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巴颜喀拉山

2005-04-29吴玉虎

大自然探索 2005年1期
关键词:黑颈鹤野狗秃鹫

吴玉虎

巴颜喀拉山——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水丰草美,景色迷人,牦牛和藏羊成群游荡,自古以来就是青藏高原上美丽的天然牧场。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的果洛、玉树和四川省的阿坝三个藏族自治州境内。位于山脉西北部的主峰海拔高达5266米,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发育有现代冰川。巴颜喀拉山属于东昆仑山尾翼的南部支脉,同时也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其南坡径流汇入通天河和金沙江而属于长江流域;其北坡径流则汇入玛曲属于黄河流域。因此,巴颜喀拉山也被称为“江河的摇篮”。

过去,由于巴颜喀拉山山高水远,交通不便,是科学研究特别是生物科学研究的薄弱地区。近代以来,陆续有各种科学考察队来这里进行考察。我有幸多次来到这里进行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每次来这里,都会留下一些令人难忘的记忆。

珍禽黑颈鹤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源区作为闻名于世的“中华水塔”,不仅分布着无数的河湖水域、山泉、冰川,而且分布有大片的高寒类型的湿地,因此是高寒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

多年前,我随草原建设规划调查组,骑马来到了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黑河乡野马滩一带。这里辽阔坦荡,水草丰盛。每年夏季,许多水禽和野生食草动物都栖息于此。黑颈鹤就是其中之一。黑颈鹤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禽类,驰名国内外,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观赏价值。美国的鹤类研究中心早就收集齐了世界现有15种鹤类中的14种,但至今独缺黑颈鹤标本。

黑颈鹤是目前世界上鹤类中濒危程度最为严重的一种,全球仅存不足千只,已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中。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些湿地中,黑颈鹤呈少量或零星分布,一般仅2—10只,最多也不过50多只,很少有更多一起活动的。黑颈鹤的觅食和繁殖地多选择在高寒沼泽湿地或高寒沼泽草甸,以及湖滨草滩等处。这类地方人烟稀少,水草丰美,食物充足,是黑颈鹤的理想栖息地。

初春的3月,尽管这里仍被白茫茫的冰雪覆盖着,大地依然冻得硬如铁石,但是,黑颈鹤已经从遥远的南方越冬地飞回到这里,为繁殖它们的后代进行着早期的准备工作。飞行时,它们都是列队而飞,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V”形,有时则排成一路纵队,不紧不慢地挥动双翼,飘飞而来,飘飞而去,动作轻盈,姿态优美。

黑颈鹤的食物以鱼、鳅类、贝壳等动物和高原植物的种子和根茎为主。传说黑颈鹤同天鹅一样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并且从不离异,任何一方丧偶后也不再另觅新欢,而是独老终生。当地的藏族同胞历来就有爱鸟护鸟的传统,特别是对黑颈鹤更是视为象征吉祥、幸福的神圣之鸟,从不加害。偶尔有人碰到受伤的黑颈鹤,也会把它送进寺院,进行救治和养育。所以一些寺院里经常饲养着黑颈鹤。

我们到达野马滩时,先后看见了好几对黑颈鹤。我们试探着骑马靠近了其中的4只,距离不足50米。从其举止的亲密程度看显然是两对恋人或是两个家庭,这其中有许多动作都是黑颈鹤之间的求偶行为。它们一会儿追逐嬉戏,跳起旋转的轻盈舞蹈,一会儿又引颈鸣叫、有唱有和……我们在一旁现赏着,许久都舍不得离去。

黑颈鹤一般到5月初开始产卵,通常每窝产卵两枚,历经31—33天的夫妻轮流孵化,雏鸟便可出壳。幼鹤出壳后10多个小时即能下水游泳。它们浑身毛绒绒的,很可爱。母鹤对它们爱护倍至,精心喂养。但是,雏鸟之间却并不团结,经常相互打斗,有时难分难解,甚至出现伤亡。这种在鸟类中少见的不良行为,或许也是黑颈鹤数量奇少的原因之一吧。但是,作为一种生存竞争的行为,这或许又正符合自然法则。

