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飘二代”

2005-04-29

上海采风月刊 2005年2期

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在地理上、文化上、生活和思维方式上,都是飘摇或漂泊得更远的一代……

有人说“80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然而面对“你自信么?”这个问题时,所得到的答案却有点出人意料。

眼下的时尚潮流是曾经被人称为“男人做女人的事情,女人做男人的事情”的“倒错”型潮流。这是人们想体验异性角色行为的好奇与冲动所致,有趣的是,“80后”是这种实践的力行者。

“80后”是时尚先锋,这个已经被社会公认了的感性认识,在我们的调查中进一步得到确切证实。当涉及到“看到男人戴耳环”时的感觉时,认为“有型”的占11.9%,想像“可能与他的职业有关”的占13.2%,认为“无所谓”占61.2%,没有人认为“不可思议”。

本刊调查了“80后”每月平均消费,除了吃饭穿衣学费交通等基本生活费用,“80后”月均消费在100元以内的占12.1%,100-300元的43.9%,300-500元的32.2%,500-1000元的7.5%,1000-2000元的3.1%,2000元以上1.2%。父母不愿让孩子过低消费,但是“80后”的孩子也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大手大脚。

没有一个“80后”是不注重自己的打扮的,反过来说,不注重自己形象者,不是年轻人或是没有了年轻人的心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怎么舒服怎么穿”。这种随意性体现了“80后”对刻板的、程序化的玩意的抛弃,而把自己的舒适与便利放在首位。如果对偶像人物着装的模仿也符合这种标准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模仿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仿佛昨天还在看着“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两派的掐架,今天,“80后”,被推上了言论的前台。

两三年前,“飘一代”指的似乎还是七十年代人,而如今,无论是地理还是文化,“80后”都已经飘得更胜一筹,堪称“飘二代”。

地理上,“80后”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迈开步伐离开本土乃至本大陆,故乡渐成了文学意象;

文化上,“80后”被日益庞大的信息风暴冲击得晕头转向,欢迎新鲜概念却拒绝深刻思考。

生活方式上,“80后”是个真正洒脱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群体,理性的思考,感性的作为。

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在地理上、文化上、生活和思维方式上,都是飘摇或漂泊得更远的一代……

谁在弹着一曲东风破

文/张祝其

80后“西风挑东风”?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一句旧话,倒是很能代表国人普遍的“东风意识”——正道只能一统,除此之外都是邪魔歪道。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不断“同化”“异类”的民族。只是眼下,却正被另一种“同化”挑战着:“全球一体化”的渐进,将异于传统的“西风”带进了我们的生活。

提到“西风”的代表,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80后”们——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群。

剩下的,就是谁压倒谁了。

八十年代后的写作群体,已经给人一种另类的、颓废和混乱的感觉,而真正主流的却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另类的少数们,甚至抹煞了大多数们的刻苦和执著,给世人的印象仿佛就是八十年代是急功近利的、唾手可得的、春风得意的。

——某报《“八十年代”是哪根葱?》

一时间各种关于“80后”的灰色事件,裹带着没完没了的笔战、炒作、官司之类充塞着我们的眼球。很多人听见“80后”就开始莫名亢奋,唾沫星子溅得老高,大有岳武穆欲啖胡虏肉之慷慨激昂。眼见,东风压西风。

抓得住眼球的,往往正因为是少数;而我们的眼球,也往往只够塞下少数——我的一个闪念。

这也许不是多数人的观点,但若是换说“不要以偏概全”可能很多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得点几下头。

撇去那些浮在表面的灰色泡沫,我们看到的,似乎和我们曾走过的没有太多的不同。区别只在于,其倒映出的是当下的这个时代,而不再是我们曾经生活的过去。

在市场经济中诞生,在国际化中成长。不知道这应该算“80后”的幸福还是痛苦。丰足的物质背面,又是无穷的诱惑和激烈的竞争。成长在国人思想转型期的“80后”,“现实”比“理想”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因为,他们从小就听到学到意识到,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未来。

同在一个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生存。多数“80后”所做的,也不过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强要去否定他们,无异于否定自己。相反,如能冷静客观地去审视这些,能够改变的也许就是未来。

东风,何苦压西风?

生于八十年代也并非是我所能左右得了的。我活在一个相对幸福的环境里,既没有经过自然灾害的洗礼,也没有经过文革的乱世。所以我们做事必须谨慎再谨慎,否则一个不小心,做事稍有不合“八十年代以前”的人意,那必将招来败家子、不肖女等称呼;必将被八十年代以前的人,用深刻的口吻,一遍一遍地教育。

——《八十年代的自白》

“想当年”教育,无疑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方法之一。每代人都在上一辈的“想当年”中长大,又用自己的“想当年”教育着下一代。这种强行的忆苦思甜,无非是想说明两点:一是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二是做人要懂得知足。

对于这种教育,是无从反抗的。因为这都是事实,而且被教育者肯定没有足够与之抗衡的当年可想。落到“80后”身上,亦是如此。

稍微发挥一下想像力,如果“80后”对着下一代人做一次“想当年”教育会是怎么样?

“想当年,孩子,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苦啊!每天要挤公共汽车去上学校,公车那叫挤啊。等到了学校,还要看老师的脸色,那叫一个郁闷,每天都有那么多我不想知道的东西,像填鸭一样塞进来。即使熬到放学,也没好日子过,每天晚上都要背书写字熬到半夜……唉,我最喜欢看电视,在电视里面,可以学到好多东西,有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但是我爸我妈就是不让,我一看电视,他们就说我光知道玩,不知道上进,愧对祖先……又说我们没知识、没常识,可是我们受过的教育,似乎比他们多太多了,他们那些常识也似乎越来越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而且,我们那时候,没什么兄弟姐妹,有也多是表亲,那叫一个孤单与寂寞,想玩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在家面对电视机,想找别人玩了,去去游戏厅,还被家人骂个狗血淋头,他们常这样教育我:你看哪个好孩子玩游戏机啊?……后来,我们养成孤僻的性格,结果又被人骂,说我们‘以个人为中心,‘完全不考虑人家受不受得了。冤枉啊,我们的孤傲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啊,我们每天都被关在像鸟笼一样的楼房里,不孤傲反而是不正常的。再后来,我们终于有了可以自己作主的东西,那就是交友和择业。说到交友和择业,那叫一个自豪,我们为了终于‘有了自己而欢呼雀跃。结果却被人骂‘这种画地为牢式的独自选择有什么可自豪的独特之处?是呀,那不过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最终,我们如堕冰窟地意识到,我们的一生都要像棋子一样,走在别人划好的‘印儿里了,我们的上一辈都是红旗下的蛋,而我们是蛋生的蛋。从此我们开始用一切能用上的方法,努力去尝试着突破这种枷锁,我们希望活得和别人不一样,我们希望活得像‘自己,我们希望不浪费生命更不去浪费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利。结果,‘无知、肤浅、散漫、只懂享乐、不思上进等等评价接踵而来,可是我们究竟惹谁了?我们只想做个独立的人。我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们一直在尝试开拓,我们一直被失败折磨,而更重要的,我们一直被唾弃,唾弃的理由就是,我们走到了‘印儿的外边。我们这一代人活着,就是为了完成父母的理想,或者是父母的父母的理想,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那并不是我们的理想。最终我们成了没有理想的人。所以我说孩子,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不知道“80后”的孩子们听到这些会怎么想,还是希望到时候这种“想当年”教育法已经失传。

