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林的艺术人格魅力
2005-04-29红烛
红 烛(苗族)
2003年,一部《布勒松的选择》摄影艺术作品集的出版发行,风靡全球,震撼世界摄影界。《布勒松的选择》是国际摄影泰斗卡迪尔·布勒松先生从全世界著名摄影家中挑选出他毕生最为喜欢的85位大师级的作品入选。这些作品均为1888年至1999年间世界大师级摄影家的代表作,其中46人已故,健在的39人,许多人还是马格南图片社的成员。亚洲人选的摄影家有两位,一位是印度人,吴家林先生以他的一幅作品《拉家常·成都》入选,是惟一的中国人。
我和吴家林先生很有缘分,他两次到中越边境地区采风摄影,组织上都安排我全程陪同。
1992年,吴先生第一次到边境采风摄影,那时,他是云南新闻图片社的社长。那次,他是为完成云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推出的一部对外宣传画册的摄影,来到了麻栗坡县。我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是领导指定我陪同吴先生采风。吴先生的专车是一部陈旧的北京吉普,由云南省公安厅的一位同志负责驾驶,他们从红河进入麻栗坡,风尘仆仆。麻栗坡之行是吴先生采风拍摄的最后一站,因为省里赶时间完成画册的编辑出版,吴先生在麻栗坡停留的时间只有一天。我根据吴先生的要求,选择了县城附近的几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采风摄影,重点当然还是让他拍摄著名的麻栗坡大王岩崖画。
我们从县政府大院驱车前往大王岩崖画拍摄时,途中遭遇执行公务的交警,交警的同志将车拦下,硬说这辆陈旧的吉普车这里缺零件那里的车灯不亮(其实车辆一点问题也没有),非要把车扣下。我十分着急,恐因误了吴先生采风摄影的大事,更怕耽误了省里的工作计划安排,我下车与交警的同志交涉,说明事情的原委,交警的同志怎么也不敢相信,堂堂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大干部、大记者会乘坐这样的旧车,他们还是不敢放行。看到这情景,吴先生下车掏出记者证,亮明身份,公安厅那位负责吴先生安全和驾驶的同志也拿出了工作证,交警的同志才同意放行,但是他们碍于面子,象征性地罚款五元钱,省公安厅的同志只得掏出五元钱,把车开走。吴先生回到车上,那位公安厅的同志对这件事心气难平,嚷着要到县公安局讨个公道,吴先生心平气和地安慰他,说工作要紧,完成工作任务是大事。还说,基层工作的同志很不容易,应当体谅他们。那一刻,吴先生这一番话,深深感动着我。吴先生结束了他在麻栗坡短暂的采风摄影,离开麻栗坡时,他对我说,麻栗坡县的人文环境实在太美了,深藏着有别于云南其他地方的自然美,特别是它奇特的山水和古朴的民族文化让艺术家们找到灵感。
2004年4月12日,吴家林先生重返麻栗坡县采风摄影。他是为完成《秘境——云南跨境探秘》画册,再次踏上麻栗坡这方土地。《秘境——云南跨境探秘》画册,是云南省委宣传部重点推出的外宣工程,南云南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具体组织实施。省外宣办丰任吴坤同志是该画册的总策划人,他与吴家林先生是多年的挚友,好搭档,特邀吴先生担任《秘境——云南跨境探秘》画册的主摄。吴家林先生重返麻栗坡采风摄影之前,他从2003年开始了走完云南省4060公里国境线,拍完跨境而居16个民族的宏伟历程。这当中,吴坤主任自始至终负责做好驾驶、协调和服务工作,吴家林先生的妻子也夫唱妇随,从生活上照顾好吴先生。吴先生到达麻栗坡县城的当天,见到我时,当着我的面,夸奖自己的妻子,说他事业上的成功,是老伴理解和支持的结果。
县委宣传部沈红艳部长知道我与吴先生的缘分,特意安排我陪同吴先生在麻栗坡县的采风摄影活动,还特别嘱咐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让吴先生的艺术灵感生辉。