神鸟秃鹫

秃鹫是青藏高原上体形最大的猛禽,体重有七八公斤,双翅展开时接近2米,令人生畏。一次,在野马岭附近的一座小山包上,我们发现一群约有一二百只的秃鹫,正围着一头死牦牛在抢食腐肉。死牛周围方圆近百米的地方星星点点地站着的全是秃鹫,它们全身乌褐色,颈部秃裸无羽,颈根部的领羽外翻呈淡褐白色,恰似围了一条绒绒的毛围巾。这种形象或许就是人们把它们称为“座山雕”的缘由吧。

为了观察秃鹫的生活行为,我们几个人索性下马,在距离它们100多米的草滩上席地而坐。只见在死牛的身上,一二十只秃鹫挤在一起,半张着翅膀,推来拥去,各不相让。一旦有哪一只抢到一块腐肉或骨头,就会赶紧跳跃着跑向稍远一些的地方,看看后面没有同类追来,就找一处自认为安全的所在,独自享用。享用完毕,回头又半张着翅膀,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再过来争抢,直至吃饱或是把肉抢光,才肯散去。有趣的是,它们之间的推推搡搡,只是为了挤走对方,好让自己占据有利位置,并不直接发生争斗。而被挤走的一方常会换个地方或仍在原地继续加入争抢的行列。即使有日寸被对方推个趔趄,甚至到嘴的肉又被抢去,也从不会恼羞成怒,大打出手。推挤的双方常用翅膀来平衡和支撑身体,以防被挤倒在地,有时也用翅膀去推挤对方,但是,它们尖利带钩的嘴却始终不愿离开腐肉和骨头。看见我们骑马走近,它们纷纷跳跃着奔向远处,但并不飞走,当我们刚一离开,它们便又争先恐后地跳向死牛。

藏族同胞中多有天葬的习俗,即把死者的遗体送到专门的天葬台,在经过一套简短的宗教仪式之后,就将遗体分割、剁碎,让秃鹫吞食,吃得越干净越好。他们相信,这种天葬会使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国”。

秃鹫一般在森林中的大树上营巢产卵,繁殖后代,但它们的觅食地却经常在没有林木生长的高山草原地带,所以经常需要长途飞行。与秃鹫在长相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相似的还有一种胡元鹫。顾名思义是因为它长着一撮小胡子,同样也是青藏高原上的大型猛禽之一。

当地人告诉我们说,秃鹫是他们心目中的“神鸟”。我们所见的这种场面除了在天葬台,一般人平时不易见到。秃鹫有时比这还多,它们的力气很大。据说十几只秃鹫可以抓起一头牛飞到空中,然后在一定的高度将牛扔下来摔死,再行饱餐。

其实,秃鹫通常只是喜欢觅食腐肉,对高原上因老、病、冻、饿等原因而倒毙,甚至已经腐臭的动物尸体感兴趣。由于它们的“打扫”和“清理”,不但清除了草场污染,清洁了高原环境,美化了自然景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所以,人们把它们和乌鸦等其他类似的以食腐肉为主的飞禽通称为高原“清道夫”。由于秃鹫和胡元鹫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神鹰”,所以,人们普遍对它们敬畏有加,它们也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巴颜喀拉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异常苛刻的,同时也足见生活在这里的生物种类及其基因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沐浴雷雨冰雹

高原地区夏季的气候变幻莫测,经常是晴空万里顷刻之间就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但当你惊魂

未定时风雨雷电突然销声匿迹,太阳又露出热辣辣的笑脸。而当你正在庆幸之时,说不定一阵非雪非雹的“冰粒”又突然降下,劈头盖脸打得你晕头转向。在巴颜喀拉山地区的考察中,这样的遭遇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有时一天能碰上好几次,淋湿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一次,我随一支科考队到玛多县黄河乡热曲河畔的白玛纳草原考察,就遭遇到了这样的鬼天气。当时一阵凉风刮过,不知从哪里飘来一片黑云,而且越积越多,紧接着就是列列的闪电和隆隆的雷声,随后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远离当地住户而又无处躲藏的我们只能默默地接受雷暴的“狂轰乱炸”和天水的“洗礼”和“沐浴”。

长期的野外考察经验使我每到这种时候总能迅速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为防雷击,我和同行的玛多县兽医站的陈家牧先生跳下牛背,首先将身后的自动步枪的枪刺收折后倒背在背上,以防引来雷电,然后牵着牦牛到附近的一道土坎下蹲着,并和牦牛保持一段距离,任凭大雨冲刷。

