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博士,第三性?

2005-04-29孙雪婷

上海采风月刊 2005年2期
关键词:女博士博士

何 菲 孙雪婷

女博士集中了男人生命中最恐惧的全部?

日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女博士遇辉成为西班牙一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担心她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学业,但更多的争议焦点则是对“女博士”是否能胜任“形象代言人”的质疑,人们很难把这两个角色联系在一起。

“女博士”的形象似乎一直都不怎么好。不少人将“人"分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而人们对“形象代言人”的印象就截然不同了。可如今这两个角色竟被那个女博士集于一身,难怪引起人们的惊异和误解。

我的大学时代,一个28岁的上海交大男博士调侃地勾画出他眼中的交大女博士的形象:身材不足一米五,体重超过一百三十斤,蓬着头发黄着脸,端着饭缸子叉着肘子在食堂里使劲挤,每顿打四两米饭两份红烧肉……在他们这些男博士眼中,这就是女博士的典型形象。

后来从许多男人那里了解到,他们心中的女博士都无外乎“女学究”、“书呆子”等固定形象,很少有妖娆鲜亮的,男人心目中的女博士几乎集中了男人生命中最恐惧的所有东西,尽管他们的学历从中专到博士不等。

电影《绿茶》是一个把高学历的女性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给极端分成两个部分的电影。那个木讷老气的吴芳大概就是按照男人心中的女博士的形象设计的,而神秘性感的朗朗则是男人心目中遥远的期待。

《绿茶》里的主人公为何是个女硕士,而不是个女博士呢?也许,对于常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人所能接受的事实的极限了,如果改成个女博士,未免对太多男人的思维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事实果真如此吗?女博士的现状是否真的如此不堪还是被世人所妖魔化?到底是“女博士”的队伍里蹦出了遇辉这个“另类”,还是人们对“女博士”的偏见需要重新注解?为此本刊记者近日深入到一些女博士的生活中,了解了她们博士光环以外的真实生活和心路里程。

都是学历惹的祸

口述者:刘果,苏州大学生物系03级博士生

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是个招人爱的女孩子,爱说爱笑爱闹爱玩爱打扮爱漂亮,还喜欢爱情。和任何“以美丽为己任的女生”一样,会为某次出行的衣着在镜子前面踌躇,会因为一次靓妆的“不期成功”暗自窃喜。

我是个江南小女子,长得虽谈不上漂亮,但还算清秀,身材虽不算高挑,但还算匀称。长那么大,别人总说我看上去可爱。但自从前年我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与别人眼中的“可爱”就永别了。是的,都是学历惹的祸。因为学历,我和我的女同学立马变得面目狰狞。

据说早有这样的说法:本科生是小龙女(我属龙,本科时有男生追我就这么称呼我,当时尾巴都翘上天了),硕士生李莫愁,博士生灭绝师太,上灭下绝,够狠!也罢了,尼姑还算是女的吧,总归性别鲜明,后来就愈发恐怖,我们又无端丢失了性别。

所谓女博士,高校里早就有了最最权威也最最形象的学术界定:“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据说后来为了定义的准确和完整,又在前面加了个定语,“未婚”女博士。

所以我就很惨了,占全了成为第三种人的所有条件,也被迫开始了作为第三种人无性别的全部生活。首先是旁人对你的称谓彻底改变,从小到大,我拥有许多外号、昵称,比如“苹果”、“果丹皮”什么的,简直百花齐放,但自从本人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大家看到我,不分男女,无论年龄职业,毫无例外地,得叫上一声“刘博士”。哇!就差没再鞠上一躬。那架势,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德高望重,当下也恨不得气沉丹田,调整表情,清清喉咙,眉宇深沉且语音智慧地回复一声,既要区别于男博士的凝重,也必须不同于“非博士”女子的娇俏。怎么样,辛苦?那是,没辙,总不能辜负大家对女博士的期望吧,总不能跨越人家对女博士的定位吧。说实话,我也不是没有努力过,轻盈玲珑,结果刚一转身,就听见对方极其困惑地嘟囔,咦,她也算是博士?

