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卖彩色豆腐的下岗工人身家千万
2005-04-29海中鲤
海中鲤
豆腐,一道摆放在千家万户餐桌上普通、低廉的食物。然而,下岗工人彭洪根却让这个毫不起眼的小东西玩出了新花样,自己也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成为身家数千万的“暴发户”!
彭洪根创办的“彭家豆腐”由小作坊起步,目前已发展到全国19个城市,拥有108家连锁店、近300家销售网点;并走出国门在瑞士、挪威、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办起了跨国连锁企业!还创办了全国首家豆腐培训机构——彭家豆腐技能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屡屡受挫:下岗工人无奈干起老本行
彭洪根,今年47岁,老家在湖南湘潭。6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往南京。一家人就靠着父亲的一技之长——祖传的豆腐手艺艰难度日。那时候的做法非常原始:先把黄豆泡涨,然后用石磨碾碎,再用纱布过滤,再把过滤后的豆汁加入石膏水,蒸发之后就成了豆腐。父亲每天都挑着豆腐沿街叫卖,虽然折腾得疲惫不堪,但只够勉强糊口。
1979年,彭洪根在南京摩擦材料厂做计量员。父母由于年迈体衰,也就没有再卖过豆腐。1997年5月,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彭洪根突然被单位宣布下岗。
为了养家,1998年春节刚过,彭洪根就开始四处奔波找工作。然而,因为他学历不高,年龄又大,彭洪根始终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在后来的半年时间里,他陷入了不断找工作又不断被辞退的“怪圈”中。被折腾得身心俱疲的彭洪根开始反省:既然替别人打工如此辛苦,那我何不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呢?!
随后,彭洪根准备向朋友借5000元钱开餐馆。然而朋友却担心他赚不到钱,只借给他500元。区区500元能干什么?租一间门面也不够啊!看见彭洪根一筹莫展,妻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今还有一条路可以实现你当老板的愿望,那就是继承父业卖豆腐。”彭洪根想了半天苦笑着说:“也许真的只能走这条路了。”
接下来,彭洪根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农贸市场上的很多豆制品都是从那些卫生条件极差的小作坊批发来的,而这些小作坊由于恶劣的生产环境常被媒体曝光,让市民对豆腐的热情大打折扣。那么,如果能让市民们吃上放心的豆腐,这个市场将会不可估量。看来,一个看似冷淡的豆腐市场,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有了这一发现,彭洪根的信心更足了。然而新的困难又摆在了面前:既然要规范化生产豆腐,那以前父亲的那套“简易装置”就行不通了。于是他向《扬子晚报》“阿牛帮您办”栏目反映了自己所遇到的资金困难,并表达了自己想规范豆腐生产的愿望。出乎他预料的是,消息一发出,热心人就纷至沓来,为彭洪根出谋划策。多年失去联系的父亲在世时的徒弟周光华主动请缨做彭洪根的“技术顾问”;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文攘教授本来就对彭洪根父亲做的“湖南豆腐”印象深刻,如今对再次品尝到正宗的彭家手艺更是充满期待,并慷慨资助2000元钱……
众人的热情再一次印证了彭洪根继承父业,并将它发扬光大的前景乐观。但此时彭洪根并没有急着从规模入手,而是把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提高豆腐质量和净化环境上。1999年12月8日,成竹在胸的彭洪根终于用父亲留下的小石磨“磨”出了自己的第一锅豆腐。至此,策划已久的“彭家豆腐”店终于挂牌营业了!
别出心裁:五彩豆腐引领美食新潮流
最初,彭洪根经营的主要项目有:豆花饭、浑豆腐汤、蒸豆腐脑、凉拌豆腐干等七八样菜。每道菜都不过两三元钱。也许是《扬子晚报》给彭洪根带来了广告效应。开张那天,光钦慕于彭洪根父亲手艺的人就来了一拨又一拨。可是不出几天,彭洪根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来店里的顾客大多是“回头客”。这一方面说明吃过彭家豆腐的人都对它情有独钟,但同时也说明彭家豆腐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彭洪根开始寻思着如何把彭家豆腐的知名度打出去。无意中,他得到一条消息:10月20日,南京市政府要在东箭道农贸市场举办一个豆腐节。他心里一阵狂喜,这可是一个提升自己品牌价值,和别人交流技艺的好机会!可随即一打听,才知道参加豆腐节的必须是正规厂家,而他那时还是个没有名分的“黑户”,根本够不上资格。但彭洪根没有灰心,他想: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我的豆腐能够做得与众不同,还怕别人不理我?!
