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得秋霜
2005-04-29卢六周
卢六周
偶然揽镜,不再顾盼自雄。额上显明有力的横纹,俨然是吴道子的“莼菜苗”,心想那是抬头纹,可低头也还是那样。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多了一缕白发,总让你觉得秋霜已得,人老珠黄。于是心头一紧,“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平生一些小恩小怨、小沟小坎、小曲小折,一时波澜翻覆,酿成不尽的人生酸楚;既而黯然神伤,胸臆难平:“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明知迟暮之悲未免言之太早,奈何“秋士”之心,睹物伤怀,便也不由得自己不把这“后事”提前个二三十年来加以感受,却每每忘了或者忽略了自己还有大半的青春储备尚未开掘,便认定“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了。当代中青年的苦闷由是可见,“美丽”的“中青年忧郁症”亦由此生也。
心既老,秋霜就不仅是发上的事情了,更要命的是一重一重地飘在心坎上,像残冬的余寒,令人冰凉不堪。于是闲愁像不死的幽魂鬼魅,缠得你呼吸艰难,眉角难舒。看着你一天一天的消沉老成下去,知情的人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知情的人却说:“越来越成熟了,越发深沉稳重了。”不知是哪个人喜欢杜撰:“成熟好啊,现在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就喜欢成熟一点的男人。”那口气仿佛是说:“只要你成熟稳重一点,就大可不必担心没有好姑娘寻上门来。”什么逻辑我也搞不大懂,只是发现,连年轻的小伙子也抢着以“老”为尚,真的认定这便是成熟,因此也竞扮“成熟”。“老”化趋势遂成潮流,张口便是“哎呀,不行了,人老了,就看你们的了”,闭口便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俨然一副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的神态。同辈中的同龄人一旦在你的称呼之前冠以“小”字,你就非得跟他急,觉得他怎么这么不要脸,企图把你从他面前给“小”下去;叫个“老X”什么的,你却乐得“老”一回,觉得脸上荣光。可当自己反过来称呼他人时,最喜欢的却往往是对别人“小”字加身,以“小”卖“老”。中国人不是喜欢排资论辈吗?在这点上,资历的深浅年纪的长幼往往和别人对你的尊重程度成正比,自然也就有些小伙子愿意加盟“老”字辈了。
我们并不否认,生活的磨难也曾经使一部分年轻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确确实实地“老”,下去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思想负荷过大,心事重重,整天愁云惨雾,能不“老”吗?
他们滋生烦忧、引发愁闷的容易度令人难以置信:学习上稍微受挫,工作中稍有不顺,生活上稍不称人意,便终日落落寡欢,感慨多多,甚或要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信心,总觉得跟别人相比,自己的命运要坎坷曲折得多,人生要灰色黯淡得多。于是,一些悲天悯人的情绪,一些老年人才有的人生况味,他们也不妨有了起来,以致一夜之间,秋霜尽染,华发早生,不负责任地“老”下去了。颓废哲学由是生也。生活的小磨难使他们“老”起来的,不是心态上的更加成熟稳健,不是“吃一堑,长一智”,变聪明起来,老到起来,而是心态上日趋老化,成日只懂自悲自叹,最终因经不起挫折而消沉下去,他们身上缺少的正是一种韧劲。
因此,较之青春早衰的青年后生,我似乎更欣赏那些忘了年庚的“老伙子”们。他们乐观,但又不乏智慧;青春,却又不失深沉。尽管几历人世沧桑,却始终不会在岁月的风雨面前激情尽失,干枯了生活的泉眼。
不过,话说回来,人之老也,乃生理规律的题中之义,不可抗拒。倘使非得色厉内荏地大加抗议,并由此导出一幕幕“老来俏”的闹剧来,那无疑要叫人大为厌恶。梁实秋说:“年届不惑,再学溜冰踢毽子放风筝,‘偷闲学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令,有点勉强;半老徐娘,留着‘刘海,躲在卫生间里穿高跟鞋当作踩高跷地学走路,那也是惨事。人生的妙趣,即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