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十发和他的斋名

2005-09-26

鉴藏 2005年4期
关键词:程家三板斧锅子

程 助

每一个画家都愿意为自己的画室起一个斋名或几个斋名,以表示自己的志趣和爱好。程十发也不外乎此,但与众不同的是程十发的不同斋名是随着他的艺术人生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斋名,能清楚地反映了他的艺术进程。

程十发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画的是传统的山水画和人物画,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加工作,在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绘制连环画,由于过去学的是传统技法,而今连环画、年画创作完全要写生功夫,用写生技法来表现现实题材,程十发深感自己的写实技法不够,除拼命用功学习西方素描和深入生活写生真人真物之外,还给自己起了斋名叫“步鲸楼”,即步曾鲸后尘之意也。曾鲸是明代以提倡写生写实著称的大画家,程十发以前人的写实精神,来勉励自己不断在写实的道路上奋进。

进入20世纪60年代,程十发的连环和年画创作进入了成熟期,从不会画画时创作的连环画《野猪林》到60年代《阿Q正传一百0八图》和《胆剑篇》等,“步鲸楼”正起到了激励程十发不断写生,不断用现实手法创作,从而在绘画艺术上获得了成功。1957年,程十发从出版社调到了上海中国画院,画院以创作国画为主,程十发又回到了他青年时期学习的氛围之中,自然兴奋不已和游刃有余。但此时的他仍沉浸在连环画创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和成功之中,他难以割舍连环画之情,而出版社也少不了他这一位连环画高手和快手,所以他调入画院后,利用晚上时间仍不倦的创作连环画,并把连环画技巧和传统国画技法加入进来,创作属于他自己的水墨画,实际上是变革现代的国画。当时正值国内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生活困难,画家也常常为经济拮据而发愁,这样更加重了程十发的负担,他必须多画连环画,插图来赚取稿费,养家糊口。程十发太难了,他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了多画即使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这时的他,觉得斋名“步鲸楼”已经不能达意了,就重新起了一个新的斋名,“不教一日闲过之斋”,就此出现在程十发的画幅之中,程十发抓住每天每时,分分秒秒,发奋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程十发的绘画艺术除可称长足进步外,还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完美、成熟,至今人们在赞叹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精美画作之时,不应该忘记他的勤奋、他的刻苦,不要忘记他的“不教一日闲过之斋”。

即使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程十发只要一有机会仍笔耕不辍。到了80年代前后,程十发的国画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开创了程十发的新风格,人们至今赞叹不已的几幅国画精品都创作于那个时期。1980年,程十发作为北京荣宝斋首位到日本开个展的画家获得了赞誉,国内及海外来求画者不断,当然赞美之声此起彼伏,这时的程十发觉得又应该更改斋名了,他记得古训“满招损谦受益”,他还要进步,就必须保持谦虚的姿态。这时他巧妙沿用自己的姓和历史人物程咬金的姓相同的条件将程咬金著名的三板斧妙用在了自己的斋名上“三釜书屋”,意即你们也不要赞誉我的画,我也只不过程咬金三斧头而已,本事不多。并且以免“三釜”的“釜”有刀光剑影之感,他将三“斧”的“斧”改成了“釜”,即为锅子的意思,音仍读“三斧”的“斧”。后不断有人问他,“三釜”的三只锅子是什么,他笑答:国家、集体、个人的三只锅子,即国家有了,集体才会有,有了集体,才会有个人。这是毛主席的一贯教导。“三釜书屋”正是一个有趣的斋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程十发在松江建造了一栋小楼,作为沪上躲避闲人杂事的去处,在那里他也经常画画,在松江画的画上他都是使用“修竹远山楼”的斋名,此斋名是取自黄鹤山樵的一幅名画之名,而实际上正反映了他松江小楼的处境。因为松江后面有余山,但离开较远,屋外小园内种了不少竹子,故称“修竹远山楼”名符其实。

到了2000年之后,程十发的身体日见衰老。2002年,程十发因心律衰竭在瑞金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使老人家又重获新生,在出院后来到他的程家桥新居,第二天起身就用四尺整宣纸写了一首打油诗:“今日重回程家桥,风光依旧宅门高,而今借重三板斧,老朽耄矣让儿曹。”诗中第一句,是他借程姓和程家桥之程,表白他本应住在程家桥,这是程姓之家。第二句反映了他病后重生的喜悦心情及不忘到新居,觉得新居比老房子要好得多的满足之情。第三句他仍旧不忘程咬金,仍不忘三釜书屋,而今,他及子女们都要牢记三板斧给他带来的成功,谦虚、勤奋给他带来的结果,望后辈们仍保持谦虚品德,将这一精神继承下去。第四句的意思更明白无误地表达他进一层的谦虚和谦让之意,自己老了,今后要靠后辈们继续努力了,再创新风格,再绘新作品,表达了老人家极为谦和的心态。第二天我要为他的书房刻一块匾,请他题写“三釜书屋”,不料他写了四个大字“三釜老屋”,老人家又为自己更改了斋名,他觉得自己“老”了。此斋名一直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

程家三板斧锅子
一只老锅子要跳舞
程家玉
写给大自然的诗
擦锅子的昨天与今天
程咬金为什么只会“三板斧”
缘,妙不可言
月色溶溶
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急需“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