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豆腐与众不同呢?为此,彭洪根又特意到各大市场考察了几天,结果发现别人卖的都是“裸体豆腐”。那么自己为啥不给豆腐穿上漂亮的“衣服”呢!于是,他买回来一大卷医用纱布,将新鲜出炉的豆腐包裹得整整齐齐。到豆腐节那天,由于进不了会场,彭洪根便自带桌子在会场门口为自己搭了一个摊位。当彭洪根把精心“打扮”的豆腐摆上摊位的时候,一下子就将市民的眼球吸引住了。很快,他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购买队伍,不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300多块豆腐。这时,参会的南京市副市长蒋裕德也被吸引了过来,他还仔细询问了彭洪根的创业历程。记者们像发现了“特大新闻”一般,蜂拥而至,抢着对彭洪根进行采访。会场里的“正规军”相反倒成了彭洪根的陪衬。那几天,“市长和下岗职工彭洪根侃豆腐经”成了报纸和电视竞相报道的热门新闻。这样一来,彭家豆腐就是想不红火都不可能了!彭家豆腐问世第一个月,就净赚了5000元钱!彭洪根不禁感叹:下岗两年多来,自己干过10多份工作,加起来也没赚到这么多钱呀!
看到自己找对了门路,彭洪根的“野心”就更大了。适逢当时南京市政府正大力扶持下岗工人再就业。在政府的资助下,彭洪根又在南京新街口和梅花里新开了两家分店。
而这时再用石磨这种土办法来加工豆腐已经完全应付不了。由于当年做豆腐生意的人都是在“小打小闹”,全国还没有一台专门磨豆子的机器。于是,彭洪根先用布包着泡涨的黄豆在搓衣板上搓,但手搓起了泡,去皮率也仅30%;之后又用脱鸡毛机试,但豆子在机器里根本不跟底盘转;又放在洗衣机里试,豆子倒是转起来了,但豆皮依旧。后来他听朋友说马鞍山市有家工厂,那里蚕豆、蒜头都能脱皮,他立马拎上5公斤黄豆就直奔马鞍山。不料黄豆放进脱皮机,由于重量太轻全被抛出机外。尽管如此,彭洪根并不泄气,冷静地从这些实验中积累经验,自己琢磨着画出了脱皮机图,请工厂加工。机器生产出来后一试验,脱皮效果比石磨还好!至此,传统的手工生产豆腐方式终于成功地过渡到了机械化生产!
彭洪根虽然“野心勃勃”,但他的野心也是建立在诚心的基础之上。就在彭家豆腐的生意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无意中从一个电视节目中获悉,豆腐虽然具有开胃、健脾和养颜的功效,但吃豆腐也有不利人体健康的地方,因为加入的石膏水里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镁等元素。得知这一信息后,彭洪根没有像其他商家那样急于反驳,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000年1月18日,在南京科技馆举行的豆制品展销会上,彭洪根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居然主动地将“豆腐问题”公开提了出来,希望各界人士为他出谋划策。彭洪根的诚实之心,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随后,江苏省农科院汪兴汉研究员、南京大学顾庆超教授、淮阴工学院张恒教授和市劳动局专家咨询团专家苏谅进行了多次研究,终于让彭洪根舍弃了以前的石膏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纯天然复合凝固剂。从此,“放心豆腐”成了彭家豆腐的又一代名词。
此时,彭家豆腐的生意虽然火热,但细心的彭洪根还是留意到了一个问题:客人大多是身份较低的人。这说明彭家豆腐还无法登上大雅之堂。彭洪根仔细想想也觉得事出有因:彭家豆腐虽然好吃,但它的外观和普通豆腐并无太大的差别。于是,彭洪根决定在豆腐市场里标新立异,让彭家豆腐成为一个雅俗共“品”的品牌。然而具体怎样操作,却成了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一天,一位女士带着她三四岁的女儿来吃豆腐。小女孩却嚷嚷着说:“我不吃‘馒头,我要吃花卷。”原来小女孩把豆腐当成馒头了。“不吃馒头,吃花卷!”彭洪根为之一振:对呀!我何不把传统的白色豆腐做成彩色的呢?这样我不就将豆腐“改朝换代”了吗?妻子得知这一想法后却向他大泼冷水:“你要用染料把豆腐染成某一种颜色倒不难,但这种豆腐还能吃吗?”但彭洪根偏不信这个邪,他坚定地说:“用染料有损‘放心豆腐的口碑,但我要把它做成天然的彩色豆腐!”