每代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被社会所影响着,继而又将影响以后的社会。前人改变社会,社会改变后人。如此,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去太多地挑剔“80后”。

每一代人都用他们自己所理解和认可的‘理想的标准来要求另一代人——“80后”如是说。

这虽然未必能证明前人都是错的,但至少表明也许他们才是更理性更能面对现实的一代人。对他们来说也许已经不存在什么“东西风”,只有“适用”和“不适用”。一切适于生存的都将被拿起,其余的终将被淘汰。而这,不正是社会进步的规律吗?

何来西风挑东风?

许多人在雅典成熟,也有许多人在雅典走向成熟,据统计,在中国的37个(女排除外)奥运冠军中,有23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们将是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的主力军。本届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中,将有五至七成的人参加北京奥运会。

——某报《希望出于八十年代》

“80后”之所以被认为另类,也许只是因为两点:他们有异于前人,并且还只是社会的少数。

有异于前人,代代如此。重点在于他们还只是少数,或者说他们还算不上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这不是永远的。

就像“七十年代生人”那样,曾经被批判的终究还是要成长起来,终究还是要在社会上担任主流的角色。问题,只是时间。

“80后”成长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所以,他们的成熟与社会的速度同步,从而超出了前人的想像。超出想像的东西,往往是难以接受的,但又是必须面对的。

由此,“80后”之所以引人注目已经不难理解。与其说是因为他们另类反叛,倒不如说是急于在这个世界上崭露头角,急于让这个社会再向着理想更进一步。

再过十年,不,也许只要五年,当“80后”成为社会的真正主流的时候;也许,回头再来看这些对于他们的否定和肯定时,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付之一笑罢了。

西风终将成东风。

80后的父亲母亲

文/朱历 小叹

跨入21世纪后,这是70年代人的结婚和生育热潮,并非有什么迷信之说,只是生物都有发展规律,到了这个年纪就该做这个年纪的事情,受过传统教育的70年代人还是热衷于按部就班。在国家单位就职,刚刚结婚的VICKY就遇到了尴尬事情,单位里女孩子多,生育指标有额度,于是大家抢跑道,那些83、84的小姑娘都来抢,真不知道她们急什么?VICKY说起这事情来还真烦恼。明明自己都还是个小孩子,就要忙着生小孩。什么事情都有人管,可是你管不了人家结婚生孩子,于是80年代的小爸爸小妈妈们如雨后春笋,管你看得懂看不懂,总之他们就是生了。

等到大学毕业 我儿子两岁

爸爸在猫扑上的ID叫苍蝇跳舞。儿子已经快3个月了。

“为了这个东西,我旷课长达一年,我老婆退学了。不过我们都不后悔,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学,这只是我所见过的全世界最昂贵的婚姻介绍所,网吧,和儿童乐园,并附属十来栋旅馆——我实在不想把他们叫做学生宿舍。与其这样浪费生命不如找个珍爱的人生个孩子,并且以这个儿子为动力努力地工作和挣钱。”

他在论坛上将自己宝贝儿子的照片放出,小宝贝的确可爱,紧接着众多跟贴,有的祝福,但是更多的是对小爸爸、小妈妈责任感的质疑,你们知道怎么当父母吗?

对这些疑问苍蝇跳舞的回答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儿子前程似锦,我和他妈妈会为他铺上他需要的最关键的路砖——金钱、人脉、自身修养……很多人,可能只因为缺少这几块砖中的一块,终生将碌碌无为,幸运的是,我儿子将一块不缺……只是,一想到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学生生涯,仍然有点心疼……

原来之所以可以年纪轻轻为人父母,这与他们自己父母的经济基础是有着莫大的关联。当初他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可能并未想过要给他们铺上通天路,但是作为他们的子女或许在这点上更加幸运了。

不过,带孩子真是件很累人的事……特别是下半夜,宝宝大哭不止的时候,那是真正的手足无措。小爸爸幸福之余还是知道带孩子的辛苦。

其实未婚先孕大多是80年代小爸爸小妈妈们结婚生子的主要驱动,当然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堕胎,小爸爸也同样曾经面临这一选择。

“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我会把宝宝生下来吗?那跟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非常人行非常事!”小爸爸的态度有点激动,“而且一开始决定生下他的时候,动机也很单纯,纯粹是因为我们都不想就这样扼杀掉他。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我和她都有朋友做过人流。血流如注,她形容说。我觉得不能让自己老婆去受那样的苦——当然,贸贸然生下他也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幸好我有十个月的时间思考和做各种准备。我觉得在这十个月里我做了一个称职的产前爸爸,基本上包干了所有家务,包括给老婆洗内裤,宝宝生下来之后我三天两夜没躺过床,晚上就坐在椅子上整晚看着老婆和宝宝,其实想想也不是什么很了不得的事……做男人,辛苦还在后头呢。”

小爸爸如今很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斗志。如果这个故事里没有了在背后作经济支撑的爷爷奶奶的话,恐怕这又会变成另外一个故事。

没有房子没有收入 我给我老公生了儿子

小妈妈今年22岁,儿子15个月了,她比结婚前胖出许多,但是看上去依然就是一个孩子。通过网络认识丈夫,一不当心有了孩子。

“当初所有人都劝我把小孩子打掉,因为那个时候我老公没有正式工作,家里也没有房子,老公的妈妈找到我爸妈做思想工作,告诉我跟着他不会有好日子过,不过我就是不想打,那个时候我已经有4个多月了,我让我爸爸把手放在我肚子上,告诉他宝宝已经这么大了,后来我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小妈妈的父母经营个小杂货店,家里也有房子,于是结婚的时候新房在小妈妈的娘家,结婚的时候小妈妈收到一大笔礼金,多是男方亲戚看在孩子面子上给的生活费,孕妇花费开销大,怀孕7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用了七七八八,最后2千多块被丈夫拿去打游戏花光了。

“我不能不给他,”小妈妈的眼圈有点红,“我不给他,他就要打人,他说花钱去升级,升级了以后那些兵器还可以卖钱的。我妈妈说了,如果我生了儿子他们就负担生活费,我如果生的是女儿就让他妈妈养。”

如今儿子15个月大了,丈夫终于在一个月前开始有了一份做司机的工作。平时自己的妈妈和婆婆两人带着孩子,小妈妈反而轻松自在。问她有没有想过去工作,“工作?几百块的工资做得辛苦死了,在家带带小孩子算了,老公赚钱养老婆,我的同学都是这样的。”