其实,想开了倒也没什么,称呼嘛,代号而已,管人家怎么叫,自己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可惜后来我又悲哀地发现,别人怎么叫你,就会怎么看待你。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女博士,好家伙!绝对科学严谨,不苟言笑,刻板木讷,眼高手低;终日三点一线,寝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长年累月以书为伴。而对外面的世界,只能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而女博士的眼神肯定是十足学术的,气质也是充盈着书卷气的,左脸康德,右脸黑格尔;女博士脑子里都是课题、项目,嘴上说的都是国计民生;即便是关乎走哪一条道,上哪一道菜,喝哪一种汤,恐怕女博士们也会沉吟片刻,很谨慎地以科学的方法论发表意见:“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考虑……”

冤枉啊!但没用,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再可爱,再美丽,只要你是女博士,“下场”都一样。

比如相亲吧,男方看了照片可能已经跃跃欲试,蓄势待发了,可一旦知晓对方是女博士,开溜得比谁都快。不知他们是怕女博士开口闭口谈学问,还是怕女博士们太学究,不会买衣服?不过也不能全怪他们,把一个“第三种人”娶回家,委实需要些勇气。比如我吧,有过几次这样的“悲惨经历”,从此对于相亲就心灰意冷了。

再比如求职,本来你各种条件过硬,张张证书在手,只要一暴露女博士的身份,对方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断所有溢美之辞,话锋急转直下,沉痛地说到“但是”两个字。

不过最近我还真体会到了当第三种人的好处:我身上有了正常女生的一点优点就能无限放大,爱好广泛点,大家惊呼:哟,你还会这个?好像女博士除了书,什么都不认识;把小巢收拾得雅致些,也有人大叫:哇,这是博士的房间吗?前段时间,被人邀请卡拉,不慎选了高难度曲目,再加上发挥欠佳,曲毕羞愧不已,哪知众人均真诚鼓掌,眼睛熠熠生辉,仿佛在说,呵,女博士也会唱歌,也能唱成调,值得鼓励。

可叹啊!

嗅一嗅,女博士的女人味

替男友拉下拉链

主人公:静,心理系

风雨里赶来的静穿着件淑女屋样式的衣服,在寒冬里显得可爱而单薄,但正称了甜美的她,一笑起来眼睛就成了一缕弯月。虽然把心理学攻读到了博士,可是悠悠的她却像个小女孩似地一脸的怯生生,丝毫看不到老练、深谙世事的影子。

一路走来,静都把学位看得很淡,并没有一味的死心眼要做个女博士。本科直升硕士,硕士又提前攻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如果不是申请提前攻博,要我自考的话,可能我的顾虑就会多些了吧。”虽然老师们都觉得她是块做学问的料,可是静怀有的却是一颗追逐着大学校园美好氛围的浪漫之心。

和静相识的人分两类,一种是先知道她女博士身份而未见其人的,见到了她,反应便是“不像、不像。”;另一种则是先认识她人,后知道她女博士身份的,则是“佩服、佩服。”

一边谈话一边喝茶,静忍不住要发个短信,“对不起,我的男朋友过会要来,一起可以吗?”自此,她的心思就一直徘徊在餐厅的门口了,时时注意着动静。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搞得很兴奋,和她开起玩笑:“是不是帅哥啊?”没想到她脸一红,偷笑起来:“你自己看吧。”女孩子终究是女孩子,一牵扯进爱情,都是一样的可爱,于是我们的话题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谈他俩的星座般配吗?静还让我猜他是哪个星座,搞得两个人像是脸红耳赤的初中生。

过了一会,静的男友到了,可是走错了门,静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一副关切的模样。风尘仆仆的他看上去很有书生气,两个人一下子被甜蜜包围,完全置我于不顾。静从他手上接过伞,为他抹去脸上的水珠,可他却卡住了拉链,脱不下外套,结果还是静亲自动手为他“宽衣解带”呢。