在去乡下苗寨采风的途中,我把话题引到了吴先生的摄影艺术生涯上来,他侃侃而谈。吴先生对我说,参加工作时,他在老家昭通县文化馆,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一台老式的海鸥相机,便爱上了照相。因为相片照得好,渐渐有了一点名气,常常被人家请去照结婚照、全家福之类的照片。小小的昭通县城都晓得县文化馆有一个照相的吴家林。不久,县委就把他调到宣传部去搞摄影报道。干上了摄影报道就到处跑,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找到好题材,白天黑夜地干,一个月里最多时,在《云南日报》上发表25幅新闻照片。由于吴先生工作出色,得到了当时的县委领导重视,昭通县惟一的一辆吉普车,是县委书记的专车,也时常派给他去采访,他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心里只想着拍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照片在省上的报纸发表,宣传昭通的工作,不辜负县领导的信任。他遇上了这样的好领导,是他的福分,影响了他一生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吴先生还对我说,在昭通工作期间,他不只满足在报纸上发表新闻图片,他还不断摸索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于是,他把好的摄影照片做成宣传图片在全县流动展览,从中选择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多次参加省里的摄影艺术展,这些作品获奖,并得到广泛好评。吴家林这个名字飞出昭通的高山峡谷,在云南摄影界占有一席之地。吴先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相识并爱上家在省城昆明的妻子。婚后的吴家林几次申请调往昆明工作照顾家庭,由于昭通县的领导舍不得吴家林,几次到昆明动员他的妻子到昭通工作,思想无法做通。县领导万般无奈之下,只有给吴家林完成一个重要任务,让他培养出几个摄影人才后才同意他调往昆明工作。1973年,吴家林调入云南新闻图片社从事专业摄影报道,成了名符其实的新闻摄影记者。
吴家林进入云南新闻图片社从事专业摄影后,工作更加努力,在探索摄影艺术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快,摄影成就更为突出。吴先生回忆起往事,有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1978年,云南省组织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新闻记者奔赴全省各地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吴家林到了西双版纳勐海县巴达山公社被分配到了曼皮大队。三个月的工作队生活,吴家林走遍了曼皮布朗族山寨,他与布朗族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和布朗族的乡亲父老结下了深情厚意。这期间,吴家林看到了当地群众因为打猎、毁林、刀耕火种盲目的生产,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导致生存环境恶劣。吴家林受到了触动,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真实的情景。工作结束后,他回到昆明,着手编辑一份“内参摄影报告”。1980年初,这份“内参摄影报告”终于编辑完成,吴家林分别把这份“内参摄影报告”寄到北京给党中央、国务院、寄给云南省委、省政府。党中央、国务院收到这份摄影内参后,引起高度重视,云南省委、省政府也对内容反映的情况作了认真的研究。几个月过后,党中央正式拨出2000万元专款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保护,消息传到西双版纳,全州上下欢欣鼓舞,西双版纳植物王国得救了!