小妈妈逗着她的儿子,看得出来她对目前的生活没什么不满足的。知足常乐或许说的就是这种生活态度。

做了老爸就得靠自己 以后我的孩子也得是这样

小爸爸2号算是80后中的前辈,女儿四个半月。

“其实老婆比我辛苦多了,我只负责赚钱,她倒要负责喂我和女儿。”小爸爸第一句话就拍上了老婆的马屁,“好在我们的老爸老妈比较开明,只要我们过得去他们一般都不会插手。所以,顺其自然就结了婚,顺其自然就有了孩子。”

小爸爸自己有一家电脑硬件公司,用他的话说现在做这行和卖菜的也没什么区别。所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宝贝女儿交给小妈妈一手包办。

“老婆就比我小几个月,也不算小孩子了……不过看上去比我年轻多了。”小爸爸偷看了老婆一眼,小妈妈忙着给孩子换尿布。“结婚前我们也都是自己在外头租房子住,所以生活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现在有了小孩子,出去吃饭和玩的时间少了,不过倒更像过日子了。”

小爸爸偷偷抱怨说,现在觉得压力很大。生孩子的时候花钱不说,现在给孩子买奶粉尿布等等的开销也不少。但是便宜的自己也不想买,要用当然就要用好的。所以,现在老婆的衣服也从国际名牌往下滑了一档,自己么也就马马虎虎了。

“以前我们住外边几个月也想不到回一次家,现在倒是跑得勤快。至少每个周末都要把孩子抱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看。一来他们一个星期不见孙女就想,二来我们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自己给自己放放风。”

问到为什么小孩不干脆托给爷爷奶奶带的时候,小爸爸显得有些矛盾:“其实原先我们也考虑过,但是想来想去还是自己来带。一来,我们的老爸老妈现在有的也还要工作,一样两头忙,还不如我们的精力充沛。二来,我们还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小孩子,怕隔代反而把小孩子宠坏了。何况,既然为人父母,总还得对得起这个称号吧?”

再问起教育方针,小爸爸显得有些兴奋:“我们小时候太听话了,现在想想有些傻。我希望我的小孩子从小就能独立一点,至少知道和我讲道理。其他嘛,还是散养比较好。该玩就玩,该让人欺负就让人欺负,从小让她知道靠自己才行……”

小爸爸还悄悄透露,准备夏天带女儿去游泳。问他不怕孩子太小会出问题,他说外国小孩几个月大就下水了,那是国际先进教育方法。说到这里,他的手机响了,他又要赶去公司应付客户。

也许真的是怎样的父母就教育出怎样的后代,希望小爸爸的女儿也会像她父母这样独立。

回想以前,十七八岁当爹当妈的也属于正常。只是社会的发展让人类不得不为了生活而推迟本能的繁衍。或许,提出“小爸爸”“小妈妈”这一说本身就有些无厘头。本来嘛,父母就是父母,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他们的不同,只在于他们比起他人更早地进入了这个过程。也许有时会不知所措,有时又会觉得压力太大。但是他们都没有后悔,对他们来说,这也许是对自己成熟的一种证明,无论生理还是心理。

消费、时尚、自我解构80后的关键词

文/何 菲

消费、时尚、自我,相对于翔实严肃的辞典,它们的内涵显然在被我们屡次征用的过程中拓宽了,依照流行的说法,这就叫解构。

近日本刊记者调查采访了大量“80后”,以“80后”最为热衷的“解构”手法,较客观地勾勒出“80后”的物质世界轮廓。消费、时尚、自我,相对于翔实严肃的辞典,它们的内涵显然在被我们屡次征用的过程中拓宽了,依照流行的说法,这就叫解构。

近日本刊记者调查采访了大量“80后”,以“80后”最为热衷的“解构”手法,较客观地勾勒出“80后”的物质世界轮廓。

消费

本刊调查了“80后”每月平均消费,除了吃饭穿衣学费交通等基本生活费用,“80后”月均消费在100元以内的占12.1%,100-300元的43.9%,300-500元的32.2%,500-1000元的7.5%,1000-2000元的3.1%,2000元以上1.2%。父母不愿让孩子过低消费,但是“80后”的孩子也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大手大脚。

当“80后”看中一样东西时,“视自己或父母的经济能力决定是否购买”的占62.8%,“看看就行,不一定要拥有”的占21.1%,“不管多贵一定要买”的只占10.3%。这说明他们都是天生的理性消费主义者,习惯购买时尚与实惠相结合的物品。在上海著名的襄阳路服饰市场,那些摊主们每时每刻都在领教他们的小顾客的杀价本事。

调查显示,在“80后”的消费中,最重要的是旅游消费。在调查他们“如果你有一笔钱,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时,结果显示出,“80后”对旅游有特殊的期待,有40.3%的“80后”选择了从自然和人文的印记中获取新感受新体验。

“80后”消费第二位的是“买新科技产品”,占24.4%。为了谋职而考取某种资格证书,成为通向新世纪的通行证,关于外语的、电脑的、财会的、法律的等等证书,都是现在“80后”渴望拥有的东西,所以占10.7%的“80后”把手里的钱投到这个方面。有几乎相同比例的“80后”还把“炒股”作为选择,以钱生钱之道,也不失为一种上上选择。

这类问题比较能够反映“80后”的消费行为取向,也透露出其对未来的预期。

在“80后”的生活中,电脑已成为最重要的物品。

选出一样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物品:

电脑 40.6%;

住房 34.7%;

私家车 5.6%;

其它 5.6% ;

电视 5%;

手机 4.2% ;

随身听 2.6% ;

名牌衣服 1.4% ;

BP 0.3%

对电脑和住房的强烈需求,反映出“80后”在基本生活物品和扩展性生活物品方面鱼与熊掌两者皆得的心态。电脑被40.6%的“80后”确定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物品”,其次重要的是住房,有34.7%的人选择它。前者是与外界沟通、实现自己的虚幻之梦的扩展性物品——它不是生活基本物品,但因为“80后”对新沟通方面的强烈期待而成为不可或缺。住房是生活基本物品,“80后”对住房的要求是一种与其实际购买力不直接相关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他们对某种独立生活的要求和对自由空间的渴望。

时尚

眼下的时尚潮流是曾经被人称为“男人做女人的事情,女人做男人的事情”的“倒错”型潮流。这是人们想体验异性角色行为的好奇与冲动所致,有趣的是,“80后”是这种实践的力行者。

“80后”是时尚先锋,这个已经被社会公认了的感性认识,在我们的调查中进一步得到确切证实。当涉及到“看到男人戴耳环”时的感觉时,认为“有型”的占11.9%,想像“可能与他的职业有关”的占13.2%,认为“无所谓”占61.2%,没有人认为“不可思议”。