他们是在一个活动上认识的,男友是硕士,他的朋友们听说他找了个女博士,还是学心理的,都吓了老大一跳,可是他颇不以为然,因为只有他认识的静才是最真实、可爱的。

自从静的男友到达后,这场采访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因为我深感"内疚",如此之大的"电灯泡",完全可能闪到两个人互送的柔情眼光。算了,赶快撤退,临行前问他们上哪吃饭去,结果两个人神秘兮兮的,静说:"要出去吃面。"男友回了一句"这也有的,意大利面。""不一样的,有特殊意义的。"竟发起了小嗲,搞得我都酥了,想必这样的女博士,想不爱也难!

坐在路边喝小酒

主人公:恬,法语系

第一眼看到恬,就有种欲望想称她作“小美人”,她有点像“变坏”前的周迅,还有些杨恭如的味道。刚开始接触,心想这个生于江南水乡的女孩果然是颇具淑女风范啊,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柔柔的,说起话来软软的,好女人啊。但是渐渐处熟了,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她好淘气,坐在椅子上还像孩子似得不安分地一翘一翘,特精灵。结果恬大笑着称自己“刚柔并济”嘛,哈哈。

恬说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博士,她的状态一直停留在大学毕业时的那个阶段,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对人生的热情。也许是由于硕博都是在法国修读,并且做的都是电影文学之类有意思的科目的关系,你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那种情调,不是小资而是左岸。秉承了法国人的自由、安逸、随性,她说自己开心时会和朋友坐在街边喝酒;到了舞厅玩得比谁都疯;带着一帮吃惯了法国大餐的老外去“吴越人家”;看电影时该哭就哭、想笑就笑;会看艺术的《蓝》、《白》、《红》三部曲,也特爱看《杀手不太冷》之类的商业片;边看几米的漫画边写“评语”;爱洋娃娃,爱给小朋友做饭、爱躲在被窝里睡懒觉,享受那种被爸妈催起来的幸福。

从小看张晓风、席慕容长大的她,一门心思想要嫁人、生子,偎着昏黄的灯光和老公、孩子一桌吃饭的温馨是她的美梦。恬俏皮地说:“要生儿子哦,因为我性格里有男孩子的成分,和孩子玩起来一定很high!"她说别人都以为像她这样的女博士一定很难追,其实才不是呢,"我特好追,别人说一起出去吃个饭啊,一起玩啊,我就被骗进了。"她和现在男友的感情还真颇有几分波折呢,恬和男友在高中同校,他一直久闻她的大名,可惜未曾见到庐山真面目。后来,大学,硕士这么多年都一点音信也没有,后来竟然在另一个城市上海偶然相遇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不见倒罢,一见倾心。

恬夸张地说,尽管有时做学问遇到瓶颈,她会想用脑袋撞墙,但生活还是很滋润,可以用动若狡兔、静若处子来形容。各式运动她都要尝试:高尔夫、羽毛球、游泳……学不成钢琴就学古筝,恬说手指在琴弦上跃动就好似跳舞一般唯美。

“我要在法国开一家最正宗的中国茶馆,充满着中国的味道。要在中国开一家最正宗的法国咖啡厅,里面有最好吃的法国小点心,让所有的人都能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享受着甜食和阳光的快乐。”

恬问我看过《功夫》没,她推荐我去看。"《功夫》的基调都非常的暗,但是黄圣依却像一道清爽的风,穿过了整个片子。我就想成为那样的女孩,污浊中的一朵山野小花,过着海子《面朝大海》里所描摹的生活,养马,种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美女博士的烟火人生

主人公:汪婷,浙江大学数学系03级博士生

汪婷是1993年上高中时发下宏誓要成为一个女博士的。那时她还是个高一学生,成绩中上,因为是省重点高中,考个普通大学没问题,但要当女博士的念头,着实还是让周围人大吃一惊。

