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灵体检
2005-04-29赵晨滨
林彤的种种疑虑,也是很多糖尿病患儿的担心。为了使他们早日走出心理上的阴影,本刊编辑咨询了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赵晨滨大夫。
编辑:大多数青少年患糖尿病后,心理压力很大,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赵大夫:未成年的孩子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应付方式,因此,糖尿病对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影响很大,甚至会对成人后的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
编辑:很多糖尿病患儿刚得糖尿病时有这样的想法:“真不想活了,我怎么会得上这种病?为什么老天会这样对待我?”心情一落千丈,十分消极,每天都在想“我以后还能干什么呢?” 或者经常拒绝按计划饮食,故意漏掉一些胰岛素注射,甚至不再检测血糖。
赵大夫:这是一种抑郁的情绪。轻者出现兴趣减退,觉得生活没意思,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悲观自责,重者会出现消极厌世甚至轻生的企图;显著的抑郁症状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对治疗的依从性。
编辑:有些患儿的家庭本来就不富裕,为了治病,家里的负担特别重,患儿常常觉得自己太对不起家里了。有的患儿听说糖尿病控制不好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学习,非常担心。
赵大夫:患儿的这些表现是一种焦虑的情绪: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对疾病影响学习和前途的忧虑,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也会为了爸爸妈妈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焦虑;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弥漫性的焦虑;有的患儿生病后被疾病折磨的烦躁不安,可能出现情绪不稳,暴躁易怒,冲家长发脾气,摔东西等表现。焦虑的情绪可以继发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间接地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增加降糖治疗的难度。
编辑:1型糖尿病患儿因为要定时打针、测血糖并遵守一定的饮食计划,常常不愿去上学,怕同学取笑,总感觉和别人不同。自从得病后,觉得朋友和自己疏远了,渐渐变得不爱与人说话,感觉自己有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每天都在彷徨和迷茫中度过。
赵大夫:自卑,回避社交,封闭自己,是很多糖尿病患儿共有的心理。他们之所以会觉得别人在疏远自己,不接纳自己,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接纳自己的疾病,不愿面对自己的现实,就“以己度人”地觉得别人不接纳自己,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也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投射给别人,假设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
编辑:那么,糖尿病患儿应如何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呢?
赵大夫:首先,要学会自我监测情绪的变化,如果出现上述表现,要能够意识到这是继发于疾病的一种心理障碍,能够在自我调节的同时,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其次,学会对疾病采取“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既然疾病已经是个现实,自己怎样为疾病忧愁焦虑,也无助于疾病的康复,而且过分焦虑还会给降糖治疗“帮倒忙”,不如干脆采取“随它去吧”的态度,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可以了,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好好享受学习和生活本身的乐趣,发觉生活里除了疾病留下的阴霾,还有和同龄人一样灿烂的阳光。过分专注于疾病的痛苦,只会加倍的体验痛苦,而“带着症状去生活”,则由于生活本来就有的精彩,反而改善了不快的心境。第三,调整自己的认知,更理性地面对自己和疾病。同样是患了糖尿病,有的人会镇定自若,有的人则会寝食难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就是认知模式的不同影响。如果病前就有诸如“绝对化”、“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灾难化”等非理性的认知模式,则很容易用“放大镜”去看事物的消极方面,自然心情就会加倍的不好,而若能把生病看成是一次磨练自己意志品质的机会,或许还能够在康复的过程中获得意外的收获。第四,主动交流,学会表达。生病了,心中一定有各种复杂的感受,“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不能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郁积在心中,对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要学会去向家人、同学、心理医生以及同病相怜的病友表达自己,宣泄心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