吴家林在国内摄影界的知名度高了起来,但他永不满足,他要把从事摄影以来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编辑成一本画册出版。1993年盛夏,吴家林前往深圳联系业务,在那里巧遇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关于马克·吕布这个名字,吴家林同许多中国摄影家一样,一点也不陌生。因为马克·吕布题为《中国所见》
的一组摄影作品在《摄影》杂志发表后,轰动中国摄影界。吴家林把他的摄影作品拿出来给大师鉴赏,马克·吕布欣然接受,这位洋大师对吴家林150余幅作品进行了分类,A类作品是喜欢的,B类作品是一般的,C类作品是不喜欢的。马克·吕布喜欢的作品占到了一半,让吴家林兴奋不已,也就在那一刻,马克·吕布的眼里定格下了吴家林这位东方人的身影,因为大师的眼光是独特的,吴家林的摄影作品风格与大师追求的相同。马克·吕布特意从他喜欢的那些作品中,精心地挑选了几幅带回法国。
1996年,FOTOFEST国际摄影节在美国休斯敦举办,马克·吕布极力推荐吴家林参展。吴家林带着他的作品《云南山里人》参加了摄影展。摄影展展出非常成功,许多摄影家看过展出十分激动,流下眼泪,纷纷向吴家林表示祝贺。美国CNN电视台向全球播放了吴家林的个人摄影展,并对吴家林进行了专题采访。那次摄影节活动结束,吴家林参展的所有作品被休斯敦博物馆和当地收藏家收藏。
1999年,吴家林在四川成都拍摄到一个画面,画面的情景是,成都小巷里的一间老房子门前,一男二女三位老人在拉家常,一只被拴在竹椅上的小白猫也被老人们安详、愉快的神情和富有情趣的家常话所吸引。整个画面呈现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氛围,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吴家林把这幅作品命名《拉家常·成都》并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摄影展。2002年12为,马克·吕布从法国打来电话,对吴家林说,他的老师卡迪尔·布勒松要举办题为《布勒松的选择》的摄影展活动,并出版《布勒松的选择》画册。马克·吕布在电话里要求吴家林在5天的时间内,把他选中的《拉家常·成都》的这幅作品寄给他。吴家林接到马克·吕布的电话时,正在贵州采风摄影,他通知家里的人把那幅从英国出版社返还的《拉家常·成都》的作品用快件邮寄给马克·吕布。马克·吕布收到《拉家常·成都》的作品时,老人高兴得跳起来。
吴先生在麻栗坡采风途中,经过一个集市,集市上,身着民族服饰的壮、苗、瑶、彝等民族群众你来我往在集市里穿梭。吴先生叫停车,我随他走进集市,跟在他的身边,学习观察取景、构图。吴先生见我也拿着相机,就向我传授一些摄影技巧,他边拍边对我说,摄影不要刻意人为的安排场面,那样会显得呆板,不真实,要从自然的画面中找主题,找你所要表现的思想,要达到这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不断摸索,慢慢感悟。我很理解吴先生的这番话,为了记录云南这块吴家林深爱着的土地,他与各民族人民结缘,与大山大河结缘。省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吴坤先生私下对我谈起吴家林先生时说,吴先生每年都要背着摄影包到处走,把镜头对着云南贫困的人群,把这些虽然贫困,但敢于拼搏、积极改变自身的命运,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出来。2003年12月5日的《云南日报》“周末大观”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乌蒙山走出的摄影家》的报道文章,对吴家林这样写道:“他是大山的儿子。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为他镜头所收入的画面动情动容。”
2002年,吴家林退休了,他离开了云南新闻图片社,但他没有闲下来,而是要做一个自由摄影家。2003年以来,吴家林参加了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市旅游局等单位举办的《两岸四地摄影家合拍——北京24小时》的摄影活动。2004年吴家林又奔波在云南的4060公里的边境线,完成他多年以来的夙愿——《秘境——云南跨境探秘》的摄影。
2004年4月12日至15日,我陪同吴家林先生先后在麻栗坡县的新寨、董干、八布、下金厂等乡镇的壮、苗、瑶、彝等村寨采风拍摄。吴家林先生每进入一个村寨采风,他都十分亲近少数民族乡亲们,和他们拉家常,如同一家人,完全没有一个国际知名摄影艺术家的架子,这一点让我十分敬重他。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对大山那份依恋的感情无法割舍,我只有在大山里行走,才感觉到我存在的价值。我离不开大山,离不开大山的儿女。我的生命,我的艺术是大山给予的。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有生之年,用手中的相机,描绘彩云之南的山山水水和它的人民。”这是吴家林先生离开麻栗坡时说过的一番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我想。这就是吴家林先生艺术人格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