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绿党产之争

2005-04-29

海外星云 2005年1期
关键词:党工党部党产

党产,曾是国民党的一大“法宝”,但同时也是国民党的一大“死穴”,几乎在近年的历次选举中均被对手攻击。党产问题几成国民党的原罪。

2004年底台湾“立委选举”,以国民党为首的政治联盟以微弱优势保住了在“立法院”的多数席位。当党产这一“万年议题”再度被扯上台湾政坛,逼急了的国民党终于反击:民进党名下的财产也不少……

阿扁想断了国民党“奶水”

“执政”4年多,让民进党有如芒刺在背的,一是在野党,再是那些老不听话的媒体。在媒体的控制上,威胁利诱、恐吓收编,几年下来民进党已经颇具成效;而在野党,尤其是仍有庞大党组织机器、持有丰厚党产和军警行政系统、人脉盘根错节的国民党,一直是民进党最大的眼中钉。

民进党深信,要生存,就要有资源,对于媒体,他们可以用撤广告、下架的方式处理,只要断了“奶水”,在生存的本能下,媒体都可以驯服。同样的逻辑,对于国民党,当然从至今仍能使其喘息的金脉下手。

党产是一个“年纪”比民进党还老的议题,但民进党过去很少有什么实际作为,连陈水扁“执政”的这4年,党产问题也多只是讲讲或“大选”时拿来打一下而已。但今年“立委”选举,绿营方面主动出击,甚至还提出“党产追讨条例”的实际作为,那就是要彻底断了国民党的手筋脚筋。

追讨党产,从实际选战策略考虑,这符合社会正义和一般期待。党产问题,国民党是站在“理亏”的一方。因此,民进党打起党产问题,文宣效果上名正言顺,自然就喊得大声。绿营人士认为,党产几乎是国民党的罩门,只要一出手,对方只有挨打的份,而不少民进党“立委”候选人,确实只要追讨一下党产,民调就上升。

直击党产还有更实际的效果,那当然就是断了国民党组织动员的“奶水”。民进党深信,国民党的组织长久以来能够有效动员,靠的就是“钱”,钱的来源,就是党产,只要从这里制住,国民党钱发不下去,动员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民进党对国民党党产的行动,对“中广”进行假扣押,向几笔正在脱手的国民党党产买家放话……这做法无疑是有效的,就算不能马上把党产追回,也吓阻一些原本进行中的交易,牵制住国民党的资金。民进党评估,往年在这个时候,国民党每位“立委”候选人约能自党部得到近500万元(新台币,下同)的选举经费,但2004年,每人只拿到200万,补助减少自然影响选举动员力道。

另一方面,民进党也在2004年10月份提出党版的修正“党产追讨条例”,该条例通过的话,国民党不当取得党产的部分就高达2222亿元。一旦以此条例追讨,国民党自然“金”骨尽断。

可以看见,民进党正从金脉、人脉、正当性与未来发展上,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发动攻击,国民党不知是浑然不觉还是不懂如何解套,直直地落入民进党摧毁国民党的棋局里。

国民党:千金已散尽 恶名仍缠身

昔日拥有上千亿元的身价,今日金脉却已经被全面封杀,不但发不出薪水,而且喊穷还没多少人相信。面对泛绿阵营的不断质疑与攻讦,国民党众党官虽然气得半死,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拼命喊冤阶段,就是不知道要怎样把话说清楚,把问题给解决。

这种情形下,即使国民党已经和“行政院”党产追讨小组就不当取得党产的部分达成归还协议,只要对手持续镇定,适时来个微调,还是有进攻的机会。因为不但外人不相信,曾经一年有60亿元可以花用的巨党,竟然才眨眼的光景,已然坐吃山空,现在连国民党基层党工也开始动摇,怀疑党中央是真的没钱还是假的没钱?

不清楚情况的党工,国民党并不会多花时间来解释,发不出薪资、没钱补贴退休人员优惠存款利息、筹不到选战经费,这些状况虽然已经可以证明入不敷出的困境,但这只巨兽还是无法有效回应。

当对手老早就将党产议题列为选战助攻的武器时,国民党也只能处在被动接招的状态,除了曾经公布协商归还不当取得党产的进度外,迄今不愿针对财务状况进行完整说明,多数都是等到民进党或“行政院”党产追查小组又发现新问题后,国民党才跟在后头赶紧澄清。

国民党现在的财务到底有多吃紧?了解内情人士指出,在国民党财务还算稳健的时期,一年的党务运作经费少说也有60~70亿元,可是在2000年政权轮替后,这种光景已经不在。以2003年为例,党营事业勉强还可以有30亿元的盈余上缴中央,但2004年连一毛钱都没有。

根据一份国民党的内部资料显示,过去3年多来,国民党几乎都将经费用在弥补严重亏空的党营事业、支付人事费、退休金、退休人员优惠存款利息上头。以2004年“大选”前统计出的数字来看,国民党每月实发的人事经费要1.5亿元,其中,包括现职人员1800人与月退休人员1100人,而1900人的优惠存款利息,每月更高达4800万元。

另外,在人事瘦身计划上,原有党工人数3500人减为1800多人后,国民党4年来共支付了50亿元的退休金,再加上弥补党营事业亏损的347亿元,国民党4年来花了将近400亿元来处理党产和人事精简,平均一年人事费用至少要18亿。