在这样的评价格局中,无所谓态度所体现的接纳性是昭然若揭的。反之,对父母的调查则显示:虽然也有52%的父母觉得无所谓,但还是有高达42%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同时没有一人觉得有型。父母的态度比我们想像中开明,但父母的开明显然是被动式的无所谓,在被孩子牵着走。

时尚是“80后”比父母更有发言权的武器,在对“80后”和他们的父母做“买东西时最看中的因素”的调查中,我们给出的选项有:“品牌、质量、款式、价格和其它”,其中“80后”更看中“款式”(占49.1%),父母更看中“质量”(占57.9%)。

“80后”对款式的强烈追求,是他们消费的炫耀性特性。这种炫耀性不在于与富豪们的财富相比,而在于对自己的品味的展示,在于对自己不甘落后于时尚潮流的追求能力的展示。一部电影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的服饰引起连锁性模仿,在现在的“80后”看来,不是不可能,但重要的是对款式流行性的追求。

当调查“80后”对时尚品牌喜爱程度的排序时,结果,没有一个品牌受到超过10%以上年轻人的选择。

你最喜爱的时尚品牌:

NIKE 7.6%; CONVERSE 0.7%;

可口可乐 9.2% ;百事可乐 6.8% ;

IBM 5.3%;联想 7.7%;

LEE 2.4%;ONLY 1.4%;

CD 3.5%; NOKIA 6.0%;

摩托罗拉 8.5%; 爱立信2.8%;

SONY 9.4%; 宝马 8.8% ;

奔驰 7.7%; 切诺基 1.1%;

SWATCH 2.5%; 劳力士 4.6%;

其它 3.8%

和其它同类调查的结果类似,中国品牌进入“80后”视野的,少而又少。这表明了“80后”的品牌趣味的多样化,这是多样化的品牌格局所造成的,也显示出“80后”乐意被各种品牌所吸引的开放性。

我们说“80后”时尚,他们却说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80后”的形象意识是一种核心意识,它决定年轻人对自己的社会形象的定位,更决定他们如何决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在采访中,没有一个“80后”是不注重自己的打扮的,反过来说,不注重自己形象者,不是年轻人或是没有了年轻人的心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怎么舒服怎么穿”。这种随意性体现了“80后”对刻板的、程序化的玩意的抛弃,而把自己的舒适与便利放在首位。如果对偶像人物着装的模仿也符合这种标准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模仿起来。

自我

有人说“80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然而面对“你自信么?”这个问题时,所得到的答案却有点出人意料。

回答“比较自信”的有63.2%“十分自信”的有23.8%,“不自信”13%。

“80后”不愿张扬,自我意识在他们看来已经潜移默化到生活中的种种方面。 从对“目前”这一状态的把握,也可窥见“80后”的“自我”。调查中,“80后”中有36.7%觉得最美好的年龄是“现在”,有33.5%的认为在“比现在小的时候”,而29.8%觉得在“将来的某个年龄”。

67%的“80后”认为未来“主要看个人努力”,63%的人能够坦然面对挫折,觉得这是“人生必经之路”。只有14%的“80后”相信星座“可以解释人生”。大部分“80后”对人生的认识是正确的,也是明确的。

对“80后”的热门人物韩寒、郭敬明的看法,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有一定天赋,外加炒作”的占37.7%,认为“天赋加机遇”的占20.2%,认为“天才”的占3.3%,“纯粹炒作”的占8%,另外有25.2%的“不知道这个人”。

超过60%的人认为韩寒、郭敬明的“成功”具有“天赋”的因素。这让人感到困惑。是否“80后”比较注重先天带来的优势,又或者是因为他们所接受到的成功人物(大部分是时尚与娱乐明星),其成功道路的商业宣传都有影射天资、天生的指向?有45%的人认为韩寒、郭敬明的成功具有炒作的成分,说明“80后”对商业社会的特征已经有清晰认识。

采访手记

中国的“80后”,正在如一些先知先觉的学者们在数年前所认定的那样逐渐走向消费主义之不归之途。采访中记者发现,消费意识在“80后”的意识结构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眼下的“80后”虽然还没有成为消费为中心的一代,但他们的购买行为已经再清楚不过地体现了他们的消费举动背后所暗含着的东西。

记者还发现:对于时尚,“80后”随意化的选择,使沉重的变成了轻松,刻板的变成了灵活,固定的变成了活泼,体现了年轻人时尚行为的本意所在。

同时,“80后”所处的商品经济发达的生存环境对于他们实现“自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80后”表现自我的大好环境。因为他们的时尚、自我,不久以后将可以领导社会的消费潮流。社会已经有了这样的共识。

"飘一代"眼中的“飘二代”

飘一代——70后——飘二代的“前辈”,作为业已沉淀下来的族群,作为这支族群中仅与80后相距二三年的“70末”,他们眼中的“飘二代”是怎样的呢?

80后,自信满盈

张祝其,生于70年代后期,编剧

作为“70末”来评价“80后”,难免自觉有些底气不足。毕竟从某些角度来说,与“80初”还是或多或少有些难分彼此。

以上是我的自谦之辞。换而言之,如果我是“80后”去评价“70末”,兴许就没这么客气了。可惜我还是“70末”,所以还是习惯于婉转地客气地不忘留下退路地用一个词去评价“80后”——自信。

这个词切切实实地概括了我对他们的最突出印象。我向毛主席保证,这个词是不含褒贬意味的。即便有,那褒义也远远大于贬义。

实际上,最近几年我也经常混迹于“80后”之中,可惜此间并未能逮到几次当老大哥的机会。有,也只是年龄上占点便宜罢了。那不算真本事。因为在他们眼里,合格标准线基本都划在自己头顶以上数尺处。线上的,属于值得尊敬乃至于崇拜者。线下的,哪怕仍在自己之上的,也顶多是平起平坐而已。

对于“不耻下问”的人来说,这种划分方式未免粗糙和目中无人。但细想好似也颇具一些预见性——用一条近乎极限的标准来将所有一分为二。超出标准的自然值得尊敬甚至膜拜,而标准以下都是自己可能的发展空间,彼此无异,何必假意客套?

基于这种“极限分类法”,在“80后”眼中,自然而然人就无外乎两种——“偶像”和“靶子”。或许我的理解有些极端,不过从这些年几近沸腾的各大BBS上,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佐证。

他们的“偶像”不是权威,仅是一个膜拜的符号,一个不需要理由就磕下头去的符号。相反地,“靶子”倒往往带着些“类权威”言辞。以致把自己变成东吴船上一偶人——万箭穿身。当然,这些箭也并非无的乱矢。绝大多数“80后”还是本着严肃端正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认真负责地搞着无厘头。

能够如此,除了自信满盈不吝表现之外,我是想不出其他理想的解释了。而这种“不够含蓄”的自信,倒使我们明显感觉到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

只是不知若干年后,当“80后”成为社会中坚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荣幸再作一次“靶子”呢?

