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火龙民俗
2005-04-29江金波
江金波
在汉民族众多的舞龙传统民俗中,客家火龙民俗是特别令人耳目一新、激情飞扬的特类之一了。它是以舞龙为载体,以燃放烟火为主题娱乐方式的一组相关民俗的总称。民间称之为“烧火龙”、“舞火龙”。
舞火龙、烧火龙这一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客家民俗始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了。主要盛行于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的埔南和埔北,成为当地元宵节庆和其他盛大典庆的必备内容。其声名远扬,曾赴深圳、珠海、从化、福建等地表演,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及一些国外电视台也曾录播。1993年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神州百姓闹元宵”也有埔寨的火龙表演者的身影。
古老的民俗源自古老的传说
关于这一古老民俗文化的传说有三。一说相传古时客家居民集中居住的南粤莲花山赤岭一带(即今丰顺埔寨所在)旱灾连年,五谷颗粒无收,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眼看元宵节来临,一天,东方天空突然金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口吐祥云的金黄色火龙,当瑞云覆盖整个天空的时候,天空渐渐乌黑起来,霎时大雨滂沱,整整下了数天,久旱的大地渐次复苏,冬种农作物迅速成长,人们喜笑颜开、载歌载舞渡过了旱灾后第一个欢乐的元宵节。从此以后,当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人们笃信这归功于火龙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在这个信念驱使下,曾经为衣食犯难的善良客家民众每年都在年宵节自发组织模仿火龙下凡,巡游村寨的活动,这就是烧火龙民俗的起源。
一说相传东海老龙王的第二十一孙浊龙,被派管理南粤莲花山的赤岭。老龙王本想借此好好让他反省一下其生性鲁莽又暴烈的本性。然而,浊龙一下到人间就劣迹全露,他为非作歹,欺凌贫弱,鱼肉百姓。群众将其行为上告于老龙王。老龙王大怒,命令小女儿清凤佩龙剑奔赴南粤,趁浊龙酒醉杀死了他,并将其斩为龙头、龙颈、龙身和龙尾四段。龙头带回向老龙王汇报,留下三段化为今天揭西的“龙颈”、埔寨的“龙身”以及揭阳的“龙尾”(揭阳、揭西均为丰顺县邻近地区)。从此,埔寨一带客家民众复归安居乐业。这个传说故事也就以烧火龙的形式,作为元宵节的一项庆祝活动得以代代流传。
再一个传说是古时埔寨乡曾飞来一条恶龙,它兴妖作乱,为非作歹。有一年大旱,一对年轻夫妻带领乡亲凿山挖渠,引来山泉。可是这条恶龙口喷烈火烧死了这对夫妻。这对夫妻的儿子张共决意为父母复仇,为民除害。于是他前往峨眉山拜师学艺,终得法术。三年后回乡,与恶龙苦战三昼夜,大胜恶龙。恶龙逃进石洞,张共引来神火,将恶龙烧死在洞中。张共也因困累过度死在洞口。自此,埔寨连年五谷丰登。村民为纪念他的功绩,便于元宵节夜举行烧龙仪式,渐渐成为一方民俗。
独特的制作与盛大的表演
烧火龙的队伍动辄数十人至数百人,活动场面壮观,规模盛大,那么,巨大的火龙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起初,人们是用稻草竹篾扎成龙的躯体,裱上白纸,涂上颜色,制成数米长的龙的形象。接着使用硫磺、白硝、木炭等为火药原料制作“土火箭”,以及不同表演式样的烟花,如转花、大犁、吐珠等,最后将他们装在龙的全身。现在,经过民间艺人的精心设计,不仅火龙形神兼备,并且长达30米,烟架也由原先的数层发展到十几层。在环节上,失传60多年的“燃火龙的制作禹门”,如今亦重新得到发掘与恢复。因此,烧火龙的民俗变得内容更为丰富、表演更为精致,气氛更为热烈诱人。
表演的程序大致如下。首先是“烧火树”,俗称“烧烟架”。“火树”是高达十几米的烟架,立于空旷的场地一侧,自下而上,击中引火线,引火线即形似“老鼠游梁”,在阵阵爆竹声中,受烟火气流冲击,依次飞下不同形制的吉祥物,由不同勇士轮流承接。第一托飞下一条“蜈蚣”,勇士紧抓其头,但见娱蚣在不断的飞舞中,依然吐珠,并大放异彩。第二托飞下的是一条“小龙”,又名软龙。只见勇士抓住龙头,而小龙一边轻盈飞舞,一边喷射耀眼的火花。第三托上放燃“大鲤鱼”。它在口吐金珠的同时,洒落一群小鲤鱼。第四托降临的是所谓“菊盆”。空中绚丽斑斓的火花在旋转中盛开,宛若迎春盛开的菊花。第五托名为“轮船”。因火花飞泻,流光异彩形似轮船乘风破浪前行。此后,一次出现第六托“对联”,第七托“珠灯”,第八托“花篮串”,第九托“箭担”,第十托“大箭担”,第十一托“大珠盘”。置身烟火世界,观那银花火树,景象万千,形神备至;听那竹声人呼,清脆悦耳,高潮迭起,声振数里,仿佛进入欢乐的海洋、民间文化的世界。
