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拯救“牛郎织女”

2005-04-29柳林独客

当代人 2005年10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民族民间情侣

柳林独客

《江淮晨报》报道说,8月11日,七夕——中国情人节来临之际,安徽省某商家为促销一新款MP3,居然打出“(情侣)买MP3,送玫瑰·安全套”的标语。无独有偶,《中青在线》也报道说,8月11日,武汉群光广场门前,七对情侣参加“烈炎炙吻大比拼”情侣接吻大赛,情侣们表演的各种新潮接吻方式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有的男将女横扛肩上,女如美女蛇般缠绕过来,口吐花信,寻向他的嘴唇;还有美女骑在帅男双肩,然后缓缓俯下头来接吻;另外,还有藤缠树的招数……这就是我们呼吁的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这样就能拯救年轻人渐渐淡忘的“牛郎织女”?

据新华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建议将七夕节定为中国的情侣节。其实早在两年前全国政协会议上,许多全国政协委员就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增设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对此建议,我没什么异议,但笔者觉得法定与否并不是首要问题,开发其人文价值并保护、秉承好独特的民俗意境、文化气息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便是被法定,也只是像文章开头成为商家的促销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冲击下,我们许多传统文化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现在许多年轻人只知道过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却不知道民族节日怎么过,许多节日没有了文化气息,没有了文化记忆,完全成了商家的促销日,文化出现了断层。比如中秋节,除了市场上多少个品种的礼盒装月饼骤然多了起来,我们还感受到了什么?在关于过中秋节的方式调查中显示,在中秋佳节,42%的人“跟家人团聚”,27%的“吃月饼,赏月”,11%的“看电视晚会”,还有13%的人“根本不过,跟平时没什么区别”,选择其他方式的仅为7%。

我们的民族变得只会吃了、只会消费了,却把节日中大量非常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逐渐淡忘了,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高等等。而亚洲地区不少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尽管源于我们这里,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比方端午节,尽管“出生证”在我们这里,可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人家却是“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了“端午文化”,并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引起我们反省的不仅仅是还过不过传统节日,而是怎么过才有意义,怎样从文化遗产中找到传承,来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不是将传统节日庸俗化。

文化就是对外的标识,对内的凝聚。都说文化是软实力,其实,开发利用得好,它就是硬实力。其实不会过节不能怨老百姓。我们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抢救和重视不够,传统文化才会逐渐淡化。现在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美国正在用美国的观念改造世界,好莱坞电影占了世界电影市场的50%,音像制品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现在陕西剪纸,马路上10块20块没人买,可日本、美国正在大量进口这种民间工艺品。我们有多少,他们买多少。日本人甚至自豪地说,要了解剪纸艺术,到日本来,不用到中国去。还有现在像宝莲灯、花木兰这类题材,美国人抢着做,中国人却等着做。积淀了几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上丢失,我们正在割断我们的文化之根。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或作古,而年轻人又耐不住清贫和寂寞,导致许多民间文艺断层或失传。许多西方国家对民族文化都非常重视,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对全民族的文化做了一次普查。通过这次普查,树立了公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为了保持文化的继承,尊重自己民族的精神,法国政府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遗产日,用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进行纪念,但绝不涉及商业。后来,欧洲的很多国家如德国、荷兰、比利时等纷纷仿效。

中国传统节日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地把这些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就能解决问题的。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着厚重的伦理道德上的内涵,其主要功能在于伦理道德的传承,而不是给人们以欢娱休闲的机会,所以缺少一些世俗所需要的娱乐色彩。相比之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娱乐的色彩要强得多,更能给现代人以充分张扬个性和享受欢娱的机会,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投入。此外,中国传统节日遭受冷落,也与当前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工作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有关。例如,当前的一些文化工作者本身对传统文化缺乏透彻的理解和足够的热爱,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观念陈旧,方式落后,力度薄弱,等等。

要拯救“牛郎织女”等传统节日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成立相应的保护基金会,各级政府要加强节日建设,对年轻一代进行节日文化教育,社会各个方面、各种组织,应该举办各种民族民间活动,丰富节日生活,恢复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而媒体与有关部门要加强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的宣传,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爱我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祖先是如何度过这些传统节日的。如清明节,不仅是扫扫墓,而是表达对祖先思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根的回顾和重温。我们还要培养全社会对珍贵民族民间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弘扬和光大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文化部门要编辑乡土文化教材,把节日文化、民俗、传统手工以及民族审美习惯,传承给下一代。我们还应引进市场参与,我们不是说商机必须跟传统节日划清界线,二者实际上可以实现“双赢”,但是如果一味地紧盯着商机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文化”。事实上,洋节之所以被一些人崇尚,背后正是由文化支撑。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后,中国快速地融入到了世界舞台,中国结和唐装也走到了世界舞台。民族自豪感得到了空前提高,老百姓选择了自己的文化,来标示自己的民族特征,因而中国结和唐装才会不胫而走。

所以当务之急是让我们的节日如何过得更有形式一些,更有文化一些。这样做不仅是把传统文化抢救保护起来,并且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放出光彩,这样我们的“牛郎织女”等传统节日才真的有救了!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民族民间情侣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谈钱不伤感情:情侣谈钱攻略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牛郎织女
一生一世 情侣对戒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牛郎织女渡鹊桥
吵架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