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延安

2005-04-29高玉恩

延安文学 2005年2期
关键词:陕北延安红军

高玉恩

延安,新中国的摇篮。

延安,一块笼罩着红色光环的圣土。

当新世纪的春光又悄悄地欣临这里的时候,山城延安的风姿更显黄土高原的雄浑和壮丽:嘉陵叠翠流金照,塔影摇波映霞红。晨曦中,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已绽苞傲放;那南归的大雁又展喉歌唱;那暗淡了的窑洞灯火仿佛又重燃起往昔的辉光;那被岁月烟云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嘉岭宝塔又开始讲起那段悲壮、神奇、永炳青史,撼人心扉的故事。

是上苍的着意安排,抑或是命运使然。古老、苍凉贫瘠的陕北黄土地注定与南来的红军结缘。当年,当长征的红军强渡金沙江,甩掉围追堵截的敌人后,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只剩下六千人。建立根据地找个落脚处,对于跋涉了二万五千里路的红军来说该是何等重要!1935年9月20日,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哈达铺的毛泽东看到了国民党《晋阳日报》的一则消息,“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多人,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窥视大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于是,毛泽东对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人说:“到陕北去吧”。

毛泽东选择了延安,延安接纳了脚跟未稳的红军。1935年10月19日,在萧瑟的秋风里,在沟壑赤裸的陕北高原上,徐海东、刘志丹部与衣衫褴褛的红军在吴起镇会师。陕北人民敞开心扉,把“热腾腾儿的油糕摆上桌”,把“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来欢迎远方来的红军!

毛泽东似乎早已料定,他这条鱼若跃入深浩的延河,就会化作一条蛟龙,就会“倒海翻江卷巨澜”。就这样,从1935年10月到1947年7月,红军在这里一住就是13个春秋,赶走了日本强盗,打败了蒋匪军。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延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延安也因而被形象地称为中国的“红都”。在这里,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在这里,毛泽东写就了《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论持久战》等《毛泽东选集》中的112篇;在这里,彭德怀将军横刀立马,击败大饭桶胡宗南。那宝塔山下范文正公所题楷书大字:“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正是将军智勇的写照吗?在这里,没有旧中国的痼疾:贪官污吏。你看杨家岭毛泽东的故居里,简陋的木板床上,只有洁净但破旧的铺盖卷和两身打着补丁的衣服。那时,他虽已作了十年红军的领袖,没收了无数地主老财的钱物,却没有占半点为己有。在这里,官兵亲又亲,军民团结一家人。领袖与农民促膝谈心,将军常常把自己的大衣盖在进入梦乡的战士身上。他们“一同打敌人,一同烧炮楼,一同闹减租,一同护秋收。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

延安养育了红军,红军保卫了延安,建设了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中华民族的精英与延安儿女同心同德,以非凡的智慧,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大胸怀与气概把一个偏僻小城幻化成一座大舞台、大熔炉、大学校。在击败了国内外敌人的时候,也千锤百炼地铸就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这种精神陶冶下,他们创造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在追求光明、自由、抗击侵略的大目标下,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最大程度的完美和谐。领袖与百姓、将军与士兵、战士与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他们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物质生活上干群平等,战斗生产中共产党人吃苦在先,正是这种精神与“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丰美景象,奇迹般地构筑了在当时黑暗中国中绝无仅有的香格里拉乐园。故,“到延安去”,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种壮举和潮流。

强劲的西北风雕塑了莽莽的黄土高原。突破阴霾,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了。为此,延安、陕北作出了莫大的牺牲,“革命圣地”这顶桂冠就当之无愧地落在延安这位功高盖世的"将军"身上,接着是毛主席走进北京,延安这块革命的圣地不能进北京,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百胜也不能进北京。他们虽然用红格英英的糜子、黄格蛋蛋的谷子养育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女儿,用一镐一锹刨挖出冬暖夏凉的窑洞供战士栖身。但他们深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京城再好却不是他们应去的地方!更主要的是,他们根本没将付出变为索取的借口。他们就这样毫无怨言地留在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水的陕北高原上。他们仍是唱着那缠绵哀怨的蓝花花,剪着形象精巧的红窗花,打着火热欢快的腰鼓……

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的毛泽东主席脚还未站稳,美帝国主义就挑起了朝鲜战争。为了紧急应付战争和巩固基础初始的人民江山,他政务繁忙,日理万机。更何况,“以阶级斗争为纲”更使他忙上加忙。

嘉岭山上的古塔翘首东望,又增加几根思念的银须。山岗上的山丹丹花儿开了一年又一年,想得有些心酸。

时光如流,春去秋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晃二十余年的时光从手指间滑过。当他老人家带着不尽的遗憾,悔叹自己从未回过延安而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世人们才知,他是人而不是神!当然,延安没有挑剔,他不图报答,他本能地以粗旷、宽厚和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去理解那些需要被理解的人--他们知道他老人家32年才回韶山一次,他老人家是全国人民的领袖、大救星……延安似乎就这样被繁忙、被历史、被偏远隐遁了。

五十多年过去了,遥望心中那熟悉的延安:没有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没有战马奔腾的嘶鸣声,没有纺车吱吱嘎嘎的夜唱声。然而这里,山河依旧,民俗依然,杜公祠还回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范公井还深藏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绵绵不绝的延河水日夜奔流,诉说着那段感人至深、令人难忘的往事。正是:他年鏖战此城中,红旗山花相映红。红旗不知何处去,唯看山花笑春风!

世纪之交,当我国社会开始全面奔赴小康水平的时候。英明的第三代领导人发现,在总设计的蓝图上,大西北——陕北——延安这些区域内的色彩似乎不甚浓艳!于是“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就在新世纪、新千年的前夕高亢地吹响!

延安,再一次被党中央所瞩目!延安,又回到全中国的视野中来。延安又一次与北京联通与东部联通,这是对延安——革命圣地的最深切的回望、最隆重的致礼和朝拜!

毛主席和红军把延安铸就成“革命的圣地”。新世纪大开发将把延安、陕北、西部的步履要变成今日世界的步履。

猜你喜欢

陕北延安红军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我的大陕北
少寨红军桥
党建地图·陕北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陕北的婆娘陕北的汉》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