最令人叫绝,也是“烧火树”活动的押轴戏,是其第十二托“大箭桶”。正待空前的“大珠盆”进入尾声,人们以为这是“烧烟架”活动结束之际,无数“盆珠”直冲高空,顿时长空犹如白昼,流光溢彩,慢慢地火花星星点点似雪花漫天,飞降人间,给人带来“临火金光迎新岁,瑞雪漫天兆丰年”的美好意境。
“火龙”民俗的第二项是“燃禹门”,即鲤鱼跳龙门。门高6米,宽10米,由正门和两个小门组成。燃烧时,排排焰火交织,珠灯闪闪,龙门之下,鳌鱼正率领众多虾鱼游跃龙门。
第三项内容是“烧火龙”。未见龙身,先闻锣声。随着锣鼓声爆竹声的由远至近,火龙出场了!近200人的舞龙大队由锣鼓班开道,鳌、鲤、虾、绣球紧随,高举“火龙”,浩浩荡荡,气势非凡。火龙两边还有一群由赤膊少年组成的“火缆队”,将火把不停划出半圆形状,形成飞旋流光。最抢人眼球的固然是龙阵了。龙阵最前面的是“鞭炮球”,串串鞭炮缠绕在长长竹竿上燃放。耍龙人均赤膊袒胸,身穿短裤,分别手持固定龙头、龙身的把竿,绕场三周并向广大观众致意后,他们使火龙有节奏地舞动,时而向上腾云驾雾,时而向下破浪潜海,时而扑闪,时而凝持,时而直行,时而旋绕。看那高扬的龙头。两只眼珠火焰四射,银光闪闪,煞似天降神龙。先有龙嘴三吐其焰,继而其身闪烁,烟火直冲云霄,红、绿、青、蓝各色礼花在空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舞龙勇士却全然不顾熊熊火龙的灼热和火球溅身。这又是激情飞越的一刻,在惊险中人们体验壮观,在壮观中获得激越。在这激情如火焰般倾泻和燃烧的现场,人们分不清哪是火,哪是花;哪是天,哪是地。因为火、花相衔,天地相连,这里成了焰火的天地、烟花的迷宫、人群的乐园!
火龙民俗的文化解析
崇龙民俗是汉民族共同的习俗,作为汉文化核心的“崇龙”传统,源头可上溯于人类对氏族图腾如蛇、虎、狼、鹰等凶猛动物崇拜,早于数千年前即植入了中华先民的意识,成为神物和奇迹。由于这种虚拟的动物形象是由各氏族部落的真实图腾复合而成,她便成为中原大地第一个奴隶主王朝团结不同部落的法宝。因此,龙的文化蕴意不仅是勇敢、生命活力的表征,也象征团结与和平吉祥。
埔寨的火龙,出现在元宵节之夜,将元宵节火的元素引入了传统的舞龙活动中。透视其传说、形成与民俗内容,发现具有十分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尽管其来源于不同传说,但仔细分析比较即可知道,三个传说揭示了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其一龙有好恶,恶龙虽然能够横行一时,但终被制伏。人们歌颂行善的龙王、也歌颂勇斗邪恶的张共,折射出客家民系鲜明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其二传说多与旱灾有关,充分反映了南粤客家山区由于地处河流上游,旱灾多于水灾的特点,也反映出在传统农业时代,客家民系为农业发展兴修水利不惜其力的生态文化特色。
从制作和表演过程看,客家民系勤劳开拓、不惧困苦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一览无余。也许,现代人会认为,置身浓烈的爆竹和烟花场景,赤膊袒胸不仅不雅,而且危险。相反,客家人认为,舞龙者如有幸被烟花、爆竹燎起水泡,不但是勇敢的标志,还是新年吉祥的预兆。这正好折射着客家民系勇于开拓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在不屈服恶劣生态环境、顽强垦殖、代代延续中而得。这种精神正是客家垦殖文化中开埠创业的品质之一。
在活动形式与内容上,其文化寄意更加显明。仅从“烧火树”次序飞出的吉祥物来看,无不形与义连,义托形出,无不展示了客家民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祝愿。这就不难理解“烧火树”每一环节称之为“托”的悠远意境了。“托”者,寄托也。“燃禹门”之所以又称“鲤鱼跳龙门”,一是以一种方式诠释大禹治水的故事,热情讴歌民族英雄和领袖勇于面对自然灾害的必胜信念与科学策略;一是深刻反映出客家民系沿袭中原文明的儒家传统美德,并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强化了崇尚文化教育的意识。整个活动涉及的人力、物力并不亚于一台大型文艺晚会,其磅礴气势、繁复程序、如歌节奏、合作群体共同营造了客家民系团结协作、精神高昂、社会和谐、意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