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出火海,领悟人生

2005-04-29迈克尔·霍尔

海外星云 2005年1期
关键词:布隆迪跑步教练

迈克尔·霍尔

小房间里四处都是冒烟的尸体。同学大部分都死了,被活生生打死或烧死。

当时是凌晨3点钟左右,外面不断传来欢笑声、歌唱声、拍手声、辱骂声。而就在前一天日落前,胡图族人挥舞着大砍刀,把布隆迪(Burundi,非洲中部国家)基比巴学校百多个图西族孩子和教师赶到了这个小房间里。胡图族人已将屋顶点燃,不久,屋顶就要塌了。

吉伯特举起右臂挡着,一边把尸体盖在自己身上。身边一具尸体已烧得只剩骨骼,他抓起一根灼热的骨头,用力一击,击断了窗口的栅栏。他不怕死,只怕死后尸体都无法辨认,连父母都找不到。他不想像其他人那样烧成焦炭。他要跳出去,由他们杀吧!

吉伯特一跳而出。他背部着火,双腿冒烟,双脚痛楚不堪;他拼命地跑,只是那一拐一拐的步伐未必可称为“跑”。

他成了一个象征

10年过去了。2003年3月风和日丽的一天,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市许多人在喊:“吉伯特!吉伯特!”

吉伯特·图哈伯耶跑过了1万米赛跑的终点线,许多人一边拍掌一边喊他的名字。一位女士大叫:“教练,你真了不起,你是第一名!”其实吉伯特只是第三名,虽然他把1万多名参赛者抛在身后。在上一年的同一赛事中,他是冠军;这一次,大家也认为他会蝉联冠军。

尽管吉伯特对不能蝉联感到失望,但一个事实没有改变:在离乡1万公里以外的奥斯丁,在这个全民热爱跑步的城市,吉伯特大名鼎鼎,是最受欢迎的跑步教练:当地长官和他攀交情,孩子想得到他的亲笔签名,有钱的白人妇女出钱请他指导跑步。吉伯特开办了“瞪羚赛跑俱乐部”,学员都把他看作是人生路上的明灯,佩服他受尽折磨却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依然乐观进取。

他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烈火烧不去的个人能力。他的姓氏发人深思:图哈伯耶就是“上帝之子”的意思。

吉伯特在寓所听着布隆迪音乐,寓所里处处都有女儿爱玛的玩具,墙上还有布隆迪国旗以及吉伯特跑步的照片,桌上则有一本圣经。唱机播放的,是20世纪60年代一首歌曲《不错,我爱米柯姆拜罗》,歌词讲的是当时一名图西族总统。

吉伯特说:“布隆迪的音乐很美,那儿的气候也很好。如果国家和平,我会回去当教练。那儿是天堂。”

两族冲突由来已久

吉伯特1974年生于布隆迪,父母都是图西族人,务农为生。小时候,吉伯特就爱到处跑,特别喜欢追赶家里的母牛。他7年级的时候,到200多公里外基比巴市一家寄宿学校读书,1000多个学生之中,60%是胡图族人,其余是图西族人。

数百年来,胡图族和图西族都有争执,在土地等问题上摩擦频繁。在布隆迪,图西族是贵族,统治了胡图族人500年,双方大致相安无事,欧洲人来临后,情况渐渐改变。19世纪90年代,布隆迪和卢安达遭德国吞并,两地合而为一,成为德属东非。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两地由比利时接管。德国人把图西族和胡图族的差异定为法律,实行分而治之。1962年,布隆迪成为独立国家,人口较少的图西族掌管军队和政权。独立前后,两族人多次暴力冲突。1972年一场政变失败之后,约15万胡图族人被屠杀,不少图西族人也遇害,包括吉伯特的3个叔伯。

初入基比巴市那家寄宿学校的第一年,吉伯特就赤着脚赢得8000米长跑比赛,有个教练对他说,只要他刻苦练习,即使参加奥运会都能得奖。1993年,吉伯特中学即将毕业,一心只求赢得奖学金去美国上大学,学成回国工作。这梦想似乎不难实现,可是这时,布隆迪的局势有了变化:当年10月,上任仅4个月的布隆迪首位民选总统、胡图族人恩达达耶,被发动军事政变的图西族军人杀害。布隆迪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部族流血冲突。

跑,跑出这屠杀!