气死人不偿命——80后之我见

刘丽斌,生于70年代后期,公务员

我是如假包换的知青子女,1992年读高一时回沪,本想从北方省重点高中回来,起码转到个区重点插班,可上海人不吃这套,最终辗转到某重点高中借读。由于侥幸考上了大学,没让爸妈再丢脸,如今有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忙碌之余,还不觉人生无聊。尤其活宝表妹整日来骚扰,80年代的她天天给70年代的我“吃药”。

表妹生下来时只有四斤,像只小猫,谁知骨架奇大,能吃能睡,体重后来当然同比增长。高三时开始懂得爱美要节食减肥,但一招呼她出去吃饭一定比兔子跑得还快。表妹不大专情,喜欢的偶像变得比季节还快。但她钻研的劲头却令人十分感动——游鸿鸣、熊天平耳熟能详也就算了,周杰伦那吐字不清的饶舌歌,她听一遍就能默写出歌词,这本事用在英语听力上,雅思、托福可就都没问题了。

看着表妹长大,帮她辅导过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每到临考,阿姨总热情邀请我去她家吃晚饭,“帮她洗洗脑子,统一思想,加强认识!”我只好老调重弹:“你不是喜欢某某明星么?考上好学校有了好工作才能买内场票,跟他合影留念啊!你不是要嫁个大款么?没有大学文凭你怎么和别人竞争啊?你不是要最新的Walkman(那时还没有Mp3)么?这次平均分上90,姐姐给你买一个!”她听后顿时做振奋状。周末到表妹家加两天班,我知道成效寥寥,但搞得我和表妹都很累。一个觉得用不着学,一个觉得用不着教。表妹的分数总是“可上可下”的悬疑片,陪她考高中,考上了自费高中,陪她考大学,考上了民办大专。

然而,一切还刚刚开始。“我的专业是电子商务,那是干吗的啊?是不是超市里面收钱的那种?”就她这种认识,我也不用和她解释“B to B、B to C”了,只能耐心劝她学好英文,日后找个有良心的外企老板好安身。

终于她要找工作了,我又以为自己要解脱了。表妹的短信来了:“亲爱的姐姐,我的简历写好了,你帮我看看!”可怜她老姐办公室没有英特网上,晚上回家改过后回复给亲爱的妹妹还不忘叮嘱:“简历字体要统一,形式要简练,最好一页纸,附上求职信,针对不同公司要度身定制。”也不知简历她收到否,反正短信不来了。过两日,阿姨又来电了:“快帮帮她吧,找了个什么房产中介公司做文员,有什么出息。”房产中介未必不好,但此时说这个难免有风凉话之嫌,于是扳指细算,只有某大型外企做客服经理的昔日同窗可以帮忙。于是先让表妹发简历过去。又是杳无音讯……三天后,我竟然在自己的邮箱里发现了这封简历,邮件名是:“姐姐我发不过去,只有发给你了!”乖乖!我以为她面试去了呢,结果把简历发给我?苦笑着打开简历,却不是姐姐我熬夜改过的,还是她自己那份狗屁不通、长达三页、字体不一的简历。哭笑不得,我只能烦请好友再说情打招呼。朋友真帮忙,前几天人力资源部打电话给表妹要她周五去面试,暗示有英文问题。表妹大敲退堂鼓,“啊?我不行的。在人民广场,那么远啊?我周五在实习的公司上班,可能没有空。”应届生耍大牌?从此那公司没再来过电话。怪怪!那可是白领们挤破脑袋要进的外企,她就这样冷落人家的HR?想想后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表妹虽然万事习惯依赖别人,丢三落四,朝秦暮楚,但性格温顺善良,宽厚大方。我这个悲观主义姐姐预计:以她这种天生天养的富婆性格,日后必有大款喜欢,讨回去做压寨夫人。那时,我才算真正的解脱吧。

他们的生猛

7799,生于70年代后期,娱记

一夜之间,80后唱着“哼哼哈嘿”耍着双节棍就走进了我所在的职场,来势生猛,加速着俺们“奔三”的速度。一条横沟,不可避免盘亘在我们面前——适应他们的口头禅首先就花了俺不少时间。80女孩一句“我晕”,掀起过整个办公室的“晕潮”,有事没事,大家都爱说“我晕”。

80后的穿着打扮,更是曾经吓坏了办公室里的老太太。满脸青春痘硬是要“VS”络腮胡;挑染的白发总让人忍不住劝他去查查少白头;小脚绣花鞋、杨子荣似的大棉帽甚至还有那“不知道哪床被子上弄下来的大花布做的大棉裤”,80后就是用这样强烈的感官刺激显示着内在的生猛。

不曾想到,“貌不惊人死不休”的他们对待工作会那么敬业,一股胜似年轻劳模的生猛劲道令人不得不摸摸座椅的牢固程度。加班加点从不问加班费,专业问题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真怀疑他们是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特约编委),这还不算,逢年过节,他们会很自如地在办公室里给领导送礼物,你能说什么?只能看作是小孩子的诚心诚意,学也学不来。

80后基本没有过多的生活压力,“责任”对他们而言,只是排在《新华字典》很后面的词组而已。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更是生猛得令俺们只能跟着说“我晕”。“月光族”在70一代中已经算了不起的人物,可人家80后动辄一个柜台就花掉几千元,一气买下十来件衣服,只因认定了这个品牌。在他们眼里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人家去一次高级酒吧HAPPY轻而易举就成为了“日光族”。明知道今宵一刻值千金,却乐得换来散尽千金还复来的潇洒。我们在工资单上比他们富有,但这一瞬间的享受,我们却无力承受。

80后似乎不太反感“规则”,他们太受外在思想的左右,但令人诧异的是,在层层壁垒之中他们又能无所顾忌地寻找自由,哪怕是一种“伪自由”。有一次搞活动做游戏,在大家不怀好意的起哄中,一个80后女生大大方方抱着80后男生给了一记贴面礼。很阳光的一幕,但看着周遭人群褒贬不定的眼神,我只能在心底里为他们鼓掌。

80后的孩子很像《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一样,没有远大的理想,单纯而愚昧,不知江湖险恶,永远不知道身边就藏着一群贼。但扪心自问,是不是因为我们70后太顾及江湖险恶了,总把自己的心收得紧紧地,从而就这样,失去了阳光和土地,也失去了我们自己?

