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与晚辈融洽相处
2005-04-29钟欣
钟 欣
与晚辈相处是否融洽,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益寿延年又有着很大的帮助。可再小心也有矛盾重重、关系紧张的时候。在反思自己的同时,我总结出几种类型,看看您是否也有所表现。
话痨型李妈妈年轻时就是“话匣子”,老了就更爱唠叨,对子女处处操心、事事指点。子女们一在跟前,李妈妈就揪住不放,东拉西扯没完没了。一听她开说,孩子们真是避之惟恐不及,见此情形,她悲从中来:“嫌弃我老了,说个话都没人爱听啦!”
[提示]老年人唠叨一些很正常,这也是一种发泄和排解的方式,但一定要注意自我克制,切忌喋喋不休,这样反而没有好效果,操心还落埋怨。反过来试试,儿女也对您方方面面唠叨不停,您受得了吗?
偏心型王婆婆从年轻时就疼小儿子,觉得他漂亮聪明、乖巧贴心,而对木讷的老大没什么好脸。儿子们纷纷成家立业,王婆婆这份偏心愈演愈烈,给小儿子买房找工作,出资让小儿媳留学镀金,对大儿子一家却少有过问。大儿媳为此颇有微词,王婆婆的道理是:自己的儿子,我不是爱疼谁就疼谁吗!
[提示]对谁更好确实是您自己拿主意,可倾斜的碗会洒汤漏水,弄不好就溅您一身,要想不添这份堵,您还是正正自己端碗的手。只要不格外偏护一方冷落另一方,晚辈心理平衡,您会赢得加倍的敬爱。
挑拨型邻居王老太就爱跟亲友们数落儿媳妇翎子的不是,弄得大家都以为翎子奸懒馋滑、一无是处。更有甚者,王老太还经常背着翎子,向儿子抱怨她,时间一长,小两口也有了摩擦。翎子得知婆婆这些“暗箱操作”,大闹一场并提出离婚,王老太这下一筹莫展了。
[提示]在亲友中议论晚辈,传闲话生是非,这是为人父母的大忌。子女生活不幸、家庭动荡,您难道会有幸福安稳的晚年吗?对子女的毛病,完全可以坦诚交流、当面指出,言辞恳切委婉,子女会心服口服,力争改正。背地议论,解决不了问题,加深了矛盾,也显得缺乏长辈的素质。
冷漠型小佳结婚后,婆婆派头十足,从不主动关心小两口。等小佳有了孩子,产假满了急着上班,一时没请好保姆,硬着头皮请婆婆帮忙,不料婆婆一口回绝。不仅如此,婆婆反而常常责备小佳不够殷勤,不尽孝道。
[提示]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父母子女间也一样要将心比心,您是一块冰,偏要求子女做一团火,于情理不通又徒增烦恼。给予子女温暖关怀,子女自然会有所回报。
专横型老张在家里是绝对的“一把手”,所有家庭成员都必须言听计从,在子女心目中,爸爸是不折不扣的“大独裁者”。退休后,他发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力与日俱减。最近,儿子居然瞒着他在股市里投了巨资,这是他老人家绝不允许的。老张又气又急之下,犯了高血压。躺在病床上,他也没了教训和控制儿子的力气。
[提示]不能要求子女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事,这样只能招来子女的逆反和疏远对您隐瞒欺骗、阳奉阴违。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子女,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提供必要和有效的指导、帮助,才是合理的做法。
挑剔型小林大学毕业后,在单位附近与朋友租房住。她妈妈偶尔过来看看,每次都对女儿的一切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什么发型怪异啦,服装华而不实啦,花销太大啦,反正没一处满意,女儿气得直把她向外推:“妈,您走吧!怎么看我处处不顺眼呐!”妈妈也不高兴了:“为你好,还不领情!”
[提示]出于对子女的关心或不满,批评指教是应该的,但子女成年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法,难免会和您的观念发生矛盾,您要多些包容谅解,多些信任鼓励,一味指责否定,只会拉远与子女的距离。猜疑型出国旅游时,老佟给儿媳买回一双价格不菲的真皮手套,可时近深冬,从没见儿媳戴过,老佟问及,儿媳总避实就虚打马虎眼。老佟心里犯了嘀咕:是不喜欢?还是另有原因?儿媳有个妹妹,别是把这好东西转到娘家人身上了吧?她越想越别扭。最后还是儿子揭开了谜底,原来儿媳把手套落在出租车上丢了,怕婆婆知道不高兴,就没敢吱声。
[提示]古语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做父母的,对晚辈的事千万不要捕风捉影,无事生非。有事应当面与子女说明,不要背后嘀咕,有疑问也应当着子女的面问清,不要乱猜疑,以免引起误会。
顽固型老是离休干部,成天念叨“我们当年如何如何”,儿子用年终奖给他买了件颜色鲜艳的羊绒衫,他非说自己穿不出去,硬逼着儿子退掉。更有甚者,儿子交女朋友,老卜听说姑娘比儿子大两岁,怎么也不同意,儿子又舍不得情投意合的恋人,为此,他们父子的关系陷入僵局。
[提示]时代在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作为老人,与年轻人存在认识上的落差是肯定的,但长辈们应该努力去了解、去适应新的生活,实在看不惯的,可以置之不理,不必横加干涉。不是有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的您不仅会更加快乐和充实,还会令晚辈惊叹和佩服。
也向子女进一言老人上了年纪,肌体功能衰退,情绪极易波动,加之往往有大小疾病缠身,身体的不适也会引起性情的变化或失控,显得乖戾、不近情理,难以相处,所以常被称为“老小孩”。与子女发生矛盾,固然有老人一方的问题,但子女不要一味强调这些,而应设身处地地多替老人着想,拿出老人当年抚育我们这些“小小孩”的耐心和爱心,对老人多一些理解、忍让、关心、体贴。这样,长幼之间就能少些不快、多些温情,家庭也就会和睦无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