大屠杀那天早晨,吉伯特扭开收音机,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以为是电池用完了,到班上,才听见同学说总统死了。

有个同学亮出一把大砍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划着:“今晚我会把你的头砍下。”吉伯特问:“为什么?”那人回答:“因为你们族人杀了我们的总统。”

吉伯特以为他在开玩笑。上午10点钟左右,学校里聚集了一群胡图族人,个个手执大砍刀,他们杀了一个图西族教师之后说:“我们要把你们这些图西族人都杀死。”到处都是胡图族人,不是手拿大砍刀,就是拿着弓箭或矛,一个妇女突然将手中的长矛掷过来,攻击就开始了。

胡图族人到处砍人,要砍掉对方的耳朵和鼻子,以分辨谁是图西族人。惊恐的吉伯特被带到一个加油站,在那里,他们被脱去衣服,赶进一个厨房大小的房间里。有人从窗口把汽油倒进来,随后,又有点着的火把扔进来。

吉伯特从窗口跳了出去。他说:“我双脚落地,眼前一片模糊,连忙逃跑,走拐角处,听到有人大叫,吉伯特出来了!我不知怎样忽然掉进积满雨水的坑里,背上的火马上熄灭。我听到有人向我追来,也掉进了坑里。我背靠水坑,见他一手握矛一手拿着大刀。我把他杀了……我走出水坑,渴得厉害,朝将近一公里外的医院走去,每走一步都痛得要命,站都几乎站不住。我看到我双脚就像烂肉,右腿烧得见骨。”

但是他继续跑,他一直跑一直跑,即使觉得快要断气都不停下来,终于踉踉跄跄走进医院里。

妈妈到医院时说:不是上帝保佑,你早就死了。但其他人呢?他们不也是上帝的孩子吗,为什么不能活下来?这问题吉伯特想不通。后来,他反复自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活了下来?”

找出活着的理由

人为什么喜欢跑步?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人星期天一起床,就走到柏油路上跑步,叫膝盖、脚踝、心脏、肺受罪?

奥斯丁的跑步热衷者,都渴望跑得更快,即使明知这愿望难以实现,但仍把希望寄托在吉伯特身上。吉伯特的一些学生,珍惜跑步的每一秒钟,以至跑时的每一个转弯、每一次痛楚,一心只求跑得更快。跑步可以把他们带入另一个世界:奔跑时,但觉血液流畅,身体、心灵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吉伯特的训练方法简单而严格:跑步最重要的是姿势,手臂如何摆动(尽可能省力);脚如何着地(从脚跟到脚趾);学生累得要命时,他会给他们看身上的伤疤,右臂肌肤像烧融了的蜡烛,右边小腿曾被火烧到骨头处,皮肤显得焦黑。相比之下,跑步算什么痛苦呢?

吉伯特一个学生丽莎·斯潘纳说:“他使我们相信自己。在他眼中,人人都是天才。”

其实吉伯特帮助了学生,学生同样帮助了吉伯特。在学生身上,吉伯特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是我活了下来?这问题困扰他10年了。吉伯特说:“我终于知道我必须帮助别人,训练他们,把我的故事告诉他们。”

吉伯特那次死里逃生后,在医院住了3个月。他右腿严重烧伤,膝盖呈90度向外伸出,医生说要6个月才能治愈。吉伯特感到很沮丧,跨上脚踏车练习,使膝盖恢复原状,慢慢由骑脚踏车转为步行,再由步行转为慢跑。到开始跑步的时候,已是被火烧后一年的事。

他还可以更出色

非洲人几乎公认是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东非人尤其如此。这观念大致不错,但非洲人也是人,也会犯错。他们会患体温过低;他们训练的方法有时不正确;他们也会疲劳,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吉伯特的经理人约翰·康利说:“我没见过像他那样没自信的人。这是他致命的弱点。他认为别的参赛者都比他强,就会落在最后。如果他像拳王阿里那样,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那他就没有敌手了。”

其实赛跑者不是跟别人比赛,而是跟自己:他们要控制自己的意志,超越自己的弱点,打败自己的梦魇。赛跑者即使跑了多年,依然能跑得更快。

吉伯特的学生不断为他打气,但有时不免感到疑惑:吉伯特的表现还可以更出色吗?在他们眼中,吉伯特不只是个赛跑家或教练,他是血肉之躯的象征,是劫后余生者,是上帝之子。他的使命和一般人差不多,只是意义重大得多:他每天都在拼搏中展现自我。

猜你喜欢

布隆迪跑步教练
殖民统治与卢旺达、布隆迪的族群政治化——以瓦赞改革为例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布隆迪总统因心脏病去世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带表跑步
加油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