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切除后怎么还得胃癌?等

2005-12-31

祝您健康 2006年1期
关键词:溃疡病降压药耐药性

胃切除后怎么还得胃癌?

我父亲今年58岁了,7年前因胃溃疡病做了胃切除手术,术后情况一直较好。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常觉上腹饱胀不适,隐隐作痛。前几天,我陪他到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他做了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并取了组织送病理活检,最后确诊为胃癌。我觉得不可思议:7年前已经把胃切除了,怎么现在还会得胃癌呢?

山东刘铭

刘铭读者:

通常,胃溃疡病做胃切除手术,并不是把全胃切除,而是仅切去2/3左右,余下的1/3称为残胃。残胃不但有发生癌变的可能,而且还不少见。据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胃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发生率为1%—11%,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或更长时间,部位大多在吻合口的胃侧和胃底贲门部。

残胃癌形成的原因,与胃切除手术时,幽门一并被切掉有关。幽门有收缩、关闭功能,有效地阻止十二脂肠内的胰液、胆液和肠液反流入胃。胃切除术后,幽门的功能丧失,胰、胆、肠液很容易通过新建的胃肠吻合口反流人胃。这些碱性的消化液,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能破坏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容易引起残胃炎,长期严重的残胃炎,粘膜上皮反复受到损害,部分患者有可能发生癌变。

一般来说,残胃癌并无特殊的症状。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残胃癌的可能:上腹饱胀不适、疼痛、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上消化道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药物治疗未见好转。

对残胃癌的预防,主要是在胃切除术后,特别注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这样,可以减少对残胃的刺激,减轻残胃炎的病情,减少残胃癌发生的机会。残胃炎病程在5年以上者,最好能定期(如每年一次)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变发展情况。

郁文静

降压药会耐药吗?

我是一名高血压病人,一直服用复方降压片来控制血压,现在血压基本稳定。可这种降压药物我已经服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我担心它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不好而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请问,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吗?我是否需要更换降压药?

云南董云彪

董云彪读者:

降压药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只要血压控制良好,可不必更换降压药。药物的耐药性一般是指在用药的过程中,或者再次服用同类药物时,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此种现象多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而对于高血压病来说,性质截然不同于感染性疾病。当然,病程久了,参与的因素也会逐渐复杂起来,原来处于被动状态下的多种脏器,如心脏、血管,特别是肾脏,也会摇身一变,成为高血压的帮凶,相互推波助澜,导致原来用的降压药难以控制病情。但这种现象有别于微生物的耐药性,只需要在服用原来药物的基础上,做些适当的调整即可。临床实践也证实,很多患者长期服用某种降压药,可以达到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高血压患者无需频繁更换降压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大幅度的起伏,反而引起重要脏器的损害。

高血压患者虽然没必要经常更换降压药,但应该密切关注降压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见的有干咳、浮肿、电解质紊乱、心率缓慢等。因此,病人在用药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心电图、尿常规等,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药物调整。

陈福新

小儿怎会患上消化道溃疡病?

我儿子今年9岁,平时体质不好,很容易患病发烧,每次他发烧时,家里人就给他服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药。可最近孩子的食欲似乎越来越差,还经常喊肚子痛,我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我儿子得了十二指肠溃疡。为此,我们全家人都很焦急:几岁大的孩子为何会患上这种病,该怎么防治呢?

广西蓝萍

蓝萍读者:

引起小儿溃疡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毫无规律和节制,是一个主要病因。不良的精神刺激,如学习过于紧张、休息不好,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过多,直接损害儿童稚嫩的胃肠粘膜。另外,药物损害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因。有的孩子一发烧,其家长动不动就给口服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泼尼松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对胃肠粘膜均有损害作用。近年来,医学家研究发现,肠道幽门弯曲菌感染也是引起溃疡病的一个重要诱因。

小儿溃疡病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其发病率是胃溃疡的3~5倍,并且男孩多于女孩,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消化道溃疡最常见的症状是食欲差,患儿往往发育不良或消瘦,常出现腹部不适,如腹痛、嗳气、泛酸、呕吐、便秘等,其中幼儿常自诉脐周疼痛,年长儿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以上腹部疼痛为甚。大多数在饭前疼痛,进食后方可缓解,个别患儿可发生呕血、血便或穿孔。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多不典型,加上小儿又不能准确地描述起病时间、腹痛的部位、性质及发病规律,易被家长和医生忽视,误诊为肠道蛔虫症、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小儿如果反复发生腹痛,尤其夜间频繁,且常规驱虫效果不佳者,应想到患消化道溃疡病的可能。

由于小儿胃肠粘膜修复能力强,溃疡一般较易愈合,故轻者注重膳食即可,进食应以软食或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重者可口服抗溃荡药物,如雷尼替丁、甲氰咔胍、胃仙等。少数患儿如出现幽门狭窄、溃疡穿孔和出血等外科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吕斌

心绞痛间歇期能否进行运动锻炼?

我是一名冠心病患者,曾经多次发生心绞痛。我的心绞痛发作较有规律,每1~2个月发作1次,并且发作与劳累或剧烈运动有关,医生诊断为“劳力性心绞痛”,给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目前,我已有近半年无新的心绞痛发作,想和其他老年人一样外出运动锻炼,但家人不放心,担心运动锻炼会引起心绞痛再发。我该怎么办?

甘肃张健

张健读者:

冠心病患者只要不处于发作期,并经治疗有效,处于间歇期或缓解期,是可以进行适宜运动锻炼,并能胜任运动锻炼中的心脏负荷。合理运动锻炼,非但不会诱发心绞痛,而且还是一种疗法,称之为运动疗法或体疗。

冠心病患者在间歇期参加适宜运动,其益处大致有5点,即:

(1)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每搏输出量,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心脏负荷及需求。

(2)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冠脉循环的血液供应。

(3)增加心肌功能的储备量,增强日常生活的能力,减轻疲劳感。

(4)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改善血压,从而减少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

(5)协调全身各个系统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增加综合体质,增加体力,促进疾病康复。

由此可见,当疾病经治疗得以稳定后,不要惧怕运动锻炼,而是尽量去参加运动锻炼,以进一步促进疾病向良好方向发展。当然,冠心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是有所讲究的,如下几点值得关注并认真去做。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一般认为步行和太极拳为适宜项目。其次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再次,不可忽视运动前后的自我保健。包括:

(1)运动锻炼的开展最好有医务人员的指导,例如能否运动,应先征求主治医生意见并听从其建议。

(2)运动前应有一段时间的准备活动,如弯腰、甩手、甩腿、活动脚腕及深呼吸等,这一准备期应在5~10分钟。

(3)运动中应自测心率,适宜运动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50%~70%),以微汗、呼吸心跳次数略有增加、无不适感为宜。

(4)运动后要适当做整理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以防止血液大量聚集于四肢,减少回心血量而诱使心绞痛发作。

韩咏霞

猜你喜欢

溃疡病降压药耐药性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