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牦牛的庞大身驱来稍挡风雨呢?根据科学常识:当雷阵雨降临时,在野外的人应尽量找低洼处暂避,以防突出地面较高的物体如大树等引来雷电。这时我们不仅不能到大树下躲避,而且还要防止“跨步电压”的伤害。所谓跨步电压,就是当雷电闪击到地面的某一处时,会在该处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电位场。人畜在此范围内会由于跨开的两腿间的电位差而造成伤亡。所以当雷电轰鸣时,在野外的人不宜多跑动,而应双腿并拢站立或蹲于尽可能干燥的隐蔽处,以防跨步电压。但是,我们骑来的牦牛却是不理会这些科学道理的,仍旧四蹄叉开,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真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架式,我们对它们就只好是“敬而远之”了。

我俩相依着斜靠在低洼的土坎边,拉起上衣从后面盖住头顶。不绝于耳的隆隆雷鸣伴随着猎猎闪电几乎响了半个多小时。我们起初只觉得雨水冰凉,待到后来竟冻得浑身发抖,因为这时已是冰雹加雨了。玉米粒大的冰雹打得我们疼痛难忍。为保护头部,我们先是用双手撑起盖在头上的外衣,以减轻冰雹直接击打头部的疼痛。头部虽然暂时被护住了,两只手却不时被击中。后来,我索性把六七公斤重的标本夹子顶在头上,至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脚腕部,已被打得发青而且麻木了。这时,比我年长十几岁的陈家牧是一副什么惨象,我就无从知晓了。

半个多小时后,雷声终于停了,冰雹也停了,这时我们才敢起身。环顾四周,身边已积了一堆大大小小的雹粒,土坎下已成一条浑黄的河流,而我们的双脚则几乎全在水中,全身早已湿透,整个人就像刚从水中爬上来一样,冻得直发抖。

命运各异的藏狗

巴颜喀拉山地区的牧民,家家都有养狗的习惯。一般在每户帐篷前后,都拴着一两条甚至三四条狗,此外,还有散养的狗。通常拴着的狗要比散养的狗厉害得多,它们也只是在白天才被拴着,一到天黑就会被放开。所以,每当夜晚,如果没有主人出来为你挡狗,不要说来访的客人进不了帐篷,就是我们这些常可在白天进出走动,且已半客半主的熟面孔想进出帐篷,也是有危险的。

狗既是牧民放牧牲畜的好帮手,又是看家护院所必不可少的。在草场辽阔,牧户稀疏的高原地带,经常有狼、棕熊甚至雪豹等食肉动物光顾牧户的牛羊群和散养的马匹,特别是在夜晚,狗能及时提醒主人注意安全。所以,这里的牧人对狗特别器重,有的就像家人一样,进出都不离左右。许多藏族小伙子经常把骑一匹好马、背一杆长枪、带一只纯种的藏狗远足办事或游荡草原看作是一种荣耀。

巴颜喀拉山区牧户所养的狗大都是纯种的藏狗。这种藏狗通常是黑黄两色,背部及两侧为黑色,四条腿为黄色或白色,有时腹部和四蹄也会略带白色。更有趣的是它们的眼睛上部靠近内侧的地方有一对黄色的毛斑,就像是另外一对眼睛,所以,有人也常把藏狗称做“四眼狗”。

藏狗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胎能产4—6只甚至更多。当小狗断奶后,主人或附近的牧户就会从中选出性状优良者,拴在帐篷前的木桩上,精心驯养,以期成为看家护院的主将,在将来担当重任。而对于其他落选的狗则期望值较低,待遇相对也差。但是,当一个地区的狗繁殖得越来越多,并远远超过相邻牧户的实际需要和喂养能力时,就会有一些落选者被主人家遗弃,最终沦为无家可归的“野狗”。对于这些野狗,虽然整个藏区的牧人都不会蓄意去伤害它们,但也不会让它们轻易走近自家的帐篷,更不允许它们分享家狗的食物。于是,这些野狗就只能在草原上过着漂泊、流浪和乞讨为生的日子。在有寺院的地方,寺院也常会收养一些野狗。