我们70后可能比80族更执著,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会感到生活之累。有时候,我们比傻根还傻呢……

70后和80后共同的导师是时代

何菲,生于70年代后期,本刊记者

似乎仅仅在两年以前,我们讨论的大多是70后。而现在,变成了80后。就像那次去看演唱会,听一个生于七十年代的歌手说:“我们的时代刚刚来临,然而好像又要过去了”,多少是有点感慨的。

70后错过信仰,80后鄙视信仰

认识一些1980—1985年生的孩子,我喜欢和他们交往。有时约他们写稿,他们是最守时的一群人。文章里总是很有想法,虽然缺乏缜密,有时难免天真,但却是鲜明的、客观的。80年代末的孩子我交往不多,表妹是一个,这个钢琴十级、酷爱德彪西的女孩话不多,却常常出语惊人,在我看来,80后会以国际化的眼光评价他们的老师同学以及周边事物,非常理性。

尽管有不少毛病或缺点,但80后多半比较真实热情富于行动。而70后的青春已经沾染了灰,有才情有韵味但心却不再透彻。

不仅仅是年龄的原因,成长环境和知识基础导致我们面对80后不免有一些恐慌。应该说70后和80后之间的差异,是远大于50后和60后之间的。因为1979年在中国当代史上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至此我们开始了改革开放和日后的经济腾飞。

出生于1979年之前的70后,虽然没有经受过饥饿,但是还清楚记得童年时的清贫。我们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一代,《切·格瓦拉》在七十年代人中走红更说明了我们心底的怀旧。面对八十年代人的智力早熟和放纵任性,我们真有点未老先衰的感觉。80后虽然比我们更浮躁,但他们无疑知识基础更为合理,信息占有量更大而且更有效。

事实上,70后与上世纪中国最巨大的存在擦肩而过:革命。70后降生于革命激情过后的萧条年代,我们的父母在生下我们的同时,已经开始怀疑和思考。一开始,我们就错过了最真诚的信仰。

而对于80后,“最真诚的信仰”已经离他们很遥远了,他们从不信仰什么,甚至鄙视信仰,于是他们能够更彻底地张扬自我。

70后阴郁有理,80后用阴郁做秀

70后没有经历过苦难,没有体验过饥饿,没有接受过超负荷体力劳动的摧残,也没有经历过命运被政治运动残酷地修改。与前几代人相比,我们应该是幸福的一代。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经历过折磨。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另一种磨难降临在孩子们头上,那就是:应试教育。

理想主义破灭后的父母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现实主义,他们突然明白了大学文凭的重要性。1970年以后的出生者,从走入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生活在高考的压力之下。这个牢笼把七十年代人变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我们像所有笼养动物一样做作、冷漠、矫情、脆弱。我们都得了教育综合征,在压力面前,总是习惯于拖延,到了忍无可忍的最后一刻,才调动起全部精力,突击式地完成所有工作。我们急来抱佛脚的能力普遍很强。大学时我整个学期的哲学课没读过一页哲学书,通宵苦熬了一夜后参加一早的期末考试,结果成绩是“良”。工作几年后,不少人开始评价我写的书读来有些“哲理”,其实那只是社会阅历使70后条件反射似地反刍自己当年囫囵吞枣的所学。

70后对待生活问题的方式就是我们对待考试的方式。要么毫无节制地放纵,要么出奇地勤奋,在踏入社会很长时间之后,我们还在学习自制。

80后的许多人虽然还没赶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但早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们普遍赶上了大学扩招,于是一扫70后的压抑,轻轻松松地走进大学,在大学期间扎实学习、扩展视野。显然,80后比70后拥有更健康更人性的高中和大学时代。因此,70后的阴郁是有根据的,80后的阴郁很大程度上是做秀。也或者说,过于优厚的环境造就了80后茁壮的外表和脆弱的内心。

历史会永远记住70后和80后

70后和80后都喜欢欧美音乐、热衷过圣诞节情人节、染发等,在外表上,70后期和80早期出生的人,几乎看不出多大区别,但事实上,革命残留的氛围给了70后深刻的影响,我们这貌似时尚的一代意识深处有着一层不能消除的陈旧底色,这就是为什么70后比80后感性得多的原因。

70后和80后的孩子们几乎和醒过来的中国一起成长,我们的视野几乎和中国的视野同步扩展,我们的血液被青春点燃时,中国也正经历着第二青春期。现实生活的纷纭复杂、没有时间让我们沉思,给我们以顿悟和提升的机会,对此70后会感到焦躁和不安,我们还是需要像上几代人那样能在生活的缝隙中休息驻足,沉淀出一些细致的感受。而80后,却会安之若素。他们只是不断地去体验、刺激,不给灵魂一个安静的时刻。相比之下,70后更具有一些古典的情怀。

70后在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时,总还想着要确定些什么,而80后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一点拉大了70后和80后的距离。70后已经有了许多杰出的商界代表,比如丁磊和陈天桥,而80后,似乎还只有一些梦呓的郭敬明。

70后作为断裂代,比起80后有个最大的不幸,就是他们的机会比较少。在他们之前,是凭资历说话,他们年轻的时候只能服从,由于太小而没有太多的机会;而当他们年龄增加,有了资历,这个社会又将变成更年轻的80后的天下。

70后是两头不靠的人。我们不被上一代人认同,80后甚至90后也很快会对我们不以为然。其实任何人在青春走远的时候都会有一丝落寞。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忧伤,青春永远属于更年轻的一代,80后的青春很快就也要被90后的人掠走,每一代都有无法改变的弱点。

我们的青春还未过去,而我们的时代刚刚开始。70后已经做好了全方位接管社会的准备,80后也在摩拳擦掌。作为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70后和80后注定要为中国带来独特的活力,在我们三十岁到五十岁这个阶段,中国将会进入真正的发展期,中国的质变将在这期间真正完成,而我们将亲手导演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历史会永远记住70后和80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导师,她就是——时代。

80后眼中的80后

欲望和天真交织的一代

陆漪,生于1982年,2004年大学毕业,现为曜石广告有限公司文案

有太多的人喜欢把80年代出生的人称为孩子,也许是因为他们始终像个小孩,比起70年代出生的那一群被形容得无限优秀的人,他们显得天真许多。他们不再刻意掩藏自己的想法和意识,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心里的真实意愿和想法,这是他们身上难得的童真。

他们是小时候常常被爸爸妈妈反锁在家里的独生子女,有六个大人围着转。长大一点就开始把钥匙串一根红线挂在脖子里跳跃着去上学。80年代是父母们努力赚钱的转折期,于是他们和她们上学的时候便没人带领,跟着旁边的叔叔阿姨们乱穿马路,偶尔看见讨饭的老人还会上前叫一声"爷爷"。他们身上有太多天真的气质,从念初中开始喜欢村上春树,上课的时候偷偷在老师眼皮底下翻看,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叛逆。

80后的孩子们遭遇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美好事物扑面袭来,他们又有了许多新鲜的欲望。他们在念高中的时候迷恋上了昂贵的MP3和液晶屏电脑,开始有事没事哼唱周杰伦和SHE,开始用OICQ交友聊天,又用宽带看日剧,还把自己的自拍照上传到网上,开辟属于自己的Blog,和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相互了解相互慰藉。

