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莫宗江先生
2006-01-11莫涛
莫 涛
父亲是位儒雅的学者,慈祥又多才多艺。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看父亲画画。吃过晚饭,父亲刚刚坐到写字台前,我就迅速地爬上他的膝盖,给他戴好老花镜,母亲拿来一块可以画水彩的纸和笔,父亲按照我要画的主题挑选出合适的水彩颜料……我屏住呼吸,兴奋地看着他神奇的笔尖在水、调色盘和画纸上有节奏的轻轻拂过,魔术般地在纸上浮现出各种梦幻般的风景和神奇的房子。此时,全家早已融入了那画意中……父亲很瘦,身体又差,每次我都是坐到他抱不动我才下来。在我熟睡后,父亲才在灯下伏案工作、研究。
淡泊名利一直是他的原则。记得小学2、3年级时,听同学的父亲说起我父亲是参加国徽设计的人,就兴冲冲地跑去问他,父亲却淡淡地说不记得了。再三追问,他才说:“国徽当年是向全世界的华人征集方案,现在的国徽不是哪一个人设计的,而应该说是全体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之前,我并不知道父亲参与清华校徽设计和之后的与梁思成、林徽因、高庄等先生一起设计国徽的工作。那时,只知道父亲的画让年幼的我看着非常入迷,对他当年在二战炮火中的考察和工作热情羡慕不已。
父亲对孩子总是言传身教。父亲小的时候,外婆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外婆深知做人文化修养的重要,以至于在外婆严厉的管束下,父亲从小便在读书、写字、绘画,下棋等方面超出同龄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始终严格,但对孩子们却十分宽容,对我甚至可以说宠爱有加。他并没有用外婆的方法来要求我们,而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和最好的,要求我们做事情应当全力以赴。
在家人的引导下,我和哥哥都学习过小提琴。我当时学琴并不十分情愿,尤其是练习曲。父亲开玩笑地说:“你好像在锯木头?音乐要用心去学。”边说边接过我手中的提琴,演奏一小段他独特风格的名曲,每每总会让全家沉浸在快乐中。就像他常对我们说的——“音乐、文学、绘画和书法都是培养修养和品位”。回想起来,父亲当年是通过音乐和绘画,培养我们做人的修养和对艺术的品位,能够心平气和地待人接物,同时让我们的内心更加丰富。记得他说过:“你可以买不起那些艺术杰作,但应该知道它们,懂得欣赏它们。”耳濡目染中,父母带我走进了音乐和绘画的艺术殿堂。
“人天分各有不同,尽你所能去努力了就是好。”记着父亲的教诲,我从事二十余年古建筑维修和仿古建筑设计,以及古建筑模型工作。在工作中总是尽可能地追求“更地道一些、再好上点”。带着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欣赏和痴迷去努力。
我对古建筑的着迷,一个重要原因是小时候看父亲的《世界美术全集》。这套书内容涉及了雕刻、绘画、书法、建筑等许多方面。当年,很多看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追着父亲东问西问。父亲工作很忙,为了满足我,他总留出些时间给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答疑。不过,有个要求——要我学会分门别类提问一批问题。
一天夜里,我偶然起床,竞发现他一边吃胃药,一边在灯下为我查资料,只因为他答应我第二天告诉我问题的答案。从此,我不再限定父亲的答疑时间。儿时的我沉浸在探求的喜悦中……
父亲从来不孤立地给我讲解问题。比如讲某个细节,他总是将不同时期的建筑、绘画结合在一起谈。父亲一直对建筑史和艺术史进行综合研究,他认为这两者是不应该割裂开的。他说:“如果你要了解一个建筑,一定要全方位地去研究,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有这个建筑,因为当时在技术上达到了,人们的使用上有需求,国家又有财力的保证,这才有了它存在的条件。”
父亲总是在捕捉我感兴趣的东西,并根据这个去引导我学习钻研,并鼓励我做这方面的尝试,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去阅览书籍,在他看来,因材施教才是合理地促进孩子成长的方式。
父亲是个正直的人,始终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20世纪40年代,他在清华教书的时候,一直跟学生讲要“教育救国”。当时,他的一位学生是中共地下组织的小组长。由于身份保密,工作很忙,在期末考试不及格。父亲却不知情,义正词严地说:“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好课业,他这样拿什么报效国家?”后来有人通过楼庆西先生转告他真实原因,父亲这才给了那个学生一个及格,但要求那个学生一定要自己补课。