据了解,为了避免庞大的退休金和优惠存款利息持续造成财务压力,国民党之前便已经算出每年待退休人员要准备的退休金为6亿元,未来5年总共要30亿元,因此曾有人建议将“华夏”出售所得中的60亿拿来结清所有党工的年资与退休金,而之后新进的人员,薪级要重新制订,方式改为约聘雇。这个可以让国民党降低薪资与退休金总支出的方案是否能够实施,虽然没有定案,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年资浅的党工已经有人另谋高就,有的资深党工则是准备领到退休金后再去寻找事业第二春。

为了完成连战将党产交付信托的承诺,以及配合“政党法”要求政党不能经营党营事业的规定,过去的两三年来,投管会除了将过去的7大控股公司整并为“中投”和“华夏”外,大部分的心力都花在整理资产与清偿债务,截至2003年8月,国民党已经还到只剩下300亿党产。

对于国民党捉襟见肘的财务,前国民党投资管理委员会主委、现为党副秘书长的张昌邦强调,国民党的最终目标是退出所有营利事业。但关键是现在只要有买家有兴趣,民进党就会想尽办法阻挠,还指控国民党有脱产之嫌。比如“中投”、“华夏”都是公开发行的公司,净值200亿元,如果有人愿意购买,价钱也合适的话,国民党也可以现在就把这两家公司卖掉,财务压力也会变得比较轻松。可是有民进党在中间,国民党就算想卖,卖得掉吗?

因此舆论认为,就国民党目前的整体状况来看,财务状况的确是大不如前,而其党产的取得也有部分违背了正当性。既然连战在第一次落选后决定要还,那就应该加紧脚步且开诚布公地进行,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一味地推拖拉,只会招来更多猜忌。国民党如果继续和对手在党产议题上和稀泥,到头来千金散尽也就罢了,失去民心的信任、被人罗织的恶名,这些损失用再多的钱恐怕都换不回。

民进党:“执政”才4年 党产过4亿

民进党正以几近抄家的手段卯力追讨国民党党产之际,其实自己名下的财产也不少。截至目前,民进党共有3亿左右的动产,另外还有价值达1.4亿元的不动产。

民进党每年年度预算从2000年开始,都维持在3亿左右,其中,大约有3000万作为调度的现金,另有2.7亿存放于银行;在人员编制上,民进党执政后也没有太大的扩编,有些部门还一直处于“缺人”的状况。因此,现金调度上,不像国民党必须每年支付将近60亿的大笔人事开销。

此外,民进党在流动资产上还有一笔“股票”,此笔1000股的台糖股票是许信良任党主席的时候支持者所捐赠的,这惟一的一笔股票至今仍未卖出,目前大约值5万元。因为这张股票小到微不足道,甚至连民进党财务委员会执行长张鸿铭,都差点忘记它的存在。

不动产的部分,民进党名下总共有19块土地和24栋建筑物,比起2000年时的16栋建筑物,4年内民进党多了8栋建筑物,但增加的建筑物也多为购买的地方党部,例如嘉义市党部、台南市党部、台南县党部、澎湖县党部、台东市党部等。

民进党一直以来就是地方比“中央”有钱,大部分的不动产也都是地方党部自行购买的,但因早期没有限制,地方党部常以个人名义登记,以至于后来发生纠纷,有人私自贩卖“党产”纡困;有人则后来因为当官,需要申报个人财产,还常得费尽唇舌解释名下的财产是“党产”而不堪其扰。

之后,民进党党部逐步将登记在个人名下的党产收回,收回的方式大约有两种,一种是以赠与的方式,一种是“中央”花钱买回地方党部。但这种做法都必须付出百万元以上的“赠与税”和“增值税”,目前,原台北市党部和桃园县党部已由“中央”购回。不过,一般而言赠与的税金重于交易的增值税,“中央”虽然名为“买下”地方党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做账”的手法,两者之间并没有实质的金钱往来,只是把登记名称改过来,付出一笔增值税而已。

民进党靠着目前价值1.4亿的地方党部,和银行2.7亿的存款,林林总总加一加党产约4亿,比起2000年公布的2.2亿党产,4年来约增加了1.9亿。民进党的党产与国民党相比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不过4年可以增加将近2亿党产,可以想见,民进党除了很会“选举”,理财能力也还不错。

对于民进党拥有党产一事,国民党发言人张荣恭表示,民进党要乱刮别人胡子,自己却拼命留长。并表示,刚过110岁生日的国民党,党产有其历史因素,稍有政治和历史常识的人都可以理解。但现在回头检视民进党,大家看到民进党也有党产,如果这些都是完全合法,国民党会予以尊重,不过,国民党要提醒民众注意的是,民进党除了这些党产外,在扁政府进入公营事业后会不会有问题?公有资金有没有可能会通往民进党党库?关于这些,国民党也会予以密切关注。

猜你喜欢

党工党部党产
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领导到副中心调研党工共建情况
贾汪区总:推进两新组织党工共建工作
澳“华人党部”引“分裂”质疑
国民党公布党产变迁报告
绿营紧追国民党党产缩水
陈致中高雄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