这一代的孩子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日渐成长为感性而丰富的大人,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纠缠,也同时见证了他们的蜕变。他们和异性手牵手走在校园里,迎面碰见老师还会叫上一声“老师好”;他们喜欢酒吧和KTV,即使花完身上仅有的钱也在所不惜;当然他们在某些时候也是怪癖的,他们喜欢黑衣,喜欢独处,喜欢恶劣的音乐和充斥着性和死亡的文字,比如安妮宝贝。

80后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任何年代,是因为他们面对着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不得不面对更多关于生存的竞争,而这种竞争让他们挣扎、彷徨,然后更快地长大。

他们是欲望和天真交织的一代人,他们是天真却执著的,他们是纯洁且热情的,他们又是洒脱而奋进的。

我们是最正常的人群

孙雪婷,生于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

80后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人将这十年一下通吃,其实如果先接触一个1980年出生的人,随后再去接触一个1989年出生的人,你会发觉,两者的生存状态截然不同。当然,这与他们年龄发展的跨度很有关系,但是80后最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三年一个代沟”。确实是这样,整个80年代的翻天覆地就像上海几年以前的那个口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1980年后的人并非都能互相理解,我们之间最起码分成了三个人群段。更多时候我们是会窝里斗的,号称彼此无法理解,所以也就养成了“倚老卖老”的风气。有时碰到了一个大一岁的家伙,就会被称作“小朋友”,然后又总是“你们,你们”的,一阵胸闷,我还以为我们是一代人呢!

我们承认自己没吃过什么苦,但是我们也确实不是出生在蜜罐子里的孩子们。牛奶是有的,可那是排队排来的,不是从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雀巢、安怡中挑挑选选的。我们不再喝白糖水,改喝乐口福了,可不是坐在星巴克里。面包是不再坚硬如铁,可是慕丝、吉士、黑森林是什么?我们就是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夹缝中生活着的。看到童装部可爱的小衣服,我们会大叫:“现在的孩子好幸福啊。”听起妈妈的忆苦思甜,我们却又觉得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我们却是很坚定的,我们是试验品,从小就有太多的东西被改来改去,改去改来,觉得自己是后来人的垫脚石。在我们心里,80后好像是最累的一代人,“不是我跟不上时代,是时代变的太快。”过去的,就算糊涂却也安逸,将来的似乎未必将获得欧洲式的清闲,这一代就成了变革的牺牲品,可能是承上启下的角色让人不太舒服吧。

其实我们就是我们,和你们一样,无论你们是50、60、70还是90。

我们被包装上市

徐木森,生于1982年,2004年大学毕业,现为《IT时代周刊》记者

时代是怎样、为什么打下了烙印?在皮肤上么,于是不同的种类可以互相辨认?还是在视网膜上,所以彼此眼中的世界不能是一样?

我们不说“80后”,这是那些生在这个年代更早时候的人所发明和使用的词语,我们只是说:“我们”。

我们从学校读到的东西和在学校外体验到的是那么不同。就如同,当我们从书本上抬起头来的刹那,整个物质世界就如同一枚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开来。

如果你知道赫鲁晓夫怎样失去了苏维埃,那么你就知道明辨黑与白的眼睛,要适应灰色有多么难。

时代变迁的轰鸣巨响,陪伴我们走过了所有的成长。寂静安详的乌托邦不能够等待,我们迟到了数十年。睁开眼睛的时候,身边已是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折叠在祖祖辈辈背上的翅膀,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展开。入睡前还在寻思着明天上学前是在街角小摊上买个煎饼还是来根油条,醒过来已经在大洋彼岸。太平洋的海水和大西洋的,地中海的,或者波罗的海的,都没有什么不同,咸的,有点涩,就如同那些没有被看见的泪水。父辈的奋斗与付出让我们的这一场流离免于物质的束缚,所以我们努力,并且不抱怨。

当“70后”在尝试走向深刻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走向广阔。

最实用的知识与经验大都来自朋友和网络,并非书本或者父母。就像那种叫麻雀的鸟,遇到同类,总有无尽的倾诉的欲望,然后靠着彼此的体温,挤在枝头,度过寒冷的夜晚,然后四散飞去。

是谁为这个世界定下了规则?这么多物质的存在,仅仅是符号还是都带着更深刻的原因?无论浅薄还是深刻,都应该好好利用,所以我们熟练掌握网络,愉快接受麦当劳强劲的冷气和比公共厕所洁净许多的WC,韩流日潮,不管是从哪里吹来的风,娱乐大众就好……在实用主义的80年代人眼中,如果你饿了,那焚琴煮鹤怎么会是种过错?

后来不知道是因为一场意外还是预谋,我们也变成了货架上的商品,包装上市,经历了口水的洗礼。我们想说的是,不管是被卖出了怎样的价钱,那些笑与泪,悲伤以及愤怒,都是真的。

因为一份天真的希望

王亚红,生于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

当老爸老妈因为我高中还没毕业就谈恋爱而极度紧张时,我怀揣着内疚哄他们说不再恋了,然后毅然要将已经到来的爱情进行到底。因为心里有个理想:对待感情,要无怨无悔。

当老爸老妈希望女儿在老家附近上个大学,然后能够经常回家看看的时候,我依旧怀揣着内疚哄他们说以后回家工作,接着就毅然离开小小的家乡,带着父母的思念到中国的首都去闯。因为有一个愿望:要把美丽的世界都装在心里。

当老爸老妈不断询问生活费问题的时候,我自信地告诉他们:“放心吧,你们养的孩子是最厉害的。”然后咬紧牙关为自己挣得一份辛劳但美好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一个理想:绝对不能食言,一定要让他们骄傲地说没有白养个女儿。

当同学们都轻轻松松应付不是很繁重的课程的时候,我高高兴兴地开始了自己勤工俭学的生涯,不论严寒酷暑还是让人难忘的非典。因为心里有一份天真的希望:要让到了我手里的时间物有所值。

当毕业临近,大家都在准备出路,大多选择考研来铺就更美好的将来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找工作,不仅仅为了减轻老父老母的负担,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一颗需要刺激的心:奇迹一定会诞生的。

当这个社会充斥着“人情和关系”抢占优先权的时候,我挑着压力给自己铺路。一边分析社会的严酷,一边克服到处碰壁的窘困,依然锲而不舍。因为有一个必然条件需要满足:我必须要自力更生。

当老板不间断地“磨练”小年轻的意志的时候,我无言地接受着,只是时常将高考前的、唱遍了生活每一个角落的老歌含在了嘴里:再苦再难都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当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时候,相信20多岁时的冲动都会成为美丽的记忆。

幸运的80后

黄竹盈,生于1980年,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YOUNG》杂志编辑

小学时,物质条件真是艰苦。我最怕冬天,整个人被裹得像大熊,臃肿不堪,妈妈能给我的最保暖的鞋子是她自己亲手缝制的棉鞋。下课后我总争分夺秒地跳橡皮筋、跳绳,把脚跳得热乎乎冒汗,那一刻真是舒服呀,只可怜了上课40分钟,脚底迅速冷却,热气化成冷水珠,冻得我直跺脚。一路踩着积雪,到家后原本干烘烘、暖暖的棉鞋已湿答答得让人不忍多看。那时奶奶总是一边责骂我,一边迅速让我把脚泡进热水里,然后利索地把我的小脚擦干,放到暖暖的“火囱”上。这个“火囱”现已不多见,它是用金属制成的有盖有环的器皿,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取暖设备。里面装着生炉子用下的冒红光的热灰,为避免烫手,奶奶会在最外面包一层棉布。脚踏“火囱”,倚靠火炉,就着昏黄的灯光,看屋里火苗忽忽地跳跃,窗外雪花悠扬地飘舞,真惬意呢!