同病相怜的野狗们常会聚在一起,特别是在白天,它们常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休息。而每到夜晚,它们又会分散去附近不同的牧户,等牧人休息后,在帐篷周围找些被人丢弃的肉骨头或是蹭些家狗的残羹剩饭来充饥。天亮以后它们又会三三两两地离开牧户,聚集在一起,就这样过着经常挨饿的凄惨日子。若是草原上有因病或因冻饿等原因而倒毙的牲畜,它们也会同其他食肉动物一起争抢腐肉并发挥良好的团队精神。这种时候,任何野兽都自知不是它们的对手,一旦发现它们,立刻会逃之夭夭。通常,每到冬季,牧人们宰杀牛羊较多,丢弃的牲畜内脏等增多了,野狗的食物也会增加。若在春季,缺草或者有时还常常伴有雪灾和大风降温的情况下,牲畜就会大量死亡,所以,野狗的日子相反倒会好过得多。但在夏秋季节,野狗就要经常忍饥挨饿。而饿狗有时是非常凶残的,由于它们熟悉人性,有时甚至比野兽还胆大,偶尔也会因饿极了而在放牧者短暂离开或是休息时去偷袭羊群中的离队者,或是捕捉高原鼠兔或别的小动物来充饥。虽然少有狗袭人事件,但是群体野狗对人的威胁还是存在的,特别是在夏季遇见饥饿的野狗群时。我也曾有一次与一群野狗狭路相逢的经历(尽管我带着枪)……好险,幸亏没和它们翻脸。

寻找青海玄参

巴颜喀拉山不仅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而且还是一些高原植物南北分布的天然界限。在我国传统中药中常用的甘松等植物就以巴颜喀拉山为其分布的南界。此外,这里更有许多本地特产的植物种类,青海玄参就是其中之一。这虽是一种黄河源区特有的普通植物,但却是首先由俄国人于19世纪80年代在我国采集到的,作为命名根据的模式标本也一直保存在国外。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植物学家们一直未能采到这种植物的标本,也从未见过这种中国特产的植物。对于它的形态特征及生境、习性等各方面性状的了解也只能是从国外的资料中获悉。甚至在权威的《中国植物志》中也不得不遗憾地写上一句“我们尚未采到标本”。1980年夏天,我再次来到黄河源区进行草场植物考察时,我仍然惦记着青海玄参。

考察的一天,晴空万里,蓝天如洗。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融融的。我骑着牦牛,边走边采集标本。一路上都是高寒草甸植被,这是这一带的典型植被。在一处向阳的缓坡下部,我老远就看见了一大丛深绿色的植物,这是一丛高原荨麻,它的茎秆和叶子上布满了蛰毛,能够分泌一种类似蚁酸的东西。人要是不小心碰了它的植株,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狠狠蛰你一下,被蛰过的部位马上就会发红肿胀,疼痛难忍。牲畜要是去吃它,嘴也会被它蛰伤。我不慌不忙地跳下牦牛背,提着小镢头准备去采高原荨麻。当我走进那丛高原荨麻正要采集时,却惊奇地发现,在高原荨麻丛中,还有另外一种开着黄花的双子叶植物,共4棵。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玄参科玄参属的植物。我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我们几代高原生物学家苦苦寻找的青海玄参。如果是真的,这可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味道。尽管我当时还不能确定这就是青海玄参,并且,这种零星分布也不像我想象中的成片生长的景观,但是,我还是有意留下一棵最小的,而把其余3棵较大的植株小心翼翼地采下来,仔细地把它们压在随身所带的小标本夹中。10天后,当我们结束考察返回时,我又在另一处采到了这种植物的果期植株。后经几位专家鉴定,果然是青海玄参。如此看来,我们那次考察中所经历的一切艰难简直都是太值得了。

在巴颜喀拉地区考察,尽管山高路远,困难重重,工作非常辛苦,常常工作到凌晨,但我们还是乐此不倦。因为我们不仅领略了巴颜喀拉壮美的风光,我们还采集到成千上万种植物标本,培育了当地野生优良牧草,在海拔4300多米的玛多县建立了100多公顷的牧草种籽繁育基地,为解决当地的优良牧草的来源问题奠定了基础。这其中的甘甜常人难以品尝。

猜你喜欢

黑颈鹤野狗秃鹫
黑颈鹤大战恶狼
秃鹫、蝙蝠和大黄蜂
快! 拦住那只野狗
为什么秃鹫的头上没有毛
归来吧!精灵(连载六)
神奇的黑颈鹤
欢迎光临秃鹫餐厅
毛遂自荐的秃鹫
澳洲野狗的新年计划
海上惊涛野狗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