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职业
2005-04-29郑恩恩
郑恩恩
上课铃声响了,但大家置若罔闻,教室里仍然热闹得像沸腾的开水。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咭咭呱呱地笑谈着新近发生的趣闻。说到兴致浓处时,还不时你推我一把,我还你几拳。谁也没注意我们的老师——维金尼娅·德芙伊夫人,悄悄走了进来。稀世之珍,他希望我们能帮他把这一发现记录下来。
她清清嗓子:“安静。今天,我们来讨论大家今后的职业。”
顿时,整个教室沉寂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敛声屏气、面面相觑。职业?多么遥远啊!我们不过才十三四岁而已,何谈职业?她可真是思维奇特、难以捉摸的“怪人”。我们把目光盯向她:头发一丝不苟地抿在脑后,绾成小圆面包似的发髻,使得她的匏牙格外醒目,成为整个脸部的“焦点”,这也是我们私下嘲讽的目标。
“是的,就是这学期,你们必须找出各自理想的职业。”维金尼娅夫人神采奕奕,毫不理会我们的错愕,“各位必须做一份详细的书面职业规划,并且与一位正从事该职业的资深人士面晤。上交规划时,请向我口述会面的情况。”
我们全懵了,脑海里时而一片空白,时而一团乱麻。在13岁左右,谁能预知今后的人生?但是,维金尼娅夫人素有“铁腕”之称,惯常以高压姿态行事,她布置的作业,我们向来只有老实执行。
我将兴趣罗列出来:画画、唱歌、写作,开始设想自己在这三方面可能的收获。我喜欢画画,可实在缺乏天赋和灵气,做个“匠人”非吾所愿;我喜欢唱歌,可嗓音不够优美婉转,每次开口,必定遭到姐妹的抨击,做个“歌手”非吾所能。思来想去,我只好绞尽脑汁去寻找与“写作”相关、又让我喜欢的职业。最后,我选择了“新闻记者”,这意味着我得去拜访一位资深记者。
坐在那位记者面前,羞怯让我极度害怕,吱吱唔唔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洞察出我的紧张,便反过来和颜悦色地问:“你带笔了吗?”
我摇摇头。
“那么,你带纸了吗?”
我再次摇摇头。
“噢,未来的小同行,透露一个小窍门给你:做新闻记者,必须随身携带纸和笔哦!你不但要牢记,还得身体力行,这可是我们的从业法则。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将发生什么,所以要时刻做好进入状态的准备。”
随后,他讲起许多让他刻骨铭心的新闻现场片段:“我最难忘的是那场火灾,一家四口全部死于非命。直到今天,那噬人的熊熊火苗还不时浮现在我眼前,那呛人的焦臭气味仿佛仍停留在我鼻腔。我永远不能忘记!太恐怖了!……”
他谈得滔滔不绝,我听得津津有味,为“记者”这个职业深深着迷。几天后,我才从沉醉中整理出头绪,精心准备了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这次,我从严苛的维金尼娅夫人手中,得到一个货真价实的“A”。
期末时,一群素来厌憎维金尼娅夫人的同学,决定对她狠狠地还以颜色,报复她曾布置的种种难题。那天,当维金尼娅夫人路过走廊拐角,他们将一块大馅饼重重地砸向她的面部。维金尼娅夫人的身体只受了些轻伤,但我确信她的心灵和情感遭到了重创——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出现在校园。
数年后,时光已将维金尼娅夫人和我的选择渐渐淡化,变成模糊的远景。我听从父母的建议,在大学修商科,可那些让我眼花缭乱的数字和公式,实在难以令我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我深陷其中,自信像无法握牢的手中沙,一点点地逐日流逝。有一天,鬼使神差般,我忽然想起了维金尼娅夫人,顿时福至心灵:我要改专业,做一名新闻记者。父母对我突如其来的决定十分惊讶,并且担心我腼腆的性格无法适应采访,但他们用尊重和爱包容了我。
屈指算来,12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我深深庆幸,正是“记者”这个职业,让我看到希望,找回自信,无数次地体会幸福的滋味和快乐的美妙:它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目睹或亲历人生这台长剧中五光十色的“片花”,或悲、或喜、或温馨、或惨死……并用手中的纸笔给予故事的主角一些帮助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