其实汪婷是单纯从学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高中时的她还没想过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交友恋爱、结婚生子,也不知道事业和家庭犹如鱼和熊掌常常不可兼得,更不知道很多男人看待女博士竟然如洪水猛兽,避之犹恐不及。身边有人善意劝她,说读了博士不容易找对象,没人敢娶,作为女孩子,终究还是要嫁人的。尤其是个长得不错的女孩,能读到本科毕业就不错了,读了博士反而吃亏。“这是很多人认为的至理名言”,汪婷说。

读到硕士时,汪婷逐渐了解到了很多男人对女博士的真实想法。很多男人的大脑里对女博士的印象基本相同:长得很丑,即使不算很丑,也带着厚厚的黑边眼镜,打扮得老土且不合时宜;张口就是学术问题,一副迂腐不堪的样子;思维特别僵化,总喜欢在某个问题上争出一个结论来;最要命的是总喜欢在男人面前摆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劲儿来。

“我觉得很多男人害怕女博士,倒不是因为女人读了博士,而是因为很多女博士不像个女人。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女博士这个词应该分解成为“女人”和“博士”这两个部分,分别是两个独立的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相加,而是相乘。

在男人眼里,‘女人是一个变化的量,可正可负,用Y表示;而‘博士是一个正的定数,如果文盲是0的话,博士就是100。那么男人对女博士的印象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impression=100Y。如果一个女博士是个漂亮女人,她面貌可人、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得体装束,在举手投足之间还透出一点风情万种的性感,在男人的印象里Y便是一个正数,这时候博士的修养便会让男人的好感瞬间扩大100倍;但是如果相反,一个女人长得丑陋,或者忽略了自己的性别,像粗糙男人那样不修边幅,又说起话来气势逼人,完全缺乏女性的含蓄与善解人意,Y显然是个负数,不幸又有一个博士身份,也能让男人的厌恶瞬间扩大100倍。”汪婷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男人来说读博士总是比当文盲好,而对于女博士来说,是不是个可爱女人却是至关重要的,会给人的印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这些深刻的认识,读到博士的汪婷在紧张的课业之余,依然不会荒疏了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修炼。她会每周逛街、做脸、练瑜珈,还买了很多时尚杂志。面对许多40岁还未嫁的女博士,28岁的汪婷于2004年10月结婚了,成了个幸福的小女人。老公是个清朗的男人,硕士毕业,学历虽不及她,却懂得欣赏她,呵护她,用汪婷的话说,“他最难得的是没把我当个博士,而是女人。”

作为一个女博士,汪婷最后总结道,“男人既不恐惧博士,也不惧怕女人,只是害怕一个总是自以为是博士的女人,或者是一个不太像女人的博士。”

采访手记

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女博士也开始争奇斗艳了。在采访中,我们所接触到的虽然不全是美女,却都是在百忙之中不忘美容养颜、修身养性,也懂得适时享受生活的女性,以男性化自居或者特别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博士,已经不多见了。

而很多男人的观念在也与时俱进,不再“谈女博士色变”。不过大多数男人见了一个颇有女性魅力的女博士,还是会满脸惊讶地说:“你看起来不像个女博士啊”,这很像以前听过的一个笑话,说人们对一个上海人的由衷赞扬就是“你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上海人啊”。这说明男人对女博士那种固定“成见”还未彻底颠覆。

而我们所了解到的现实是:很多女博士已经远远超出男人的想像了,她们可以在千人的会场上用柔美动听的声音讲述她们的学术成果;也完全可以在约会的时候穿着性感,眼睛里透出女性迷人的光彩,娓娓道出一些令你折服的观点。

这才是21世纪的女博士的主流,是博士,也是鲜亮的女人。听她们诉说自己的故事,我们才发觉这群高贵的百合花散发出的幽香是如此美丽而迷人。

猜你喜欢

女博士博士
戴着“面具”的女博士命丧黄泉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巾帼不让须眉——记两位美术女博士郭红梅和郑以墨
自作聪明的博士蚊
我是彻底“裸婚”的女博士
读博士的路虽苦,我却乐此不疲
女博士还是和男博士结婚的好
女博士在家里首先得还原为一个女人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