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饭团吃出新财富
2005-04-29李建兴
饭团是很普通的台湾传统小吃,但加上创意,饭团也能带来可观的财富。
高雄的传香饭团饮食集团一天可卖出10万个饭团,每年的营业额达5亿元(新台币,下同),并将饭团店开到了新西兰;台中的三口饭团则开成了饭团连锁店。他们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法点石成金?
新概念饭团
台湾传香饭团现在拥有300多个加盟点,还将分店开到了香港和新西兰,年营业额5亿元以上,这样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它的创办人余政隆,他用17年的时间,将饭团的内馅扩充到100多种,并发明出五颜六色的新式饭团,不断创新求变,让传香饭团历久不衰。
早在20年前,余政隆就对麦当劳汉堡口味固定的经营模式存疑,于是着手设计外皮和内馅皆多口味且任顾客选择的新产品。“传香饭团”应运而生。
第一代传香饭团的研制花了2年半的时间。为了让饭团的糯米饭煮起来又香又软,余政隆买了8个锅,用不同的水量、不同的火候,甚至不同的米,以一天煮八锅饭的方式,日复一日,并一一记录,钻研最佳的煮法;为了找出客人最喜欢的口味,他请了10个人,在10个不同的地点,分别贩卖研究出的最好的10种煮法所做出的饭团,最后通过客人的反馈意见,得出传香饭团最佳的“饭”的制作方法。
这第一代饭团让“传香”一炮而红,余政隆采取加盟店的方法让传香饭团遍布整个高雄市区。
“没有老板认为的好吃,只有顾客喜欢的口味”,余政隆还进一步将传统饭团分解为饭与内馅,内馅由传统的菜脯、油条,加入香肠、火腿、肉片、素菜等二三十种创新食材,让顾客自由组合成新饭团,成就了传香饭团的第二代。
吃了不胀气的饭团
与其说余政隆是有生意头脑的“生意人”,倒不如说他是富有研究精神的“饭团研究家”。他发现,饭团本身吃了会胀气,影响了饭团的销售,于是他再度拿出实验第一代饭团的土法,寻找让饭团吃了不会胀气的煮法。终于,余政隆发现煮糯米时加入来自日本的“淀粉酵素”,糯米饭的淀粉就会轻易分解掉而不会胀气,这让传香饭团由早餐正餐的旧框架跳出来成为点心,使传香的摊位由上午卖到了下午,营业额增加了1倍!
同时,余政隆又从各地采集300多种米,再利用紫米、五谷米、加拿大冰湖野米等8种米,组合成第三代新式饭团,“传香”的产品线得以进一步延伸。
2年前,“传香”进入了第四代饭团。余政隆研发出将饭煮至8分熟,迅速急冻而不会馊掉的技术,“传香”各连锁店的饭得以由总部统一配送,再用特殊器具,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将冷冻饭完全煮熟。“传香”还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粽子上,客人自选料馅后10分钟就能煮好吃上,十分便捷。
现阶段,余政隆正利用有机米,准备将传香饭团提升到养生层面,并预备将冷冻米批量生产后再销往各加盟店。
重研发甚于行销,“变”是传香饭团唯一不变的成功法则。
“三口”传奇
只有高职文凭的苏淑芳为了创业梦想,放弃了在麦当劳辛苦五六年才爬到的副理职位,与朋友创办“三口饭团”,创下了年营业额千万元的佳绩。
三口饭团用蓬莱米代替传统糯米,再学习日式饭团的口味,创制出鲑鱼、鳗鱼、味自慢、咖喱猪排、味噌牛肉等10多种口味的台式饭团,更重要的是,“三口”坚持客人点的每个饭团都现场制作,手工压出饭团形状,这样压出的饭团咬下去充满了嚼劲,别有一番风味。
创业总是艰难,苏淑芳为找出合适的米与内馅,上网找遍了资料,也翻遍了书籍;开业头1年,她每天清晨3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一天的营收却只有3000元,入不敷出,连员工的年终奖金也是她用借来的钱发的,自己更谈不上有薪水了。
1年半的开创期后,“三口”打开了知名度,每天至少卖出600个饭团,上门要求加盟的人超过了200人,但最后苏淑芳决定“三口”以直营为主,不开放加盟。这个决策让她成了朋友眼中的大傻瓜,但她说:“我要做的是品牌、事业,而不是求短利。”
“三口”的扩张脚步暂缓,苏淑芳并没闲着,她观察到:买饭团的消费者多半会另买饮料。经过多方询问、研究,她又创立了另一个品牌“八两茶铺”,主打各类“醋饮”,并且将店开在“三口”旁,希望以“三口”带“八两”,醋饮搭配饭团这样的健康饮食概念,再创另一个“三口”传奇。(李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