可惜,这样让人冻得刻骨铭心的冬天越来越少,衣服鞋子保暖性能越来越强,取暖设备越来越先进,冷得大雪飞舞、北风呼啸的冬天却是越来越少,再也不见屋檐上细细、脆脆的冰棱,不见积雪铺地的塌实。那时人们盼雪是瑞雪兆丰年,如今盼雪是物以稀为贵了!

夏天呢?等日照西山时呼朋唤友河里游泳去,乒乒乓乓打水仗,比赛谁游得快,看谁从岸上跳得最远,两脚丫子扑咚扑咚打水,稀里哗啦游一阵,我总是匆匆忙忙赶回家,一边擦身换衣服,一边大声问妈妈几点了,迫不及待打开电视机,一休、恐龙特级克塞号、葫芦兄弟、黑帽警长、机器猫、蓝精灵、圣斗士星矢、电脑娃娃、希瑞……虽然是14寸的黑白电视机,只有3个频道可以清楚地显示,但少的才更珍贵嘛。

快要中考时,我摇摆不定,中专还是高中,如果是现在,大家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考高中,但就我那时,中专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之前,被录取中专的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其身份相当于现在的重点高中。谁家孩子考上了中专,那是值得敲锣打鼓的喜事。在那样的余威下,我有一些同学也去考了中专,我也一个冲动差点要去考,最后还是鬼使神差地报了高中,回想起来,那时对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真是没概念,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初三时对着天空默默想,快点结束吧,让我考上随便什么高中,然后随便读个什么大学。不过由于我是生于80年代最初的那一年,这样的事只能代表了两个年代的转折,对整个80年代的人不具典型意义,因为就从那时起,高中开始越来越普及,大学开始扩招,这些我们都首当其冲地碰到了。80年代1980年生的我们似乎就是处于社会风口浪尖的那一点。

不过,无疑,80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没遇到动乱,正当风华时又赶上了跨世纪的千僖之年;我们是幸福的,每一步成长都印记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每一步都恰好和上了社会进步的节奏。小学用铅笔(从手削的到自动的),中学握钢笔、圆珠笔,大学开始打电脑键盘,工作时,电脑普及化,而我们刚好把电脑练熟。比起上一代,我们不需要费力地从头学起,比起下一代,我们的经历更丰富多彩,我们是值得庆幸的一代,不是吗?

编辑手记

80后,飘得更恣意的一代

人对历史的记忆是模糊的,曾经熟悉的昨天,总会在不断流逝的岁月中被淡忘。然而,人又生活在自己和一个时代的历史之中,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一开始就为他的一生确立了一个永难摆脱的精神定向。当我们想到,一个人成长的历史境遇以及此境遇在他的精神世界的折射左右了他的未来的选择和终生的价值观念时,我们就感到,代际之间的文化认同体系既是异质的,也是疏离的。老年人会本能地对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怀疑和拒斥,因为这颠覆了他的历史。

因此根据成长的时代环境的不同,有了50年代人、60年代人、70后、80后的说法。每一代人都有一个被放大了的集体性符号,它就恍如给一代人进行了不知不觉的“格式化”,并用一定的符号对这一代人进行“编码”。自然,精神结构大致相同的一代人,就被定格在一个交织着共同的希望、理想、梦幻、冲动的时代环境之中,并不断地向未来的合理性开放。

现代化的历程是一种加速度的历史性延伸。而后现代的喧嚣则使时代的不断变幻加剧。碎片、旋转、时尚、光怪陆离的梦幻在媒体的炒作中使一代人迅速登场,又迅速逝去。60年代人已经过去了,它的宏大叙事已经走向了历史性的终结。70后在前几年的喧嚣中曾经风头出尽,它的文化诉求曾引领了时代的风尚并力求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表征。然而短短几年间,似乎横空出世般的80后就已经迎头赶上,他们的闪亮登场使70后不得不黯然退场。70后必须让位于更能与这个社会的特征契合的群体的出场。

如果说中国版的“新人类”与一个物质化的时代曾经构成了同质同构的关系的话,那么,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虚拟化、符号化、消费化、平面化的时代中,没有哪一代人比80后更能契合它所培植出的社会欲望。

80后不是从黑暗和虚无中走来。他们大的24岁,小的还未成年。在都市光怪陆离的“后现代主义”大街上、在时尚的杂志封面中、在网吧里、在绿草如茵的校园里、在闪烁着缤纷色彩的舞台里啸聚,一呼百应。

他们中有的人已经离开了校园,或迷惘,或焦渴,或被动地投入了这个社会。而能表现这个群体特征的更多人则聚集在大学校园里。他们编织梦想,然而在商业社会的浮躁和压力中,在越来越高昂的学费和严酷的就业形势中,他们的浪漫和青春的张扬已经渗入了曾经的60年代人、70年代人所没有的焦虑。这是早熟的一代。

代际之间的区别便是成长的背景。如果说60年代人是理想主义的一代,70年代人是信仰破灭的一代,那么80年代人则是现实主义的一代。80年代人出生的时代是中国历史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建构一种市场化和商业化逻辑的时代。

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改革和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幸运的。

“代沟”是他们大肆宣传开的,他们申述了以前做孩子的不敢表达的情感。有些人喜欢用疮疤来显示自己的另类,他们就是这样。

他们喜欢移用一个概念,改头换面一番后再重新推出,博得一阵惊艳和认同,无数个新版《大话西游》台词的出场就是最好的证明。换句话,他们崇尚并乐于引诸经典,但他们没能创造经典。他们没能,因为他们来不及。日益速食化的传媒总是推波助澜,每当有一个新鲜说法出炉,总会被其敏锐地捕捉,打造成新一轮吸引眼球的工具。

他们是一群自以为是的人。上上一辈们虽然赤着脚想赶上他们的步伐——拼命地学着互联网,终究因为不会用他们的语气去聊天而被赶下来。而他们的下一辈们已经变得和他们一点都不同了。我想,即便是抓住80年代尾巴或者是最前头的还是幸运的。他们是一群“半调子”,不会迎合主潮流却过得非常幸福的一代。

他们就是80后,比70后飘得更远、更恣意、更自我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