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产业定位的原则及模式

2005-04-29王砚清刘雪飞李金辉

现代企业 2005年2期
关键词:定位农产品产品

王砚清 刘雪飞 李金辉

面临WTO的开放和国内市场国际化,伴随着市场变化而进行产业定位已成为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产业定位的基本原则

中小企业正确进行产业定位,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都不能草率行事,必须经过周密地调查和论证,在确定自身产业定位时,应考虑遵循配角原则和虚拟经营原则。

1、配角原则。在合作竞争的大环境下,大企业的空前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单一,具有较大的依附性,独立生存能力弱,故可与大企业结成某种稳定的协作关系,使自己成为大企业的“卫星工厂”。中小企业采用这种战略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和水平,形成单一产品的规模产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由于与大企业的配套关系明确,使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也可以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减少经营风险。中小企业要成为大企业“卫星工厂”,主要有两种重要形式:①通过市场贸易;②承接外包业务。其中承接外包业务方式最为广泛,它不仅指零部件生产的外包,还包括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物资运输等业务。

2、虚拟经营原则。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来,世界上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没有一家会在所有的业务环节都具有竞争优势。为了保持和强化核心业务,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可保留最关键的核心业务环节,其他在本企业资源有限约束下无法做到最好的环节,可将之“虚拟化”。虚拟经营推崇的理念是:如果某一环节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这种活动不至于与客户分开,如果能以更低成本获得比自制更高价值的资源,那就把它让给合作伙伴去做。虚拟经营的具体方式有业务外包、战略联盟、技术互换协议和平衡投资等。坚持虚拟经营原则可以使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协调发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有利于抵御大企业的竞争压力,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二、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模式

中小企业正确进行产业定位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效益,这是一个综合原则。每个企业都可以去选择自己的经营领域,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性,并不是每个产业都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经研究分析,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模式有以下几种:

1、协作配套型。第二产业中为大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的专业化生产领域,也是中小企业主要进入的领域。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稳定而又高速发展,不仅需要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还需要有一大批专业化的中小型企业作为大企业的基础。以大企业为核心,周围聚集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协作把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企业以资金、技术、名优产品的优势影响和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则以小而精、小而专的特长围绕着大企业的整体目标行动,这既有利于克服众多中小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又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制造业中,能否建立起一大批由“小、精、专”组成的充满竞争活力的零部件生产体系,已成为各国经济振兴成败的关键。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有6.2万家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零部件,福特汽车与4万家中小企业建立了各种协作关系,日本松下、日立、东芝等大型电气公司70%的零部件是由中小企业制造的。我国重庆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也带动了大批提供零配件的中小企业发展。

2、咨询服务型。服务型中小企业主要位于第三产业。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第三产业应该是中小企业首先或主要进入的领域。首先,第三产业具有分散、规模小、劳动密集、资本就业弹性大等特点,适宜于中小企业进入;其次,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和规模而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产业变动的一般趋势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旅馆、饭店业的产出比重逐步下降,运输、仓储和通讯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服务业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个人和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也上升很快。我国第三产业目前仍以商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尚未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大力发展各种服务业(包括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代理性服务;科技、管理、信息、法律方面的咨询服务;会计、评估、统计、审计、广告、计算机、市场调查等专业性服务等)、通信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业以及包括交通、旅馆、餐饮、商业、文化娱乐、生态、环境等在内的旅游服务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需求不足、提高一、二产业发展水平、支撑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良性转换,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3、农产品加工型。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已经出现过剩局面,居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已经趋向深加工化。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还相当落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3-4倍,我国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为90%,我国不到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力多于农业,我国却相反。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有助于调节农产品的供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低,所需活劳动多,相对简单的特点,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

4、对外发展型。加入WTO,国内经济将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世界市场需求正呈现“大变小、少变多”的趋势。据统计,1992年—1998年期间,与电脑配套的主要元器件的生产批量年平均减少率高达25%;一些基础工业设备,也因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的速度加快而降低生产批量。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5、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造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方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20世纪的主要发明中,60%是中小企业或独立发明人的贡献。美国学者阿斯科的研究表明,在一些新兴行业(如计算机、程序控制仪器),中小企业的创新占优势,美国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微软、康柏和中国的联想、华为等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另外,高新技术在研发初期,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只需要较多的技术、人才的投入,而无需大量资金、设备、厂房的投入,适合中小企业的进入;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产业组织演变迅速,市场需求变化快,中小企业更能适合其需要。

6、特色经营型。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我国大量的特色传统产品,如工艺美术品、民用小五金、家具、藤器、文房四宝及一些民族产品。这些产品很多都是特殊商品,生产工艺复杂,加工手段无法用机器代替,不可能用大规模企业生产形式,只能采用小规模生产。另外,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理、文化、资源等也使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如四川的酒业、苏杭的丝绸、宁夏的枸杞、新疆的葡萄、东北的人参等等都是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产品,中小企业向这些领域拓展,有利于迅速打开市场,建立品牌。

7、拾遗补缺型。一些投资少、周期短的领域,大企业往往由于批量生产、规模庞大而不愿涉足,再加上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也存在很多发展薄弱的边缘领域,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在边缘产品、边缘技术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小企业可以生产非标准化、非通用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要在大企业的夹缝中寻求机会,在大企业难以涉足或忽略、放弃的领域发挥优势和长处,采用专业化的市场战略来以小补大,以专补缺。

众多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对自身产业定位有过一定的考虑,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及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大部分企业在一定时期都将面临调整产业定位的问题,虽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受企业自身资源所限,有失去方向的危险。因此,中小企业在面临重新进行产业定位的问题时,应科学、系统、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部各影响因素,在发掘市场缝隙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并使之与市场缝隙相对接,从而取得成功的产业定位。

(作者单位:天津港保税区计划统计局)

猜你喜欢

定位农产品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农产品争奇斗艳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