父亲刚正不阿,始终不肯为名利折腰。在他老年的时候常将两个字挂在嘴边——“晚节”。他说:“人要注意晚节,更何况我是一名教师。”父亲离休后,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当时我待业在家,生活上有些压力。恰巧那时有两家公司出面,希望聘请父亲到公司当高级顾问和名誉董事长,做一些鉴定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对学者而言,有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就这样,我一点一滴地慢慢体会着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文明。
父亲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工作。他躺在病床上对我说:“等我好一点,你把家里的资料拿来,我发现还有些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我不能解决,你就拿给能解决的人,让后人去做,他们应该比我们做的更好——青出于蓝……”这让我想起17岁生日那天,父亲送我的一句话,“淡泊明利、宁静致远。”
回想父亲留给我的记忆很多,一直在激励着我……
(莫涛口述/王雯淼整理)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楼庆西教授、李湘君老师提供照片)
作者:莫涛,中国文物研究所传统工艺工作室特聘技术支持
王雯淼,《建筑创作》杂志社记者
收稿日期:2006年11月
莫宗江先生简历
莫宗江(1916-1999年),广东新会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副主任著名建筑历史学家。
1931-1946年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先后为绘图员研究生、副研究员。1946-1999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
1932-1942年营造学社自北京-四川辗转190县市,先后实地考察测绘古代建筑遗构约2738处,莫宗江参加考察了其中的123个县市约2000个遗址、遗构。在此期间,他以长篇研究论文《宜宾旧州白塔宋墓》(刊载于1944年10月《营造学社汇刊》七卷期)《山西榆次永寿寺雨华宫》(刊载于1946年10月《营造学社汇刊》七卷二期)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他协助梁思成先生撰写《中国建筑史》《APictori 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图象中国建筑史),绘制了这两部著作的大部分建筑图,此外,他代表中国营造学社参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前蜀王建墓考察工作,完成了大部分的建筑雕塑测绘图和王建墓雕塑艺术的长篇论文,当即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可惜由于战乱,论文手稿遗失。新中国成立之初莫宗江先生积极参与共和國国微的设计,是国徽设计小组的主要成员。1951年,莫宗江先生参加文化部文物局“雁北文物勘察团”,完成学术论文《应县朔县及晋祠古代建筑》。
1949—1966年,从事清华大学建筑史教学之余,专力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园林艺术并协助林徽因从事景泰蓝的艺术创新。遗憾的是,这份论文手稿在“文革”中散失,仅在他指导的研究生张锦秋所做毕业论文《颐和园后山西区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及利用改造问题》中可管窥他在这一领域的造诣。“文革”结束后,莫宗江得以恢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他借指导研究生之机,重新考察了一些重要的古建筑遗构,如滦源阁院寺福州华林寺等,于1979年完成论文《滦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史论文集第2辑),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福州华林寺大殿》(杨秉纶、王贵祥钟晓青等合撰)刊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9辑。
20世纪80年代起,莫宗江先生担任《中国美术全集》建筑卷的学术顾问。
1987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成员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
1989年,与老朋友陈明达先生合撰《巩县石窟寺雕刻的风格及技巧》,在美术史论界引起轰动。
1999年11月,在病痛中仍奋力校阅老友陈明达先生的遗稿《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1999年12月8日,在北京大学校医院病逝,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