从此,彭洪根便开始全身心地研制他的“彩色豆腐”。首先他想到把芹菜、辣椒、胡萝卜和枸杞等色彩各异的食品切细,撒在豆腐上面。这样虽然看上去美观了,但是只要吃掉上面这层“颜色”,豆腐就又“原形毕露”了。想来想去,最后彭洪根终于想到一个绝招:把那些有色食品榨出的汁水注入凝固前的豆浆当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彭洪根大功告成了。那是2002年大年初三的清晨,豆腐果真绽放出了他期待已久的彩色之花!那一刻,彭洪根激动得泪光盈盈,因为他知道自己“发明”了中国第一块彩色豆腐!
走出国门:小小豆腐块成就一个千万富翁
彭洪根急于要把彩色豆腐打入市场。他特意定做了一张广告牌,上面印满了色彩斑斓的豆腐图案,客厅里面也贴满了大幅彩色豆腐画,让人看了无不垂涎欲滴,啧啧称奇。接下来彭洪根如法炮制,加入芝麻、红枣等营养食物,又做出全营养豆浆、豆腐花、绢包豆腐及几十种豆制品。渐渐地便经常有很多有钱人驾着小车慕名而来。此时的彭家豆腐已成为老幼皆宜、丰俭由人的大众化食品。不用说,彭洪根的生意又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
此时,彭家豆腐的异军突起引起了其他餐饮企业的羡慕,前来加盟的店家络绎不绝。一些濒临倒闭的餐馆因为改营彭家豆腐也重新焕发出生机。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价值,彭洪根赶紧向国家专利部门注册了“彭家豆腐”商标。此后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在国内成立了30余家加盟店。而他的店员绝大部分都是下岗工人,一面给彭洪根打工,一面学他制豆腐的技艺,待他们学成之后再回去开分店。这可谓是一箭双雕,彭洪根在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加盟店队伍越来越庞大。由于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实在太多,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应付不了了。于是,彭洪根又成立了“彭家豆腐技能培训咨询有限公司”,把一些优秀的学员抽调到公司里执教。
2002年4月,彭洪根应邀前往安徽淮南参加中国豆腐节。与会期间,他与美国文氏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不期而遇。当时,文氏豆浆刚进入安徽。这让彭洪根很不“服气”,他发誓也要将彭家豆腐打入国际市场!有了这一雄心之后,彭洪根决定先建立彭家豆腐网站以扩大知名度,让国内外朋友了解到彭家豆腐的特色和加盟方式。网站(http:// www.penghonggen.com)刚刚建好,南京某医院院长的女儿郭芹欲赴澳大利亚留学,临行前在彭洪根的店里买了一些豆腐干带去给那里的朋友品尝。没想到半个月之后就传来好消息,郭芹说:“澳大利亚的一个朋友对彭家豆腐非常感兴趣,在查看了彭家豆腐的网站后决心与彭洪根合作!”就这样,彭洪根的首家跨国企业便在澳大利亚成立了。此后,美国文氏食品公司以及瑞士、挪威、法国、乌克兰等多家公司纷纷找上门来与彭洪根合作。
至此,彭洪根已经从一个一贫如洗的下岗工人变成了身家千万、全国闻名的创业明星。2003年9月,在江苏省第7届市民论坛会上,彭洪根与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促膝长谈。他们亲切地对彭洪根说:“你带动大批的下岗工人一同脱贫致富,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我们代表政府感谢你!”2004年7月,彭洪根又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爱我中华大家行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华爱国之星”。法国著名的《国际瞭望》杂志的一名资深记者在认真分析中国的豆腐文化之后,对彭洪根说:“我可以大胆地说,21世纪的阳光行业不是汽车和电子,而是中国的豆腐,你的选择是对的!”这让彭洪根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谈到自己的创业心得时,彭洪根说:“商机有时候喜欢和人做迷藏,它喜欢躲在那些黑暗的地方。你如果拿着火把去找那些光亮的地方,它可能就躲在你的身旁,因为火把下面原本就有一团黑影,而那恰恰是你容易忽略的地方。”