因为过度高兴而紧张。”[3]

韩军老师教授《药》时,在第一部分解读华老栓一大早去取药的教学环节上运用了“调序法”他首先让学生寻找本段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学生找到了对华老栓去刑场取人血馒头的“兴奋”的神情进行品读。学生通过自己原有的认知解读了华老栓的内心世界。而教师在此“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使学生进入了另一层次的对人物心理意蕴的探究。阅读当以学生为阅读主体,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韩军老师就是从学生无疑之处发现了一个阅读的突破口,运用调序的方法,促成学生深入地思考与探究。取药前与取药后,同样写了华老栓的兴奋,可那兴奋却是全然不同的含义。取药前是想像中自己的孩子吃了人血馒头后,病好了,家庭幸福了,一种虚幻中的单纯的高兴。而拿药后,有种得药的兴奋,又怕药被自己弄坏了,弄丢了,甚至被谁抢了的紧张的兴奋。在细致的揣摩中,学生触摸到华老栓隐蔽的内心世界。探究到他之所以愚昧无知的真正根源。学生在阅读时,要读出小说耐人寻味之处,读出小说人物丰富的心理意蕴。学生的内心原本就应该是丰富,当这样丰富的内心被一时遮蔽,老师就成了黑暗中的那盏灯,将学生引向顿悟。

注释:

[1][2] 韩承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http://www.snd-edu.cn/szsyzx/jyz/yw/xx2/200638154453.asp

[3]韩军讲鲁迅的药

http://www.ycgz.cn/cz/index/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63

(郭海音浙江温州第二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葛朗台动作小说
白领葛朗台的秘密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动作描写要具体
《欧也妮·葛朗台》的人性寓言
烘云托月月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