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客——网络时代的广播新力量

2005-04-29李建刚

传媒 2005年10期
关键词:播放器广播媒介

李建刚

你是否听过这句话?“Future of radio is downloadable”(未来的广播是下载的)。这是Wired(连线)网站在今年2月15日一篇专稿的标题。广播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今年年初开始,播客正在逐步进入全球公共广播电视领域。AOL、BBC、ESPN、迪斯尼等大型媒体机构纷纷在自己的电台或网站上推出播客内容。

快速发展的网络科技,使得不同的群体或个人,能够选择他们所更为习惯的信息与文化经验,这就驱使以往大众传播的共性文化朝着“窄播”的方向越走越远,也迫使广播媒介不得不正视“播客”这一新势力。

激动人心的创新之举

播客,就是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来源于美国Apple公司设计和销售的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并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音频节目。

播客与网络广播有何区别?网络广播虽说可以在线实时收听,但是声音经常断续,品质也不理想,而且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于播客来说,它采用订阅模式传送音频内容,将内容从服务器端“推送”至用户端,从而避免了网络广播的这些弊端。

用户端软件如ipodder 读取一个或多个RSS 2.0格式的反馈信息,在软件后台自动下载文件并保存。你也可以在本地录制声音,存为MP3或WAV格式,上传到播客站点,供他人下载使用。

“它是在聚合内容,但是使用的方法很棒——这一切都是在自动发生”,Adam Curry接受Wired(连线)网站采访时这样说。Adam Curry和 Dave Winer在早期共同提出了播客聚合软件iPodder的核心概念。

播客算得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创新之举,我们从中看到声音传播能够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包含了任何你可以想象得出的节目形式——从生活化的口头表述到专业广播机构制作的娱乐节目。

“下载一代”的自由选择

那些脖子上挂着造型眩目的MP3播放器或手持多媒体手机的用户,主要是学生和年轻的专业人士,他们有一个新的别称——下载一代。他们通过网络和播放器终端形成一个巨大的“社区”,他们的力量对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足以影响传统的媒体播放体系。

2004年10月,苹果公司的1000万iPod用户为播客井喷般的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市场分析和咨询公司Canalys最近所做的一个关于便携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调查表明:2005年上半年,全世界共卖出2560万台便携音乐播放器,和去年全年销售总量的2830万台不相上下,2005年年底,便携数字音乐播放器销量将比去年翻倍。 Research and Markets咨询公司还专门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MP3播放器销售收入将超过3亿美元,内置MP3播放功能的手机销售增长额将超过100%。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5月16日, 拥有183家电台的Infinity Broadcasting(无限广播公司)推出全球首家播客电台。Infinity将San Francisco的一家中波电台转变为由听众提交内容的播客频率。新频率命名为“KYou Radio”,邀请听众以DIY方式通过网站(Kyouradio.com)上载播客节目。

Joel Hollander是Infinity的CEO,他说“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方式,让许多人以个体的方式参与电台节目,就音乐、新闻……任何事情与别人分享感受”,“我们帮助播客们通过我们的带宽达到更广泛的听众”。

人们生活忙碌,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收集想要的节目,播客是内容消费过程中一个自然而然的“进化”。有人说,就有人听。相互的选择是双向的,自由的。数字技术已经使得人们能够更进一步去选择他们需要的信息与文化,并且对于社会产生个性化的看法。播客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之道——让麦克风握在普通人的手中,让便携式数字音频设备具备更多的用途。

个性化信息推动

“播客”时代的到来

播客迅速“窜红”,受到众多国际媒体公司的青睐,这并非偶然。技术创新一旦在恰当的时机迎合社会的需求,就有可能迅速转变为生产力。而这一切发生的重要基础在于媒介环境的改变。我们现在面对的新环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全球化、网络化、专业化,信息和思想难以被轻易控制,社会也不可能保持封闭。这种改变在有“环境守望者”之称的大众传媒身上最为快捷的反映出来。

20世纪90年代至今,受众对于媒介内容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的以一般性公共信息为主、个性化信息为辅,逐渐转化为个性化信息为主、一般性公共信息为辅。表现为对于专业化媒介或频道的接触率上升,对综合频道的接触率下降。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日益向参与性、监督性需求转变,即通过媒介传播个人思想与观点的意识越来越强;要求媒介对受众开放,积极参与节目策划、制作和播出环节。而播客则极其符合这一趋势。

著名播客网站Digitalpodcast最近发布了一篇关于播客价值链的调查报告,可以从中看出播客与传统广播媒介在九个环节上的不同。

在上图中,从内容到收听是可以形成自循环的。在播客看来,广播内容制作者和收听者的界线模糊不清,这也是激发网民的创作热情的原因之一。创作者不计成本的投入在节目完成的那一瞬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播客会拯救广播吗?”,“播客会毁灭广播吗?”……诸如此类的观点很容易走极端。每一种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从来都不会瞬间消灭旧的媒介形态,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生存的土壤。文化研究学者莫利(David Morley)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批判“使用-满足理论”时提出:一种媒介会使用适合它自己的语言,由于媒介特性的区隔,必然造成世界上任意两个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使用相同的语言。这种观点也适合分析播客的未来,包括“如何看待播客与广播的关系”这一类问题。

我们同时也要注意,播客具有巨大的文化包容性,通过网络可以跨地域传播,形成一个多文化并存的庞大系统。其中大量内容是健康、积极的,但是也存在需要限制与引导的不良因子,这对我国网络传播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新的课题。

回想起古登堡(Gutenberg)1455年在德国发明现代印刷机以来所产生的深远、广泛的影响,不禁让人对播客的未来充满无限遐想。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公司在其网站上列出了播客的20种创造性商业应用,包括航空公司、服装、零售业、汽车业、书籍、音乐、饮食、健康、保险、家庭装修、旅游、电影制片公司、旅游、视频游戏……也许,我们对于播客的想象力还可以走得更远一些。

猜你喜欢

播放器广播媒介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Walkman诞生40周年 索尼适时发布NW-ZX500和NW-A100系列播放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STM32的MP3播放器设计
Moon ACE播放器/放大器一体机
书,最优雅的媒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播放器背板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